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军模爱好者吧 关注:5,164贴子:170,101

杂谈伊尔2强击机及其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段时间没在吧里发主贴了,因为一时不知道该写什么好,该怎么写......好在近来特别痴迷伊尔2强击机,所以终于有了点思路,就憋了本文出来。
第一次知道这种被称为“黑死神”的伊尔2,是2003年在当时还未挂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文网上,有一篇名为《德国空军的“弑神者”们》的文章,介绍了东线德空的几位著名伊尔2杀手;后来接触到游戏《闪电战》和《闪电战2》,苏联军队的对地打击机型就是伊尔2,强悍的火力和慢悠悠的盘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算是篇杂谈,属于想到哪就说哪的类型,不光是评测伊尔2的成品模型,对一些近空支援的事情也会有介绍。


IP属地:上海1楼2017-05-13 09:21回复
    吧里的老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倾心执行近空支援任务的飞机,之前在吧里也发过一篇《诺曼底战役中的盟军攻击机之前传:飓风篇》(http://tieba.baidu.com/p/4695273511?pid=94802588762&cid=0#94802588762),本意想写介绍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攻击机的系列文,后续再系统介绍二战盟军的近空支援战术;由于本人姿势水平有限,《飓风篇》一文存在不少理论和考证错误,因拖延症发作,这篇前传何时修订则猴年马月了........正传何时能憋出来,估计会厂公......


    IP属地:上海2楼2017-05-13 09:30
    收起回复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不久,军人们就看中了飞机能提供除炮兵外的额外火力以获取地面战术优势的广阔前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飞机就已经开始执行近空支援的任务了,不论在东线还是西线,但究竟是哪一家发明了这种任务,已不可考。


      IP属地:上海4楼2017-05-13 09:40
      回复
        来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13 09:48
        收起回复
          1921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部队副司令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指挥空中轰炸在21.5分钟内将被俘德军无畏舰“东弗里西兰”号击沉,这一前无古人的试验,改变了众多质疑空中力量对地打击效力的怀疑者,同时也宣告了战列舰主宰海洋时代的结束。而米切尔也和杜黑、特伦查德一起被视为空战战争理论的三位先驱。二战时盟国主力中型轰炸机B25被命名为“米切尔”,正是为了纪念他。


          IP属地:上海6楼2017-05-13 09:51
          回复
            二战初期,执行近空支援任务的代表机种为俯冲轰炸机,此种机型之所以盛行,又有着不同的背景:
            对德国空军来说,需要一种能精确摧毁敌工事和火力点的飞机,确保己方装甲部队能快速推进,起到“飞行炮兵”的作用,俯冲轰炸机的投弹精准性,明显高于水平轰炸机。
            对美日两国海军来说,他们深信依靠轰炸和雷击的夹攻,能有效击沉敌水面舰艇,这一点在米切尔的试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米切尔只是击沉了静止停泊的战舰;实战中要靠水平轰炸击沉运动中的军舰是相当的困难;而且又受航母甲板上起飞距离的限制,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不可能携带大量炸弹。因此带弹量少,命中率又高的俯冲轰炸机便进了美日海军的法眼。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岛屿争夺战中为海军陆战队执行近空支援的便是sbd和sb2c。



            IP属地:上海7楼2017-05-13 10:08
            回复
              二战后期开始,俯冲轰炸机渐渐衰落,在西线取而代之进行近空支援的,是战斗轰炸机,如P51、P47(台风也算是战斗轰炸机,因为一开始是作为喷火的后继机研发的);因为易受攻击这一主要原因,使得俯冲轰炸机被取代,俯冲和拉起的过程简直是地面防空火力最好的靶子。盟军在西线的大量实践表明,整备时间短、能够在前线附近的简易机场迅速起飞响应地面部队支援要求、操控性佳的战斗轰炸机最适合执行近空支援任务,打击时敏性目标。中轻型轰炸机适合执行纵深遮断任务,打击敌交通枢纽、桥梁、兵力集结地等面状目标,比如D日之前,美英两军的B25多次轰炸了法国北部的铁路枢纽,大大减缓了登陆当天德军驰援的速度。而重型轰炸机,还是老老实实地搞战略轰炸好了,唯一一次用重型轰炸机搞战术对地支援的是D日当天,应陆军强烈要求,B17编队轰炸了诺曼底滩头。
              德军方面,战争后期也在对地攻击联队中装备FW190F型和G型,取代斯图卡。可见到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军和盟军最后殊途同归,将战斗轰炸机作为了执行近空支援的主力机种。
              但是大量数据表明,攻击地面目标时,充分暴露在敌军防空火力下,抗毁性能对近空支援飞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一点上,P47和FW190的表现就比野马好很多,归根到底,空冷发动机比液冷发动机更抗打击。抗毁性这一点,成为了后世在研制攻击机时的重要指标之一。



              IP属地:上海8楼2017-05-13 10:32
              回复
                说到这里,前言部分基本结束了......
                二战的东线战场,苏联人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苏联空军的对地攻击主力始终是伊尔2,自战争爆发至战争结束,至于后续机伊尔10,也可以看作是伊尔2的改良版。简单来说,伊尔2的特点就是重装甲、强火力、抗毁性能佳、易于大量生产,这也同时是它的优点。整个二战期间,伊尔2的各种改型共生产了3.6万架,是人类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机型,堪称飞机界的AK47。
                伊尔2的不同点在于,它不搞大角度俯冲轰炸,装备有2门23毫米炮,打击地面目标的威力已足够,相反德军给各种飞机装37毫米炮、甚至75毫米炮,一则过重,二则开炮时多少会影响飞行性能;相对盟国的战斗轰炸机来说,伊尔2装备了厚重装甲,给飞机和飞行员提供了更优良的保护。


                IP属地:上海9楼2017-05-13 10:47
                回复
                  关于伊尔2的具体性能、发展过程及战史,知乎专栏上有不错的相关系列文,这里就不在赘述,大家可自行前往阅读。
                  文章链接:
                  (1)东线空中坦克——伊尔2强击机的故事(上)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05498
                  (2)东线空中坦克——伊尔2强击机的故事(中)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49001
                  (3)东线空中坦克——伊尔2强击机的故事(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52628


                  IP属地:上海10楼2017-05-13 10:51
                  回复
                    接下来就说说伊尔2的相关成品模型。
                    目前市售的主流成品模型中,伊尔2不外乎两种:IXO和号手。
                    首先来看看IXO,这个牌子的伊尔2在国内不多见,我没有入手过,只能依靠飞驴图看个大概,但看了图片之后,也没有勾起我购买的欲望。






                    这款伊尔2,IXO没有给出具体的服役部队,只给出了笼统的“Soviet Air Force”,同样也没有给出具体型号。就模型本身而言,没有多少亮点,而IXO的缺点却都有全部体现:
                    1.刻线是IXO的一贯风格,用黑漆画上去的。
                    2.舱盖和后座机枪较肉。
                    3.起落架严重失真。
                    4.作为一架攻击机,没有给任何武器挂载,这是不可原谅的。
                    5.迷彩过渡较为生硬。
                    除此以外,唯一的亮点就是高合金含量,如果是合金控,不妨一入。


                    IP属地:上海11楼2017-05-13 11:07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13 11:08
                      回复
                        号手到目前为止,共出过5款伊尔2,而且都是后期M3型,年刊里有产品编号一一对应:


                        IP属地:上海13楼2017-05-13 11:12
                        回复
                          从官图上可以看到,伊尔2的迷彩,号手出得还是挺有规律的,除一架冬季迷彩外,两架双色夏季迷彩,两架三色秋季迷彩。但其中只有两架是有服役部队的:
                          一架为26410,这架是王牌座机,驾驶员苏联英雄Ivan Fomich Pavlov,此机为Pavlov于第6近卫强击机团,1944年秋至战争结束期间在波罗的海附近服役的涂装,个人标志是垂尾的雄鹰。这架飞机是库斯塔奈镇上的工人集体捐赠的,所以机身上的标语应该是向“库斯塔奈工人致敬”之类的话。但不知为何,号手把红色螺旋桨盖涂成了黑色,也许是复原图的色彩方案有误。

                          另一架是36412,白色24号,第76近卫强击机师,虽然号手没有再具体说明,但历史上确实有实机,驾驶员是上尉Musa Gareev,后座机枪手Kir'yanov。



                          IP属地:上海15楼2017-05-13 11:50
                          收起回复
                            虽然36411号手没有给出服役部队,但涂装不是凭空想象,可以考证出对应实机的:白色100号,第7近卫强击机团,隶属第230强击机师。

                            36414,虽然无法考证出具体部队,但可以确定该涂装为1941至1942年期间,机身标语查找外文资料发现,大意是“向图瓦人民致敬”。图瓦,即图瓦人民共和国,过去称为唐努乌梁海,是中国领土,20世纪初被苏联非法窃取,并更名沿用至今。这一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可以查阅顾维钧的回忆录。

                            36413是我目前唯一无法做出任何考证的产品,如果有玩家知道一些情况的,望不吝赐教。


                            IP属地:上海16楼2017-05-13 12:09
                            回复
                              关于号手的伊尔2,奥大曾做过非常详细的视屏测评,我在这篇文章里只说一下我关注的方面。
                              视屏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MDA0MjgyNA==.html


                              IP属地:上海17楼2017-05-13 1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