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蚁吧 关注:424贴子:990

蚂蚁介绍————猛蚁篇 交流各种猛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横纹齿猛蚁
工蚁在1857年的加里曼丹首次被采集。工蚁体长9-12mm,暗锈红色至黑色,上颚、触角、足栗褐色。上颚和唇基具纵长细条纹,唇基前缘具细齿;头不细条纹从头部中央纵线向外发散;并腹胸和结节上具横细条纹。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亦有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浙江、广东、海南等地。蚁巢常筑于林边,稀草地等阴凉潮湿带,巢口有颗粒状泥土堆积物。工蚁个体能力极强,喜欢单独行动。厚实的身体提供了出色的防御力,尾部的螯针给予猎物致命的一击。
工蚁单型,体长约7.9-10.5mm。
头、上额、唇基、并腹胸和后腹部特征同属征。上颚和唇基具细纵刻纹;头部背面纵刻纹由中央向后发散。并腹胸和结节具横刻纹;其中前胸背板刻纹变化极大,周善益教授观察了广西各地的标本,发现其前胸背板刻纹的变化多达14种,约50%的个体为较有规则的横刻纹,其余的个体具各种形状,变化最大的个体仅在前胸背板的前缘具横刻纹,其后刻纹纵向。后腹部具密集网状刻纹和稀疏粗大具毛刻点,较暗;少数个体具细密纵刻纹。头和体背面具丰富的直立、亚直立毛,毛色金黄色至褐红色。茸毛色浅,在触角、足和后腹部较密集。体暗锈红色至黑色。上颚、触角和足暗红褐色。
蚁后与工蚁相似。但结节不具刻纹;并腹胸较厚实,小盾片发达,后腹部大。
特色
1、攀爬力差,喂养方便。
2、性情凶猛,战斗力超强。
3、耐旱耐饿,生命力极强,饲养容易

饲养图


1楼2017-02-07 08:25回复
    猎镰猛蚁猛蚁属,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被发现在印度北部和缅甸的部分地区。
    群落寿命: 十几年至二十几年
    群落规模: 成熟大群落能达一两百只
    繁殖速度: 慢
    蚁 后 制:; 普遍多后
    性 情: 凶猛
    战斗武器: 大颚和螯针
    作战方式: 单独作战
    战 斗 力: 强
    食 物 : 小昆虫
    工蚁单型,体长约15~18mm。头矩形,稍背腹压扁,两侧缘近平直,后头缘直或凹陷。上颚宽三角形,咀嚼缘具齿或齿不明显。须式3,3、4,3.唇基较窄,横形;其前缘凸,全缘或凹缘。额叶遮盖触角插入部。触角12节,柄节接近或超过后头缘。复眼较小,位于头侧中线之前。并腹胸各节背面等高或并胸腹节明显低于前、中胸背板;前胸背板宽,肩角圆,无刺或齿;前-中胸背板缝明显;中-并胸腹节缝不明显或消息。中、后足胫节具一大的栉状距和一小的简单距;爪简单。结节厚而高,前面垂直,端部略向前倾斜;背面观前面凸。具腹柄下突。后腹部粗大,前面平截;基二节间缢缩明显。螫针发达。
    群落寿命十几年至二十几年,成熟大群落能达一两百只。繁殖速度,较慢。多后制度。
    土中营巢,常位于林边,稀草地等阴凉潮湿地。巢口为火山口状,巢穴结构简单,分数层。群落数量不大,成熟大群落不超过两百只。单独行动,主要猎食节肢类小昆虫。发现猎物或敌人时,会左右摇晃屁股。通常尾随猎物潜伏靠近后,突然跃起攻击并用镰刀似的长齿牢牢夹住,然后用尾部螯针给予其致命一击。


    饲养图


    2楼2017-02-07 08:26
    收起回复
      2025-08-21 01:16: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敏捷扁头猛蚁是属于猛蚁亚科厚结猛蚁属,十群落寿命几年至二十几年的动物。
      【品种名称】敏捷扁头猛蚁
      【所属料目】猛蚁亚科 厚结猛蚁属
      【群落寿命】十几年至二十几年
      【群落规模】成熟大群落能达两三百只
      【繁殖速度】慢
      【蚁 后 制】单后,偶有雌性工蚁
      【性 情】凶猛
      【战斗武器】大颚和螯针
      【作战方式】单独作战
      【战 斗 力】超强
      【食 物】小昆虫、糖水
      【采集难度】★★★★★
      【珍稀程度】★★★★
      【饲养难度】★
      【人气指数】★★★★★
      分布于中国热带到温带的全境,属于广布物种。国外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蚁巢常筑于林边,稀草地等阴凉潮湿带,巢口有颗粒状泥土堆积物。工蚁个体能力极强,喜欢单独行动。厚实的身体提供了出色的防御力,尾部的螯针给予猎物致命的一击。
      工蚁单型,体长约9.5-15.5mm。蚁后体长稍大于工蚁,胸部更粗壮,中胸背板呈五边形凸起状,具翅基。头部略背腹扁平,故称"扁头"。侧缘微凸,边缘明显,后头缘深凹,后头角钝角状,上颚宽三角形,咀嚼缘具6~8齿。唇基窄,中部凸,前缘完整,缺中脊。触角柄节略超过后头角。复眼较小,位于头侧中线之前。并腹胸厚实,背面稍凸;前胸背板前缘圆 凸,前侧角略呈直角;前-中胸背板缝清晰,中-并胸腹节缝仅见凹痕;并胸腹节基面短于斜面,二者连接处圆滑,两侧具边缘。。结节侧面观前面平直,后面端部向前倾斜;背面观前面凸,后面平。腹柄下突三角形,前下侧钝角形。后腹部粗大,基二节间缢缩明显。螫针伸出。 上颚具细纵刻纹和稀疏粗刻点;头部和并腹胸具密集刻纹;头部纵刻纹向后发散;前胸背板前缘刻纹横形,其后部以及中、并胸腹节和结节具纵刻纹;并胸腹节斜面和结节背面具横刻纹;后腹部具细密刻点,其中第1节刻点较粗。立毛黄色,细而稀疏。短茸毛密集,遍布全身。体黑褐色至黑色。上颚、触角鞭节、足和后腹部末端暗红褐色。
      折叠
      特色
      1、攀爬力差,喂养方便。
      2、性情凶猛,战斗力超强。
      3、耐旱耐饿,生命力极强,饲养容易。

      饲养图


      3楼2017-02-07 08:27
      收起回复
        红足穴猛蚁属于猛蚁亚科厚结猛蚁属,是蚂蚁的一种,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贵州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品种名称】pachycondyla rufipes
        【所属料目】猛蚁亚科 厚结猛蚁属
        【群落寿命】几年至十几年
        【群落规模】成熟群落数百只
        【繁殖速度】快
        【蚁 后 制】单后制或工雌蚁
        【性 情】凶猛
        【战斗武器】大颚和尾刺
        【作战方式】单独作战
        【战 斗 力】极强
        【食 物】小昆虫、糖水
        【适用蚁巢】
        【采集难度】★★★★★
        【珍稀程度】★★★★★
        【饲养难度】★
        【人气指数】★★★★★
        【生活习性】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贵州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中营巢,喜欢阴凉潮湿的生境,巢口有颗粒状泥土堆积物。巢穴较浅,分为上下数层复式结构。群落数量不大,通常只有数十上百只,工蚁也能繁殖产卵。通常由地位的高低决定繁殖的仅力,因此会有工蚁形态繁殖蚁、雌性工蚁的存在,这是比较有趣的现象。该蚁主要出没于林缘阴湿处,被捉时后腹部竖起,并喷射出白色泡沫。人被其叮咬后立即红肿。
        【体形特征】工蚁单型。体长约15-17mm。
        头长大于宽,前部略窄于后部,两侧缘及后头缘直。上颚咀嚼缘具不明显的齿。唇基横形,中部凸,具中脊。触角12节,柄节刚到达后头角。复眼较小,位于头侧中线之前。并腹胸厚,各节等高;前-中胸背板缝清晰,中-并胸腹节缝消失;并胸腹节斜面凹,边缘明显。结节厚而高,侧面观长方形,背面观前面凸,后面凹,背缘具1列齿。腹柄下突三角形,后下角齿状。后腹部粗大,基二节间缢缩明显。螫针常伸出。
        上颚具细纵刻纹和稀疏刻点;头、并腹胸和结节具粗密刻点;并胸腹节斜面和结节背面光亮;后腹部基部2节具粗纵刻纹,刻纹间具粗刻点;其余各节刻点细密。全身密被黄色直立、亚直立细毛和丰富茸毛。体黑色。上颚、触角、足和后腹部末端红褐色。红足穴猛蚁
        蚁后与工蚁相似。但并腹胸背面比较凸;中胸背板和小盾片发达;后腹部粗大。
        【特 色】1、身材粗壮,长相威猛。
        2、会喷泡沫,非常有趣。
        3、会嘶叫,警告来犯者。
        4、攀爬力差,饲养方便。

        饲养图


        4楼2017-02-07 08:28
        收起回复
          大齿猛蚁,又被称为"诱捕颚蚁",其学名是"Odontomachus bauri",蚁科大齿猛蚁属的一类昆虫。它的上下颌是自然界闭合速度最快的食肉性动物之一。有研究纪录显示,其上下颌闭合速度可达126-230公里/小时。
          大齿猛蚁又被称为“诱捕颚蚁”,其学名是“Odontomachus bauri”,它的是自然界上下颌闭合速度最快的食肉性动物之一。有研究纪录显示,其上下颌闭合速度可达126-230公里/小时。
          据<生命科学>06年8月23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地球上攻击速度最快的动物,更神奇的是,这种拉丁美洲蚂蚁合嘴时产生的爆发力还能把自己送到“高空”,逃离危险。
          蚂蚁的力量非凡的嘴巴给了科学家们发明推进体系的微型机器人的灵感,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生态学家兼昆虫学家安德鲁·苏雷兹他告诉《生命科学》杂志:“如用于营救工作的机器人。” 苏雷兹主要研究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bauri,从19世纪初,研究人员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蚂蚁能够通过它们不可思议的嘴巴产生的力量把自己弹到高处,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人能证明蚂蚁的跳跃能力来自自己的嘴巴。
          研究人员从哥斯达黎加收集到了这种大齿猛蚁。苏雷兹仍然记得他和他的同事布莱恩·费希尔在旧金山加州科学学院挖出了一窝大齿猛蚁,他说:“象爆米花一样遍地都是蚂蚁,还有很多蚂蚁爬到我们身上开始咬我们。”
          苏雷兹和费希尔,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拉·佩特科和约瑟夫·拜奥发现,蚂蚁进攻的速度之快是地球引力加速度的10万倍,这意味着它咬的速度比人类眨眼速度快2300倍,可达每小时145英里。不仅速度奇快,它合嘴时还十分有力,上下颌的咬合力能达到其体重的300到500倍。苏雷兹说:“直到现在,都没有照相机能够快速捕捉到蚂蚁咬东西的嘴巴运动。”他和他的同事们必须使用高倍摄像机来拍摄蚂蚁,这种摄像机每秒能捕捉25000个画面,大约比通常的电影拍摄速度快1万倍。(图)大齿猛蚁
          猎鹰俯冲的速度快达每小时300英里,但是,它们是依靠地球引力,而且起点在高处,借助地球引力和其他帮助俯冲,所以,这些大齿猛蚁是动物界中身体移动最快的动物,研究发表于8月21日的网上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实验显示,蚂蚁使用它们的嘴咬猎物,攻击敌人或者逃生。在对抗敌人时,蚂蚁对着它的敌人合上自己的嘴巴,实验中,它们的“敌人”是薄塑料片和金属,它们正是这样攻击“敌人”或者跳起来逃走。有趣的是,它能跳到大约15英寸远,这个长度相当于一个5英尺6英寸高的奥运健儿破纪录的132英尺的跳远成绩。
          当研究人员引入它的“敌人”后,如蜘蛛,大齿猛蚁有时会使用所谓的“逃生跳”,它的嘴巴直接对着地面合拢,这一合拢能让自己跳到3英寸的高处,对于一个5英尺6英寸的奥运选手来说,他弹跳的高度是44英尺,破纪录的跳高选手的弹跳高度也刚刚高过8英尺。目前,苏雷兹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蚂蚁的这种能产生冲击力的嘴巴是否能用于工程学。他说:“这只是依靠自然和进化来考虑创新方法的另外一个例子。”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大齿猛蚁是地球上攻击速度最快的动物。它能在0.13毫秒内合嘴咬中猎物,比人类眨眼速度快2300倍。不仅如此,遇到危险时,大齿猛蚁合嘴时产生的力量还能把自己带至8厘米的“高空”,并落在40厘米外的安全地带。
          这份研究报告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文章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副教授希拉·帕特克及课题组的同事运用高倍速视频技术,对一些哥斯达黎加大齿猛蚁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这些蚂蚁合嘴时所用时间平均为0.13毫秒,比人类眨眼速度快2300倍。如果把大齿猛蚁上下颌之间的距离与闭合速度做个形象比喻,其速度相当于每小时125-233公里。不仅速度奇快,大齿猛蚁合嘴时还十分有力。虽然它的体重只有12.1-14.9毫克,但这些蚂蚁每合一次嘴,上下颌的咬合力能达到其体重的300倍。
          大齿猛蚁的猎物通常是小昆虫,如幼小蟋蟀等。不过,它们有时也会扑空。
          更令人称奇的是,蚁嘴不仅是大齿猛蚁的捕猎工具,还可以帮助大齿猛蚁脱离危险。如果大齿猛蚁合嘴时撞击地面,产生的力量能把一只体长0.8厘米的蚂蚁带至8厘米“高空”,并落在40厘米以外的安全地带。这相当于一个身高1.67米的人跳高13米,然后在40米外落地。
          帕特克把这个原理比喻为拉弓。他说,在强有力的头部肌肉带动下,蚁嘴张得很大。积蓄一定力量后,上下颌以极快速度闭合,释放出很大冲力,把大齿猛蚁弹到空中。
          但大齿猛蚁不会因此受伤。“着陆”后,它们通常打一个滚,然后继续前行。有时,它们还会在“飞行”过程中抓一些东西“垫背”。
          这一发现,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科学难题。“早在19世纪,科学界就开始讨论蚂蚁是否有意识地以上下颌为工具跳离地面,但直到我们的研究出现以前,没有人提供可靠证据,”帕特克说。
          可用于机器人
          苏亚雷斯表示,研究成果还可以用于其他科学研究。蚂蚁能积蓄力量,然后在瞬间释放出来,这一原理可用于开发机器人。
          据《生命科学》06年8月23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地球上攻击速度最快的动物,更神奇的是,这种拉丁美洲蚂蚁合嘴时产生的爆发力还能把自己送到“高空”,逃离危险。
          蚂蚁的力量非凡的嘴巴给了科学家们发明推进体系的微型机器人的灵感,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的生态学家兼昆虫学家安德鲁·苏雷兹他告诉《生命科学》杂志:“如用于营救工作的机器人。” 苏雷兹主要研究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bauri,从19世纪初,研究人员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蚂蚁能够通过它们不可思议的嘴巴产生的力量把自己弹到高处,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人能证明蚂蚁的跳跃能力来自自己的嘴巴。
          研究人员从哥斯达黎加收集到了这种大齿猛蚁。苏雷兹仍然记得他和他的同事布莱恩·费希尔在旧金山加州科学学院挖出了一窝大齿猛蚁,他说:“像爆米花一样遍地都是蚂蚁,还有很多蚂蚁爬到我们身上开始咬我们。”
          苏雷兹和费希尔,以及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拉·佩特科和约瑟夫·拜奥发现,蚂蚁进攻的速度之快是地球引力加速度的10万倍,这意味着它咬的速度比人类眨眼速度快2300倍,可达每小时145英里。不仅速度奇快,它合嘴时还十分有力,上下颌的咬合力能达到其体重的300到500倍。苏雷兹说:“直到现在,都没有照相机能够快速捕捉到蚂蚁咬东西的嘴巴运动。”他和他的同事们必须使用高倍摄像机来拍摄蚂蚁,这种摄像机每秒能捕捉25000个画面,大约比通常的电影拍摄速度快1万倍
          远古蚂蚁
          猎鹰俯冲的速度快达每小时300英里,但是,它们是依靠地球引力,而且起点在高处,借助地球引力和其他帮助俯冲,所以,这些大齿猛蚁是动物界中身体移动最快的动物,研究发表于8月21日的网上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实验显示,蚂蚁使用它们的嘴咬猎物,攻击敌人或者逃生。在对抗敌人时,蚂蚁对着它的敌人合上自己的嘴巴,实验中,它们的“敌人”是薄塑料片和金属,它们正是这样攻击“敌人”或者跳起来逃走。有趣的是,它能跳到大约15英寸远,这个长度相当于一个5英尺6英寸高的奥运健儿破纪录的132英尺的跳远成绩。
          当研究人员引入它的“敌人”后,如蜘蛛,大齿猛蚁有时会使用所谓的“逃生跳”,它的嘴巴直接对着地面合拢,这一合拢能让自己跳到3英寸的高处,对于一个5英尺6英寸的奥运选手来说,他弹跳的高度是44英尺,破纪录的跳高选手的弹跳高度也刚刚高过8英尺。目前,苏雷兹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蚂蚁的这种能产生冲击力的嘴巴是否能用于工程学。他说:“这只是依靠自然和进化来考虑创新方法的另外一个例子。”



          5楼2017-02-07 08:28
          收起回复
            细猛蚁有行军迁移的习性,常在林间能看到它们行军的队伍。也是少数几种会集体作战的猛蚁,行动迅速,性情凶悍,更为奇特的是会嘶叫通知同伴和警告来犯之敌。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
            【群落寿命】几年至十几年
            【群落规模】成熟群落上千只
            【繁殖速度】快
            【蚁 后 制】单后制
            【性 情】凶悍
            【战斗武器】螫针
            【作战方式】集体作战
            【战 斗 力】超强
            【食 物】小昆虫
            【采集难度】★★★★★
            【珍稀程度】★★★★★
            【饲养难度】★★★
            【人气指数】★★★★★
            【生活习性】分布于广西、江西、云南、四川、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台湾。土中营巢,喜欢阴凉潮湿的生境。巢穴入土较浅,结构简单,分2-3室。采集时候,只要一不小心让它们爬到手上,愤怒的它们立即将毒刺狠狠的刺进去,伤口刺痛难忍,并且会红肿,群落大的时候就比较恐怖了,往往都会把我们刺得落荒而逃。
            【体形特征】工蚁单型,工蚁体长约7.5-8.5mm。蚁后体长约8.6mm。
            头长大于宽,矩形,两侧缘近平行,后头缘几平直。上颚长三角形,仅具端齿。唇基较宽,中部凸,无中央纵脊,其前缘圆凸。触角柄节约1/3超过后头缘。复眼大,较平,位于头侧近前端。并腹胸长;前、中胸背板凸,背板缝清晰,略凹陷;中-并胸腹节缝处深凹;并胸腹节基面凸,圆形过渡到斜面,背面观后端宽于前端。结节厚,近长方形,微前倾;其前面凸,后面直,背面凸,向前倾斜;背面观梯形,前窄后宽。腹柄下突小,齿状。后腹部长卵形,基二节间缢缩明显。螫针发达。
            上颚、唇基、头部和并腹胸均具密集均匀的细纵刻纹;前胸背板刻纹会聚;并胸腹节斜面刻纹较粗;结节具细刻纹和稀疏刻点;后腹部光亮,头和体背面具丰富的直立、亚直立短毛;茸毛仅存在于触角和足。体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触角鞭节和足跗节暗红褐色;基瘤、鞭节未节和后腹部未端橙黄色。幼年工蚁全体黄褐色。
            蚁后头小;上颚退化成小叶片状;缺齿。复眼极大而突出;单眼3个。触角柄节短,约为鞭节第2节长的1/2;鞭节第1节最短,约为第2节长的1/3。并腹胸厚实,中胸背板由一"V"形沟缝分为前、后2部分,前部凸,后部较平;小盾片与中胸背板后部等高;并胸腹节斜面短,中央略凹;基面平滑进入斜面。后腹部细长;外生殖器发达,其两侧为宽大片状的生殖器。立毛细短密集,体色深黄色。其余特征同工蚁。【特 色】1、大体型集体作战品种。
            2、异常凶悍,猎食非常精采。
            3、会行军,会嘶叫。
            4、爬不上光滑的壁面,方便饲养。


            6楼2017-02-07 08:30
            回复
              郑氏猛蚁。 体长14mm-17mm身材魁梧,外表和扁头相近但比扁头粗壮凶猛,攻击性更强。喜欢单独行动,遇见感兴趣的大型猎物会采取群攻。多后制,耐寒能力强于扁头,耐旱能力比扁头略差。


              7楼2017-02-07 08:30
              回复
                子弹蚁(拉丁文学名:Paraponera)是拟猛蚁亚科下的Paraponera属的一种,该属蚂蚁现存仅有一种。首先是由Jerdon在1851年描述,他描述的种是Harpegnathos Saltalor,他指出,这种蚂蚁有四分之三英寸长,在受到惊吓或打扰时会跳跃逃走。它们上颚强壮有力,并且有厉害的尾刺。
                它们在地下筑巢,特别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虫。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这些一英寸长的昆虫的名字是根据它们的毒刺命名的,被它们叮后产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昆虫和小型的蛙类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
                子弹蚁,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栖息在中南美洲,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而且样子和外貌与黄蜂的祖先相似,数百万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由于进食习惯等原因,这种生活在拉美森林中的蚂蚁总是单独觅食。他是一种小型的毒蚂蚁。
                子弹蚁体长大约3厘米,,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于是昆虫,甚至小型的蛙类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由于进食习惯等原因,这种生活在拉美森林中的蚂蚁总是单独觅食。它的叮咬对人来说虽不致命,却能造成巨大的痛苦。据说,这种疼痛比被子弹击中还难受,因此得名(子弹蚁)。
                这些一英寸长的昆虫的名字是根据它们的毒刺命名的,被它们叮后产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大部分科学家称,这种昆虫的毒刺使人产生的痛感最为剧烈。辛辛那提动物园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馆馆长兰迪·摩根马说:“我曾被子弹蚁叮咬过,我感觉与其他毒虫相比,那种痛感是最剧烈的。它能持续24小时甚至更高,我一直感觉好像有人用棒球棍重重地击打我,那种疼痛深入骨髓,令人难以忍受。
                子弹蚁可以以小型蛙类为食,但它们的克星却是体型小得可怜的驼背蝇。当子弹蚁挥舞着大钳子招摇过市时,只要碰到驼背蝇它们就会直接面临死亡的威胁,即使身上带有剧毒也束手无策:因为微小的驼背蝇有一种专门对付子弹蚁的解毒药,而子弹蚁的钳子太大太重,根本不能给对手造成任何威胁。最后,这些苍蝇达成了目标:它们把卵产在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子弹蚁的体型要比它们大上100倍。它们的蛆虫注定可以大吃一顿了。
                子弹蚁在施密特刺痛指数(Schmidt Sting Pain Index)上的得分最高,这个指数是由西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贾斯廷·施密特制作的,该指数图表把不同昆虫的致痛因素进行对比。他是如何知道这些昆虫的刺痛程度呢?为了制作这个指数表,他亲自尝试了各种毒虫的叮咬。施密特刺痛指数这样描述了子弹蚁的刺痛,“不参杂任何成分的剧烈疼痛。就像赤脚走在火红的木炭上,而且还有3英寸长生锈的钉子扎入脚后跟里。”南美洲的一个本土部落(子弹蚁的产地)用子弹蚁对本部的年轻人进行严格考验——年轻人必须戴上有数百只发怒的子弹蚁的手套。这些年轻人不仅每次要让子弹蚁叮咬10分钟,而且还要不断重复20次。但是对他们来说幸运的是,虽然这种昆虫叮咬后非常疼痛,但是它不会留下永久性损伤。



                8楼2017-02-07 08:32
                收起回复
                  2025-08-21 01:10: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产地。云南版纳 繁殖速度 非常缓慢。喜欢吃水果(苹果。梨 等甜性水果)不喜欢吃蜂蜜水 。攻击方式:发现小樱桃 4MM的。包围 屁股微微上翘 用颚快速攻击猎物 然后快速收回 。无限循环 。
                  喂食: 工蚁会把食物抬到所谓 喂食区 把幼搬运到猎物身上 开始吸食。工蚁好像很不吃小昆虫。或者更喜爱水果。知道清理残杂食物。连攀爬摔跤 翻车 都需要好几秒时间爬起来。
                  http://tieba.baidu.com/p/2833168963这里面有个小眼迷猛蚁的视频


                  9楼2017-02-07 08:32
                  收起回复
                    聚纹双刺猛蚁,头卵圆形,长大于宽。上颚宽三角形,咀嚼缘具12齿,大小相间排列。唇基中部凸,前缘突出,后缘延伸至两额脊之间。额脊宽平。触角柄节约1/2超过后头缘。复眼椭圆形,位于头中线之后。并腹胸背面较平直;前胸背板宽,前部钝圆;中胸背板短,横形;前-中胸背板缝和中-并胸腹节缝明显;并胸腹节基面平直,约与斜面等长。结节厚,前面圆凸,后面平直;顶端具2个尖刺,指向后上方。腹柄下突大;前下角具1长齿,后下角具1短齿。后腹部基二节间缢缩明显。螫针发达。
                    南方各省多有分布。土中营巢,巢口火山口状,较为明显。巢穴入土较浅,结构也较为简单,2-3室。群落一般不大,多为数十只。该蚁为比较原始古老的蚁种,职型分化单一,每只工蚁都可交配繁殖。通过地位的高低来决定产卵繁殖的权力,繁殖蚁更迭交替。工蚁偶尔会偷偷产卵,但会被同伴吃掉。信息素交流比较少,每次只能带领一两只同伴共同外出觅食。
                    工蚁单型,体长约10-13mm,。
                    上颚具稀疏刻点和细刻纹;头、并腹胸和结节具密集而有规则的粗刻纹;前胸背板刻纹横向,具常与侧缘的纵向刻纹会聚;中胸背板具刻点,侧板具纵刻纹;并胸腹节背刻纹纵向,在中央形成一纵带,与斜面的横向刻纹会聚。结节刻纹向顶端会聚。后腹部第1节刻纹向背后缘中央会聚,故称"聚纹双刺猛蚁";其余腹节无刻纹而具细密刻点。全身具丰富直立、亚直立短毛和密集茸毛。体黑色。上颚、触角柄节基部和端部、鞭节和足粟红色,有时足为红褐色。后腹部末端和各腹节后缘黄褐色。
                    饲养容易,对条件要求很低。


                    10楼2017-02-07 08:33
                    回复
                      @残花ゝ昙花一现


                      11楼2017-02-07 08:33
                      收起回复
                        我养的大齿猛蚁总是莫名其妙的死亡楼主能帮忙找下原因么?湿度60%~70%左右,温度21°~24°都够,也没饿着他们,可是每天都会死个3~5只


                        12楼2017-04-01 12:23
                        收起回复
                          新手请教下楼主,我的扁头这几天每只都快速不停地摆触角,还相互蹬腿撅屁股,这是怎么回事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03 02:42
                          收起回复
                            我准备便宜的猛蚁全部入手一窝。大佬们有没有推荐的巢啊。各种猛蚁巢,求推荐啊。到时候开贴记录。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6-26 10:17
                            收起回复
                              2025-08-21 01:04:0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他们咬人蛰人怎么办?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9-10-23 11: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