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吧 关注:372,273贴子:8,172,436

【说说市面常见的仿品鸡窝锭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观点,真伪自辨,概不鉴定。


1楼2017-05-06 11:20回复
    鸡窝锭,换而言之就是云贵一代常见的私锭,没有严格的铸造标准,民间商贸使用。从清到建国前后都有铸造,存世量大,市场价格不高,但也是银锭爱好者入门必玩之物。
    但是由于这几年收藏热,这种银锭的仿造也屡见不鲜。
    我在市面和网上也常见这类仿品,今日闲来无事,发个帖子说几句,避免吃药,以飨泉友。


    2楼2017-05-06 11:23
    收起回复
      2025-08-13 15:39: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说说一两鸡窝锭,标准一两锭重约30克有余,考虑到铸造时的不精确以及流通损耗,这个重量不是恒定的,这点和银元无法比较。
      先看看开门到代老货。(图片都是来自于网上,有得罪勿怪)
      银色正,包浆温和,完全没有干涩之感,蜂窝标准。



      3楼2017-05-06 11:30
      收起回复
        先普及一下什么叫蜂窝。简而言之,银锭底面的气孔就是蜂窝,由于各种银锭成型时气体的释放,当浇铸银水时,所产生的气体逸出,就在银锭侧面或底部产生了气孔。
        至于银锭表面有的呈树枝状或回旋状纹理,都是和铸造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浇铸温度和速度、环境温度、人工干预、银液纯度等息息相关的。
        这种小银锭含银量很高,多数达九成以上,当然也含有3-5%的铜或其他杂质。
        以上也是鉴定真伪的重要参考依据。


        4楼2017-05-06 11:34
        回复
          补充一个开门的蜂窝图片。
          虽然银锭属性不同,但形成原因都是类似的。


          5楼2017-05-06 11:35
          回复
            这类就是常见的假货,土法铸造,工艺类似,所以老银锭有的特征它基本都有。
            这种含银量自然也不低。
            但是和到代真品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所谓的五彩银锭,细节僵硬,包浆生涩,蜂窝深度不够,蜂窝里彩光不自然。
            这批货多产自云南、湖北一代,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





            6楼2017-05-06 11:39
            收起回复
              还有一张加字的“吉语锭”,这个我要重点说一下。
              有人说这种吉语锭都是假货,这点我是不认同的。这类银锭我在云南见过开门老锭后加字,多作为喜事行礼之用。
              但是存世量不大。目前市面所见“吉语锭”,基本都是假货。
              发几个假货各位看看。
              这种很容易看出,和上面无字锭的工艺包浆如出一辙。新锭新加字。







              7楼2017-05-06 11:43
              回复
                补充一个刚见到的假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6 11:43
                回复
                  2025-08-13 15:33: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加字锭,在园地鉴定真伪看运气。
                  同样是假货,新锭新字。不同时候鉴定结果就会不同。
                  http://bbs.chcoin.com/show-10299894.html
                  http://bbs.chcoin.com/show-9963120.html
                  其中一位在论坛至少有三个号卖这种假银锭,互相吹捧,然后利用在线鉴定的漏洞售假。
                  但是假货毕竟还是假货。



                  9楼2017-05-06 11:46
                  回复
                    再说说所谓的二三两“船锭”。这种假货现在也很泛滥。
                    发几张图,可以和上面一两的工艺尤其是包浆对比一下,一目了然。
                    这种船锭真品有传世和生坑,生坑大多蜂窝内有黑浆,清理之后流通痕迹很自然,甚至可见金珠挂底。
                    不是如图这种所谓的假彩光,不是一路。








                    10楼2017-05-06 11:51
                    回复
                      先说这么多吧,我发这个帖子完全是因为看不惯市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
                      很多新人买了假货还自认为捡漏,实在是可悲可叹
                      这种假货批发价不过六七块一克不到,而开门老锭五年前就卖10-12一克了,扰乱市场其心可诛。
                      还有一批高端银锭仿品,对比一下看看,也不用我多说,可以说假的一塌糊涂。











                      11楼2017-05-06 11:57
                      回复
                        知识帖,学习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06 11:58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06 12:02
                          回复
                            顶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06 12:05
                            回复
                              2025-08-13 15:2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贴,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06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