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影响蔚县方言形成的因素,最重要的可能有三条:一是蔚县历史上很长时间是一个州,是燕云十六州之一,更早的时候还曾是一个独立的国——代国。从山川形势看,除西面外,北东南三面环山,尤其是南面,属于恒山余脉的大南山,山深路险,交通不便。这种相对独立、封闭的人文地理环境,导致蔚县方言在周边地区(除山西广灵外)包围下得以沿着一种特有的轨道演进,最终形成今天的面貌。其二,蔚县在历史上曾归大同府管辖,与长期归属蔚州管辖的广灵县又同属一道川,交通便利,交往密切,所以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方言。广灵县今属山西大同市,其方言与蔚县方言一样属官话区,而非晋语区。其三,蔚县清初时也曾隶属直隶宣化府,故受张宣一带方言的影响也不小。除了入声的有无不同外,蔚县方言的阳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与张宣一带的平声、上声、去声三个调类的调值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