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扮打扮染个头发”——90年代末染黄毛很流行。
2. “让心情水叮当”——借用欧洲最流行的舞曲乐队名字Aqua水叮当。
(PS:赵薇的第二张专辑《爱情大魔咒》同名主打就是翻唱水叮当的《doctor jones》想在想来是铺垫?)
3. “我们去疯狂嘉年华”——世纪末时出去嗨可是一件大事,因为“千禧年恐慌”嘛,抓紧时间最后爽一把。
4. “约法三章不跟臭男生乱哈拉”——打个岔,这是赵薇在教育小朋友。
5. “Number 1. Y世代主张”——Generation X之后的Generation Y,通俗一点说就是“新新人类”。
6. “ㄅ一ㄤ、ㄅ一ㄤ、ㄅ一ㄤ”——汉语注音,在台湾的中文语境里意思就是:碉堡了。
7. “弟弟妹妹LKKOBS扭扭”——LKK(老KoKo)就是闽南语里老头/男性长辈的意思;OBS是日语おばさん(欧巴桑),在台湾很流行,指阿姨、女性长辈。
8. “Rhumba Cha Cha Cha”——伦巴舞和恰恰舞,皆属拉丁舞种,这里借用这两个词,指20世纪后期以来台湾闽南语歌曲所流行的曲风,以及90年代末全世界范围内燃起的“拉丁热”。
9. “Da ba da dan dee dee dee dee da de na na na”——无意义拟声词,是90年代欧洲舞曲艺人的惯用“伎俩”,我猜大概有两种作用:1. 回归爵士时代的纯粹和至情至性(Scat singing)。2. 仿照远古时期没有形成语言的时代,以此来眺望着遥远未来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沟通能秒懂的“乌托邦”式时代。
所以了,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音乐,寄托了90年代人们对于新千年的美好幻想,所以现在变得越来越现实的人们才会认为这很傻。但不管这傻不傻吧,这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