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SS9G停靠上海新客站(图片来源网络,鸣谢作者)
2002年,中国铁道部向株洲电力机车厂下达了《SS9型电力机车改进设计任务书》,要求株洲电力机车厂在早期生产的韶山9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针对首批机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按照“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对机车的设备布置、通风系统、车体钢结构等进行重大设计改进。改进型机车是在原韶山9型电力机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牵引制动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开发一种新型的机车设备布置设计平台,主要特点包括:采用独立通风系统、中央贯通走廊、屏柜化设备布置方式、标准化司机室、卧式主变压器、以及流线型车体外观等。中国铁道部并没对改进型机车给予新型号,但中国铁路爱好者普遍称改进型机车为“韶山9G型”或“SS9G”。
N27在2016年推出SS9青蛙之后又在今年推出了后续车型SS9G烧酒,很显然,烧酒在车迷心中的重要性远远比青蛙要高得多,再加之一贯的好做工(装配有待提高),故而一上市就迎来很好的市场反响,得到车迷的普遍赞誉。我也不例外,因为之前百万城价格炒得太虚高,所以对烧酒也是垂涎已久了,这次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本来选择的是车号为0123的京局京段,但在武局武段袁总的推荐下,我选择了有着车顶旧化效果的0168,本人是外观党,对于功能和走形不过分追求,本篇将仅针对旧化版0168的做工方面展开讨论。
此次N27的烧酒推出了模拟和数码两个版本,数码版本仅仅是为满足一些数码要求的车迷,采用ESU4.0音效片,因欧元上涨的原因使得厂家成本提升,所以厂家爆料后者的生产量估计在50台左右。
以下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款车:
1.N27每款产品的盒子上都应有该车型的工程图,并不是公版包装,从这一点上来看,是一份用心一份态度。

2.内胆依然是海绵+塑料套膜。

3.该车含配件包,里面是后视镜、车顶空调柜等配件。

4.车身很正,电弓升得恰当好处,既不高也不矮。




5.我这辆车2端处的电弓装得有些歪,应该是个别现象。

6.转向架依然是齿轮箱!齿轮箱!齿轮箱!一直一来都是,看在版型工整、浮雕清晰的份上我也就不计较了。

7.移印比较清晰,车侧大窗的黑框尺寸也比较好的还原,但是实际上这两个窗的尺寸应该是平行的,N27忽略了黑框内测还有一圈白边,也许是工艺问题吧,作为车迷总是希望完美的




8.雨刷很细很性感;辅灯的尺寸也拿捏得较准;值得表扬的是,通气栅格采用镂空形式,微缩后的缝隙做得到位,显得特别精致;机供插座采用和SS9一样的配件,我认为这种表现形式要比多数电车浮雕插回针的常见技艺要强很多;车头的风管、平均管均上色处理,显得特别的用心和精致,文字移印也清晰可辩。

9.SS9G采用头部分体设计,可展现两种真车使用状态,之间配合紧密,过渡顺畅,缝隙小,不易变形(现阶段而言,以后不知道)。

10.转向架上细节丰富,大量采用独立件装配,而且开模锐度很好,没有肉肉的感觉,尤其是减震弹簧,尽管浮雕也也丝毫不比真弹簧逊色。唯一的槽点是牵引杆,牵引杆因为一侧是悬空的,所以装配时显得歪斜,好在材质有韧度,可以人为矫正,矫正办法参考帖:http://tieba.baidu.com/p/5127986848

11.车顶的开模精度也很棒,栅格叶板的浮雕边角显得锋锐,其中一个箱体的蜂窝散热片是采用蚀刻件装配。

12.电弓采用弹簧作为回力装置,和SS9青蛙一样,依然是属于上乘的那种弓结构。

13.驾驶室上方的通风栅格采用内雕刻处理,深度和边角锐度相当到位。


14.精彩的管线交汇部位,管线细小但不失硬度,这比粗钢丝搞个简单的回路要强上百倍。


15.排障器内部安装了作为独立件的扫石器装置。

16.沙箱处的砂管显得硬朗,车梯装配得也很正,也许是内胆设计的问题,在我车梯的锐角部分有蹭漆现象。


17.很遗憾,该车没有检修灯。

18.采用轮取电的SS9G,当然对我这个不经常跑车的人来说,这个并不重要。

好了,总结一下,这款SS9G还是台相当不错的车,尤其在八百多价位档中能有这样的做工的确难得,属于上品,非常值得收藏。该车重680克左右,在牵引能力方面会有不错体现。要说这车最大的问题,那就是装配问题,装配工人舍不得用胶,粘固不牢,希望厂家改进,不要因为这些缺陷影响到自己来之不易的市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