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明前期服饰的改变如和风细雨般温柔,那么明中后期服饰变革便是全面突破,它终于消化掉前朝所有的影子,以成熟的姿态登上服饰史的舞台。这场突破体现在嘉靖出土女服上,更多的是衣衫加长。出土文物的数据不仅显示出土女服的上身效果集中在膝盖或稍下的位置,还能表明同一地区女服由短变长的趋势在嘉靖年间得以加速:盛氏墓出土的两件比甲,一件长89厘米一件长103厘米;刘湘妻丘氏晚于盛氏离开人世,衣衫长度加长到93-97之间,而更晚的徐氏,衣衫最长则达到了113厘米。相较不断增加的衣长,女人们的裙长到比较稳定,不超过93厘米。身高接近165厘米的女性,若将裙子束在肚脐的位置,93厘米的裙子堪堪遮住脚踝。古代女性束裙位置稍高,多在胸部以下腰部以上,站立行动便会露出膝裤,完全不用担心裙摆扫地也不用担心走光。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地处泰州和常州的女性在嘉靖年间已经走在衣长袖阔的路上,与河南太康县县志的描述“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多”相吻合。除了衣衫变得宽大,这些衣服由绸纱绢缎罗等垂坠感较好的料子裁成,穿在身上行动之间必是吴带当风、婀娜颀长。因此,所谓明代女性如金字塔般的着装形象,在嘉靖年间该彻底瓦解了。
贴上一张自己用CLO3D做的比甲。我刚刚学会几个最常用的功能,大襟衣和裙子都不会制作,稍复杂的功能例如制作褶子等还在摸索中。这张图只是用来表达一下女装上身的效果,大家凑合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