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丁吧 关注:7,921,333贴子:131,896,464

[转载]关于西数硬盘“C1门”的彻底解决办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前言
硬盘已到白菜价,加之最近硬盘空间屡屡告急,就买了个1TB的来玩玩。谁知道买回来没有几天,这个硬盘就让我闹心不断!我一向信任的两个硬盘大牌就是希捷和西数,最近希捷出来个“固件门”,所以就把目标锁定在西数,谁知道,西数也有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无意中发现,网上网友热烈的讨论的。
二、无意中发现的大问题
硬盘买来不到半月就读盘声很大,而且每天第一次进系统会很卡,我以为是硬盘质量有问题,就跟经销商协商调换,不过换来的新硬盘还是解决不了第一次进系统卡的问题。到网上搜搜答案,谁知道却搜出西数硬盘最近被网友热门讨论的“C1门”出来!
什么是“C1门”?要了解什么是C1门,就得先了解两个重要的名词:APM和AAM。
APM:智能电源管理。西数硬盘运用的一个节能技术。当硬盘在一定时间内不读盘的时候,磁头自动回到停放区,一旦需要读盘,磁头再伸到磁盘上。一般这个“一定时间”就是8秒。
AAM:声音管理功能。调节硬盘转速和噪音的一个技术。转速低,换取静音,但牺牲部分性能;转速高,换取性能,但噪音大。
C1:磁头伸出周期计数。也就是上面APM技术的8秒就自动返回一次的计数。这个C1数回随着你使用硬盘的时间增加而暴增,就是今天所讲的C1门事情。根据资料该C1数是有寿命的,一说是60w,一说是30w。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7 21:50回复
    三、寻求解决的办法
    我的硬盘是西数绿盘1TB,WD10EARS,64MB Cache。根据我这几天网上不断搜索、寻求,终于找到,目前只有两种办法:一、通过软件quietHDD或者CrystalDiskInfo来调APM从而达到磁头不归位的目的;二、通过wdidle3软 件在DOS下修改硬盘固件的参数从而达到磁头不归位的目的。
    实验一:使用软件quietHDD。方法使用简单,只需运行该软件,它就会自动遏制C1数的增加。然后创建一个快捷方式,直接拉到开始---程序---启动里,它就能自启动了。经过两天的使用,效果不怎么明显,C1数还是一直在增加。实验失败!
    实验二:使用软件CrystalDiskInfo。这个软件更失败,里面的APM直接是灰色的,连调都不能。实验失败!
    实验三:出杀手锏,使用软件wdidle3。这个软件需要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因为是在DOS下运行的。把这个软件下载后解压在C盘根目录一个文件夹里,然后用启动盘引导在DOS下。输入以下命令:wdidle3 (回车), 它会提示说计时器是开启的,时间是8秒。然后再输入:wdidle3 /d (回车), 然后它会提示:Idie3 Timer is disabled (计时器已经关闭的意思), 终于把它关闭,原以为万事大吉,哪知道刚一重启,硬盘就咔咔咔地响,进系统慢了很多,卡!开HD Tune一看,吓死了,C1数从200多狂飙到500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27 21:51
    回复
      2025-08-25 03:40: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顾不上到网上查改回来的方法,立马关机!
      印象中有位网友说/S的命令是重新开启计时器的。我以最快的速度进DOS,输入该命令,谢天谢地,改回来了,硬盘也咔咔咔响了!进系统一看,短短的2分钟左右,狂飙了近200,现在已经是585了!实验再次失败!让我郁闷得要死!只能暂时开着quietHDD死撑了。难道真的没办法解决?难道只能开着迅雷或是其他软件来下载才能暂时性的阻止C1值的增加?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硬盘走向毁灭?
      失望之余,本想放弃。晚上无意中在it168.com网站上一位叫“XPS1340”的网友贴出来关于C1门的帖子,里面详细介绍他手头四款西数硬盘的实验结果及参数(非常感谢这位网友提供的数据,让我免走N多冤路),原文如下:
      4块WD硬盘表现如下:
      2.5寸黑盘,型号WD3200BJKT-75F4T,默认值4秒,修改为关闭计时器后正常,30秒/300秒异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27 21:51
      回复
        2.5寸蓝盘,型号WD5000BEVT-35A0R,默认值8秒,修改为关闭计时器后异常,300秒正常。
        3.5寸绿盘,型号WD20EARS-00MVWB0,默认值8秒,修改为关闭计时器后异常,300秒正常。
        3.5寸黑盘,型号WD1001FALS-00E8B0,默认值为关闭计时器,未作任何修改。
        我的硬盘就跟他第三项是同类的,关闭计时器后也是异常。立刻用启动盘引导到DOS下,输入以下命令:wdidle3 /S300 (回车),该命令的意思是将计时器调为最大值300秒。重启硬盘,终于大功告成!硬盘无咔咔异常声响,进系统正常,C1值也不增加了。 经过这两天的测试,很稳定。C1值只有在断电之后重新开机才增加1,其他状况不增加!现在C1值稳定在618,见图。
        昨天和今天特地把quietHDD都关了,还不开下载软件,就让系统空闲,C1值稳定不增加。说明已经彻底修改成功!至此,终于把“C1门”解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27 21:52
        回复
          四、疑惑及推论
          1、修改成功之前。绿盘的磁头回归默认为连续8秒未读盘数据,但实际情况在你上q、看网页等不需要太多读取到硬盘信息的时候却会频繁归位,C1值照常增加,此疑惑不解。只有在下载的时候C1值才停止,这一点可以理解。
          2、修改成功之后。命令/S300的意思是将归位时间从默认的8秒改为300秒(也就是5分钟),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读盘上数据5分钟它会归位一次(或者说C1值增加1),但实际不是,实际只有在关闭电脑之后重新启动(直接重启不变,因为硬盘不断电),C1值才增加1。由此推论:300秒是该计数器的极限数,调到此数相当于关闭该功能,所以极限数非某论坛上所说的255。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27 21:52
          回复
            啥意思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27 22:18
            回复
              楼主,我的2.5寸的西数蓝盘作为光驱位副盘后也出现C1值疯涨问题,请问你的那个wdidle软件怎么制作启动盘的呢,我试了很多次了,在win10下用USBoot制作的启动盘根本没法被主板DOS识别啊,用软碟通也制作不了啊,压缩包里面只有一个wdidle3.exe…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2-16 23:33
              收起回复
                我还想买个西数呢!


                IP属地:辽宁8楼2018-03-15 15:39
                收起回复
                  2025-08-25 03:34:0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dalao帮忙看看我电脑有C1门吗,玩啥游戏都间断卡顿。。。。。


                  IP属地:江西9楼2018-03-18 23:15
                  收起回复
                    楼主这个数据正常吗?周五才到的,用了一天多,能解决吗?要退还是咋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4-01 01:16
                    收起回复
                      11年买的笔记本,西数C1门中招的路过,一个礼拜C1就上万,程序未响应那是常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4-06 15:35
                      收起回复
                        技术贴哇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4-06 15:42
                        回复
                          当年西数蓝盘C1深受其害,简单的方法是用crystaldiskinfo控制C1
                          难一点的刷固件,我当时用的宏碁的本子,官方有软件可以控制C1


                          IP属地:湖北13楼2018-04-06 15:46
                          收起回复
                            还好没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4-07 05: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