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夏阁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公示
为充分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现开展《巢湖市夏阁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意见征求公众参与活动,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2017年4月10日——2017年5月9日。
公示期间,公民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参考,对于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
公示单位: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
联系方式:电话:0551—82333447
邮箱:253295297@qq.com
传真:0551—82326357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1条 规划区范围
夏阁镇镇域范围包括工业园区、五星社区、夏阁社区、大焦村、张华村、独山村、苏垅村、沿河村、龙泉村、国胜村、尉桥村、里岗村、大庙村、元通村、八字口村、竹柯村、柳南村共17个社区、行政村,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83.4平方公里。
镇域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划定为夏阁镇行政管辖全域,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
规划控制区范围:东、南至镇域界线,西至夏阁河,北至现状镇区以北,规划控制区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
镇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6.9平方公里。
第2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2016-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2030年。
第二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一节 城镇性质与定位
第3条 形象定位
夏阁形象定位为:唯镁园区,生态夏阁。
第4条 发展目标
夏阁发展目标为:巢湖城镇发展核心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巢湖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山川秀美的生态小镇。
第5条 城镇性质
夏阁城镇性质为:巢湖市新材料产业基地,巢湖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名镇。
第二节 城镇规模
第6条 人口规模
夏阁镇区人口2020年将达到2.0万人,2030年达到5.3万人。
第7条 建设用地规模
夏阁镇区近期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2.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采用135平方米的标准;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6.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采用130平方米的标准。
第三章 镇域统筹规划
第一节 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第8条 镇域总人口
规划预测镇域总人口近期(2020年)为7.1万人,远期(2030年)为9.6万人。
第9条 镇域城镇化水平
规划预测镇城镇化水平近期(2020年)达到28.2%,远期(2030年)达到55.2%。
第二节 镇域镇村结构规划
第10条 镇村体系结构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城镇经济社会基础、发展条件和趋势,将夏阁镇域镇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规划如下:
(1) 第一级:城镇——镇区
即夏阁镇人民政府驻地,规划近期(2020年)总人口约2.0万人,远期(2030年)总人口约5.3万人。
(2)第二级:中心村
规划镇域范围内形成14个中心村。
14个中心村是门坎岭、八字口、里岗、尉桥、苏垅、张梅庄、陈巷、张华、西峰集、筛箩筐、南唐、岗上李、竹柯、电厂新村。
(3) 第三级:基层村
规划105个基层村。
第11条 职能结构
村镇职能分工与引导是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选择最有利的职能组合作为村镇的发展方向,使城镇充分发挥优势,功能互补,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夏阁镇的现状和镇区发展条件,将镇域村镇职能分为综合服务型城镇、工业社区、农业型乡村三种类型。
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年):
职能类型 数量 名 称 主要产业
1 综合型 1 中心镇区 农副产品深加工、第三产业
2 工业型 2 大庙、竹柯 能源生产及配套产业、建材、化工、旅游
3 农业型 12 大焦、张华、独山、苏垅、沿河、龙泉、国胜、尉桥、里岗、元通、八字口 、柳南 现代农业生产
第12条 镇域空间结构
规划确定 “两心三带”的整体发展框架。其中:
“两个中心”:中心镇区和工业园;
“三条轴线”:沿元山平顶山沿线、公安山夏阁河沿线和柘皋河三条生态廊道发展的镇村空间轴。
第三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13条 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夏阁镇工业型生态城镇的性质,整体突出“工业兴镇”主题,强化旅游和绿色工业,做实农业观光,形成三大产业项目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1)旅游产业
夏阁镇首先需强化与提升第三产业,围绕山水、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资源,以此突出夏阁镇旅游发展特色,做大做强夏阁镇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目光。针对夏阁镇打造“休闲旅游”的主题特色产业,规划形成“一核、一心、四片”的结构,其中:
一核:产业发展带动核;
一心;镇区旅游集散中心
四片:公安山旅游片区、特色种植片区、现代休闲农业片区和山林野外拓展片区
(2)观光农业
在旅游主题项目以外的片区以优化与延伸第一产业为主要抓手,即进一步进行农业结构优化,加大品牌农业的发展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向农业观光旅游与休闲体验延伸,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与互动,如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将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衔接起来,坚持“有机、环保、低碳、可持续”经营理念。
(3)特色工业
依托现有工业园的主导新型镁合金制造、小规模装备制造为龙头,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特工业园产业。
第四节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14条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规划
全面提高“两基”质量和水平,6-11周岁适龄学儿入学率达99.5%以上,12-14周岁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6%以上,15-50周岁文盲率控制在2%以内,15周岁以上成人文盲率控制在8%以内。
镇区重点建设已有的夏阁镇初中、夏阁中心小学。
2、文化设施规划
逐步改善全镇文化体育设施水平,形成较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体系。按城镇等级建立相对应的各级群众性文化网络。夏阁镇区、工业社区重点建设好规模适宜文化设施。各农村中心村,都要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站或文化活动中心。
夏阁镇区:建设一个文化中心;
工业社区:建设特色文化展馆。
中心村:布置文化站、容纳图书阅览及其他文化活动,布置体育活动室。
基层村:设置体育健身点,结合宗祠开展文化活动。
3、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保留夏阁镇区卫生院。
(2)工业社区原则上设置1所卫生院,功能转变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
(3)10个中心村,分别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规划10个。
(4)在自然村,设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4、体育设施规划
进一步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在镇区内建设1处体育活动中心;各社区及中心村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和老年活动室。
5、商业设施规划
(1)充分利用夏阁镇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商贸服务功能,在重点旅游区如:竹柯村、元山农场,布置游客服务、餐饮、酒店等度假旅游服务功能。
(2)在镇区中心重点打造城镇商业发展轴。
第五节 镇域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第15条 对外交通规划
镇域规划以“四横两纵”的对外交通大框架;快速对接合肥、巢湖市区,完善镇域区域交通。“四横”指CHX002、208省道、方兴大道、夏中县道等四条主要东西向对外交通道路;
“两纵” 指X061(西元公路)、CHX004等两条主要南北向对外交通道路。
第16条 内部交通规划
完善镇域、城镇交通,建设城镇主次干道,完善镇域乡村道路。
城镇主干道:夏阁镇区内部的城镇道路,主要承担城镇内功能片区内部交通联系。规划以夏阁河路、竹平路、208省道为主的主干道系统,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0米~60米之间。
城镇次干道:规划蟠龙路、万山路、下汤路等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2米~24米之间。
镇域乡村道路:以现状村村通公路为基础,构建覆盖镇域的毛细路网系统。
第17条 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将208省道、夏阁河路作为区域公共交通线路,对接巢湖市公交系统。
第18条 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镇区和工业园设置新建公交站多处。
第19条 慢道系统规划
山水景观慢道: 结合现状村村通道路等打造多条贯穿村庄、河流、山林的生态田园景观慢道。人文景观慢道:依托冯玉祥旧居、西晋古墓群、夏阁镇区和古村落,结合山水景观慢道,规划环形人文景观城镇慢道。沿途设置若干自行车租赁点,餐饮服务设施等。
第六节 镇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20条 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规划
夏阁水厂2016年2月停用,现有下汤水库的兴夏水厂供水,现状规模0.8万吨/日,2017年扩建至2.8万吨/日。水源为下汤水库;备用水源为夏阁河(利用原水厂设备取水)。
2、水厂
近期由下汤水库的兴夏水厂供水,远期至2030年与巢湖市第三水厂联合供水。
3、管网规划
镇域内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各供水干管应相互联网。规划给水管道的管径采用DN200-600。
第21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工程规划
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规划为二级污水处理,处理规模为1.6万吨/日。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或回用浇洒防护林。
各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0.5万吨/日。
第22条 电力工程规划
1、电源规划
规划近期扩建35KV夏阁变成110KV变,规划工业园110KV田埠变都接自220KV庙集变,实行区域共建共享。规划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和电网改造,以10千伏作为输电压向镇域各中心村供电,沿主要公路架线;各农村居民点要有变配电房,保证全镇居民100%安全、方便用电。镇域10KV电力线主要架空敷设,镇区10KV电力网远期改为地下敷设。
2、电力高压走廊规划
电力高压走廊是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应树立“先有走廊,后有线路”的观念,必须合理规划,严格控制,妥善保护。
规划区内高压线采用架空线敷设方式,新建高压线路走廊应尽量沿道路东侧、南侧绿化带架设,并尽量采用同塔多回架设,以节约城市建设用地。高压走廊宽度控制500kv高压线控制高压走廊70米,220kv控制高压走廊45米,110kv控制高压走廊30米。
第23条 燃气工程规划
根据夏阁镇实际情况,规划中心镇区远期从巢湖市区新奥天然气门站引入长输管线供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只作为辅助气源或应急气源。中心村规划大力发展沼气资源作为燃气。
第24条 环卫工程规划
(1)垃圾处理场
巢湖市规划扩建万山垃圾填埋场(位于竹柯村东南部、208省道以东),并采取措施对填埋场污染进行控制、治理;规划夏阁镇利用竹柯垃圾处理场进行垃圾处理,使用完毕后恢复其自然地貌,维持生态平衡。填埋场内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20米,并沿周边设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周宜设置不小于100米的防护绿地或生态绿地,使用完毕后恢复其自然地貌,维持生态平衡。
(2)垃圾转运站
规划在镇域南部不设垃圾转运站,由转运车直接运至巢湖市垃圾填埋场;镇域北部西峰集设置1处垃圾转运站,服务全镇域。
(3)殡葬设施
巢湖市在竹柯村园山布置一处大型公墓。规划夏阁镇殡葬设施利用巢湖市殡葬设施统一考虑,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第七节 旅游发展规划
第25条 空间结构
根据夏阁镇的旅游资源分析及现状分布,结合旅游发展特色战略的提出,以特色旅游景点景区的串联为主线,打造夏阁镇呈现“山、水、田、镇”的独特旅游空间格局。
山:“公安山、元山、万山和平顶山”
打造夏阁镇旅游观光风情带,打造夏阁山林旅游项目。
水:“下汤水库、柘皋河和夏阁河”
北部为下汤水库及自然村落,重点打造山麓乡村旅游项目,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南部有柘皋河、夏阁河及夏阁古镇,着力打造滨水活动项目,拓展城镇功能
第四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镇区空间结构
第26条 一带一轴两区
(1)一带
依托夏阁河构建镇区生态景观带,为镇区的发展提供绝佳的生态环境本底。
(2)一轴
巢柘路、竹平路构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2)两区
城镇形成南部产业区(居巢经开区北区)、北部老镇区两个城镇功能片区。生态田园分隔两个功能片区,形成有机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
北部老镇区:以公共服务中心为目标,涉及特色商业、金融服务、现代服务、旅游配套、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行政配套等功能。
南部产业区:即居巢经开区北区,是现代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
第二节 规划用地布局
第27条 用地构成
按规划控制用途,将规划区建设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八大类。
第五章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第28条 道路等级规划
规划夏阁镇城镇道路系统按四级划分,即过境道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29条 路网结构规划
过境道路道路红线宽度24--60米,主要承担镇区与外部城镇的联系功能,包括省道、县道、规划快速路。
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24--36米,主要是联系各片区和组团,方便生活,方格网道路利于内外联系。规划老镇片区形成“一横两纵”的主干道系统,分别为巢柘路、兴农路、西峰路。规划产业片区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道系统,分别为殷家山路、夏阁河路、竹平路、朝阳山路、万家山路。
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18--24米呈网络状,即联系又分割各功能地块,承担集散人流、物流功能。
支路道路红线宽度6-20米,为地块间的联系通道,解决居住交通和各功能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第30条 公交站场规划
规划镇区布置公交场站1处,结合合马城际铁路夏阁站设置。
第31条 停车场规划
规划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大型公共设施附近重点布置3个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第32条 加油加气站
规划设置4处加油加气站。
第六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第33条 绿地系统结构
本次规划整体构建镇区“两园两带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
两园——两大公园:在镇区范围内均匀规划布局两大公园绿地作为居民休闲游憩场所。
两带——道路绿地:利用S208、竹平路建成的道路绿化带,美化镇区环境,增加城镇特色。
多廊——水系生态绿廊:依托规划水系构建指状生态绿廊,美化镇区环境,在城市中布置更多的绿化休闲开敞空间,增加城镇特色。
第34条 公园绿地规划
(1)公园:
大坝公园:布置在镇区北部,通过绿色廊道,将镇区外围绿地系统引入镇区。
夏阁公园:位于镇区紧临夏阁河水系北岸,今后的建设应保持这种特色,减少损害生态环境的改造活动,并通过绿色廊道保证该公园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联系。
(2)滨水绿化带
规划沿河渠水系建设具有一定纵深的绿色廊道。
(3)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应该根据其不同功能及要求,选择建设要点。对于处于镇区重要景观节点上的绿地,应该以景观功能为主确定建设方针;对于居住小区绿地,应该以休闲功能为主;对于各类绿地建设,均应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景观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第35条 防护绿地规划
防护绿地主要由沿交通线和水系的防护林带、高压走廊、基础设施防护绿地等组成。各类基础设施按其防护要求设置隔离绿地。重点建设主干路两侧的防护林带,主要水系两岸生态防护绿带。







为充分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现开展《巢湖市夏阁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意见征求公众参与活动,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示时间:2017年4月10日——2017年5月9日。
公示期间,公民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参考,对于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
公示单位: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
联系方式:电话:0551—82333447
邮箱:253295297@qq.com
传真:0551—82326357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1条 规划区范围
夏阁镇镇域范围包括工业园区、五星社区、夏阁社区、大焦村、张华村、独山村、苏垅村、沿河村、龙泉村、国胜村、尉桥村、里岗村、大庙村、元通村、八字口村、竹柯村、柳南村共17个社区、行政村,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83.4平方公里。
镇域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划定为夏阁镇行政管辖全域,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
规划控制区范围:东、南至镇域界线,西至夏阁河,北至现状镇区以北,规划控制区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
镇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6.9平方公里。
第2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2016-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2030年。
第二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一节 城镇性质与定位
第3条 形象定位
夏阁形象定位为:唯镁园区,生态夏阁。
第4条 发展目标
夏阁发展目标为:巢湖城镇发展核心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巢湖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山川秀美的生态小镇。
第5条 城镇性质
夏阁城镇性质为:巢湖市新材料产业基地,巢湖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文化名镇。
第二节 城镇规模
第6条 人口规模
夏阁镇区人口2020年将达到2.0万人,2030年达到5.3万人。
第7条 建设用地规模
夏阁镇区近期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2.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采用135平方米的标准;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6.9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采用130平方米的标准。
第三章 镇域统筹规划
第一节 镇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第8条 镇域总人口
规划预测镇域总人口近期(2020年)为7.1万人,远期(2030年)为9.6万人。
第9条 镇域城镇化水平
规划预测镇城镇化水平近期(2020年)达到28.2%,远期(2030年)达到55.2%。
第二节 镇域镇村结构规划
第10条 镇村体系结构
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城镇经济社会基础、发展条件和趋势,将夏阁镇域镇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规划如下:
(1) 第一级:城镇——镇区
即夏阁镇人民政府驻地,规划近期(2020年)总人口约2.0万人,远期(2030年)总人口约5.3万人。
(2)第二级:中心村
规划镇域范围内形成14个中心村。
14个中心村是门坎岭、八字口、里岗、尉桥、苏垅、张梅庄、陈巷、张华、西峰集、筛箩筐、南唐、岗上李、竹柯、电厂新村。
(3) 第三级:基层村
规划105个基层村。
第11条 职能结构
村镇职能分工与引导是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选择最有利的职能组合作为村镇的发展方向,使城镇充分发挥优势,功能互补,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夏阁镇的现状和镇区发展条件,将镇域村镇职能分为综合服务型城镇、工业社区、农业型乡村三种类型。
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2030年):
职能类型 数量 名 称 主要产业
1 综合型 1 中心镇区 农副产品深加工、第三产业
2 工业型 2 大庙、竹柯 能源生产及配套产业、建材、化工、旅游
3 农业型 12 大焦、张华、独山、苏垅、沿河、龙泉、国胜、尉桥、里岗、元通、八字口 、柳南 现代农业生产
第12条 镇域空间结构
规划确定 “两心三带”的整体发展框架。其中:
“两个中心”:中心镇区和工业园;
“三条轴线”:沿元山平顶山沿线、公安山夏阁河沿线和柘皋河三条生态廊道发展的镇村空间轴。
第三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13条 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夏阁镇工业型生态城镇的性质,整体突出“工业兴镇”主题,强化旅游和绿色工业,做实农业观光,形成三大产业项目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1)旅游产业
夏阁镇首先需强化与提升第三产业,围绕山水、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资源,以此突出夏阁镇旅游发展特色,做大做强夏阁镇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目光。针对夏阁镇打造“休闲旅游”的主题特色产业,规划形成“一核、一心、四片”的结构,其中:
一核:产业发展带动核;
一心;镇区旅游集散中心
四片:公安山旅游片区、特色种植片区、现代休闲农业片区和山林野外拓展片区
(2)观光农业
在旅游主题项目以外的片区以优化与延伸第一产业为主要抓手,即进一步进行农业结构优化,加大品牌农业的发展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向农业观光旅游与休闲体验延伸,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与互动,如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将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衔接起来,坚持“有机、环保、低碳、可持续”经营理念。
(3)特色工业
依托现有工业园的主导新型镁合金制造、小规模装备制造为龙头,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特工业园产业。
第四节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14条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规划
全面提高“两基”质量和水平,6-11周岁适龄学儿入学率达99.5%以上,12-14周岁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6%以上,15-50周岁文盲率控制在2%以内,15周岁以上成人文盲率控制在8%以内。
镇区重点建设已有的夏阁镇初中、夏阁中心小学。
2、文化设施规划
逐步改善全镇文化体育设施水平,形成较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体系。按城镇等级建立相对应的各级群众性文化网络。夏阁镇区、工业社区重点建设好规模适宜文化设施。各农村中心村,都要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站或文化活动中心。
夏阁镇区:建设一个文化中心;
工业社区:建设特色文化展馆。
中心村:布置文化站、容纳图书阅览及其他文化活动,布置体育活动室。
基层村:设置体育健身点,结合宗祠开展文化活动。
3、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1)保留夏阁镇区卫生院。
(2)工业社区原则上设置1所卫生院,功能转变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
(3)10个中心村,分别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规划10个。
(4)在自然村,设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4、体育设施规划
进一步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在镇区内建设1处体育活动中心;各社区及中心村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室和老年活动室。
5、商业设施规划
(1)充分利用夏阁镇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商贸服务功能,在重点旅游区如:竹柯村、元山农场,布置游客服务、餐饮、酒店等度假旅游服务功能。
(2)在镇区中心重点打造城镇商业发展轴。
第五节 镇域综合交通设施规划
第15条 对外交通规划
镇域规划以“四横两纵”的对外交通大框架;快速对接合肥、巢湖市区,完善镇域区域交通。“四横”指CHX002、208省道、方兴大道、夏中县道等四条主要东西向对外交通道路;
“两纵” 指X061(西元公路)、CHX004等两条主要南北向对外交通道路。
第16条 内部交通规划
完善镇域、城镇交通,建设城镇主次干道,完善镇域乡村道路。
城镇主干道:夏阁镇区内部的城镇道路,主要承担城镇内功能片区内部交通联系。规划以夏阁河路、竹平路、208省道为主的主干道系统,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30米~60米之间。
城镇次干道:规划蟠龙路、万山路、下汤路等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2米~24米之间。
镇域乡村道路:以现状村村通公路为基础,构建覆盖镇域的毛细路网系统。
第17条 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将208省道、夏阁河路作为区域公共交通线路,对接巢湖市公交系统。
第18条 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镇区和工业园设置新建公交站多处。
第19条 慢道系统规划
山水景观慢道: 结合现状村村通道路等打造多条贯穿村庄、河流、山林的生态田园景观慢道。人文景观慢道:依托冯玉祥旧居、西晋古墓群、夏阁镇区和古村落,结合山水景观慢道,规划环形人文景观城镇慢道。沿途设置若干自行车租赁点,餐饮服务设施等。
第六节 镇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20条 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规划
夏阁水厂2016年2月停用,现有下汤水库的兴夏水厂供水,现状规模0.8万吨/日,2017年扩建至2.8万吨/日。水源为下汤水库;备用水源为夏阁河(利用原水厂设备取水)。
2、水厂
近期由下汤水库的兴夏水厂供水,远期至2030年与巢湖市第三水厂联合供水。
3、管网规划
镇域内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各供水干管应相互联网。规划给水管道的管径采用DN200-600。
第21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工程规划
规划新建污水处理厂,规划为二级污水处理,处理规模为1.6万吨/日。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或回用浇洒防护林。
各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0.5万吨/日。
第22条 电力工程规划
1、电源规划
规划近期扩建35KV夏阁变成110KV变,规划工业园110KV田埠变都接自220KV庙集变,实行区域共建共享。规划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建设和电网改造,以10千伏作为输电压向镇域各中心村供电,沿主要公路架线;各农村居民点要有变配电房,保证全镇居民100%安全、方便用电。镇域10KV电力线主要架空敷设,镇区10KV电力网远期改为地下敷设。
2、电力高压走廊规划
电力高压走廊是重要的电力基础设施,应树立“先有走廊,后有线路”的观念,必须合理规划,严格控制,妥善保护。
规划区内高压线采用架空线敷设方式,新建高压线路走廊应尽量沿道路东侧、南侧绿化带架设,并尽量采用同塔多回架设,以节约城市建设用地。高压走廊宽度控制500kv高压线控制高压走廊70米,220kv控制高压走廊45米,110kv控制高压走廊30米。
第23条 燃气工程规划
根据夏阁镇实际情况,规划中心镇区远期从巢湖市区新奥天然气门站引入长输管线供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只作为辅助气源或应急气源。中心村规划大力发展沼气资源作为燃气。
第24条 环卫工程规划
(1)垃圾处理场
巢湖市规划扩建万山垃圾填埋场(位于竹柯村东南部、208省道以东),并采取措施对填埋场污染进行控制、治理;规划夏阁镇利用竹柯垃圾处理场进行垃圾处理,使用完毕后恢复其自然地貌,维持生态平衡。填埋场内绿化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20米,并沿周边设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四周宜设置不小于100米的防护绿地或生态绿地,使用完毕后恢复其自然地貌,维持生态平衡。
(2)垃圾转运站
规划在镇域南部不设垃圾转运站,由转运车直接运至巢湖市垃圾填埋场;镇域北部西峰集设置1处垃圾转运站,服务全镇域。
(3)殡葬设施
巢湖市在竹柯村园山布置一处大型公墓。规划夏阁镇殡葬设施利用巢湖市殡葬设施统一考虑,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第七节 旅游发展规划
第25条 空间结构
根据夏阁镇的旅游资源分析及现状分布,结合旅游发展特色战略的提出,以特色旅游景点景区的串联为主线,打造夏阁镇呈现“山、水、田、镇”的独特旅游空间格局。
山:“公安山、元山、万山和平顶山”
打造夏阁镇旅游观光风情带,打造夏阁山林旅游项目。
水:“下汤水库、柘皋河和夏阁河”
北部为下汤水库及自然村落,重点打造山麓乡村旅游项目,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南部有柘皋河、夏阁河及夏阁古镇,着力打造滨水活动项目,拓展城镇功能
第四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镇区空间结构
第26条 一带一轴两区
(1)一带
依托夏阁河构建镇区生态景观带,为镇区的发展提供绝佳的生态环境本底。
(2)一轴
巢柘路、竹平路构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2)两区
城镇形成南部产业区(居巢经开区北区)、北部老镇区两个城镇功能片区。生态田园分隔两个功能片区,形成有机协调的城镇空间结构。
北部老镇区:以公共服务中心为目标,涉及特色商业、金融服务、现代服务、旅游配套、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行政配套等功能。
南部产业区:即居巢经开区北区,是现代产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
第二节 规划用地布局
第27条 用地构成
按规划控制用途,将规划区建设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八大类。
第五章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第28条 道路等级规划
规划夏阁镇城镇道路系统按四级划分,即过境道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29条 路网结构规划
过境道路道路红线宽度24--60米,主要承担镇区与外部城镇的联系功能,包括省道、县道、规划快速路。
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24--36米,主要是联系各片区和组团,方便生活,方格网道路利于内外联系。规划老镇片区形成“一横两纵”的主干道系统,分别为巢柘路、兴农路、西峰路。规划产业片区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道系统,分别为殷家山路、夏阁河路、竹平路、朝阳山路、万家山路。
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18--24米呈网络状,即联系又分割各功能地块,承担集散人流、物流功能。
支路道路红线宽度6-20米,为地块间的联系通道,解决居住交通和各功能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第30条 公交站场规划
规划镇区布置公交场站1处,结合合马城际铁路夏阁站设置。
第31条 停车场规划
规划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大型公共设施附近重点布置3个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第32条 加油加气站
规划设置4处加油加气站。
第六章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第33条 绿地系统结构
本次规划整体构建镇区“两园两带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
两园——两大公园:在镇区范围内均匀规划布局两大公园绿地作为居民休闲游憩场所。
两带——道路绿地:利用S208、竹平路建成的道路绿化带,美化镇区环境,增加城镇特色。
多廊——水系生态绿廊:依托规划水系构建指状生态绿廊,美化镇区环境,在城市中布置更多的绿化休闲开敞空间,增加城镇特色。
第34条 公园绿地规划
(1)公园:
大坝公园:布置在镇区北部,通过绿色廊道,将镇区外围绿地系统引入镇区。
夏阁公园:位于镇区紧临夏阁河水系北岸,今后的建设应保持这种特色,减少损害生态环境的改造活动,并通过绿色廊道保证该公园与外部自然环境的联系。
(2)滨水绿化带
规划沿河渠水系建设具有一定纵深的绿色廊道。
(3)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应该根据其不同功能及要求,选择建设要点。对于处于镇区重要景观节点上的绿地,应该以景观功能为主确定建设方针;对于居住小区绿地,应该以休闲功能为主;对于各类绿地建设,均应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景观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第35条 防护绿地规划
防护绿地主要由沿交通线和水系的防护林带、高压走廊、基础设施防护绿地等组成。各类基础设施按其防护要求设置隔离绿地。重点建设主干路两侧的防护林带,主要水系两岸生态防护绿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