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有什么好?
对焦不行,画质靠机内处理,镜头不出大光圈,副厂难找p口,灯又少。
我们这帮老家伙留在p家的理由,除了拖家带口难换门以外,其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操控。宾得的界面逻辑用起来其实是很顺手的。不过有几个按键还是建议新手在开箱时直接自定义,以免拍了近万快门还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以k50为例来介绍,有几个一定要改自定义的按键。
1,RAW/FX,这个按键在宾得的傻瓜机默认逻辑中,被设置为了保存RAW/JPG的快捷键,不过这显然不适用于现在的潮流。64gc10的卡也没几个钱,有谁会这么节省空间?要么保留RAW,有直出或机内调整需要的使用RAW+就好。这个按键建议直接自定义改成光学预览。光学预览可以直接预览景深,以及让你直观的了解此光圈下的曝光点该如何选取,在使用自动头的时候这可是个有用的功能(连A光圈都没有纯靠手拧光圈环的请无视),如果再配合目镜放大器使用效果更佳。
2,AE/AE-L,这个按键在默认设置中仍然是傻瓜相机逻辑,按下这个按键,开始对焦了?这是什么鬼。建议直接改自定义按键,改为AE锁定,这才是这个按键的真正用途,在拍摄时,针对你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中间灰度的接近点,锁定曝光后,构图对焦。(宾得虽然有点测联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点测联动根据我目前的使用经验,只能是用于拍人或拍小品或用于抓拍,想根据自己意图调整曝光就比较麻烦,不会有人真的点测联动然后再重新设置曝光补偿吧?)
3,p档波轮,默认p档波轮为后波轮AV,前波轮TV,请注意你在p档的默认设置下,调节前后波轮以后,你的模式会直接变为AV或直接变为TV,这个设置虽然方便,但是无法使用P shift模式。K50虽然没有MTF程序线优先,但是超级P还是有的,建议直接将p档波轮自定义调整为双波轮P shift / 曝光补偿、绿点P Line,喜欢用随手AV/TV档的,建议这个调整在user1/2中设置。(p shift 和简单的AV档还不太一样,AV档的测光貌似调整快门速度时范围太大,而p shift 时调整光圈后,快门速度貌似是更向某一标准值趋近,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实拍应该能有一定区别)
4,AV档波轮,默认的AV档波轮只有AV波轮有效,建议另一个波轮设置为手动ISO,而TV档建议使用仅TV波轮有效
5,高ISO降噪,这个我是一定要手动设置的,如果你使用RAW+,机内降噪对于救场有很强的作用,我自用的设定值为100/200/400关,800低,1600中,3200高(因为我ISO自动只用到3200),以上全关。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需要非常多的后期工作,像K50这种高感并不强悍的机器,如果想用到800以上的ISO,1600对我来说已经是勉强用了,如果不使用机内降噪,那么在后期时使用RAW来调整降噪与锐化将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有些场景,不用自动高ISO真是没法拍。JPG的后期虽然没有RAW强悍,但是轻后期还是够用的,如果你前期拍摄跟拍摄意图没有偏差的话,这种高ISO照片,完全可以用机内处理的JPG
对焦不行,画质靠机内处理,镜头不出大光圈,副厂难找p口,灯又少。
我们这帮老家伙留在p家的理由,除了拖家带口难换门以外,其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操控。宾得的界面逻辑用起来其实是很顺手的。不过有几个按键还是建议新手在开箱时直接自定义,以免拍了近万快门还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以k50为例来介绍,有几个一定要改自定义的按键。
1,RAW/FX,这个按键在宾得的傻瓜机默认逻辑中,被设置为了保存RAW/JPG的快捷键,不过这显然不适用于现在的潮流。64gc10的卡也没几个钱,有谁会这么节省空间?要么保留RAW,有直出或机内调整需要的使用RAW+就好。这个按键建议直接自定义改成光学预览。光学预览可以直接预览景深,以及让你直观的了解此光圈下的曝光点该如何选取,在使用自动头的时候这可是个有用的功能(连A光圈都没有纯靠手拧光圈环的请无视),如果再配合目镜放大器使用效果更佳。
2,AE/AE-L,这个按键在默认设置中仍然是傻瓜相机逻辑,按下这个按键,开始对焦了?这是什么鬼。建议直接改自定义按键,改为AE锁定,这才是这个按键的真正用途,在拍摄时,针对你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中间灰度的接近点,锁定曝光后,构图对焦。(宾得虽然有点测联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点测联动根据我目前的使用经验,只能是用于拍人或拍小品或用于抓拍,想根据自己意图调整曝光就比较麻烦,不会有人真的点测联动然后再重新设置曝光补偿吧?)
3,p档波轮,默认p档波轮为后波轮AV,前波轮TV,请注意你在p档的默认设置下,调节前后波轮以后,你的模式会直接变为AV或直接变为TV,这个设置虽然方便,但是无法使用P shift模式。K50虽然没有MTF程序线优先,但是超级P还是有的,建议直接将p档波轮自定义调整为双波轮P shift / 曝光补偿、绿点P Line,喜欢用随手AV/TV档的,建议这个调整在user1/2中设置。(p shift 和简单的AV档还不太一样,AV档的测光貌似调整快门速度时范围太大,而p shift 时调整光圈后,快门速度貌似是更向某一标准值趋近,在复杂光线条件下实拍应该能有一定区别)
4,AV档波轮,默认的AV档波轮只有AV波轮有效,建议另一个波轮设置为手动ISO,而TV档建议使用仅TV波轮有效
5,高ISO降噪,这个我是一定要手动设置的,如果你使用RAW+,机内降噪对于救场有很强的作用,我自用的设定值为100/200/400关,800低,1600中,3200高(因为我ISO自动只用到3200),以上全关。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需要非常多的后期工作,像K50这种高感并不强悍的机器,如果想用到800以上的ISO,1600对我来说已经是勉强用了,如果不使用机内降噪,那么在后期时使用RAW来调整降噪与锐化将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有些场景,不用自动高ISO真是没法拍。JPG的后期虽然没有RAW强悍,但是轻后期还是够用的,如果你前期拍摄跟拍摄意图没有偏差的话,这种高ISO照片,完全可以用机内处理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