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吧 关注:733,264贴子:5,176,008

说说贵州省历史最悠久的几所中学(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贵州省中学办学历史悠久 早在民国时期 1928年统一命名 就有八所省立高中 这八所中学面向全速招生 是哪八所呢全省8所省立中学是:贵阳一中、赤水二中、遵义三中、安顺四中、都匀五中、瓮安六中、司南七中、镇远八中 今天我们只说历史 下面我一个个的来介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11 12:50回复
    1先来说说瓮安中学
    贵州省瓮安中学源于1833年创办的玉华书院,1898年更名为花竹书院,1904年改建为花竹高等小学堂。1926年得著名教育家黄齐生(革命先驱王若飞的舅父),瓮安籍知名人士商文立、张克襄等鼎力相助,由学堂改建为县立中学,成为黔南最早的中学之一。1928年命名为省立第六中学(全省8所省立中学是:贵阳一中、赤水二中、遵义三中、安顺四中、都匀五中、瓮安六中、司南七中、镇远八中),1950年春命名为贵州省瓮安中学,2003年评审为当时为贵州省示范性高中,2011年整体搬迁至河西行政中心新校区[1]
    校歌
    [2]播南胜地,物阜民康。
    嵯峨花竹钟灵秀,晶莹飞练焕文章;
    莘莘学子弦歌一堂,巍巍学府名扬四;
    愿我同学齐努力,发扬校誉增国光。
    校训 忠孝勤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11 12:54
    收起回复
      2025-08-31 19:35: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贵阳一中学校创办于1906年,前身是由清前礼部尚书李端棻、清末大臣陈夔龙与华之鸿等贵州名仕在贵阳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创办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时称“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之后依次易名为私立南明中学、省立第二中学、省立高级中学、省立贵阳高级中学,1950年称贵阳市第一中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11 12:55
      收起回复
        3赤水二中
        学校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41 年,开明绅士袁吉皆倾其家产在官渡镇东头创办了吉皆中学,时值抗战期间,国步艰危,“救国,治愚,治穷”始为校训焉。从 1941 年至 1949 年,每年招收新生一个班,何灿章、傅孟和、袁成颖、袁本渊先后任校长, 1950 年春,习水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1 年春与东皇习中联办, 1956 年在官渡设立初中班, 1959 年改为习水三中, 1965 年官渡划归赤水,改为赤水二中,1969 年更名为赤水八中。 70 多个春秋,八中呵护着满园桃李走天下。在历史上,官渡有过一批象谢汝钦和袁吉皆那样的读书人,他们进则为官,退则为教,今天仍为访问怀念的楷模。[1]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11 12:57
        收起回复
          这里要著明 以上的几中几中 是民国时期的几中 而不是现在的名字 比如赤水二中现在叫八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11 12:59
          回复
            瓮安应该是一中最久远吧,没研究过这些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11 13:01
            收起回复
              4遵义三中 现遵义四中
              1913年,学校开始筹办。
              1915年,创建“遵义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5年春,学校改为“遵义女子初级中学”。
              1938年东,学校改名“遵义县立中学”,开始招收男生。
              1944年秋,学校高中部分出,成立“省立遵义高级中学”;初中部留在老城城隍庙,更名为“遵义县立初级中学”。
              1948年,县立初级中学迁至老城府衙门。
              1952年9月,经历了几次分并后,正式命名为遵义四中。
              1953年,该校成为贵州省级重点中学。
              1955年,该校由汇川坝迁入遵义市老城子尹路与石龙路交汇处。
              1992年,该校编录入《全国名校》。
              1996年,该校改为三年制高级中学,成为独立高中。
              2002年12月,该校通过省教育厅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专家组评估。
              2003年,该校挂牌贵州省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8月,学校将高一、二级部分迁至新浦新区,高三部保留。
              2015年6月1日,该校挂牌“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全国第九所、贵州第一所国家安全示范基地。[2]
              2015年7月,校本部改为初中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11 13:05
              回复
                1883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5-11 13:05
                收起回复
                  2025-08-31 19:2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搞错了吧,是赤水一中,建立1927年,贵州省立第二中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11 13:06
                  收起回复
                    赤水一中创建于1927年,前身是贵州省立二中,2002年经贵州省教育厅评估确定为省级示范高中(二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11 13:22
                    收起回复
                      5都匀五中中 这个威武了
                      该校的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刑部主事张翀于1559年(距今443年)被贬都匀后创办的鹤楼书院,以及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吏部给事中、刑部右侍郎邹元标被贬都匀后在都匀创办的南皋书院。
                      清朝末年(“庚子赔款”后),朝廷主张办新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都匀知府吴嘉瑞将鹤楼书院改为“速成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都匀知府潘家怿奉贵州巡抚林绍年之命在鹤楼书院旧址创办都匀府官立中学堂,丁酉举人欧阳朝相(民国元年当选省议会副议长)担任该校首任校长。但不到1年因清政府镇压苗族起义而停办。
                      民国二年(1913年)该校恢复办学,改名都匀府八属中学校。民国三年(1914年)改都匀十县合立中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贵州省第一联合县立中学校。
                      民国十五年(1926年),该校收归省管,校名定为“贵州省立第五中学”,校长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贵州老教育家廖昌斗。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为为贵州省立都匀中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陆军炮兵学校迁匀,与省立都匀中学合办,蒋介石任校长。
                      该校校名几经更改,1958年改为现名。
                      1960年被确定为全省六所重点中学之一,该校老师并出席了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
                      1963年,该校被确定为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重点中学。
                      1980年,该校被确定为贵州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1991年被收入原国家教委主编的《中国名校》一书,同时被列为全国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
                      2002年通过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审,成为黔南州第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
                      2003年秋季学期起,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面向全省各地、州、市招生。
                      2010年10月,该校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开办“飞行技术专业预备班”。经省教育厅批准,“预备班”于2011年秋季面向全省招生。
                      2011年11月,中南大学在该校举行“优质生源基地”挂牌仪式,该校成为中南大学的一个生源基地。[1]
                      办学条件
                      听语音
                      办学特色
                      该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诚信待人,自2002年9月实施《都匀一中实行“三制一管理”的暂行办法》以来,改革富有成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11 13:47
                      收起回复
                        共和国成立后,贵州有省一中、省二中、省三中、省……等,当年的这些中学历史悠久。你知道这些中学当年位于贵州哪些县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5-11 13:56
                        收起回复
                          7镇远八中
                          镇远中学至今已有114年历史,是贵州省创立最早的中学之一,也是黔东南州创建最早的一所中学
                          百度百科
                          目录

                          3图
                          贵州省镇远中学
                          同义词
                          镇远中学一般指贵州省镇远中学
                          贵州省镇远中学始建于1901年,地处镇远县城西大菜园开发区内。前身为省立第八中学。后几经变易,几度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独立高级中学。百余年来,培养了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为国家的建设和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学校以管理促发展,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荣获“黔东南州第三轮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二等奖”、“2001年黔东南州教学质量显著奖”、“黔东南州优秀学校”称号
                          中文名
                          贵州省镇远中学
                          外文名
                          Senior high school of Zhenyuan
                          校训
                          走出平凡
                          创办时间
                          1901年
                          类别
                          公立中学
                          位置
                          历史沿革
                          听语音
                          镇远中学至今已有114年历史,是贵州省创立最早的中学之一,也是黔东南州创建最早的一所中学。

                          镇远中学旧址
                          清代光绪二十七(1901年),镇远知府郑思齐将文明书院改办为明德中西学堂,校址在青龙洞之上的蕉苍坪。
                          宣统三年(1911年),镇远知府吴荫培改明德中西学堂为镇远七属中学,不久停办。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教育部统一学校系统,重办,名黔东实质中学。
                          民国五年(1916年),更名为镇远实质中学。后镇远废府设道,改称镇远道立第一中学。民国六年(1917年),镇远道尹陈廷棻据省视学双毓称,镇远中学腐败,呈请改组。四月二十七日,教育总长范源濂勒令该校原教职员工退职,另组新班子。改组后,道立中学共办6期,毕业4期。[1]
                          民国十年(1921年),更名为镇远等县公立中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军阀混战,兵匪劫掠,再度停办。民国十九年(1930年),贵州省划分中学区,定于镇远中学区入县创建镇远联立中学。次年三月,镇远联立中学正式上课。半年后,改名为贵州省立第八中学。[1]
                          民国二十五年(936年),更名为省立镇远师范学校,内设初中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依新县制规定,设镇远县立中学。民国三十四年,镇远中学一部在蕉苍坪,二部在青溪。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省政府改镇远县立中学第一部为省立镇远中学,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
                          1949年11月,人民政府接办,称贵州省镇远中学。
                          1958年,称镇远中学。“文革”中,一度改称红卫中学。
                          1970年改名镇远第一中学。1978年,确立为黔东南州重点中学。
                          1994年,应广大校友要求,县委县政府批准校名恢复为贵州省镇远中学。
                          1995年,镇远县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并入镇远中学,该校址办成镇远中学初中部,高中部仍在蕉苍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5-11 13:56
                          收起回复
                            8 司南七中
                            贵州省思南中学创建于1904年4月,在当时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各地兴办新学的背景下创办,时名为“思南府官立中学堂”。905年,校址移入凤仪书院(今实验小学)。
                            1932年,学校开始招生,4月23日正式开学(后将此日定为该校纪念日),是年秋,学校名称由省统一规定,更名为“贵州省立第七中学”。
                            1936年,因未设高中部,故更名为"贵州省立“南初级中学”。
                            1941年,增设高中部,复改为“贵州省立思南学校”。
                            1950年,铜仁地区专员公署将“印江县立初级中学”、“思南县立初级中学”与省中合并,定名为“贵州省思南中学校”。
                            1951年,正式被省政府定名为“贵州省思南中学”。
                            196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全省6所)。
                            1980年,该校再次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全省26所)。
                            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贵州省首批计算机工程学校”。
                            2002年1月15日,被贵州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5-11 13: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