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滤镜是紫外摄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很复杂的一个话题。
简单来说,要么直接买专门为紫外摄影设计的滤镜,如BaaderU, StraightEdgeU, AndreaU, 宇隆Venus U等,800块钱的宇隆看起来要顶替巴德的势头,但它的透射曲线图却让人不放心:

这是我把两个图叠加得到的粗略结果,二代巴德抗红外记得好像是号称有OD4,总之一般图上显示不出来,然而宇隆却又一个峰在890nm处,别看可能只有1-2%,自然光下面拍本身紫外线量就是红外的多少分之一,你镜头又挡掉一半,最后那个1-2%的红外到感光元件上面可能就跟紫外一样多了。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你滤镜透紫外多少,而是紫外与红外透射的比例。
此外,宇隆的峰比巴德高,貌似是要多透一些紫外,其实不然,巴德的峰在360nm,宇隆在330还是340,一般好的UV适合镜头在350nm时透射就降到一半,在320就突然降到低了。相机传感器也是,越到边上量子效率越低,你把这三个图叠加,就会发现巴德的下面面积最大。下面的是举例子的图
Maxmax 测的D300是图,可见400nm一下少得可怜:

施密特桑测出的一些适合UV的镜头的透射:

舍不得买巴德,那就只有第二条道了,就是叠加滤镜。透UV挡可见光的滤镜胶片时代就有了,比如柯达wratten 18a,然而问题出现了,这些紫外滤镜不光透紫外还透红外,一般胶片对红外是不明感的(要不拍红外怎么要特殊胶片),数码相机却对红外敏感。于是使用之前就研发出来的配方的紫外滤镜时就要加一个挡红外的滤镜,这个一般是肖特(SCHOTT) S8612,次一点的是Hoya BG39。下图可见它们大概在700nm才达到1%透射,有效阻挡红外至0.1%一下要到740nm。那也就是说我们的紫外滤镜透的红外的范围要超过700-740nm。

那我们来看一些紫外滤镜:
Hoya 的系列:

肖特的系列:

可见这些滤镜里Hoya U360 和 肖特UG1在与S8612或BG39搭配时得到的紫外最纯,也就是说紫外比红外更多,因为它们透射红外最多只到700nm。
再看看国内的ZB和ZWB系列玻璃:我们发现性能要差一些,最好的ZWB2在700nm时还有10%透射,而ZB1虽然红外挡得好,却透一部分可见光(400-500nm)


下图是把艾德蒙光学提供的BG39曲线加在它们上面后的样子:可见就算ZWB2也残念地留有红外残余。

Ultraviolet photography网站的人是尝试过中国产的ZWB玻璃,结论是要套两层2mm的才能跟S8612勉强用。
那么S8612在国内有没有替代品呢?某厂商有生产BG39,该产品的图却远不如Hoya的标准:

我还发现了这个:
QB21,虽然紫外深度有点弱,350nm时只有40%了,但红外截止还行。

BG39对应的中国用的牌号是QB39,我现在却还没有找到这种玻璃的相关信息。
简单来说,要么直接买专门为紫外摄影设计的滤镜,如BaaderU, StraightEdgeU, AndreaU, 宇隆Venus U等,800块钱的宇隆看起来要顶替巴德的势头,但它的透射曲线图却让人不放心:

这是我把两个图叠加得到的粗略结果,二代巴德抗红外记得好像是号称有OD4,总之一般图上显示不出来,然而宇隆却又一个峰在890nm处,别看可能只有1-2%,自然光下面拍本身紫外线量就是红外的多少分之一,你镜头又挡掉一半,最后那个1-2%的红外到感光元件上面可能就跟紫外一样多了。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你滤镜透紫外多少,而是紫外与红外透射的比例。
此外,宇隆的峰比巴德高,貌似是要多透一些紫外,其实不然,巴德的峰在360nm,宇隆在330还是340,一般好的UV适合镜头在350nm时透射就降到一半,在320就突然降到低了。相机传感器也是,越到边上量子效率越低,你把这三个图叠加,就会发现巴德的下面面积最大。下面的是举例子的图
Maxmax 测的D300是图,可见400nm一下少得可怜:

施密特桑测出的一些适合UV的镜头的透射:

舍不得买巴德,那就只有第二条道了,就是叠加滤镜。透UV挡可见光的滤镜胶片时代就有了,比如柯达wratten 18a,然而问题出现了,这些紫外滤镜不光透紫外还透红外,一般胶片对红外是不明感的(要不拍红外怎么要特殊胶片),数码相机却对红外敏感。于是使用之前就研发出来的配方的紫外滤镜时就要加一个挡红外的滤镜,这个一般是肖特(SCHOTT) S8612,次一点的是Hoya BG39。下图可见它们大概在700nm才达到1%透射,有效阻挡红外至0.1%一下要到740nm。那也就是说我们的紫外滤镜透的红外的范围要超过700-740nm。

那我们来看一些紫外滤镜:
Hoya 的系列:

肖特的系列:

可见这些滤镜里Hoya U360 和 肖特UG1在与S8612或BG39搭配时得到的紫外最纯,也就是说紫外比红外更多,因为它们透射红外最多只到700nm。
再看看国内的ZB和ZWB系列玻璃:我们发现性能要差一些,最好的ZWB2在700nm时还有10%透射,而ZB1虽然红外挡得好,却透一部分可见光(400-500nm)


下图是把艾德蒙光学提供的BG39曲线加在它们上面后的样子:可见就算ZWB2也残念地留有红外残余。

Ultraviolet photography网站的人是尝试过中国产的ZWB玻璃,结论是要套两层2mm的才能跟S8612勉强用。
那么S8612在国内有没有替代品呢?某厂商有生产BG39,该产品的图却远不如Hoya的标准:

我还发现了这个:
QB21,虽然紫外深度有点弱,350nm时只有40%了,但红外截止还行。

BG39对应的中国用的牌号是QB39,我现在却还没有找到这种玻璃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