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吧 关注:318,289贴子:9,821,120
  • 3回复贴,共1

【宜阳城事】宜阳历史,看看自己的族上是那个朝代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宜阳县1749个自然村,其村名来源和意义,大致可分为9种类型。其中以姓氏、地理实体和传说故事起名的居多。
1
以姓氏命名
丰 李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初,李氏从山西长子县迁此定居,希望过上好日子,故名丰李。
董王庄
据传,该村远近有姓董的居住,即名董庄,后又增添王姓定居,遂称董王庄。
2
以人物名命
张 坞
据旧县志载,西魏孝武帝大统年间(535~551),地方武装首领张白坞组织义军驻扎于此,故得名张坞。
段 村
据旧县志载,唐褒国公段志玄葬于此村西郊,其家小仆人定居这里。为追念段公,故名段村。
3
以地理实体命名
马朝沟
属高村乡。村南山坡上有五道小岭,岭头均朝此村,有五马趄沟之称,故名马朝沟。
高 桥
属锦屏镇。相传,早年南山老君沟的水流经此地北注于洛河。为方便小河两岸群众交往,在观音庙前架起一座很高的桥。村名因此而称高桥。
平 泉
张坞镇。相传,远年此地有3个水泉;龟泉、眉泉、凤泉。各泉水面相平,故名平泉。
七 峪
属张坞镇。因该村位于花果山、岳山主峰之下的七条大沟汇合的山谷,故名七峪。
旧 关
属莲庄镇。相传汉魏时期,此处是驿道要冲,路途坎坷,为一难关,后人称为旧关。
东 店
属锦屏镇。由于该村在县城东,古时设有店坊,故名东店。又因该村至旧县衙门前相距七里,亦名七里店。1970年建郑州铝厂宜阳矿时,曾于该村南山麓发现张思叔的墓葬。
4
以名胜古迹命名
石 陵
位于县城北约15公里的丘陵区,现为石陵乡政府驻地。因后晋高祖石敬瑭墓冢在此地(今石陵西洼尚有石敬瑭墓冢可考),故称石家陵,后渐次简称石陵。
灵 山
位于锦屏镇西部洛河南岸,村南有凤凰山。此山为佛教圣地,故名灵山。金代重修灵山寺,为豫西名胜。该村坐落灵山脚下,故名灵山村。
甘 棠
属香鹿山镇,位于县城西4公里的八官公路北侧,相传这里古有棠梨树,西周召伯巡行于此,曾在棠树下听讼政事。《诗经》上有《甘棠》三章歌颂召伯。如今村南尚有“召伯听政处”古碑一幢。北魏时于此置甘棠县。因此村名也称甘棠。
5
以古国古邑命名
韩 城
是宜阳县西部的重镇,距县城25公里。现为韩城镇政府驻地。此地系古韩国都城,故名韩城。历史上从东周到唐初的长时期内均为重要城邑,常作县、郡的治所,后来一直是西半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福 昌
位于韩城西5公里处,属韩城镇。据旧县志载,隋代曾于此建福昌宫。至唐武德二年(619)更宜阳为福昌县。此地曾为县治。元代,废福昌县入宜阳后,这里为福昌村。
6
以历史事件和纪念地命名
岳 社
属张坞镇。过去每逢春秋之季,四方游客上岳山赶庙会。上山前后,他们均在此处落脚,逐渐形成香火鼎盛的神社,村名也因之称岳社。
礼 渠
属莲庄镇。据传,清代乾隆年间,因在涧河修水渠,该村与莲庄村发生纠纷。县令秉公而断,双方以礼馈赠,使渠道畅通,故取名礼渠,村名也因之而称礼渠。
官 庄
属韩城镇。据传战国时韩王畏秦,逃至韩城,其官员的家属住此村,故名官庄。
城 角
属韩城镇。据传,此村地址古为韩国城池之东北城角,故名城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4 02:55回复
    怎么没有樊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1-09 19:45
    回复
      2025-08-29 03:20: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柳泉镇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1-09 19:55
      回复
        河下村的简介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09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