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24,996贴子:1,662,783

读研还是读博的文化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战之兵农分离制对你来说不过只是摘抄网文,来谈谈有关“桶狭间之战”,这个简单点,你大可以百度什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25 09:26回复
    你不是很有研究吗?那你系统分析下此战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25 09:31
    回复
      up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25 12:09
      回复
        我先发吧,你来论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2-25 12:15
        回复
          1.今川义元要上洛
          这恐怕是关于桶狭间的最大的谣言了,以往的小说或是游戏都会把今川义元的西进说成是要“上洛”,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
          上洛是要有根本契机的,不是你扯两句什么吉良今川继的无聊段子就能解决问题的,首先作为将军的足利义辉是1565年才被杀的,在今川义元西进的1560年还并没有死!将军都没死还轮得上你今川继任么?
          再者,你去辅佐将军他也得先有需求,将军没喊你来你就来,这等同于谋反,然而实际上将军并没有发出这种邀请,1560年京都的态势也不是十万火急,并且在前两年还获得了六角的武力支持,你今川远水解不了近渴,来了又有何用?
          还有更根本的问题,今川家根本就没有与上洛有关的书信,所以上洛这个伪命题更是无从提起,你上洛不跟人家打招呼,这不光是要对付尾张的问题,六角和斋藤也不会放你过去,没准更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搞得里外不是人,而实际上今川义元也不可能那么蠢。
          而且1568年织田信长从美浓上洛,有大义名分,距离又近,敌人一个是观音寺骚动过后的六角,一个是死了三好长庆而被松永久秀搅得一团乱的三好,实在是弱到掉渣了,然而还是出了五六万兵力,今川义元呢?要横扫尾张不说,还要对付尚处在强盛期的斋藤六角三好,实在是自取灭亡。
          所以今川义元不可能是、也没有理由上洛,别说桶狭间他没死,不该死的假设有很多很多,本能寺也是其中一个。
          那么今川义元西进干什么呢?
          实际上几乎从从斯波氏加封尾张以后,就开始跟今川争远江,应仁之乱后这一问题更加明显,但随着斯波的衰退,今川氏逐渐占了上风,以至于在今川氏亲的时期已经反噬了小半个尾张,碰巧是趁着今川氏亲死去,以及松平清康的活跃,切断了今川对尾张的控制,织田信秀才能得以反攻,而又借着松平清康的死而向三河渗透,假如今川氏能平稳度过家督继任的这一阶段,那么本该陷入混乱的尾张势力几乎不太可能有抬头的可能。
          既然今川氏一致认为从骏河到尾张都是今川的固有领土,那么稳定下来的今川义元自然是义无反顾的要进攻尾张,实际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首先吞并三河,巩固领土,并与织田信秀反复交战,趁织田信秀死去,又策反了尾张鸣海城主山口氏,俨然是一幅侵吞尾张的嘴脸,而织田信长应对此的方式是先率军进攻,但由于敌方有今川援军的关系,硬攻不行,于是织田信长便在这些叛城周围建筑砦,以切断其供给线路,这当然就搞得今川义元很不自在,所以他才要西进,帮助东尾张解围,而这支大军的用途自然就是侵吞另一部分尾张,所以桶狭间之战时松平元信才会没命的往打高城里运粮,大概就是因为这城里被织田信长围的实在是没有粮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25 12:15
          收起回复
            2.两军的兵力问题。
            游戏里往往说织田信长的奇袭队是3000人,我看到很多网游都以此为标准,其实这是不对的,维基上有说织田信长的总兵力是5000,这也是没有意义的,根据信长公记的说法,最后一次人数统计是织田信长往中岛砦移动,兵力是两千未满。
            而今川义元方面,游戏里说他27000,现在比较普遍的通说则是近代的日本战史里提出的两万五千的说法,但实际上信长公记对今川义元兵力的记述是45000,其他记载除了甲阳军鉴和武功夜话是两三万以外,都采用信长公记的四万五的说法,这一方面的讨论比较多,因为谁都举不出今川这两万五或是四万五具体是怎么布置的,甚至有人还觉得根据今川义元的石高断定其不可能拉得出那么多人,但就我个人观点,首先战国时期,明智光秀的兵役量是每千石60人,文禄庆长九州等地的兵役量也是每万石600人,虽然九州的这个600人其中水手和民夫占很大成分,但今川义元的这个总人数由于也是从骏府到尾张的跨国远征,也不太可能不携带随行军粮,所以民夫队肯定也在此数中,按这个逻辑,今川家能出动四万以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很重要一点!在这里我一并阐明:
            维基里说在爱知用水开通(1961年)以前,知多半岛是个不毛之地,所以占尾张粮产的很少比例,这里我要深刻的打他一巴掌:
            信长公记在描述今川义元死后,今川军逃散被追击的情景,用了这样一个词:“深田足入”,也就是脚陷进泥泞的稻田里无法逃跑,而轻松地被织田军斩获首级。
            这意味着桶狭间这一带一定有大片的稻田,这也是为什么织田信长刻意采用砦来包围敌城的缘故所在,然而即便被包围了,可还是坚持了6年(以1554~1560年计),而光是鸣海城能用于出战的兵力就有1500,更不用提这几座叛城的总兵力了,可见这一带的粮食是有多丰盛!
            所以,即便知多半岛是个不毛之地,这也并不影响东尾张的粮食高产似母猪。
            这是当时的产业分布图,图中蓝色的便是稻田范围,显然鸣海一带都是蓝色的:[图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今川义元本阵到底有多少人?
            这个可以根据杀敌数逆推,战后统计的首级数计载,比较可信的都在三四千左右(首级数可不等同于全部伤亡),而这一战的逃亡率,由于上面那些稻田的关系应该不大,所以三四千应该占了总兵力的一半以上,逆推×2就能算出其上限,也就是6000~8000,那么保守估计今川义元的本阵应该是有5000~7000人(维基说是5000),我就说6000吧,织田信长以不到2000硬肛一支6000人的军队居然还打赢了,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即便是玩游戏,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25 16:01
            回复
              这是要开新坑么。。。。。


              IP属地:天津来自iPad10楼2017-02-25 16:36
              收起回复
                请那位文化人谈谈看法,既然自诩为懂这方面的人物,那么这个是入门级的,来说说你的看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2-25 16:48
                回复
                  3.桶狭间气候的相关影响
                  网文很多都是信长冒雨前进,实际上织田信长并不是趁着雨势进攻的,是织田信长从中岛砦出发,准备前往桶狭间作战的时候开始下起了暴雨,这场雨直接延误了织田信长的行军,信长公记中称雨大的地面都在颤动,西风还吹垮了一棵大楠树,可见是有多么大。
                  既然雨那么大,大到两边都动弹不得,所以织田信长只好乖乖地等着,雨太大根本看不见路,也看不见敌人,但是由于心理作用,士兵们觉得狂风暴雨一定是热田大明神显灵了,连风都从西向东的在帮他们,所以士气格外高涨,这应该也是击败数倍于己的大军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今川军而言,因为他们是向西进军,而之前又迎接了一波佐佐政次的冲锋,所以必然是面向西侧,而这场雨又是西风雨,雨点正好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要是不傻的话应该会找东西挡雨,比如转转自己的小帽子,或者直接把头转过去,总之是不会直视西方,即便能睁开眼,雨也是大的什么都看不见,等到雨过天晴,织田信长就突然发起攻势,这帮今川军自然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对他们而言织田军是瞬移到他们身后的,至少是视线以外的地方,这一点对今川义元本人来说是无可奈何,即便他本人防备再怎么周全,他的小兵们为了避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但关键是!
                  织田信长是在雨过天晴才开打的!!!
                  而且十分糗!如果信长公记属实的话!
                  织田信长刚喊完话就下起雨来,本打算进攻结果被雨拖住了,拿我们的观点来说就好像是雨在阻挠你的行军一样,甚至是说你的战斗计划是遭了天谴一样,气候在强烈的反对,但他的士兵却不这么认为,反倒觉得是吉兆,说到底还是人心的力量最大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2-26 10:58
                  回复
                    4.骑兵在山地冲阵不会摔断腿吗
                    织田军是以骑兵的形式冲阵,以前经常见到别人讨论说,日本马都是矮马,不能骑,所以日本没有骑兵,马在山地跑会摔断腿,所以桶狭间之战不存在。
                    大哥你是认真的么?
                    而且这一讨论点十分神奇的是——在网上居然还吹得十分火热!你要是没见过日本矮马论、日本无骑兵论、日本马摔断腿论,你简直不能说你上过网,而你要是信过这些论——那你就是真大神了。
                    首先日本确实是有矮马,这不假,但日本就必须全都是矮马么!
                    这一点据我的调查发现,笼统的说,日本马都是从亚洲大陆而来的蒙古马的亚种,蒙古马就是一种偏小的中型马,九州有矮马也有中型马,四国基本都是矮马,本州岛则以中型马居多,一般是越往南越矮,越往北越高,由于日本多山地,这里的马也全都往适合在山地行走的方向进化,所有日本马共通的特点就是蹄子粗而坚实,连马掌都不用钉,擅长爬坡,骨盆宽阔不易摔倒,骨折的概率也极小,所以日本马虽然速度不很快(无甲骑乘速度每小时40公里),但却是一种极为适应山地作战的马匹,绝对不存在骨折的问题。
                    但是!
                    但是!!!
                    有谁规定桶狭间必须是骑马冲阵的?
                    仔细看看这个过程吧,首先织田信长在天刚亮的时候,主从六骑乘马出发,说是“三里一气驱”,但是!
                    三里是多少?日本的一里将近4公里,而根据我在地图上的测量,清州城到热田神宫也是差不多12公里,那么问题来了,织田信长什么时候到的?是辰时!
                    你的马每小时40公里!跑12公里能用多久?往多了说也就半个小时吧?可是织田信长却从“夜明”跑到“辰时”,永禄三年的5月19日是儒略历的6月12日,格里历差十天,就说是6月22日吧,几乎正好是夏至!天是最长的时候,天亮的一定特别早,结果还跑到辰时,用了好几个小时,这意味着他肯定不是全速前进,按《战国日本》的说法,他是故意慢悠悠的等其他人跟上,结果即便这么等着,到了热田神宫也才“马上六骑,杂兵二百”,丢不丢人!
                    织田信长到达善照寺砦是正午,而奇袭是在未时发生的,统计出“两千未满”就应该是大约中午12点到下午1点钟之间,也就是说,织田信长军队里1800人全都是在热田神宫到中岛砦之间集结来的,一共花了差不多五个小时!根据之前的推算,尾张如果全面动员,是可以集结起一万人以上的,按维基的说法,织田信长怎么也能拉得起5000人吧?但他没有发布任何征兵命令,完全靠自觉,这么磨蹭了半天,才集结了两千人不到,可见大多数尾张人对这一战还是并不抱希望的,即便是来了的人也未必是觉得能赢,只是为了向主人尽忠吧。
                    好,这一段说完了,有没有发现问题?
                    有关兵种的记载,只有上面那个“马上六骑,杂兵二百”,后面的1800没有解释,但也极有可能都是徒步的,也就是说2000人里只有6个是骑兵!也就是说桶狭间根本不是骑兵在突击!!!
                    更为关键的是,信长公记里干脆就说“信长公下马与旗本混在一起持枪作战”,连他本人都是下马作战的!还谈什么马上突击!还扯什么马会摔断腿!无聊!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2-26 11:02
                    回复
                      5.上坡还是下坡
                      说说当时战役的情景
                      这也是一个论点极大的问题,游戏里往往为了突出奇袭的爆发力,把今川义元的本阵安置在山谷里,或是有些中国网民根据“桶狭间”这个地名,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山谷中“狭长的空间”,所以往往跑偏得出了“今川义元是长蛇阵”、“今川义元处于山谷”等诸多论点,这些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信长公记干脆了当的如此记载:
                      御敵今川義元は、四万五千引率し、おけはざま山に、人馬の休息これあり。
                      这句你即便不懂日文也能看出,今川义元是在桶狭间“山”上休息的,不要去管信长记里田乐狭间的说法,就信信长公记就够了。
                      而“桶狭间山”这个地区,战国日本中指出这应该是一座64米高的小丘,实际上东尾张靠近知多半岛一带全都是乱七八糟的丘陵地,所以这个问题本该很清晰,只是被后来的一些小说和游戏给搞糊涂了,还记得今川军溃退时“深田足入”吗?没错这一带的山谷周围有很多稻田,今川义元总不会傻到在稻田里布阵吧?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应该找个高处布阵,实际上在织田信长行军前往中岛砦的过程中已经有家老表示抗议,因为要经过一片处于低谷的田地,视野很不开阔,可能遭受伏击,是的,你又看到田地了,说东尾张是不毛之地的人可以闭嘴了,但织田信长即便强行通过了这里也并没有遇到所谓的今川伏兵,接下来的动作不明确,没有提及具体上坡还是下坡,但根据现有情报分析,这一带的地势应该是这样的:
                      视野不好的稻田→桶狭间山→踩进去难以逃跑的稻田
                      那么就很明确了,织田军极有可能是爬了一个上坡才攻到今川义元面前的,还可能由于山体的阻隔,而使处于山谷中的织田军没有被发现,相反如果他从山顶走反而一眼就会被看到,加之大雨更是使今川军无法看清周围,才使得织田信长能够成功奇袭,但终究这一仗即便不是上坡,也不可能是下坡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2-26 11:11
                      回复
                        6织田信长用计策让今川义元在桶狭间用膳吗?
                        这也是一个比较神的段子,但从上面我们已经得知,今川义元并不是在一个不便于防守的地方布阵的,按说如果你想欺骗敌人,就应该把他往容易被坑杀的地方引,或者把他带进你的包围圈,你来伏击他,而桶狭间山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攻克的地方,反而是个高地,所以仅凭这一点就已经是不攻自破了。
                        再多谈一些,是不是有村民给今川义元提供食材,所以今川义元在庆祝呢?这首先要考虑到他吃几顿饭的问题,一般日本人都是一日两餐,没必要吃那么多,即便今川义元想吃午餐——可你看看他呆了多久,从织田信长得知他在桶狭间,到他被杀为止,至少有两个小时他没挪窝,你吃一顿饭再慢这时也该吃完了吧?而且应该更久——由于这一时期没有记载作为参照,不知道他具体多久没挪窝,他挨打是未时,鹫津丸根陷落是午时,而织田信长得知他在桶狭间是在这之前,并且织田信长在这里集结这一带的兵力,而没有立即行动,所以跟下一步骤还要有一段时间,更何况“今川义元在此布阵”肯定是早于“织田信长得知他在那里布阵”(这特么是句废话),总之说了这么多,言简意赅就一句话,今川义元从时间上肯定不是为了要吃饭而在此临时落脚的。
                        向大名送礼行人情,这应该是被征服地区的豪族该做的事情,送点东西给他很正常,但是桶狭间这一代的东尾张,在织田信秀死后就已经是今川的势力范围了,从赤塚到桶狭间已经八年了,你特么要是真有诚意你早就该把礼送上来了吧!!!
                        再说,作为一个并不傻的大名,一群乡民或是豪族闯阵,如果有刺客怎么办?如果送的食物里有毒怎么办?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肯定不能轻易放人进帐,当地人应该也不傻,也不至于专挑人家出阵的时候闯阵,你看织田信长上洛也都是他上洛完毕了,各路公卿再前来拜访,总不能人家走到半路,八字还没有一撇你就开始站队吧?说不好听的,万一人家失利了,没打进来,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搞不好还自身难保,更何况如果闯阵这么容易,织田信长干脆就直接派刺客混进去得了,还搞什么桶狭间呢,真是多此一举。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史料佐证,只是很简单的讲道理,希望这不算废话。
                        再者,信长公记的记载是说接到了特务的报告,说今川义元在桶狭间,也没有说“我把今川义元引到桶狭间了,赶快灭了他吧!”喔对了,三河后风土记倒是说了类似的话,指出是梁田政纲建议奇袭云云,好像小濑甫庵也有类似说法,但从时间和形势上分析,孙子曰: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还没有“并敌一向”,怎么能提出奇袭的建议呢?得知今川义元位置是在奇袭的几个小时前,而织田信长的行动特征在这一天前就能显现,即早早散会,不发布征兵令,也不采取任何对策,而从第二天的反应来看,织田信长故意什么都不说,第一是为了掩人耳目,第二是为了试探手下的自觉性,以慢速的行军来集结一帮高自觉性的士兵,从而将那些会导致败战的弱逼筛选掉,所以比起是有在得知位置后临时起意的奇袭,更有可能是昨天就想好的、孤注一掷的策略,而这一计划显然没有别人临时插手参谋的余地。
                        但是根据梁田政纲被封赏沓挂城3000贯这一事件来看(有不少记载都这么说应该是真事),梁田在此战中一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贯高3000当时起码能换算6000石,再多点就成小大名了,我估计上面信长公记里的那个报信的探子应该就是梁田没跑了,当时的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李团长!我发现今川小鬼子的军队就在桶狭间布阵!我们去干他娘的腚眼子吧!”
                        “你他娘的费什么话,老子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你特娘的看老子带这么多兵来干什么的?来日你祖宗的?你小子赶快前面带路,事成了老子重重有赏!弟兄们!干小鬼子的腚眼子去喽!”
                        “噢!”
                        所以极有可能因为织田信长在这之前并没有说出自己的计划,而在梁田政纲说出跟织田信长一样的提案时,有些人就误以为梁田政纲这一帖不是转载的,所以在那些书里这招就成他原创的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2-26 11:20
                        回复
                          8.织田信长是有意识的擒杀今川义元吗
                          接上面那条,现在知道织田信长早有孤注一掷的准备,那么他是不是第一时间就要擒杀今川义元的呢?
                          不是的,这一问题可以参照茂吕美耶的说法:
                          “……信长抵达中岛砦后即宣布将直捣今川本队,众家臣当然极力反对。信长斥责家臣道:「敌方运军粮进大高城,又与我方两处堡垒苦战,此刻应已疲累得在城内休息,我们虽然人少,但没必要过于畏惧。」信长又特别叮嘱:「敌方若进,我们退;敌方若退,我们进。」
                          换句话说,织田信长以为今川义元与德川家康等人仍待在大高城内,他完全不知道义元本人就在三公里前的丘陵布阵休息。信长根本没说「目标只是今川义元的头颅」这句话,那都是江户时代战记或小说家的虚构情节(江户时代太和平了,写战记的作者当然会添枝加叶)。信长只是想搅乱今川前锋队,幸运的话或许能让义元撤军,遂率兵顺着谷底前进,而前方正是义元本队。
                          当织田军前进至山脚时,桶狭间一带突然变天,突如其来的疾风暴雨令今川军个个抱头鼠窜,而且风向直指今川军。也就是说,织田军是背对暴风雨,今川军却面向暴风雨;织田军看得清敌方动向,今川军则是睁眼瞎子。待雨停,上空隐约出现阳光时,信长即号令进攻,亦即自山脚往山顶进行正面攻击。
                          今川前锋队已被暴风雨打得如同落水狗,冷不防眼前又出现「倾盆大雨」(出自《信长公记》)般的敌军,全体马仰人翻,连义元自骏府一路坐来的漆轿也顾不得抬走。信长看到这乘轿子才明白眼前的敌军正是义元本队,当下大喊:「此为大本营,快上!」号令传开后,所有分队全聚集为一队……”
                          织田信长在战前的喊话我觉得蛮有意义,全文脑补如下:
                          “众将士!敌人由昨夜向大高城运粮,今日又经鹫津、丸根之役,已是久战疲师,强弩之末,而作战必须生力军。古人云: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武运在天,非也!我等以逸待劳,并敌一向,岂有不胜之理!只需迎面而上,敌退我进,无需捕获物资,也不必斩取首级,此战必须战胜,担当生前之事,更为身后之名!必当竭尽全力!”
                          是的,你还记得我说他很糗的段子,因为说完这段话就下起了雨,没准下了一个多钟头,全军就在这傻傻的待着,但本来就是这么一群好战之徒,信唯物主义的,有织田信长的喊话,信唯心主义的,有热田大明神的神佑,总之是全被激励了,独立团全员斗志高昂,嗷嗷叫。
                          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要杀死今川义元的准备,因为他只是听说“今川义元率四万五千大军在桶狭间休息”,虽然不知道这地方够不够摆开四万五的,总之就拿意大利炮往这干他娘的一炮试试看,本意是趁虚而入打他个措手不及,将这部敌人击退,从而极大限度的减缓和削弱今川军对清州城的攻势,他连“生前”“身后”都想到了,显然自己也对这一仗不甚看好,可能即便打赢这一小仗,也不能对战局起到多少作用,但总之还是要拼一把,在战后的回忆录中,织田信长这样写道:
                          “万万没想到啊!他那是本阵!这个抢劫也太成功了!”
                          可见织田信长的讶异!
                          当然,织田信长可能也是里一套外一套,如果他只是像他说的那样想打敌人疲惫的军队,就应该去打大高城,就应该打丸根鹫津,就应该打鸣海城,你为毛要近的不打非要去打桶狭间呢?他说:“打那些地方是别人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圣斗士星矢”,这说明他极有可能知道今川义元就在附近,这里可能就是今川义元的本阵,总之应该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而在顺利击破今川守军之后,千不该万不该的发现了今川义元的轿子,织田信长快步上前,大声喊道:
                          “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今川义元答曰: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今川义元,此乃自然之理也,我霸霸今川氏亲,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我今川义元,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东海以制万邦,实乃天命所归也!”
                          “住口!无耻老贼,你枉活四十有二!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一条断脊之犬,安敢在我军阵前殷殷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你!织田村夫!你敢!”
                          “狗逼!曹你霸霸!”
                          “我!我原以为,你身为尾张大名,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今川义元!你把我引到这里来,一百块都不给我,有种你别动!”
                          “我不动?我不可能不动,对不?我要一动不动的话,那我不成王八了么?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
                          “我听够了好吗!我要打死你好吗!”
                          “死就死!来!打死我!”
                          今川义元,卒。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2-26 11:31
                          回复
                            9.织田信长是夜袭?
                            这也算是游戏里带来的误区之一吧,在镇楼图里,也是光线昏暗,好像是晚上一样,那么这场奇袭真的是发生在夜里吗?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信长公记:
                            首先5月17日,今川义元到达沓挂城,18日夜里向丸根鹫津砦进发,这天晚上发生了“织田信长不听家臣意见早早散会”的事情,19日凌晨,织田信长得知丸根鹫津被围,然后唱了段敦盛,接着迅速吃完饭,穿上铠甲,主从六骑骑马出发,辰时到达热田神宫,看到东边两条烟,得知丸根鹫津被攻陷。
                            接着从内陆道,大概是为了避开鸣海城的视野,先去丹下,接着往善照寺前进,集结这一带的兵力,在这里得知今川义元位于桶狭间,时间将近正午,大概11点钟。
                            听说织田信长抵达善照寺,佐佐政次等人发起自杀冲锋,战败身死。织田信长经过田地前往中岛砦,人数将近2000,接着从中岛出发,大概行军至可以对桶狭间山发起进攻的距离,时间大约下午一点,喊话、下雨、雨停,发起进攻。
                            未时,今川义元本阵被攻击,抛弃轿子集结三百人准备逃跑,受到织田军五次冲锋,减至50人,随后被杀,织田军清场。
                            后面的就不用多说了,所以这场战斗虽然是从凌晨出发,但实际上走了将近10小时近30公里,抵达战场已经是下午,自然不可能是夜袭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2-26 11:39
                            回复
                              大概这战就这么多了,至于百度百科,中文维基,日文维基上关于此战的说法很多错误,此战也是信长天下布武的开始,在日战史的进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不对,或者不同看法的请指出,谢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7-02-26 11: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