续修《高凉蘭石梁氏族谱》寻亲告示(转发)
我们高凉蘭石梁氏,源远流长。始祖讳 讷言 又名 信,来自福建,南宋名相 克家公之次子。南宋淳熙年间从闽入粤,任茂名县丞,任满卜居古高凉郡属地梅录东楼村(现湛江吴川市)。始祖妣 周氏、李氏,墓合葬于吴川市境内覃巴镇临南海的那碌岭,墓向南海,世人尊称“蝻蛇出海”祖墓是也。
据《高凉蘭石梁氏族谱》(下简称“丙戌谱”)记载,始祖生二子,长讳 天爵,次讳 天禄,二子成才。 天爵公后人以世居蘭石为中心,后陆续往外迁徙; 天禄公下派 至 三世祖 弼公,奉母陈氏归籍福建,后由江西拣选知县授化州判官卜居化州官地。 弼祖字 子羽,号 念经,生一子 讳 相,后 相祖始由官地迁居赤沙。先辈们厚望于后哲,要续修、完善好“讷言祖谱牒"。续先辈未竟之绪,乃我辈之使命,故本届“丙戌谱"之续修,专程化州、专题与会了 天禄公下派的“赤沙宗亲"。但却被告知:“赤沙的 梁弼”,是生于北宋,来自江西,是化州赤沙梁氏始迁祖,与蘭石梁氏始迁祖 是不同朝代、不同祖籍的人。故而否定了双方之前所修的完全一致的谱牒之记载(化州档案馆藏清朝赤沙修的《梁氏大宗谱》有记载),否定了我们几百年来同属一个“始迁祖”、是“同胞兄弟”的事实。如此之否定,“赤沙宗亲”除了提到他们在民国三十八年重修族谱的谱序有叙述、及他们在九十年代重修 弼祖墓碑有记述外,并不能提供如 弼祖的父亲、祖父等资料。那么, 天禄公下派在化州赤沙发祥的宗亲现在哪里?
又据"丙戌谱"记载,天爵下派,主要是自第六世先祖开始,就陆续向外迁徙。但仍然有大部分约300多人次外迁外出宗亲的后代未回建谱,如:
七至十世12人次,其中迁廉州3人、雷州3人、信宜2人、阳江2人、高州1人、回福建1人;
十一至十五世23人次,其中迁广西2人、信宜3人、化州3人、雷州、徐闻、廉州丶遂溪、阳江、罗定、西山鹿鸣各1人、8人外出不明;
十六至二十世106人次,其中迁雷州24人、徐闻17人(村庄有那插、英利、案头、木虱、田心垟、曲计等)、海南12人、石城5人、广西北流2人(宝心鸡笼村)、胡良村2人、其他迁阳江黄十村、下海、西山、信宜、石街、高岭、廉州、黄坡、吴川三江、水东、沙琅、山寮、北坡、塘鸭等地,外出不明20人次;
二十一至二十五世255人次,其中海安5人、雷州6人(其中有望垌大王圩)、海南3人(其中有儋州海头圩)、徐闻9人(其中有西雅村)、遂溪4人、遂地金岗村3人、新州7人、广西北流6人、北海2人、广海7人、南洋7人、其他如廉州、南三、化州、三柏、石城、安南、芷寮、双塘、石头岭、坡头明亮、红花、
龙门县、阳春、瓦窑、新宇斛街、海防等地,外出不明约165人次。
以上天爵公下派外迁的先祖、长辈,距今都在70年以上至7OO年左右。当年修建“丙戌谱”时,大都由于通讯与交通的不便而没有回来参与。而后即共和国成立后,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对寻根溯源意识淡薄,故互不跟寻,以至如雷州、徐闻、廉江、遂溪、阳江、罗定、海南、广西等地的我族宗亲,因失联时年久远,本届续修期间虽经“艰辛”寻找,但至今大都联系不上。
现今通信发达,特借助先进的通信平台,以期能将我们的“信息”送达众宗亲,期盼众亲回来认祖归宗、溯源留根,共续大宗谱牒。
续修"丙戌谱”工作,已进入初版校对阶段,盼望获知我们信息的凡我共祖同宗的宗亲们都回来收族续谱,以上告慰于列祖列宗,下厚泽于子孙后代。有谱续谱,无谱建谱,已成潮流;尊宗敬祖,修谱续牒,至为大孝;有家有谱,子孙万福!
为此,谨通过梁氏宗亲群网平台,就我们“编委会"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敬告于我共始迁祖、同一血脉的众宗亲,我们随时欢迎宗亲们回来寻根问祖、溯源正本、共叙亲情。
溯同脉、叙亲情,稽本源、明世系、别宗支、正名分、序尊卑是我们的使命与义务;不使一支遗漏,一派有错讹,是我们的宗旨与目的。为使祖先传下血脉纯正,我们反对随便乱挂滥承与随意攀附,或者说认祖归宗必须是要溯正自己同血共脉的先祖,否则,正本清源、建谱续谱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
这次“续谱叙牒”,旨在完善宗谱世系,为后代子孙寻根问祖、上承下传,提供足够依据。
在此,敬请见到此“告示”的宗亲,帮助将以上信息相互转告,或代为点转到相关群网。我们热切盼望同始祖共血脉族亲,随时回来收族!
顺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遂愿!
联系电话:0759_5198330;13809731526;13828679766。
高凉蘭石梁氏文化修编委员会致
2017年5月27日
注:古高凉郡区域据有关资料,东起今恩平市的西北部;西达化州,与湛江接壤;南至南沿海;北接云浮、罗定。
我们高凉蘭石梁氏,源远流长。始祖讳 讷言 又名 信,来自福建,南宋名相 克家公之次子。南宋淳熙年间从闽入粤,任茂名县丞,任满卜居古高凉郡属地梅录东楼村(现湛江吴川市)。始祖妣 周氏、李氏,墓合葬于吴川市境内覃巴镇临南海的那碌岭,墓向南海,世人尊称“蝻蛇出海”祖墓是也。
据《高凉蘭石梁氏族谱》(下简称“丙戌谱”)记载,始祖生二子,长讳 天爵,次讳 天禄,二子成才。 天爵公后人以世居蘭石为中心,后陆续往外迁徙; 天禄公下派 至 三世祖 弼公,奉母陈氏归籍福建,后由江西拣选知县授化州判官卜居化州官地。 弼祖字 子羽,号 念经,生一子 讳 相,后 相祖始由官地迁居赤沙。先辈们厚望于后哲,要续修、完善好“讷言祖谱牒"。续先辈未竟之绪,乃我辈之使命,故本届“丙戌谱"之续修,专程化州、专题与会了 天禄公下派的“赤沙宗亲"。但却被告知:“赤沙的 梁弼”,是生于北宋,来自江西,是化州赤沙梁氏始迁祖,与蘭石梁氏始迁祖 是不同朝代、不同祖籍的人。故而否定了双方之前所修的完全一致的谱牒之记载(化州档案馆藏清朝赤沙修的《梁氏大宗谱》有记载),否定了我们几百年来同属一个“始迁祖”、是“同胞兄弟”的事实。如此之否定,“赤沙宗亲”除了提到他们在民国三十八年重修族谱的谱序有叙述、及他们在九十年代重修 弼祖墓碑有记述外,并不能提供如 弼祖的父亲、祖父等资料。那么, 天禄公下派在化州赤沙发祥的宗亲现在哪里?
又据"丙戌谱"记载,天爵下派,主要是自第六世先祖开始,就陆续向外迁徙。但仍然有大部分约300多人次外迁外出宗亲的后代未回建谱,如:
七至十世12人次,其中迁廉州3人、雷州3人、信宜2人、阳江2人、高州1人、回福建1人;
十一至十五世23人次,其中迁广西2人、信宜3人、化州3人、雷州、徐闻、廉州丶遂溪、阳江、罗定、西山鹿鸣各1人、8人外出不明;
十六至二十世106人次,其中迁雷州24人、徐闻17人(村庄有那插、英利、案头、木虱、田心垟、曲计等)、海南12人、石城5人、广西北流2人(宝心鸡笼村)、胡良村2人、其他迁阳江黄十村、下海、西山、信宜、石街、高岭、廉州、黄坡、吴川三江、水东、沙琅、山寮、北坡、塘鸭等地,外出不明20人次;
二十一至二十五世255人次,其中海安5人、雷州6人(其中有望垌大王圩)、海南3人(其中有儋州海头圩)、徐闻9人(其中有西雅村)、遂溪4人、遂地金岗村3人、新州7人、广西北流6人、北海2人、广海7人、南洋7人、其他如廉州、南三、化州、三柏、石城、安南、芷寮、双塘、石头岭、坡头明亮、红花、
龙门县、阳春、瓦窑、新宇斛街、海防等地,外出不明约165人次。
以上天爵公下派外迁的先祖、长辈,距今都在70年以上至7OO年左右。当年修建“丙戌谱”时,大都由于通讯与交通的不便而没有回来参与。而后即共和国成立后,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对寻根溯源意识淡薄,故互不跟寻,以至如雷州、徐闻、廉江、遂溪、阳江、罗定、海南、广西等地的我族宗亲,因失联时年久远,本届续修期间虽经“艰辛”寻找,但至今大都联系不上。
现今通信发达,特借助先进的通信平台,以期能将我们的“信息”送达众宗亲,期盼众亲回来认祖归宗、溯源留根,共续大宗谱牒。
续修"丙戌谱”工作,已进入初版校对阶段,盼望获知我们信息的凡我共祖同宗的宗亲们都回来收族续谱,以上告慰于列祖列宗,下厚泽于子孙后代。有谱续谱,无谱建谱,已成潮流;尊宗敬祖,修谱续牒,至为大孝;有家有谱,子孙万福!
为此,谨通过梁氏宗亲群网平台,就我们“编委会"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敬告于我共始迁祖、同一血脉的众宗亲,我们随时欢迎宗亲们回来寻根问祖、溯源正本、共叙亲情。
溯同脉、叙亲情,稽本源、明世系、别宗支、正名分、序尊卑是我们的使命与义务;不使一支遗漏,一派有错讹,是我们的宗旨与目的。为使祖先传下血脉纯正,我们反对随便乱挂滥承与随意攀附,或者说认祖归宗必须是要溯正自己同血共脉的先祖,否则,正本清源、建谱续谱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
这次“续谱叙牒”,旨在完善宗谱世系,为后代子孙寻根问祖、上承下传,提供足够依据。
在此,敬请见到此“告示”的宗亲,帮助将以上信息相互转告,或代为点转到相关群网。我们热切盼望同始祖共血脉族亲,随时回来收族!
顺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遂愿!
联系电话:0759_5198330;13809731526;13828679766。
高凉蘭石梁氏文化修编委员会致
2017年5月27日
注:古高凉郡区域据有关资料,东起今恩平市的西北部;西达化州,与湛江接壤;南至南沿海;北接云浮、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