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吧 关注:952,288贴子:7,127,913

【测评】建兴Liteon T10 240G M.2固态硬盘测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为转载,原贴由本人发布在电脑吧,这里直接复制了。
#滑稽#这是一篇正经测评!
去年年末,建兴和电脑吧给大家带来了建兴新品固态T10的试用活动,借此契机也拿到了T10 240G的版本,在最近完成了全部的测评,并在今日发出。
请勿插楼,插楼将会删除。
正文开始。


IP属地:安徽1楼2017-02-14 20:42回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外观
    第一节、外观
    第二节、M.2接口科普
    第二章 核心IC解析
    第一节、主控
    第二节、缓存
    第三节、颗粒
    第四节、NVME相关科普
    第三章 测试
    第一节、测试平台
    第二节、AS SSD Benchmark 1.9.5
    第三节、关于关闭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
    第四节、CrystalDiskMark 5.20
    第五节、HD Tune Pro 5.60
    第六节、PCMark 8
    第七节、温度测试
    第八节、竞品对比(英特尔600P)
    总结:


    IP属地:安徽2楼2017-02-14 20:43
    回复
      2025-08-28 05:3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前言:
      建兴作为零售市场的新秀,在其零售生涯的第一年给我们带来了堪比企业级固态的T9,在过去的2016年引起不小风波。而17年将至,建兴也发布了T9的替代品——T10。相较T9,从SATA接口升级为M.2 PCI-E3.0 X4 NVME 的接口,性能上也是一次大跃进,客户服务上也进行了升级。
      T10是建兴第一款正式发布的消费级的NVME固态,是一款M.2形态的固态产品「后续会提供转换架,转换成PCI-E板卡形式」,使用了群联PS5007-E7主控,东芝15NM MLC颗粒,南亚易胜DDR3L高速缓存, 配备散热马甲,提供三年售后「顺丰负责免费取送」。
      作为17年建兴的旗舰级产品,在最近货源比较吃紧的情况下有幸能参与到这次的测评「活动」,在这里要感谢电脑吧吧务组和建兴提供的机会。本次测试的容量是240G容量。


      IP属地:安徽3楼2017-02-14 20:43
      回复
        第一章 外观
        第一节 外观

        T10 240G 外包比较简单,标注了品牌,接口等信息,型号也是特大彩色字体标注。


        T10正面覆盖了一层可拆卸的散热马甲,可以降低固态的工作温度,提高稳定性。如果用户使用的是超极本,则可以拆下散热马甲。背面则被一块较大的铭牌覆盖,一些特性一目了然。「之前因为T9背面没有印相关LOGO,被说T9没有通过FCC、CE、VCCI等诸多认证,是“三无”产品。T10这次就直接在背面印了出来。」


        建兴 T10与影驰铁甲战将(2.5英寸SATA接口硬盘)对比,M.2形态的固态相较于传统的2.5英寸硬盘在体积大小上有很大的优势,更加适合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使用,同时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CPU占用率。


        IP属地:安徽4楼2017-02-14 20:43
        回复
          第二章 核心IC解析
          第一节、主控

          PS5007-E7主控是群联最高级的主控,也是群联第一款NVME主控,还有一个PS5008-E8/E8T虽说型号数字比PS5007-E7要大,但其实并没有PS5007-E7支持的规格高,可以看做是其的精简版,适合那些需求并不太高的产品或对节能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PS5007-E7主控由28NM CMOS工艺制造,四核心设计,支持端对端数据保护、Smart ECC数据冗余保护、AES256加密、防掉电保护、支持静态或动态写入平衡。支持1N NM的MLC/TLC颗粒,支持3D工艺制造的颗粒。兼容NVME 1.1B,兼容PCI-E 3.0,兼容PCL-E L / L / lll接口,最高可配备2G DDR3L缓存。最大支持2TB容量,顺序读写最大可达2600M/S和1300M/S,最高可以实现30W IOPS随机读取和20W IOPS 随机写入。
          这款主控其实产品已经有比较多,应用也比较广泛,与其定位相似的主控是SMI「慧荣」 SM2260。后文与竞品英特尔600P会有一个对比,主控部分的对比将在后文一并写出。


          IP属地:安徽6楼2017-02-14 20:45
          回复
            第二节、缓存

            T10 240G的缓存由南亚易胜提供。120G提供256M缓存,1G「容量」=2M「缓存」;240G提供256M缓存,1G「容量」=1M「缓存」;480G提供512M缓存,1G「容量」=1M「缓存」。颗粒无更多信息可查。


            IP属地:安徽7楼2017-02-14 20:45
            回复
              第三节、颗粒

              T10 240G的颗粒由4颗东芝TA79G5NAUR组成,15NM MLC颗粒,单颗64G容量。由群联封装。编号无法对应群联或者东芝现有编号释义。故无法推测出详细的信息。


              IP属地:安徽8楼2017-02-14 20:45
              回复
                第四节、NMVE相关科普
                首先要说到NVME,就得知道一个概念。就是电脑的硬盘这部分的协议,目前常见的有三种「其实几乎就两种,除去RAID模式和IDE模式」主流AHCI协议和NVME协议,第三种IDE模式「协议」现在已经淘汰,但是扯到固态就得说到这个模式。三种协议中IDE模式最老,也已经淘汰,被后来的AHCI代替。AHCI协议对于IDE模式能够提高硬盘性能,在XP盛行的时代硬盘接口还停留在IDE接口,IDE模式就是为了保证和XP系统的兼容性。而后出现了SATA接口的硬盘,加之对于功能性的需求增多,应运而生的AHCI模式,更加适合固态硬盘一些,但是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适合固态硬盘,有诸多的限制。而NVME协议可以说是为了硬盘而生,目前的高性能固态硬盘几乎都是支持这个协议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NVME3.0「消费级目前没看见有这个版本的存在,大多数还是NVME1.N的版本,T10的主控支持的则是NVME 1.1B。」目前NVME 3.0以上版本的产品还很少见,相关产品应该还处于开发阶段。「要知道现在用的很多’新’主控都是发布数年的产品。」。
                简单的概括就是IDE模式已经淘汰,AHCI协议是主流但是并不完全适合固态,NVME协议是为固态而生,但是需要比较强的硬件基础支持。
                然后从硬件上来说使用IDE接口和IDE模式的电脑基本都是“古董”级别。AHCI协议仍然为主流大多数设备都会提供支持,高端也兼容这个模式。NVME协议目前只有Z97以后的主板才有可以支持。
                「支持NVME协议的主板补充:1.华硕的主板据说8系主板升级BIOS也可以支持NVME协议。2.部分Z97主板对NVME固态硬盘的支持可能不会很全面,部分固态可能无法使用。3.一般来说NVME的固态都需要特定的驱动「T10无需」。」
                然后说说怎么用NVME协议吧,首先大部分的NVME固态硬盘都是需要特定的驱动的,诸如三星和英特尔,都是有特定的驱动的「T10无需额外驱动」。然后,需要关闭系统中的高速缓存设置,才可以发挥NVME的实力。满足这两点,才可以很好的使用NVME的固态硬盘。
                最后说一个很意外的东西,苹果从iphone 6S plus 开始使用的闪存就是NVME协议的,但是受限于移动设备,性能表现比较接近早期的SATA接口固态。但是仍然是手机中内部传输速度最快的。这个技术好像是采用了东芝提供的解决方案。


                IP属地:安徽9楼2017-02-14 20:45
                回复
                  2025-08-28 05:2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节、AS SSD Benchmark 1.9.5
                  AS SSD Benchmark 1.9.5 1G测试

                  AS SSD Benchmark 1.9.5 5G测试

                  AS SSD Benchmark 1.9.5 10G测试

                  AS SSD Benchmark 1.9.5 1G测试 机械硬盘

                  AS SSD Benchmark 1.9.5测试中选用了1G、5G、10G三个数据量进行测试,机械因测试耗时过多仅测试了1G一项「仅1G的数据量就需要3小时完成测试,推测10G数据量的测试需要一天以上时间,因此放弃其余项目测试。」。
                  纵观三款固态的表现,除去采用了TLC颗粒的影驰 铁甲战将 480G其余两款都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掉速「T10总分高达2500~2700相对于影驰的800~1100分值更高,相对掉速并没有铁甲战将厉害」,而采用了TLC颗粒的影驰 铁甲战将的掉速较为明显,TLC颗粒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在长时间写入的情况下稳定性不如采用MLC颗粒的产品。
                  而细看4K这一项的测试,建兴 T10 和建兴 S960 的表现都要好于影驰 铁甲战将 ,后者的读取速度最后跌至20M/S左右,是1G数据量时测得数据的一半,建兴的两款产品在这项测试中明显好于影驰的铁甲战将。
                  在4K-64K随机并发读写这一项中,采用TLC颗粒的影驰 铁甲战将仍然是表现最差的,读取掉速明显。同时 建兴 T10 的读取和写入也和采用SATA总线的固态拉开了差距,数值数倍于后者。


                  IP属地:安徽11楼2017-02-14 20:46
                  回复
                    第三节、关于关闭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
                    这一项设置其实在SATA固态中并不常提及,但是对于使用NVME协议的固态来说「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就格外重要,这一项功能是旨在保护数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造成重要的数据丢失,但是目前的环境来说突然断电的几率其实并不大,而发生重要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所以一般而言是建议大家勾选「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以提高使用NVME协议固态的性能。
                    而在之前的SATA固态中,存在部分固态的4K写入极低仅仅为个位数,这里也是因为「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这一项的关系。

                    上图是关闭这项功能和开启这项功能的对比,采用的测试软件是AS SSD Benchmark 1.9.5 选用1G和10G两个数据量,使用的是影驰的铁甲战将 480G 。可以看到关闭这项功能对于SATA的固态性能是只有下降,也提醒大家,在使用NVME协议的固态的时候一定要勾选「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而在使用SATA固态时则不需要勾选「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

                    「关闭设备上的 Windows 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截图
                    然后关于如何开启或者关闭这一项功能具体路径如下:计算机-选中分区-右键-属性-硬件-属性-改变设置-策略「以Windows10 为例」。
                    使用NVME协议的固态请勾选该功能(非必须,不勾选跑分较差对日常使用没什么影响),使用SATA固态如无问题请勿勾选。


                    IP属地:安徽12楼2017-02-14 20:46
                    收起回复
                      第四节、CrystalDiskMark 5.20

                      CrystalDiskMark 5.20 1Gib数据量 建兴 T10 240G、建兴 S960 512G、影驰 铁甲战将 480G 对比测试

                      CrystalDiskMark 5.20 建兴 T10 240G 1Gib、8Gib、32Gib测试
                      这一项测试中,T10的表现依然不错,并没有明显的掉速。因为测试时间的关系,三款的对比数据仅测试了1Gib一组,但足以看出差距。顺序读取T10是其余二者的五倍多,顺序写入也是其余二者的两倍多。差距可谓惊人!T10在三个测试数据量级的表现也很稳定,1Gib对比32Gib的测试掉速并不明显,几乎维持相同水准。


                      IP属地:安徽13楼2017-02-14 20:46
                      回复
                        第五节、HD Tune Pro 5.60

                        HD Tune Pro 5.60 建兴 T10 240G、建兴 S960 512G、影驰 铁甲战将 480G 读取测试

                        HD Tune Pro 5.60 建兴 T10 240G、建兴 S960 512G、影驰 铁甲战将 480G 随机读取测试
                        在这一项测试中,因为软件问题,无法完成写入的测试「按提示初始化硬盘,但仍然无法测试」。该软件相较于其他几款软件更适合作为机械硬盘测试工具,对于固态硬盘的支持特别是使用NVME协议的硬盘支持较差,图中数据也可以看出T10 240G在这一项仅仅只有1G左右的顺序读取,而其他硬盘也较低于正常值,仅仅作为一个参考。
                        如果说这项测试毫无意义也不完全对,图中其实可以看出建兴 T10的CPU占有率是低于其他两者的,也体现出NVME协议的优势之一 ————更低的CPU占有率。


                        IP属地:安徽14楼2017-02-14 20:47
                        收起回复
                          第六节、PCMark 8

                          PCMark 8 硬盘测试 建兴 T10 240G、影驰 铁甲战将 480G

                          PCMark 8 硬盘测试 建兴 T10 240G、影驰 铁甲战将 480G 详细报表
                          在PCMark 8测试中,建兴 T10的使用带宽仍然两倍多于影驰 铁甲战将 达到538M/S「同使用NVME协议的浦科特 M8PE带宽仅为424M/S」,而在模拟使用中也均小幅领先于影驰 铁甲战将,可以看出固态之间在日常使用的差距其实并没有很大,而在重度使用下,SATA接口固态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就需要NVME的固态。由于是模拟日常使用,并非极限测试所以两者的差距并没有很大,尽管两者在硬件上差距甚远。


                          IP属地:安徽15楼2017-02-14 20:47
                          回复
                            第八节、竞品对比(英特尔600P)

                            群联 PS5007-E7主控和慧荣 SM2260主控 IOPS对比
                            建兴 T10 的竞品是英特尔 600P,首先通过主控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建兴 T10采用的群联PS5007-E7相较于 英特尔 600P采用的慧荣SM2260要更好一些。首先在IOPS上前者就高出后者一大截,4K的IOPS读取前者为后者2.1倍,写入前者为后者1.5倍。而顺序读写SM2260也不如PS5007-E7出色。
                            主控主要参数对比:
                            慧荣 SM2260 主控由40NM工艺制造,ARM Cortex双核心架构,支持NANDXtend ECC技术,支持LDPC技术,兼容NVME 1.2,兼容PCI-E 3.0,支持1N NM的MLC/TLC颗粒,支持3D工艺制造的颗粒,支持DDR3缓存。最大支持2TB容量。顺序读取可达2400M/S、顺序写入可达1000M/S,随机读取可达12W IOPS,随机写入可达14W IOPS。
                            群联 PS5007-E7 主控由28NM CMOS工艺制造,四核心设计,支持端对端数据保护、Smart ECC数据冗余保护、AES256加密、防掉电保护、支持静态或动态写入平衡。支持1N NM的MLC/TLC颗粒,支持3D工艺制造的颗粒。兼容NVME 1.1B,兼容PCI-E 3.0,兼容PCL-E L / L / lll接口,最高可配备2G DDR3L缓存。最大支持2TB容量,顺序读写最大可达2600M/S和1300M/S,最高可以实现30W IOPS随机读取和20W IOPS 随机写入。
                            主控之后对比颗粒,建兴 T10采用的是东芝15NM MLC颗粒「群联封装」,而英特尔 600P采用的是英特尔16NM的3D TLC颗粒。根据英特尔ARK显示,600P的预计终身寿命是144TBW「容量256G,既预计终身写入寿命144TB」,计算得出颗粒PE仅为560次,远低于MLC颗粒。

                            综合对比两款产品可以看出英特尔600P几乎惨败。优势也仅剩下售价低、品牌大、单面颗粒、五年有限保修这几点。其中单面颗粒可以说只有极端情况下「超极本厚度受限,使用M.2形态单面颗粒的固态产品。」才具有优势,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体现。五年的有限保修虽然限制不及三星那么厉害,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写入限制「根据英特尔过往的固态产品的经验,英特尔固态出现问题的几率很低,基本不会用到售后。T9上市后表现也尚可,出事也是鲜有耳闻,T10虽还未经受市场考验但应该尚可。故本人并不太看中产品的保修,但是对于一般消费者还是有保修的产品更具选择性。」。而建兴提供除了三年保修之外还有更多的附加服务,诸如专人教授如何安装固态之类的。可以说也是更适合小白用户。「英特尔保修由联邦快递代为取送,建兴由顺丰代为取送。」
                            而对比三星的SM系列或者PM系列,T10的优势就更为明显。


                            IP属地:安徽17楼2017-02-14 20:47
                            回复
                              2025-08-28 05:2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总结:
                              综合目前的固态市场,受到三星「NOTE7爆炸后三星为弥补损失在其他行业提高出售价格,导致近期内存、固态大幅涨价。」的影响大幅度涨价,使得SATA接口的固态和M.2 PCI-E 3.0 X4 NVME的固态差价很低,前者的可购买性大幅下降而后者着大幅上升。在相似的价格下差距却很大,可想而知SATA接口的固态正在慢慢的没落。
                              而对于M.2 NVME协议产品的购买建议如下:
                              不在乎保修、不在乎跑分、不在乎支持的可以购买三星的SM951「高温」、SM961、PM961。
                              在乎保修、在乎品牌的可以考虑英特尔 600P、英特尔 750。
                              在乎保修、在乎跑分、在乎支持、在乎性价比的则就可以考虑本次测评的建兴 T10了。
                              土豪任性的可以试试多块组阵列或者英特尔的P3700「秒天秒地的存在~自然价格也是~」.


                              IP属地:安徽18楼2017-02-14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