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吧 关注:478,973贴子:9,203,343

【转载】关于双斑锦蛇和白条锦蛇的区分&以及一些锦蛇简明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嗯,如何区别白条锦蛇以及双斑锦蛇也是各位爬友所必经的一门课程,至于你说你分不清红纹滞卵蛇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说得难听一点,你没用心,或者智商有问题
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希望有助于各位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感谢@我是口香糖呢 整理~


IP属地:广东1楼2017-05-22 11:00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22 11:01
    收起回复
      2025-08-24 23:25: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双斑锦蛇
      E. bimaculata ( Schmidt, 1925 ) 无亚种
      分布:中国(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
      相信很多朋友的启蒙蛇种就是双斑锦蛇,这样一种中等体型的蛇类确实很适合作为宠物加以培育,一般来说成体的大小多在60~125cm之间,这也是我国所独有的蛇种,在农田、低山丘陵、城市郊区都很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个品种也乐于捕食鼠类以及其它小型动物,一般来说,山西、陕西以及河南所产的个体偏黄色;江苏以及安徽地区所产的个体则偏棕灰甚至是蓝灰色,也有人认为在淮河以北所分佈的双斑锦蛇个体其实都是白条锦蛇的误判,亦或是二者杂交所产的品种


      IP属地:广东3楼2017-05-22 11:01
      回复
        图为双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22 11:02
        回复
          白条锦蛇
          E. dione ( Pallas, 1773 ) 无亚种
          分布:中国(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甘肃、内蒙古、辽宁、吉林、宁夏、青海、新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
          这个和双斑锦蛇并称国蛇界的哼哈二将,不过,白条锦蛇的分佈却要广得多,整个中亚地区远至东欧都有它们的存在,它们也能够适应这些地区各类恶劣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说起来这也是相当容易饲养的国蛇品种,也是一部分乡镇孩子童年时的阴影,在北方的田间地头似乎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蛇的身影,白条锦蛇亦是十分耐旱以及耐饿的品种,在原产地它们热爱捕食鼠类以及禽鸟,有些时候也会在农舍附近偷食鸡蛋以及小鸡,值得一提的是,该种常常和双斑锦蛇相混淆


          IP属地:广东5楼2017-05-22 11:02
          回复
            图为白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22 11:03
            回复
              朕已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22 11:04
              收起回复
                图中左侧为双斑锦蛇,右侧为白条锦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22 11:04
                回复
                  2025-08-24 23:19: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他一些可供分辨的特点:1.白条锦蛇腹面大鳞一般无明显的平面,侧边不会呈现出明确的直角状;双斑锦蛇腹面则明显呈平面,并且侧边可以看出清晰的直角状
                  2.白条锦蛇背鳞具半棱;双斑锦蛇背鳞则较为平滑
                  3.白条锦蛇的下唇鳞多在10~12片;双斑锦蛇则有8~10片,极少能达到12片
                  4.白条锦蛇腹面多为乳白色或奶黄色,其间夹杂有不规则的黑点和红点;双斑锦蛇的腹面是淡黄色,并且仅具有黑色小横斑点
                  5.白条锦蛇背部斑点一般模煳而分开,有时会纵向连接;双斑锦蛇则大多鲜明,并且有时呈现出明确的哑铃状横置于背部
                  6.白条锦蛇的头部一般是“W”或者“U”状的斑纹,仅链接颈后第一对斑点,其后则变得不规则;双斑锦蛇是尖的“V”状并且可以连接到颈部后很深处的斑点


                  IP属地:广东9楼2017-05-22 11:05
                  回复
                    围观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22 11:15
                    回复
                      锦蛇属(Elaphe)
                      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无毒蛇族群,其家族分布范围涵盖了北半球大部分的地区,严格来说,“锦蛇”是一個相对广义的概念,我們原先所熟知的很多蛇类都可以被认定在这个范围內,不过,在之后的研究中表示,基于线粒体DNA分析的結果,很多原先包含在锦蛇属范围內的物种需要重新划分和界定,接下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內部分裂与争议,都需要我們对這些物种進行深入研究后方可定论,何況,有時还不能够急于下定论
                      在具有一定的爬圈基础知识后,很多朋友想必对這些蛇类並不陌生,诚然,不论南北方,我們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很多中大型无毒蛇大多是可以被广义的称為“錦蛇”的,甚至可以说它們是不少爬友的启蒙蛇种,由于錦蛇拥有较大的体格以及变化繁多的花色,加之毫无毒性,很快就成為了各路爬友手中的私房货,今天所要談到的狭义的錦蛇属(Elaphe),正是原先錦蛇屬所拆分之后保留下來的成員,很多都是各位爬友常常可以接触到的熟悉的品种
                      顾名思义,錦蛇的体表花色往往较為繁杂多变,很难一概而论,体表鱗片光滑,有時也會有较为浅表的起棱,一般來說大多数品種都可以达到1米左右的长度,它們的棲息地也涵蓋了古北界地区的大部分环境,也有一部分品种分佈在东洋界地区,总体來讲其适应性极強,並且多半具有冬眠的习性,这个品種的蛇类寿命也相对较長,一般都可以达到15~20年有余,而在其生长一到三年时便可以达到性成熟,所有的錦蛇都是卵生,並且一次可以娩下17~30枚卵,在一年的4~10月活动頻繁,通常來說,分布纬度较高的品種虽然较为耐寒,但也會相应拥有更长的冬眠期,錦蛇也會有聚群冬眠的习性,有时甚至會和其他不同种类的蛇混合冬眠,所选的場所大多是山间岩穴、向阳土坡、岩石断层等等,有時也會出現在朽木和大树干空心处,甚至是人類居所附近的废弃建築中
                      很多錦蛇都會选择在冬眠結束后的一到兩个月进行交配活動,雄蛇會释放出费洛蒙吸引雌蛇抵抵达领地范围,当然,体型较小的錦蛇属成員往往相反,许多条体型较小的雄蛇会同時追逐体型较大的雌蛇,有时甚至可以形成巨大的交配群体或蛇球,而交配时间往往也出奇的长,雄蛇會用其中一條半阴茎插入雌蛇的泄殖腔,一次交配都會持续數个小时,在这之后,雌蛇會选择一個溫度恒定的环境产卵,通常是腐殖质堆、沙壤或者岩石下,有時雌蛇也會存在护卵的行為,這些卵将在之后的一到兩个月被孵化,所以人們经常會在一个季度內大量的見到同一种类的幼蛇出現
                      想必很多朋友小的時候都有听过群蛇相聚的乡间传闻,田间地头里也时常會活跃它們的身影,一种传闻是,北方地区田间地头的蛇都是沒有毒的,它們被统称为“土蛇”,這有些类似于闽南地区將草腹链蛇视为土地公的儿子,较大型的錦蛇会被视作家蛇,由于它們常在村舍附近捕捉鼠类,因此也受到人們的保护,对于此,北方人民有“柳七爷”的稱呼,家蛇也被视作田产丰收保护庄稼的土地神
                      嗯,吃老鼠的都是好孩子
                      說到食性,很多錦蛇具备主动捕食猎物的习惯,从小型啃齿类动物到鸟类,再到两栖动物,都是它們喜爱的主食,錦蛇属成員往往也具有相当好的动态视觉,以往我們认为蛇类眼神不好,大概是种誤解,很多陆生日行蛇类都拥有绝佳的视力,它們拥有矫健的身体可以帮助它們追击猎物,並且腹部往往相當的平,這有利于适应陸地生活,此外,它們的心脏也較较为接近头部,这是为了保证它們在攀爬时不至于大脑供血不足,所以民间亦有“打蛇打七吋”之說
                      那蛇要是只有六吋長呢………………
                      很多錦蛇性情溫順羞怯,遇到人类时会迅速地逃跑,即使被捉往往也不会表现的歇斯底里,通常即使是咬人也並不能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它們的牙齿虽然弯曲而鋒利,但並不具有毒性,很多錦蛇的身体肌肉发达,这有助于它們绞死猎物,,至于防御手段,很多錦蛇在走投无路时也会立起身体张嘴反击,尾部也會不断摆来摆去发出响动,有些甚至会制造令人作呕的臭气,這会让捕食者瞬间失去食欲,当然,錦蛇大多行动迅速,在敌人还來不及反应之前它們都会飞快地消失


                      IP属地:广东13楼2017-05-22 11:25
                      收起回复
                        本篇文章接下来只讨论和介紹狭义的錦蛇屬,而非广义的“錦蛇”
                        以下是涵盖成員,大多分布在古北界地区:
                        1. Archelaphe bella ( Stanley, 1917 ) 貝拉鼠蛇 二亚种
                        分布:缅甸(克钦邦)、印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中国(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越南(老街、谅山、永福、河靜)
                        2. E. anomala ( Boulenger, 1916 ) 赤峰錦蛇 无亚种
                        分布:中国(內蒙古、山西、山东、河北、辽宁、陝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朝鮮、韩国
                        3. E. carinata ( Günther, 1864 ) 王錦蛇 二亚种
                        分布:中国大陆(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陝西、山西、甘肃、宁夏、湖南、湖北)、台湾(妈祖、蘭嶼、本岛)、越南北部、日本(琉球群岛)
                        4. E. climacophora ( Boie, 1826 ) 日本錦蛇 无亚种
                        分布: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国后岛、奧尻岛、佐渡岛、口之岛、伊豆诸岛、隐岐、壱岐、对马、五岛列岛、大隅诸岛)
                        5. E. davidi ( Sauvage, 1884 ) 团花錦蛇 无亚种
                        分布:中国(河北、陝西、山西、內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朝鮮、韩国
                        6. E. quadrivirgata ( Boie, 1826 ) 日本四线錦蛇 无亚种
                        分布:日本(北海道、四国、九州、大隅諸島)
                        7. E. quatuorlineata ( La Cépède, 1789 ) 四线錦蛇 四亚种
                        分布:意大利、巴尔干半岛西海岸、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亞
                        8. E. sauromates ( Pallas, 1881 ) 东四线錦蛇 无亚种
                        分布: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东部、格鲁吉亚东部、希腊东北部、伊拉克北部、以色列、伊朗西北部、哈萨克斯坦西部、黎巴嫩、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南部、斯洛文尼亚、叙利亚、土库曼斯坦西部、土耳其、乌克兰
                        9. E. schrenckii ( Strauch, 1873 ) 棕黑錦蛇 无亚种
                        分布:中國(黑龍江、吉林、辽宁、內蒙古、山西、山东、河北)、俄罗斯(西伯利亚、阿穆尔)、蒙古、朝鮮、韩国
                        10. E. zoigeensis (Huang, Ding, Burbrink, Yang, Huang, Ling, Chen & Zhang, 2012) 若尔盖錦蛇 无亚种
                        分布:中国四川省若尔盖县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5-22 11:38
                        回复
                          1.贝拉鼠蛇
                          Archelaphe bella ( Stanley,1917 ) 贝拉鼠蛇 二亚种 分布:缅甸(克钦邦)、印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中国(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越南(老街、谅山、永福、河静)
                          这便是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方花丽斑蛇”,该种一度被归为小头蛇属(Oligodon),后又被移入锦蛇属中,其间亦有过诸如“Elaphe leonardi—Schulz, 1996”、“Maculophis bella—Burbrink & Lawson,1844”等称呼,这也是一种十分罕见和神秘的蛇类,已知它们会生活在海拔1500~2000米左右的山林地区,通常大小在80~2250px,据一些有饲养经验的先驱称,该种具有挖掘垫材的习性,并且不能够适应高温,这个品种有时还会有一到两个月的冬眠期,成体会在开春时蜕第一次皮后进行交配活
                          虽然听起来可能不太好伺候,不过,确实很好看啊
                          该种下存在两个亚种
                          Archelaphe bella bella (Stanley, 1917)
                          Archelaphe bella chapaensis (Bourret, 1934)


                          IP属地:广东15楼2017-05-22 11:40
                          收起回复
                            1. Archelaphe bella bella (Stanley, 1917)





                            IP属地:广东17楼2017-05-22 11:41
                            回复
                              2025-08-24 23:13: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 Archelaphe bella chapaensis (Bourret, 1934)


                              IP属地:广东18楼2017-05-22 1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