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靠海吃海的海堡人来说,
赶海是心头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
利用退潮的时间,
去滩涂上捡一些美味小海鲜。
高大上的说法是享受大海的馈赠,
最通俗的说法是改善生活!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这样天气最适合赶海。
等到了“五一”进入休渔期,
可就没机会了。
还等什么,
约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海堡赶海吧!

赶海能赶到什么东西?
因运气、时间的不同,捡到的东西也是不同哒!比如蛤蜊、海蛎子、梭鱼、油光鱼、青虾,这些都是常见的,运气好还能捡到海螺、梭子蟹、海蜇呢!

♒ ♒ 赶海说明书 ♒ ♒
拾牛
看见“拾牛”这俩字,你可别吓着。“此牛”非“彼牛”,“拾牛”是海堡人的特有称呼,通俗来说应该叫“挖钉螺”,双手翻动海泥就能捡到,本地人虽然不吃,但是味道十分鲜美。

扒小蛤蜊
人在滩涂上长途奔走,同时用一种类似“抢网子”的工具将散落在滩涂表面的蛤蜊收进网中,捡到的小蛤蜊除食用外,很多还用作虾蟹的饲料。虽然看着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在滩涂上长途跋涉很耗费人的体力,一般人还受不了呢!


挖海蚕
走进南排河港口,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在河套内弯着腰用手翻动泥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挖海蚕”。本地人虽然不吃这种像蜈蚣似的东西,但是它可是钓鱼的最佳饵料。挖海蚕是辛苦活,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只能用双手不断翻动泥土。

抠螃蟹镊子
螃蟹镊子是黄骅人都很熟悉的一种海洋生物,它永远长不大。等到落潮的时候,它的小窝就会露出来,十分显眼,只需耐心挖开泥土,就能轻易捕获。晚上拿手电照更容易捕获,不过有一定危险性,整不好,还会被它的大钳子夹伤呢!


抠海蛎子
海蛎子壳很硬,并且紧紧附着在礁石上,所以,很难完整取下带壳的海蛎子所以抠海蛎子的时候一般会用锥子将海蛎子壳撬开,只取其肉,装于小桶中带回家。


钓蛏子
蛏子主要生活在近海沙泥中。用铁铲铲泥,如果看到沙泥中有小孔,那么就是蛏子的居住地。看到小孔后,用筷子蘸点盐,往小孔里点一点。就会看到蛏子自己往上跑,然后顺手抓住行了。

捉弹涂鱼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弹涂鱼,你一定被弹涂鱼那奇特的外形和鲜美的味道折服了吧!其实这种鱼在咱海堡很常见,不过它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小兔羔子鱼”,蹦蹦跳跳就像小兔子一样。要想捉住它,必须得准备个趁手的工具才行。


下撩网
在滩涂上以竹竿作骨架,下好撩网。当大海涨满潮水后,就形成那道水下的网墙,落潮后,那些此前随潮水进来的无辜“虾兵蟹将”便被拦截住。撩网的“胃口”极大,无论梭鱼、油光鱼、狼鱼条,还是螃蟹,青虾、甚至大对虾,都会被撩网“通吃不误”!

温馨提示
赶海之前务必要算好涨潮落潮时间,以免发生危险。小编告诉大家一个潮水时间计算谚语:“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晌午潮”,说的就是这一天是早上退潮,半夜和中午涨潮,以后每过一天,退、涨潮的时间错后50余分钟。大家可以根据这句谚语来提前计划好行程啦!
小伙伴们,
是不是很心动呢?
赶紧拿上工具,
去赶海吧!


本期编辑/王文杰 李从九
赶海是心头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
利用退潮的时间,
去滩涂上捡一些美味小海鲜。
高大上的说法是享受大海的馈赠,
最通俗的说法是改善生活!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这样天气最适合赶海。
等到了“五一”进入休渔期,
可就没机会了。
还等什么,
约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海堡赶海吧!

赶海能赶到什么东西?
因运气、时间的不同,捡到的东西也是不同哒!比如蛤蜊、海蛎子、梭鱼、油光鱼、青虾,这些都是常见的,运气好还能捡到海螺、梭子蟹、海蜇呢!

♒ ♒ 赶海说明书 ♒ ♒
拾牛
看见“拾牛”这俩字,你可别吓着。“此牛”非“彼牛”,“拾牛”是海堡人的特有称呼,通俗来说应该叫“挖钉螺”,双手翻动海泥就能捡到,本地人虽然不吃,但是味道十分鲜美。

扒小蛤蜊
人在滩涂上长途奔走,同时用一种类似“抢网子”的工具将散落在滩涂表面的蛤蜊收进网中,捡到的小蛤蜊除食用外,很多还用作虾蟹的饲料。虽然看着没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在滩涂上长途跋涉很耗费人的体力,一般人还受不了呢!


挖海蚕
走进南排河港口,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在河套内弯着腰用手翻动泥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挖海蚕”。本地人虽然不吃这种像蜈蚣似的东西,但是它可是钓鱼的最佳饵料。挖海蚕是辛苦活,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只能用双手不断翻动泥土。

抠螃蟹镊子
螃蟹镊子是黄骅人都很熟悉的一种海洋生物,它永远长不大。等到落潮的时候,它的小窝就会露出来,十分显眼,只需耐心挖开泥土,就能轻易捕获。晚上拿手电照更容易捕获,不过有一定危险性,整不好,还会被它的大钳子夹伤呢!


抠海蛎子
海蛎子壳很硬,并且紧紧附着在礁石上,所以,很难完整取下带壳的海蛎子所以抠海蛎子的时候一般会用锥子将海蛎子壳撬开,只取其肉,装于小桶中带回家。


钓蛏子
蛏子主要生活在近海沙泥中。用铁铲铲泥,如果看到沙泥中有小孔,那么就是蛏子的居住地。看到小孔后,用筷子蘸点盐,往小孔里点一点。就会看到蛏子自己往上跑,然后顺手抓住行了。

捉弹涂鱼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弹涂鱼,你一定被弹涂鱼那奇特的外形和鲜美的味道折服了吧!其实这种鱼在咱海堡很常见,不过它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小兔羔子鱼”,蹦蹦跳跳就像小兔子一样。要想捉住它,必须得准备个趁手的工具才行。


下撩网
在滩涂上以竹竿作骨架,下好撩网。当大海涨满潮水后,就形成那道水下的网墙,落潮后,那些此前随潮水进来的无辜“虾兵蟹将”便被拦截住。撩网的“胃口”极大,无论梭鱼、油光鱼、狼鱼条,还是螃蟹,青虾、甚至大对虾,都会被撩网“通吃不误”!

温馨提示
赶海之前务必要算好涨潮落潮时间,以免发生危险。小编告诉大家一个潮水时间计算谚语:“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晌午潮”,说的就是这一天是早上退潮,半夜和中午涨潮,以后每过一天,退、涨潮的时间错后50余分钟。大家可以根据这句谚语来提前计划好行程啦!
小伙伴们,
是不是很心动呢?
赶紧拿上工具,
去赶海吧!


本期编辑/王文杰 李从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