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有没有意愿留在组织里?大学生治保队即将招人,我可以推荐你去”电话是九日学长打来的。顿时我的肾上腺素极速上升,也许,如今回忆起来,认为大学各类组织、社团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对于那时的我们,依然视作极为有意义和影响力的。我一口答应后,足足愣了一分钟,有对大一辜负了学长的内疚,更有对他一如既往照顾我的感动。
面试是在清华楼举行的,晚上。比起新区,这里灰暗的灯光、陈旧的设施、稀少的人往,显得尤为冷清,不少第一次来这里的人,都会忍不住嫌弃一番,然而我却刚好相反,就喜欢在艰苦的环境里奋斗的感觉。参加面试的人熙熙攘攘,估计有三四十人,90%的男生。在人群中,我一眼就发现了那个跟我穿一模一样衣服的男孩儿,没错,我跟一个男生撞!衫!啦!那是去成都玩的时候,在美特斯邦威买的一件草绿色卫衣,本是男款,自己非要要买一件超大号的当裙子穿!现在回想,很是无言以对。一个超级杀马特的发型,配上一个长大卫衣装束,与一男孩儿撞衫,这画风,直教人分分钟go die!
面试很简单,所有的人都坐在一个办公室,挨个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接受前辈们的提问,九日学长被邀请担任面试官之一。面试结果当天就出来了。大约晚上十点,九日学长约我一叙。他说,我进了,职位是办公室主任,讨论人选时,有一个前辈对我提出反对,说我不够稳重,最终队长还是选定了我。我自然知道,这因为是九日学长的威望。我永远记得九日学长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干,不要给我丢脸!”在我的治保队生涯中,我一直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
在2006年,大学生治保队还属于建立之初,在学校并没有什么名气和影响力,组织、流程、办公区等方方面面均不完善。林是06届的大队长。人特别瘦,文质彬彬,一脸的秀气。外表一副书生气质,内心却是热血青年,在面试第二天他与我的那长达两小时的谈话中,深刻感受到这一点。他说话不紧不慢,思维清晰,描述着他对治保队建设的“宏伟蓝图”,他的梦想,他的计划,他需要的支持。他的第一步,对我的洗脑,完成的如此完美,我仿佛能听到自己的每一个细胞苏醒、沸腾、炸裂,立誓一定要为治保队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为什么所有的战斗行动之前,都要有领头人讲话、喝酒、摔碗的情节,为什么每一个营销季之时,都要为了开启动会,被要求一遍一遍的修改材料,因为只有统一思想认识,才能凝聚奋斗力量。就如这一场谈话,造就了我接下来一年的自愿献身。
开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人招人招人。想想去年今日,自己还是被面试的小白,今年已然转变角色,而“人事权”全在自己手上,那种感觉,真是极好的。当时治保队下设七个部门,包括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治安中队、交通中队、消防中队、法制中队。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搬一张桌子,在107广场设报名和面试点。大家都争先恐后,拉拢来报名或咨询的学弟学妹,看那个部门报名的人数最多,以此来选定谁是治保队的“颜值担当”。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才明白什么叫“最初效应”。初次见面,这个人走路、就坐的姿态、仪表服装、说话的表情、做自我介绍时的表达,马上会让人产生对这个人的情感,喜欢抑或不喜欢。如果一开始便产生了好感,纵然后面的问题ta没有回答好,还会继续提问,给出更多的机会,甚至无视ta的回答,一意孤行的“我就要ta”。媒体策划专家有一句名言:要给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钟。
在治保队是我第一次带团队,我自认为招入的干事个个聪明能干的,纵然我对这里的工作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但是不得不承认,对团队的管理一败涂地。对每个干事没有职责分工,基本是遵从“能者多劳”剥削法则,也没有固化的工作制度,奖惩措施。其实这也是当时学生组织的整体管理现状,再加上我们属于发展初期,缺乏资源和经费,团队士气的凝聚更为困难。
当时维同学和杨同学分担了绝大部分的工作。维同学是跟我一届的,是在后期加入这个团队的,我不明白他为何大二要到这里当一名干事,虽好奇却未过问。当时他住在老区,去办公室自然要比新区的我方便不少,所以他成为我压榨的对象,就像老林压榨我一般,原来,我在那时就学会了所谓的“压力传递”。他是一个特别善良、宽容、细心和负责任的人,任何事情交办他都能放心。后觉遗憾的一件事情是,当时为何不为他设一个副主任的职位,明明可以的,而当时的我从未考虑过,每每想起,总会心生愧意。而他在生活上对我也颇为关心,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生日也不忘亲自将礼物送到我手边。杨同学是大一干事中最积极的,办事效率高,保质保量,因而是将他作为下一任办公室主任目标人选来对待的。
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负责后勤事务,比如内部流程、制度的建立、文件归档、办公用品管理等等,二是传达保卫处领导的精神,作为连接治保队和保卫处的桥梁,三是听从林大队长以及保卫处领导的调遣和安排。这第三点的内涵就丰富去了。
倪科长是当时主要管理我们的保卫处领导,特别的随和、风趣,时隔多年未见,甚为想念。当时很多基础事务都是向他汇报的,比如办公用品的需求。在老区有一个劳保店,我每个月初便自行去劳保店挑选需要的物品,然后列一张清单,明确数量,交给倪科长,劳保店的工作人员随后便送到办公室,那时我们的办公用品是供给富足的。
要提升组织的影响力,宣传无疑至关重要。除了宣传部以外,老林交办办公室两大宣传工作,一是与当时心理学创办的报纸《心路》合作,设立治保队专栏,二是创办治保队简讯。
《心路报》是发行质量很不错的校内报刊,好像是每月出一期。老林说,为了谈下这个合作,他费了不少口舌。然而,让我每个月提供一篇宣传稿,简直像是要了我的老命!那时我的文学世界里,简直是穷乡僻壤,寸草不生啊,从小学到高中,我的作文几乎全是靠背诵加整合而成的。如今要让我每月一次,痛不欲生。每临近交稿之时,都是愁肠百结,在夜深人静里熬夜,提交的稿件对方也没有说什么,也就照样登出来了,还自个儿欣欣然认为提供的稿件质量不错。直到大二结束快要换届的时候,对方提出下一年不再合作,因为治保队提供的稿件质量太差!当时目瞪口呆,欲哭无泪……
治保队简讯是每两月出一期,用A3纸印刷,张贴在学校所有的宣传栏上,有没有宣传效果暂且不提,第一期的出版真心是历尽千辛万苦,不知用了多少焦头烂额才孕育出来。在2006年,要让一个大二的学生做类报刊排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身边几乎没有会的同学,无奈只能拷贝上内容,到外面打印店,寻找会排的人请教、学习。排好初稿后,请保卫处副处长进行审核,通过后到学校的印刷厂进行批量印刷。简讯上设置了几个板块,固定的栏目,每个月要提前很久开始准备宣传内容,然后排版,导致有时候在约会时间还要去网吧加班。
提到刘处长,总会让我想到我进入公司后的一个领导,他们颇有相似之处。居高位却能与最基层和蔼相谈,日理万机却能对琐事门儿清。记得做治保队简讯之初,每次提交他审核,他总能一针见血提出让人恍然大悟的修改之处,因而每次审核总会忐忑不安。后面我越做越顺手以后,便想着偷懒,不再给他审核而直接印刷了,想着他公务繁多不会记得。没想到后来他主动向我提及此事,当时真是嗟悔无及,而后老老实实走审核流程。还有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小事儿。那是2006年的寒假来临之时,治保队需要做一些宣传平安出行的横幅,当时我已经拟定好内容,准备提交制作,恰好在办公室碰到刘处长,他问我在忙什么,我说明缘由后,他看了一眼横幅内容“快快乐乐离校,平平安安到家”,然后说“那回校呢?”我当时就哑巴了,对呀,这横幅只讲了平安到家,还要平安回校呀。在这里罗里吧嗦讲这些小事儿,你们不会耻笑我吧?但是过了9年多,发生这件事情的场面,我记得清清楚楚,一点马赛克也没有!这件小事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思考问题的全面性、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是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要去审视的。
自从加入治保队以后,话费就开始噌噌的飙升,每个月400快的生活费,而电话费就会用掉100多块,至于我如何存活下来的,后来再讲。在治保队第一次使用了大移动的“校园V网”产品,5块钱一个月,而且只能治保队的人员才能加入,现在回想挺万恶的。如今的校园V网便宜不说,都是整个学校一个网,接打全免费。不过纵然如此,依然为我节省了一大部分费用,毕竟绝大部分的电话都是在圈里打。自从加入V网,老林的电话更加“肆无忌惮”,无日无夜无周末,有那么一段时间,特别害怕电话铃声响起。
翻看自己大二的日志,主题就两个,一是为钱所困,二是为老林所困,有好几次在日志里骂老林,还真的是“敢爱敢恨”……然而,骂归骂,他安排的事情总归没有一件事没有完成的,而至今还打心眼儿里感激他,感谢他在当初接纳我,感谢他那年对我的鞭策,感谢他对我的认可。
记得有一次在新区,就在五食堂外面的大道旁边,遇见了九日学长,他正在读驾校。他说“听说你做的不错,可以!你不要成为治保队第一任女队长哟,哈哈哈……”当时听得心花怒放,曾经总觉得辜负他的内疚之感总算消逝。然而,女队长这个称号,终究是与我无缘的。
大二一过,毕业两个字,就仿佛触手可及。就如随着年龄的成长,你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一样。我是一个从来没有长远规划的人,如今也没有一点儿改进,但我常常会知道当下该做什么,明天要往哪里走。所以在大二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早已拟好了大三的主题,要为大四找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增添面试的砝码,故而毅然决然离开了治保队,无视老林和老任对我连绵不绝的劝说,令他们咬牙切齿。
决定离开之时,双眼泪汪汪,一本正经的给老林写了一封邮件,表达了内心的愧疚、感恩以及自己的想法,满心迫切的想再回看那封邮件时,才发现7年未用的网易邮箱,密码早已忘记,而密保问题是“我的初恋日期”,我尝试了所有可能的答案,都无济于事,为什么密保不是爸爸妈妈的名字,学校的名字,真是猜不透的少女心,被自己蠢哭了!
在治保队的日子,让我在怠惰因循的大学里,找到了一丝忙碌,正因为这份忙碌,让我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被感知、被关注、被认可,而在疲于奔命的同时,亦还有欢天喜地,有糗事、有雀跃、有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