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3D加速功能都没有的三角洲初代,拿什么在FPS市场突出重围?】
在1998年《三角洲部队》诞生的时候,id社已经从DOOM到Quake再到Quake 2,完成技术上的两代大换血了,牢牢把握着3D图形技术的话语权。随着另一家FPS代表作《虚幻》发售,F两强对抗已经形成。
三角洲这样一部连图形加速卡都不支持,画面根本就是马赛克满天飞的游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清一色的“超级系”FPS,主打的都是小地图迷宫乱战,典型形象是这样的:

而三角洲是一部“真实系”作品,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

当年,玩家点击三角洲图标的一瞬间,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引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野地、荒漠,头顶是和现实世界别无二样的蓝天白云。“我”趴在山坡上,用望远镜,紧张地观察敌军巡逻小队的路线,耳边只有鸟叫虫鸣。
没有重金属风的迷宫来束缚我们的脚步,你看到的地方,甚至是地平线那头的世界,都可以到达。
大多数时候,你能看见的敌人,只是远方山丘的轮廓上一个稍微有点异常的像素点。你要做的,就是让子弹在真实的弹道飞行之后命中它们——虽然右键打开瞄具观察,它很有可能只是一只仙人掌……
你知道,枪声一响,拥有真实感官的敌人就会朝着自己的位置靠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侧翼。在惊心动魄的交火之后,达成目标的“三角洲”特战兵们,要飞速前往撤离点。只有渐行渐近的己方直升机的引擎声,才能让我们稍微出一口气。
三角洲的亲和力,不仅仅是真实题材的吸引力,还有它在玩法上的易学难精。
和同期的Quake2这种新手不够友好、玩家对初级玩家形同单方面虐杀的传统FPS相比,三角洲节奏缓慢,基本不需要背地图,完全靠枪法和战术意识吃饭。在动辄几十人乱战的大地图上,菜鸟也有机会收老鸟的人头。
在三角洲的对战中,高手能在动辄五、六百米的距离内,用下坠的弹道干掉运动中的目标,靠一支栓动式的M20狙击枪,就将对方大批人马压得不敢将自己的脑袋探出山脊线……
有限的武器和弹药携带量,让玩家必须基于装备来展开团队配合。每一局开始,可以看到装备有自动武器的士兵们奋力向前。狙击手往后跑,将自己藏好之后远程支援队友。机枪手抓紧占领可以覆盖开阔地的优势位置,使用无声枪的潜行者们则伺机摸到对方的重生点……
这样超前的游戏,“现象级”是它的必然,尤其是在当时国内的游戏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