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齐AKG K700系列以后,忽然间对拜亚动力的耳机来了兴趣,银白色金属的质感搭配相关的耳放一看感觉就很骚的样子,于是在去年双十一双十二旗舰就购入了四个大耳,加上年初海淘的黑色T90,又完成一波成就。在耳放的搭配上,也做了不少的尝试,正巧杰大出了一款新的THOR-X小耳放,果断的搞了一台,对于UPD-3推K701的满意度,我相信这款小耳放也不会差,事实如我所料。
机子到手差不多一个半月,手里白牙大耳也有几只,还是写点听感好了,...仅代表个人主观听感,若有不同观点。关我毛事~概不负责。233~

外观方面,精致小巧,仅比巴掌大一些~外壳黑白相间的熊猫色,磨砂的金属质感,可以说是拜亚动力大耳的绝配~DT880/DT990现版本色是银色,而次旗舰的DT1770/DT1990是黑色,放在一起都很养眼的说。
由于是金属磨砂所以容易沾染指纹,如果不小心使用也容易留下划痕。
啧啧,小金标也是自己贴上的。前面板相当简洁,仅有一个6.35插座耳机孔,电源指示灯,以及音量旋钮。咋一看都爱不释手~

顶部则是刻有J.C AUDIO的LOGO。做了阳极氧化。边缘则是做了倒角和切边,不至于划伤手。底部也是一样的银色。同时有四个金属衬脚。手机拍的渣图随便看看就得了哈~

后面板就更简单了,一组RCA,电源接口、开关,以及编号铭牌贴。低价位的纯耳放不需要太多功能,简简单单就挺好。不过开关我认为放在前面板会更方便更合适一些,如同UDP-3模式切换的按键便很好。
不知是否会出配套的小解码器凑成一套西装。但这耳放目前是驱动高阻版本的耳机,例如森海HD600\HD650,拜亚动力的DT880\DT990 600欧等。年后会出同款针对AKG系列的低阻耳放,相比中高阻的版本,低阻版本会降低电源电压,增加电流输出一倍以上,更适合AKG 飞利浦 Hifiman 歌德 的中低阻耳机。

由于只有一组RCA,因为连接的方式有:①直接一条3.5转RCA一分二线接随身播放器作为音源。②两条RCA接CD机做音源。等等~


测试耳机均为拜亚动力系列,从左到右顺序依次是:DT990 600Ω\DT880 600Ω\DT1770 PRO 250Ω\DT1990 PRO 250Ω。音源飞傲X7,线材乃是原装的电源线、MPS的3.5转RCA一分二线。歌曲皆是无损音质。
测试音乐:石川绫子——《めざせポケモンマスター (COVER:松本梨香)》

这张专辑由美女小提琴家——石川绫子演奏,人美活好。嘿嘿嘿。本次选其中的《めざせポケモンマスター (COVER:松本梨香)》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看过《神奇宝贝》的都晓得,OP的片头曲,就不详细多说了。
稍微热机过后开始播放,音量旋钮开到12点刚刚好。首先是DT880,开声非常均衡、比较宽松,三频衔接自然,低频下潜要比T1深一丢丢,高频不是很突出,但延伸高,泛音表现非常舒服,相对于DT990要黯一些。通透度还是差点意思,有些有些颗粒感,当然对比AKG K700系列的话就强不少。DT880小提琴的声音会比较靠前,但是不冲,挺柔和,线条感不硬,十分耐听,整首活跃的曲风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总结就是一个词:中正平和~。这也是为何说DT880在拜亚里算挺杂食的耳机了。
THOR-X下的DT990,在播放这首曲子给我的惊喜在于高频,能量感充沛,力度速度都很给力,相较于DT880的平和,那么DT990的高频就是激进,在转调时那么一拉直入心扉~。在低频部分,解析力明显更好一些,控制好了并不会糊。
再来就是次旗舰DT1770 PRO,THOR-X音量旋钮开到9点钟方向合适。封闭式的DT1770 PRO,虽定位监听,但其高素质以及德国调音还是征服了不少人。低频表现相当出彩,丰满厚实却不轰头,比起DT880/DT990的要更紧致凝实。在中高频小提琴的音色很亮丽鲜明,质感突出、显得圆润厚实。整体沉稳又不缺乏张力。横向纵向声场比较规整,但会有一定的桶音,习惯了封闭式的话也算不上什么缺点。密度依然比较饱满,能量感很足。
最后是开放式次旗舰DT1990 PRO,和DT1770 PRO一耳朵两相对比,就封闭式和开放式的区别而已,不过细细品味之下,然而并不是那么回事,在THOR-X下,DT1990声音比较蓬松柔顺无毛刺,特别是在中频部分充沛绵密、饱满而润泽,整体气势把握极好,通透度比之DT1770要强太多。声场规整相当,纵深差不多,解析恰到好处,擦弓触弦宛如眼前。乐感氛围比DT1770要活泼一些,没后者那么严肃。两款耳机都是偏向监听的典型拜亚风格,中性自然,拥有不错的高还原度,音染较少,听小提琴、琵琶之类的弦乐相当合适。
测试音乐:佐藤利奈——《待たないで》

2007年发布的专辑,距今正好十年,本次选取其中的《待たないで》,人声甜美,鼓点有力,经常单曲循环的好歌~
先来看DT880的表现吧!在THOR-X下,刚开曲的鼓点低频,下潜恰到好处,量感不多也不少,富有弹性。人声相对于乐器靠后一丢丢,中频控制得一般,齿音还是有点,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解析还是很不错的,在混响里不至于一团糊,颗粒感比较细腻、线条感柔滑,曲子后半部分贝斯伴奏也很清晰。整体表现四平八稳,还是很耐听的。
而DT990呢,低频方面密度大些,中频人声近但偏薄、清亮,没DT880饱满。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地方还会刺。当然分离度,层次感好过DT880。钢琴部分的泛音很舒服~典型的中间凹两边翘。
到次旗舰DT1770 PRO,在THOR-X下,低频表现更加惊人,声音凝聚、下潜深,量感要多些许,丰满厚实。人声纤细柔顺,很抓耳很耐听。在贝斯一次次拨弦DT1770的刻画要更清晰和轮廓感明确,连绵不绝伴奏相当带感。两个字形容:中正。
最后是次旗舰DT1990 PRO,PRO系印象中都是比较直白,但在这里人声表现并不弱,距离适中结像精准而富有乐感,细腻柔顺,高频部分清亮,细节丰富,延伸自然平滑。而中频珠圆玉滑很讨好耳朵,小清新略带一点甜蜜。低频质感出色,但略显拖沓,给我的感觉总是慢一拍,收得慢一丢丢。整体声音比较放得开、相当通透,但不至于无限延伸的空洞。
以上便是手头四只拜亚大耳在THOR-X耳放的表现,DT880四平八稳,DT990激进有力。DT1770 PRO庄严丰满,DT1990 PRO活泼宽松。各有各的味道~在1500价位里的纯耳放THOR-X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使是低阻的AKG K700系列也推得很好~之前在广西南宁举办过试听交流会,T1二代推得有模有样。可惜海淘的黑色T90还没到手~不然也会加入其听感。我也是时候出掉一些大耳上旗舰了。
最后最后最后在说一下,个人听感。一千个人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音乐的偏好及理解仅代表自己的主观感受。
机子到手差不多一个半月,手里白牙大耳也有几只,还是写点听感好了,...仅代表个人主观听感,若有不同观点。关我毛事~概不负责。233~

外观方面,精致小巧,仅比巴掌大一些~外壳黑白相间的熊猫色,磨砂的金属质感,可以说是拜亚动力大耳的绝配~DT880/DT990现版本色是银色,而次旗舰的DT1770/DT1990是黑色,放在一起都很养眼的说。
由于是金属磨砂所以容易沾染指纹,如果不小心使用也容易留下划痕。
啧啧,小金标也是自己贴上的。前面板相当简洁,仅有一个6.35插座耳机孔,电源指示灯,以及音量旋钮。咋一看都爱不释手~

顶部则是刻有J.C AUDIO的LOGO。做了阳极氧化。边缘则是做了倒角和切边,不至于划伤手。底部也是一样的银色。同时有四个金属衬脚。手机拍的渣图随便看看就得了哈~

后面板就更简单了,一组RCA,电源接口、开关,以及编号铭牌贴。低价位的纯耳放不需要太多功能,简简单单就挺好。不过开关我认为放在前面板会更方便更合适一些,如同UDP-3模式切换的按键便很好。
不知是否会出配套的小解码器凑成一套西装。但这耳放目前是驱动高阻版本的耳机,例如森海HD600\HD650,拜亚动力的DT880\DT990 600欧等。年后会出同款针对AKG系列的低阻耳放,相比中高阻的版本,低阻版本会降低电源电压,增加电流输出一倍以上,更适合AKG 飞利浦 Hifiman 歌德 的中低阻耳机。

由于只有一组RCA,因为连接的方式有:①直接一条3.5转RCA一分二线接随身播放器作为音源。②两条RCA接CD机做音源。等等~


测试耳机均为拜亚动力系列,从左到右顺序依次是:DT990 600Ω\DT880 600Ω\DT1770 PRO 250Ω\DT1990 PRO 250Ω。音源飞傲X7,线材乃是原装的电源线、MPS的3.5转RCA一分二线。歌曲皆是无损音质。
测试音乐:石川绫子——《めざせポケモンマスター (COVER:松本梨香)》

这张专辑由美女小提琴家——石川绫子演奏,人美活好。嘿嘿嘿。本次选其中的《めざせポケモンマスター (COVER:松本梨香)》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看过《神奇宝贝》的都晓得,OP的片头曲,就不详细多说了。
稍微热机过后开始播放,音量旋钮开到12点刚刚好。首先是DT880,开声非常均衡、比较宽松,三频衔接自然,低频下潜要比T1深一丢丢,高频不是很突出,但延伸高,泛音表现非常舒服,相对于DT990要黯一些。通透度还是差点意思,有些有些颗粒感,当然对比AKG K700系列的话就强不少。DT880小提琴的声音会比较靠前,但是不冲,挺柔和,线条感不硬,十分耐听,整首活跃的曲风能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总结就是一个词:中正平和~。这也是为何说DT880在拜亚里算挺杂食的耳机了。
THOR-X下的DT990,在播放这首曲子给我的惊喜在于高频,能量感充沛,力度速度都很给力,相较于DT880的平和,那么DT990的高频就是激进,在转调时那么一拉直入心扉~。在低频部分,解析力明显更好一些,控制好了并不会糊。
再来就是次旗舰DT1770 PRO,THOR-X音量旋钮开到9点钟方向合适。封闭式的DT1770 PRO,虽定位监听,但其高素质以及德国调音还是征服了不少人。低频表现相当出彩,丰满厚实却不轰头,比起DT880/DT990的要更紧致凝实。在中高频小提琴的音色很亮丽鲜明,质感突出、显得圆润厚实。整体沉稳又不缺乏张力。横向纵向声场比较规整,但会有一定的桶音,习惯了封闭式的话也算不上什么缺点。密度依然比较饱满,能量感很足。
最后是开放式次旗舰DT1990 PRO,和DT1770 PRO一耳朵两相对比,就封闭式和开放式的区别而已,不过细细品味之下,然而并不是那么回事,在THOR-X下,DT1990声音比较蓬松柔顺无毛刺,特别是在中频部分充沛绵密、饱满而润泽,整体气势把握极好,通透度比之DT1770要强太多。声场规整相当,纵深差不多,解析恰到好处,擦弓触弦宛如眼前。乐感氛围比DT1770要活泼一些,没后者那么严肃。两款耳机都是偏向监听的典型拜亚风格,中性自然,拥有不错的高还原度,音染较少,听小提琴、琵琶之类的弦乐相当合适。
测试音乐:佐藤利奈——《待たないで》

2007年发布的专辑,距今正好十年,本次选取其中的《待たないで》,人声甜美,鼓点有力,经常单曲循环的好歌~
先来看DT880的表现吧!在THOR-X下,刚开曲的鼓点低频,下潜恰到好处,量感不多也不少,富有弹性。人声相对于乐器靠后一丢丢,中频控制得一般,齿音还是有点,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解析还是很不错的,在混响里不至于一团糊,颗粒感比较细腻、线条感柔滑,曲子后半部分贝斯伴奏也很清晰。整体表现四平八稳,还是很耐听的。
而DT990呢,低频方面密度大些,中频人声近但偏薄、清亮,没DT880饱满。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地方还会刺。当然分离度,层次感好过DT880。钢琴部分的泛音很舒服~典型的中间凹两边翘。
到次旗舰DT1770 PRO,在THOR-X下,低频表现更加惊人,声音凝聚、下潜深,量感要多些许,丰满厚实。人声纤细柔顺,很抓耳很耐听。在贝斯一次次拨弦DT1770的刻画要更清晰和轮廓感明确,连绵不绝伴奏相当带感。两个字形容:中正。
最后是次旗舰DT1990 PRO,PRO系印象中都是比较直白,但在这里人声表现并不弱,距离适中结像精准而富有乐感,细腻柔顺,高频部分清亮,细节丰富,延伸自然平滑。而中频珠圆玉滑很讨好耳朵,小清新略带一点甜蜜。低频质感出色,但略显拖沓,给我的感觉总是慢一拍,收得慢一丢丢。整体声音比较放得开、相当通透,但不至于无限延伸的空洞。
以上便是手头四只拜亚大耳在THOR-X耳放的表现,DT880四平八稳,DT990激进有力。DT1770 PRO庄严丰满,DT1990 PRO活泼宽松。各有各的味道~在1500价位里的纯耳放THOR-X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使是低阻的AKG K700系列也推得很好~之前在广西南宁举办过试听交流会,T1二代推得有模有样。可惜海淘的黑色T90还没到手~不然也会加入其听感。我也是时候出掉一些大耳上旗舰了。
最后最后最后在说一下,个人听感。一千个人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音乐的偏好及理解仅代表自己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