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 宁
济宁人豪爽,不计较小节,说话比较直,有的方言表面是骂人,真正含义却是感叹词或玩笑话。有些发音很特别,本地人也搞不清渊源。济宁方言以市中区、任城区为主要代表,12县市区又因地域不同也存在些许差别,但在济宁市范围内都听得懂。以下是部分济宁方言及解读。请注意!所有方言的用字,只表音,不表意。
A
“俺”。——我。
“唉怪!”——感叹词,多表示惊讶或者赞叹。比如:唉怪!你真厉害,竟然把这么重的石头搬起来了!
“唉怪怪!、唉怪来!”也是一样的意思。
B
“白逗了!”——不要闹了!
“憋了(le)气”——烧煤取暖的炉子。
“败坏头”——浪费、不节省过日子,与败家子的意思基本相同。
“傍黑”——傍晚。
“蹦喜欢”——很喜欢。
“蹦好”——挺好。
“蹦省事”——不用多费事。
“不孬”——好、不错。
“拔啦哈(都念平声)”——唢呐。
“不揉(rou)他”——不把他当回事,有轻蔑、看不起某人的意思。
“杯苦”——形容味道很苦。
“不庆里”——指人性格或者长相不和善。
“别啰啰了”——1、别再说了;2、对某事不要再办了。
“办瞎了”——交待的事没办成功。
“鼻疙巴”——鼻屎。
“北儿北儿地!”——本是骂人的话,用以发誓或盟誓。比如:1、我这次真的揍他了,北儿北儿地!不信你问他。2、今天的活动都必须去,谁不去北儿北儿地!
“卜鸽”——鸽子。
“不瓤”——不简单。比如:你能把这个事办了,那你真不瓤!
“不大里儿”——差不多。
“把里攥”——很有把握。同时还有个歇后语,“老马子(老太太)醒鼻涕——把里攥。”
“扁食”——水饺。
“八棍(平声)子”——木棒。
“棒子”——玉米。
“古拥”——身子不安静小幅度地动。
“摆怀”——摆弄。
“白(bei)汤”——济宁人常喝的一种用面加水做的汤,有时也把鸡蛋打碎入汤,叫做鸡蛋白汤。
“叭叭”——粪便、脏东西。一般是大人对儿童说。
“卜气眼儿”——肚脐眼。
C
“呲喽”——事情办错了或者没办成功。
“呲喽花”——形容一个人办事不稳当,说得漂亮不办实事儿。
“搓椅子”——簸萁。
“呲毛”——贬义词,常形容一个人品行不好。
“长果”——花生。
“车古轮子”——车轮子。
“刺恼”——1、皮肤刺痒;2、因心理不平衡而表现出的不满意情绪。比如:他看到人家得了2000元奖金心里难受、刺恼得慌。
“扎歪里杭”——皮肤刺痒,不舒服。
“操蛋”——不认真做事,甚至是搅和。
“操人”——故意坑人。
“操了我一把”——骗了我一次。
“长虫”——蛇
“凑(cou四声)空”——抽时间。
“场面”——很风光、有面子、讲面子。比如:张三家的喜酒办得可场面啦;这个人很场面。
“参撵”——拖延时间。。
D
“多咱”——什么时候?
“歹哪磊”——在什么地方。比如:小光,我找了你半天都不见你的影,你歹哪磊?
“嘟囔”——唠叨、说个不停。
“对(dui平声)”——两物相撞。 “捣鼓”——1、摆弄物品;2、贬义,指用阴谋手段在背后搅和事儿。比如:每当要提拔干部的时候,他就会集合一帮人瞎捣鼓。
“电棒子”——手电筒。
“得无依儿地”——故意地。
“当街”——大街上。
“地蛋”——土豆。
“刀螂”——螳螂。
“颠憨”——装傻、有时等同于“混账”。
“斗斗”——婴儿称妈妈的乳房。
“电驴子”——摩托车。
“腚帮子”——屁股。
“吊根”——骂人的话,说某人固执不开窍,不会周旋。
“豆枕”——枕头。
“叨”——拿筷子夹。比如:让人吃菜时会说,你叨呀!
“达达”—— 爸爸。
“勾担”——挑水的扁担。
“地排车”——板车。
“稻残子”——稗草。
E
“儿滴也、儿滴不”——“谁要不怎么样谁就是儿”这样一句誓言的简化,语义又更广泛。比如:1、儿的也!我一点都没骗你。2、儿的不!你们几个都在合同上签字了?
“恶洋人、恶影人”——讨厌人。比如:这个家伙真恶洋人!恶样得慌、恶洋死我了,都是一个意思。
“耳穗”——耳屎。
“屙粑粑”——解大便。一般对儿童说。
“恶狼珠子”—— 蜘蛛。
F
“分各儿”——硬币。
“发意症”--中邪。
“非倒”——摔倒。
G
“干月”——想呕吐的感觉。
“干月人”——恶心人,讨厌人。
“盖体”——被子。
“格勒拜子” ——膝盖。
“隔了绷”——脖子。
“胳付”——胳膊。
“胳乐 (le)芝”——掖窝。
“疙瘩汤”——用面做的一种汤。
“瓜打子”——用面做的一种油饼
“告点油、告告油”——机械的哪个地方不灵活了,添加些润滑油 。
“过绷儿、过一绷儿”——过一段时间。
“乖乖地也”——发誓的一种,类似于“儿滴不”。
“跟脚不?”——问鞋穿着合不合适。
“赶明儿”——明天。
“过明”——后天。
“过晌午”——下午。
“改儿里”——将来。
“个棒”——小木棍。
“够够地”烦到极点,再也不想了。
“歌蚤”——跳蚤。
“咯啵”——脏东西结成的片状物。比如小孩用鼻涕蹭袖子,时间久了,袖子乌黑发亮,称为脏的结咯啵啦。
“果切”——果然如此。
“光光蜓”——蜻蜓。
H
“呼你”——扇耳光
“后上”——晚上。
“憨巴子”——1、傻瓜;2、有时有褒义,指人做事实在。
“憨熊”——傻瓜。
“花sei”——指一个人办事不靠谱或者好捣蛋。
“恶”——厉害 。
“会操”——好玩,有意思。
“糊弄”——办事不认真。
“胡揉八扯”——胡说乱道。
“吼咸”——很咸。
“好着雷”——很好。
“河么”——青蛙。
“喝豆腐汤”——去赴人死了摆的宴席。
“喝汤”——吃晚饭。
“黄子”——对人的一种蔑称,一般与“这个”或者“那个”等连起来说,比如:你这个黄子!那个黄子!什么黄子!
“谎你”——骗你。
“猴期“——不孝顺。
“豁豁牙子“——没门牙的。
“和瑟”——哆嗦。
J
“局面”——有气派、有面子。
“就地”——立即、马上。
“倔和拉”——脚趾中间的部位。
“脚把丫子”——脚丫。
“绝对地也”——非常肯定的意思。
“踏拉板”——拖鞋。
“姐聊”——蝉。
“姐了归、知了猴——蝉蛹。
“戒溜子”——戒指。
“几巴眼”——眨眼。
“角个拉”——角落。
“今每儿”——今天。
“接乎”——公羊。
“借子”——尿布。
“妗子”——舅妈。
K
“可奥儿了”——感叹词,可好了的意思。
“可那点”——挪一点位置。
“可壮(三声)了”——很场面,很有面子。
“磕了头子”——小石头了儿或者干硬的泥巴疙瘩。
“寇(平声)”——指性格强,说话不让人;有时也指某种工具好用。比如:1、这个人真“寇”,咱们还是别惹他了。2、这把剪刀真“寇” ,一下就把绳子剪断了。
L
“列(lie平声)——万能动词,与干、办、做等一切可以实施的行为都可以用这个动词。
“溜地”——地面。
“裂了吧”——算了吧。
“列熊”——拉倒。
“老丝儿”——老师,不是用于教学的老师,一种与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的礼貌用语。比如:唉!请问“老丝儿”,去博物馆怎么走?
“老娘们”——一般指五十岁左右的妇人。
“老马子或者老马马”——一般指六十岁以上的妇女
“拉呱”——聊天。
“罗罗”——说话或者做事。比如:1、好了,不给你罗罗了,明天再说,我现在得走了。2、老兄,我托你办的那个事别再罗罗了。3、老李:那小子不是个东西,我得去揍他。老张:你可别瞎罗罗,那可不行。
“老爷地儿”——阳光地带。
“寥寥”——口头语,一般般
“凉凉里”——阴凉处。
“撕微”——摆弄东西,或者做动作。
“累地费儿费儿地”——累的喘气,费费地就是喘气呼呼的意思。
“老兼”——公牛。
“立棱”——1、斜眼看人,带有不服气的色彩;2、指人的性格倔强,带有贬义,相当于说某人二百五。
“楞”——相当于“很”。如楞好就是很好的意思。
M
“毛儿包”——乱七八糟。“骂世地也”——发誓.
“茅坑、茅子”——厕所。
“马古油子”——一种比较象蛐蛐的昆虫。
“没心烦”——不用担心。
“木的”——载人挣钱的人力三轮车。
“门对子”——春联。
“门欠子”——门槛。
“麻利地”——尽快的、利索点。
“妈突“——滑开了。
“每刀”——从前。
“面汤”——面条。
“魔叨”—— 批人说废话多或者办事慢。
“摸挛”——多指胸闷等。
“面叶子”——食品,用面做成薄皮煮吃,与面条的吃法相仿。
N
“那呵”——那里。
“白”——别、不要。
“年思”——去年
“泥狗”——泥鳅
“捻宁”——煎饼
“撵上”——追上
“慌慌地”——(指急着办什么事。
P
“炮仗”——鞭炮。
“卜土”——尘土。
“皮锤”——拳头。
Q
“球球”——QQ。
“欠儿里或者欠儿们”——前天。
“全奂”——完整。
“去了”——除了。
“曲喽泉”——蚯蚓。
“铅杯,钢杯”——铅笔,钢笔。
“求其儿”——稍微。
“青起来”——早晨。
“缺子”——痣。
R
“儒了头”——傻傻瓜瓜。
“日喽”——乱跑。
“日日搂搂”——不扎实,浮躁,办事不让人放心。
“日他猴里”——口头语。
S
“深炉子”——点炉子,把炉子烧着。
“捎”——水桶)。
“舌头力子”——蜥蜴 。
“烧包或片能”——向外人显摆自己的长处或别人没有的物品。
“烧汤”——做晚饭。
“筛月”——山药。
“山咋(zha,二声)子”——喜鹊。
“石牛”——母牛。
“晌午顶”——中午。
“丝脑”——食物变质的异味。
“死个狼”——屎壳郎。
T
“糖疙瘩”——糖块。
“踏拉板儿”——拖鞋。
“条更”——汤勺。
“头晌午”——上午。
“甜杆子”——甘蔗。
“天景”——院子。
“吐录下去了”——歪倒了、掉下去了。
“虽倒”——摔倒。
W
“屋当门”——客厅。
“乌拉牛”——田螺。
“杌子”——小方凳。
“王八羔子”——王八蛋。
“吾怨”——原来。
“午境头里” ——凌晨。
“窝了牛儿”——田螺。
“我一会给你要过去”——我一会给你打电话
“瓦躁”——窝囊、憋气。
“西得”——很好、不错。
“歪一会”——睡一会。
X
“蝎虎子”——壁虎。
“瞎话流云”——胡说八道、没真话。
“信人”——骗人。
“瞎了”——事情没办成功。
“差胡了”——事情没办成功。
“下巴磕子”——下巴。
“腮帮子”——腮部。
“戏匣子”——收音机。
“写字去”——学习去。
“吸好百?”——还好吧?问候的话。
“雪皮”——头皮屑。
“喜面”——人家生孩子去吃喜酒。
“掀锅”——开饭。
“歇”——很。
“瞎腔”——盲艺人说书,大多是河南坠子。
“歇酸”——很酸。“歇”相当于“很”,如歇好,歇能等。有时“歇”又可读作“西”。
Y
“夜猫胡子”——蝙蝠。
“夜猫子”——猫头鹰。
“研儿里或者研儿门”——昨天。
“月司”——钥匙。
“易子”——肥皂。
“夜嘛黑”——傍晚。
“洋车子”——自行车。
“芋头”——比喻人很笨。
“洋茄子”——气球。
“洋柿子”——西红柿)
“迂摸”——说话啰嗦。
“易争或者易易争争”——形容人的性格不平和,二愣子。
“月老娘”——月亮。
“洋火”——火柴 。
“原是”——就是。
“倚巴”——尾巴 。
“烟巴子”——烟头。
“掖折子”——腹股沟。
“yue”——呕吐。
“尤咱”——现在。
“懿歪”——恶霸。
Z
“吱歪或者吱吱歪歪”——就是吵闹的意思,光说不干)
“扎实”——好。
“柱壮”——形容东西很结实。
“抓(zhua,二声”——干什么?
“咋呼”——大声说话。
“兹萨”——哆嗦。
“知不道 ”——不知道。
“揍饭”——做饭 。
“纸缺子”一般指纸箱子的厚纸板。
“罩立”——盛水饺的漏勺。
“字儿”——很愉快。还可以说,“多字儿白!”“字儿死了!”“字儿个挠地”等。
你还能想到什么?
欢迎朋友们补充完善!
济宁人豪爽,不计较小节,说话比较直,有的方言表面是骂人,真正含义却是感叹词或玩笑话。有些发音很特别,本地人也搞不清渊源。济宁方言以市中区、任城区为主要代表,12县市区又因地域不同也存在些许差别,但在济宁市范围内都听得懂。以下是部分济宁方言及解读。请注意!所有方言的用字,只表音,不表意。
A
“俺”。——我。
“唉怪!”——感叹词,多表示惊讶或者赞叹。比如:唉怪!你真厉害,竟然把这么重的石头搬起来了!
“唉怪怪!、唉怪来!”也是一样的意思。
B
“白逗了!”——不要闹了!
“憋了(le)气”——烧煤取暖的炉子。
“败坏头”——浪费、不节省过日子,与败家子的意思基本相同。
“傍黑”——傍晚。
“蹦喜欢”——很喜欢。
“蹦好”——挺好。
“蹦省事”——不用多费事。
“不孬”——好、不错。
“拔啦哈(都念平声)”——唢呐。
“不揉(rou)他”——不把他当回事,有轻蔑、看不起某人的意思。
“杯苦”——形容味道很苦。
“不庆里”——指人性格或者长相不和善。
“别啰啰了”——1、别再说了;2、对某事不要再办了。
“办瞎了”——交待的事没办成功。
“鼻疙巴”——鼻屎。
“北儿北儿地!”——本是骂人的话,用以发誓或盟誓。比如:1、我这次真的揍他了,北儿北儿地!不信你问他。2、今天的活动都必须去,谁不去北儿北儿地!
“卜鸽”——鸽子。
“不瓤”——不简单。比如:你能把这个事办了,那你真不瓤!
“不大里儿”——差不多。
“把里攥”——很有把握。同时还有个歇后语,“老马子(老太太)醒鼻涕——把里攥。”
“扁食”——水饺。
“八棍(平声)子”——木棒。
“棒子”——玉米。
“古拥”——身子不安静小幅度地动。
“摆怀”——摆弄。
“白(bei)汤”——济宁人常喝的一种用面加水做的汤,有时也把鸡蛋打碎入汤,叫做鸡蛋白汤。
“叭叭”——粪便、脏东西。一般是大人对儿童说。
“卜气眼儿”——肚脐眼。
C
“呲喽”——事情办错了或者没办成功。
“呲喽花”——形容一个人办事不稳当,说得漂亮不办实事儿。
“搓椅子”——簸萁。
“呲毛”——贬义词,常形容一个人品行不好。
“长果”——花生。
“车古轮子”——车轮子。
“刺恼”——1、皮肤刺痒;2、因心理不平衡而表现出的不满意情绪。比如:他看到人家得了2000元奖金心里难受、刺恼得慌。
“扎歪里杭”——皮肤刺痒,不舒服。
“操蛋”——不认真做事,甚至是搅和。
“操人”——故意坑人。
“操了我一把”——骗了我一次。
“长虫”——蛇
“凑(cou四声)空”——抽时间。
“场面”——很风光、有面子、讲面子。比如:张三家的喜酒办得可场面啦;这个人很场面。
“参撵”——拖延时间。。
D
“多咱”——什么时候?
“歹哪磊”——在什么地方。比如:小光,我找了你半天都不见你的影,你歹哪磊?
“嘟囔”——唠叨、说个不停。
“对(dui平声)”——两物相撞。 “捣鼓”——1、摆弄物品;2、贬义,指用阴谋手段在背后搅和事儿。比如:每当要提拔干部的时候,他就会集合一帮人瞎捣鼓。
“电棒子”——手电筒。
“得无依儿地”——故意地。
“当街”——大街上。
“地蛋”——土豆。
“刀螂”——螳螂。
“颠憨”——装傻、有时等同于“混账”。
“斗斗”——婴儿称妈妈的乳房。
“电驴子”——摩托车。
“腚帮子”——屁股。
“吊根”——骂人的话,说某人固执不开窍,不会周旋。
“豆枕”——枕头。
“叨”——拿筷子夹。比如:让人吃菜时会说,你叨呀!
“达达”—— 爸爸。
“勾担”——挑水的扁担。
“地排车”——板车。
“稻残子”——稗草。
E
“儿滴也、儿滴不”——“谁要不怎么样谁就是儿”这样一句誓言的简化,语义又更广泛。比如:1、儿的也!我一点都没骗你。2、儿的不!你们几个都在合同上签字了?
“恶洋人、恶影人”——讨厌人。比如:这个家伙真恶洋人!恶样得慌、恶洋死我了,都是一个意思。
“耳穗”——耳屎。
“屙粑粑”——解大便。一般对儿童说。
“恶狼珠子”—— 蜘蛛。
F
“分各儿”——硬币。
“发意症”--中邪。
“非倒”——摔倒。
G
“干月”——想呕吐的感觉。
“干月人”——恶心人,讨厌人。
“盖体”——被子。
“格勒拜子” ——膝盖。
“隔了绷”——脖子。
“胳付”——胳膊。
“胳乐 (le)芝”——掖窝。
“疙瘩汤”——用面做的一种汤。
“瓜打子”——用面做的一种油饼
“告点油、告告油”——机械的哪个地方不灵活了,添加些润滑油 。
“过绷儿、过一绷儿”——过一段时间。
“乖乖地也”——发誓的一种,类似于“儿滴不”。
“跟脚不?”——问鞋穿着合不合适。
“赶明儿”——明天。
“过明”——后天。
“过晌午”——下午。
“改儿里”——将来。
“个棒”——小木棍。
“够够地”烦到极点,再也不想了。
“歌蚤”——跳蚤。
“咯啵”——脏东西结成的片状物。比如小孩用鼻涕蹭袖子,时间久了,袖子乌黑发亮,称为脏的结咯啵啦。
“果切”——果然如此。
“光光蜓”——蜻蜓。
H
“呼你”——扇耳光
“后上”——晚上。
“憨巴子”——1、傻瓜;2、有时有褒义,指人做事实在。
“憨熊”——傻瓜。
“花sei”——指一个人办事不靠谱或者好捣蛋。
“恶”——厉害 。
“会操”——好玩,有意思。
“糊弄”——办事不认真。
“胡揉八扯”——胡说乱道。
“吼咸”——很咸。
“好着雷”——很好。
“河么”——青蛙。
“喝豆腐汤”——去赴人死了摆的宴席。
“喝汤”——吃晚饭。
“黄子”——对人的一种蔑称,一般与“这个”或者“那个”等连起来说,比如:你这个黄子!那个黄子!什么黄子!
“谎你”——骗你。
“猴期“——不孝顺。
“豁豁牙子“——没门牙的。
“和瑟”——哆嗦。
J
“局面”——有气派、有面子。
“就地”——立即、马上。
“倔和拉”——脚趾中间的部位。
“脚把丫子”——脚丫。
“绝对地也”——非常肯定的意思。
“踏拉板”——拖鞋。
“姐聊”——蝉。
“姐了归、知了猴——蝉蛹。
“戒溜子”——戒指。
“几巴眼”——眨眼。
“角个拉”——角落。
“今每儿”——今天。
“接乎”——公羊。
“借子”——尿布。
“妗子”——舅妈。
K
“可奥儿了”——感叹词,可好了的意思。
“可那点”——挪一点位置。
“可壮(三声)了”——很场面,很有面子。
“磕了头子”——小石头了儿或者干硬的泥巴疙瘩。
“寇(平声)”——指性格强,说话不让人;有时也指某种工具好用。比如:1、这个人真“寇”,咱们还是别惹他了。2、这把剪刀真“寇” ,一下就把绳子剪断了。
L
“列(lie平声)——万能动词,与干、办、做等一切可以实施的行为都可以用这个动词。
“溜地”——地面。
“裂了吧”——算了吧。
“列熊”——拉倒。
“老丝儿”——老师,不是用于教学的老师,一种与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的礼貌用语。比如:唉!请问“老丝儿”,去博物馆怎么走?
“老娘们”——一般指五十岁左右的妇人。
“老马子或者老马马”——一般指六十岁以上的妇女
“拉呱”——聊天。
“罗罗”——说话或者做事。比如:1、好了,不给你罗罗了,明天再说,我现在得走了。2、老兄,我托你办的那个事别再罗罗了。3、老李:那小子不是个东西,我得去揍他。老张:你可别瞎罗罗,那可不行。
“老爷地儿”——阳光地带。
“寥寥”——口头语,一般般
“凉凉里”——阴凉处。
“撕微”——摆弄东西,或者做动作。
“累地费儿费儿地”——累的喘气,费费地就是喘气呼呼的意思。
“老兼”——公牛。
“立棱”——1、斜眼看人,带有不服气的色彩;2、指人的性格倔强,带有贬义,相当于说某人二百五。
“楞”——相当于“很”。如楞好就是很好的意思。
M
“毛儿包”——乱七八糟。“骂世地也”——发誓.
“茅坑、茅子”——厕所。
“马古油子”——一种比较象蛐蛐的昆虫。
“没心烦”——不用担心。
“木的”——载人挣钱的人力三轮车。
“门对子”——春联。
“门欠子”——门槛。
“麻利地”——尽快的、利索点。
“妈突“——滑开了。
“每刀”——从前。
“面汤”——面条。
“魔叨”—— 批人说废话多或者办事慢。
“摸挛”——多指胸闷等。
“面叶子”——食品,用面做成薄皮煮吃,与面条的吃法相仿。
N
“那呵”——那里。
“白”——别、不要。
“年思”——去年
“泥狗”——泥鳅
“捻宁”——煎饼
“撵上”——追上
“慌慌地”——(指急着办什么事。
P
“炮仗”——鞭炮。
“卜土”——尘土。
“皮锤”——拳头。
Q
“球球”——QQ。
“欠儿里或者欠儿们”——前天。
“全奂”——完整。
“去了”——除了。
“曲喽泉”——蚯蚓。
“铅杯,钢杯”——铅笔,钢笔。
“求其儿”——稍微。
“青起来”——早晨。
“缺子”——痣。
R
“儒了头”——傻傻瓜瓜。
“日喽”——乱跑。
“日日搂搂”——不扎实,浮躁,办事不让人放心。
“日他猴里”——口头语。
S
“深炉子”——点炉子,把炉子烧着。
“捎”——水桶)。
“舌头力子”——蜥蜴 。
“烧包或片能”——向外人显摆自己的长处或别人没有的物品。
“烧汤”——做晚饭。
“筛月”——山药。
“山咋(zha,二声)子”——喜鹊。
“石牛”——母牛。
“晌午顶”——中午。
“丝脑”——食物变质的异味。
“死个狼”——屎壳郎。
T
“糖疙瘩”——糖块。
“踏拉板儿”——拖鞋。
“条更”——汤勺。
“头晌午”——上午。
“甜杆子”——甘蔗。
“天景”——院子。
“吐录下去了”——歪倒了、掉下去了。
“虽倒”——摔倒。
W
“屋当门”——客厅。
“乌拉牛”——田螺。
“杌子”——小方凳。
“王八羔子”——王八蛋。
“吾怨”——原来。
“午境头里” ——凌晨。
“窝了牛儿”——田螺。
“我一会给你要过去”——我一会给你打电话
“瓦躁”——窝囊、憋气。
“西得”——很好、不错。
“歪一会”——睡一会。
X
“蝎虎子”——壁虎。
“瞎话流云”——胡说八道、没真话。
“信人”——骗人。
“瞎了”——事情没办成功。
“差胡了”——事情没办成功。
“下巴磕子”——下巴。
“腮帮子”——腮部。
“戏匣子”——收音机。
“写字去”——学习去。
“吸好百?”——还好吧?问候的话。
“雪皮”——头皮屑。
“喜面”——人家生孩子去吃喜酒。
“掀锅”——开饭。
“歇”——很。
“瞎腔”——盲艺人说书,大多是河南坠子。
“歇酸”——很酸。“歇”相当于“很”,如歇好,歇能等。有时“歇”又可读作“西”。
Y
“夜猫胡子”——蝙蝠。
“夜猫子”——猫头鹰。
“研儿里或者研儿门”——昨天。
“月司”——钥匙。
“易子”——肥皂。
“夜嘛黑”——傍晚。
“洋车子”——自行车。
“芋头”——比喻人很笨。
“洋茄子”——气球。
“洋柿子”——西红柿)
“迂摸”——说话啰嗦。
“易争或者易易争争”——形容人的性格不平和,二愣子。
“月老娘”——月亮。
“洋火”——火柴 。
“原是”——就是。
“倚巴”——尾巴 。
“烟巴子”——烟头。
“掖折子”——腹股沟。
“yue”——呕吐。
“尤咱”——现在。
“懿歪”——恶霸。
Z
“吱歪或者吱吱歪歪”——就是吵闹的意思,光说不干)
“扎实”——好。
“柱壮”——形容东西很结实。
“抓(zhua,二声”——干什么?
“咋呼”——大声说话。
“兹萨”——哆嗦。
“知不道 ”——不知道。
“揍饭”——做饭 。
“纸缺子”一般指纸箱子的厚纸板。
“罩立”——盛水饺的漏勺。
“字儿”——很愉快。还可以说,“多字儿白!”“字儿死了!”“字儿个挠地”等。
你还能想到什么?
欢迎朋友们补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