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在西苑的一系列土木工程,大概可见端倪。西苑的范围,包括了今天中南海、北海公园、国图文津馆这些地方,金鳌玉蝀桥也在其中。既有林木荫蓊之美,又有烟波浩渺之胜,较之紫禁城,无疑显得辽阔而自由,是游猎、骑射的好场所,宣宗、英宗、宪宗、武宗,都喜欢去西苑骑射。但嘉靖皇帝对西苑的兴趣,却是不断地营建宫殿。从嘉靖十年至嘉靖二十年,西苑内陆续兴建的有永寿宫、无逸殿、清馥殿、清虚殿等殿,豳风亭、宝月亭、翠芳亭等亭,又有海神祠、雷坛、雷宫等祠坛(参考单士元先生《明代建筑大事年表》《明北京宫苑图考》)。这些建筑群,从功能上说,覆盖了办公、生活、祠祝、游览等各方面的需要,似乎可以说,嘉靖皇帝一直做着逃离紫禁城的梦想。
嘉靖帝迁入了西苑的永寿宫,随之,又兴建了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玉熙宫、神应轩等宫殿、亭台。在紫禁城外,嘉靖皇帝为自己建造了另一座城,在这座城里,他相对自由了。不可小瞧西苑与紫禁城的一步之遥,这意味着内阁与皇帝、内阁与群臣、皇帝与群臣诸种关系的变更,以及实际政治运作上的不同。对皇帝来说,首先是不用上朝,作息时间可以自己定了,也不用见那些争论个没完的廷臣;经筵日讲,高头讲章也可撇过一边;嫔妃、儿子这些人,只剩下了责任与厌倦,从此也可以不见。最重要的,在这座他自己作主的新城里,可以一意斋醮、玄修,如果在大内,不知有多少祖制、规训在等着,可能永远不得清静。
入城的代价(粗略示意图)
对嘉靖皇帝的这座新城来说,“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出去”,是否也适用呢?永寿宫在今国图文津馆向南的位置,内阁票本处在左掖门东,西苑当值的阁臣,少不了一番奔波之苦。比如严讷,兼着吏部尚书的职,每天要先去处理部事,再骑马去往西苑当值,晚上又要撰写青词,“小心谨畏,至成疾久不愈”(《明史》),入城的代价是用健康来换。
又比如另一位首辅夏言,嘉靖帝下令当值官员只许乘马,但夏言偏要乘一座小腰舆(简易轿子),这引起嘉靖的不快,要知道,严嵩也是八十之后,才得到乘轿的优待。进入西苑斋宫当值,不仅要头戴花环,还要换上轻便柔软的皮帛鞋子,以便祷告跪拜。但夏言认为这不符合臣子的装束,不愿换。城内的人想出去,说的就是这种无法改变自己,又不愿妥协吧。但这等于违反了约定,也失去了入城的意义,夏言因此被严嵩排挤下去,并被愤怒的嘉靖皇帝下令诛杀了。
另一个从城内逃走的人是高拱。他是因为还没有子嗣,又要在西苑当值,所以就在附近租了房子,将一名妾侍接了住在里面,当值的日子,也可以时时抽空回趟家。他的入城,是在与徐阶关系融洽时,由徐阶引进的,但由于他性格耿直,这耿直有时不免转为鲁莽和愚戆,以致后来与徐阶不能相容。隆庆皇帝登基后,立刻有徐阶的同乡给事中胡应嘉上告,说在嘉靖帝病重时,高拱立刻卷起值班用品,以及本不属于他的一些物品,逃离了西苑值班室。对一位内阁高级成员,这样的描述简直令人难堪与难以置信,但奏疏具在,也为《明史》所采信,真是入城难,出城也难。
在这座城内,以非凡的意志坚持下来的,只有严嵩与徐阶。严嵩算得上是最精勤的一位,据说他所住西苑值班处为板房,甚是简陋,连续多天当值也不回家更衣沐浴,简直比下乡调研的县干部还要艰苦。加之他的青词也写得好,嘉靖皇帝多年来对他非常满意,下令在他的值班处种植花木,又赐御膳、法酒,尽力改善他的环境与伙食。但他并没有在这座城里笑到最后,因为在外面的权力寻租太过了,终究超过了皇帝所能容忍的底线。这算是一位被驱逐出城的昔日猛将。
嘉靖帝迁入了西苑的永寿宫,随之,又兴建了大高玄殿、大光明殿、玉熙宫、神应轩等宫殿、亭台。在紫禁城外,嘉靖皇帝为自己建造了另一座城,在这座城里,他相对自由了。不可小瞧西苑与紫禁城的一步之遥,这意味着内阁与皇帝、内阁与群臣、皇帝与群臣诸种关系的变更,以及实际政治运作上的不同。对皇帝来说,首先是不用上朝,作息时间可以自己定了,也不用见那些争论个没完的廷臣;经筵日讲,高头讲章也可撇过一边;嫔妃、儿子这些人,只剩下了责任与厌倦,从此也可以不见。最重要的,在这座他自己作主的新城里,可以一意斋醮、玄修,如果在大内,不知有多少祖制、规训在等着,可能永远不得清静。
入城的代价(粗略示意图)
对嘉靖皇帝的这座新城来说,“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出去”,是否也适用呢?永寿宫在今国图文津馆向南的位置,内阁票本处在左掖门东,西苑当值的阁臣,少不了一番奔波之苦。比如严讷,兼着吏部尚书的职,每天要先去处理部事,再骑马去往西苑当值,晚上又要撰写青词,“小心谨畏,至成疾久不愈”(《明史》),入城的代价是用健康来换。
又比如另一位首辅夏言,嘉靖帝下令当值官员只许乘马,但夏言偏要乘一座小腰舆(简易轿子),这引起嘉靖的不快,要知道,严嵩也是八十之后,才得到乘轿的优待。进入西苑斋宫当值,不仅要头戴花环,还要换上轻便柔软的皮帛鞋子,以便祷告跪拜。但夏言认为这不符合臣子的装束,不愿换。城内的人想出去,说的就是这种无法改变自己,又不愿妥协吧。但这等于违反了约定,也失去了入城的意义,夏言因此被严嵩排挤下去,并被愤怒的嘉靖皇帝下令诛杀了。
另一个从城内逃走的人是高拱。他是因为还没有子嗣,又要在西苑当值,所以就在附近租了房子,将一名妾侍接了住在里面,当值的日子,也可以时时抽空回趟家。他的入城,是在与徐阶关系融洽时,由徐阶引进的,但由于他性格耿直,这耿直有时不免转为鲁莽和愚戆,以致后来与徐阶不能相容。隆庆皇帝登基后,立刻有徐阶的同乡给事中胡应嘉上告,说在嘉靖帝病重时,高拱立刻卷起值班用品,以及本不属于他的一些物品,逃离了西苑值班室。对一位内阁高级成员,这样的描述简直令人难堪与难以置信,但奏疏具在,也为《明史》所采信,真是入城难,出城也难。
在这座城内,以非凡的意志坚持下来的,只有严嵩与徐阶。严嵩算得上是最精勤的一位,据说他所住西苑值班处为板房,甚是简陋,连续多天当值也不回家更衣沐浴,简直比下乡调研的县干部还要艰苦。加之他的青词也写得好,嘉靖皇帝多年来对他非常满意,下令在他的值班处种植花木,又赐御膳、法酒,尽力改善他的环境与伙食。但他并没有在这座城里笑到最后,因为在外面的权力寻租太过了,终究超过了皇帝所能容忍的底线。这算是一位被驱逐出城的昔日猛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