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用葛剑雄先生等所著《中国人口史》的说明:
“自东汉末黄巾之乱开始(184年),进入长期的瘟疫频发和大小战争频繁的祸乱时期,全国人口数量与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黄河流域屡遭战争,十室九空,人口或外迁避难或死亡。到蜀汉灭亡时(263年)人口数字根据传世文献资料记载合计在820万人左右。自此人口数一蹶不振,到隋文帝在位时方复苏。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263年的魏国,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有三四十万人,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民户人口总共大约767万,加上三个国家的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830万人。古代户口统治数据都是只包括民户的,也就是说,民户从157年的5648万人,锐减到263年的767万人,损失率超过85%。767万还是三国稳定40多年后的数据,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人口只可能更少。可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惨烈。”
--------------
那么三国时期人口只有800万左右吗?,请带着思考看完后文。
----------------------
小提:三国时期隐户相当多
“自东汉末黄巾之乱开始(184年),进入长期的瘟疫频发和大小战争频繁的祸乱时期,全国人口数量与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黄河流域屡遭战争,十室九空,人口或外迁避难或死亡。到蜀汉灭亡时(263年)人口数字根据传世文献资料记载合计在820万人左右。自此人口数一蹶不振,到隋文帝在位时方复苏。东汉后期(157年),人口达到鼎盛,民户人口5648万人,经过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混战,到了三国后期(263年),民户人口只有大约767万,其中,263年灭蜀前夕魏国443万,蜀国灭亡前夕94万,吴国230万(280年数据),这只是民户数据,不包括军队和官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263年,蜀国带甲将士10万2千人,吏4万人,280年,吴国带甲将士23万人,吏3万2千人,即使加上这些,总人口也只有793万人。263年的魏国,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有三四十万人,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民户人口总共大约767万,加上三个国家的带甲将士和吏估计总人口有820-830万人。古代户口统治数据都是只包括民户的,也就是说,民户从157年的5648万人,锐减到263年的767万人,损失率超过85%。767万还是三国稳定40多年后的数据,220年三国鼎立的时候,人口只可能更少。可见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惨烈。”
--------------
那么三国时期人口只有800万左右吗?,请带着思考看完后文。
----------------------
小提:三国时期隐户相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