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弓的性能一直就有很多争议,有人说箭速慢震动大,有人说重箭动能大。正好在做各种弓的性能测试就用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清弓的,手上刚好有老款普通版老贾就先拿他来测试了。
测试环境
1 老款普通版老贾清弓最大拉距87CM 80拉距下 39磅、总储能为67焦耳。注:因为实测发现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导致越长的箭箭速越慢。拉力曲线在80CM下已经能表现出第三阶段的形态,所以综合测试下来决定在80拉距下测试。相当于一个平架的拉距。
2 箭由500挠的碳箭配重而成。为了避免挠度带来的误差,在3月1日做了500挠和250挠之间的箭速测试,500挠以微弱优势略快于250挠。误差在0.1-0.3之内,不会再多。
3 箭支重量 分别为:67.4,57.1, 49.1, 46.1, 42.7, 39.5, 36.2, 33, 29.5, 26.5
无图无真相,下面上图。
80CM下的拉力曲线(拟合后曲线图)

测试的具体数据

亮点部分:不是一定重了就转化率高,由于49克以后配重难度巨大,57克和67克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导致49-57克之间的样本不足。49克这个拐点以后的走向样本不足。会在后面的测试中补足这个关键部分的数据。至少在49.1这个点上比46.1克的箭反而动能小了,说明不是箭重一定就转化率高。

最后的总结性图表,伸手党直接看这里

测试环境
1 老款普通版老贾清弓最大拉距87CM 80拉距下 39磅、总储能为67焦耳。注:因为实测发现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导致越长的箭箭速越慢。拉力曲线在80CM下已经能表现出第三阶段的形态,所以综合测试下来决定在80拉距下测试。相当于一个平架的拉距。
2 箭由500挠的碳箭配重而成。为了避免挠度带来的误差,在3月1日做了500挠和250挠之间的箭速测试,500挠以微弱优势略快于250挠。误差在0.1-0.3之内,不会再多。
3 箭支重量 分别为:67.4,57.1, 49.1, 46.1, 42.7, 39.5, 36.2, 33, 29.5, 26.5
无图无真相,下面上图。
80CM下的拉力曲线(拟合后曲线图)

测试的具体数据

亮点部分:不是一定重了就转化率高,由于49克以后配重难度巨大,57克和67克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导致49-57克之间的样本不足。49克这个拐点以后的走向样本不足。会在后面的测试中补足这个关键部分的数据。至少在49.1这个点上比46.1克的箭反而动能小了,说明不是箭重一定就转化率高。

最后的总结性图表,伸手党直接看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