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1日漏签0天
飞机设计吧 关注:5,222贴子:35,03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飞机设计吧
>0< 加载中...

加推进螺旋桨的直升机和旋翼机哪个有前途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isayos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直升机的慢是由于其螺旋桨效率制约的,按照巡航速度来看,大多180~350km/h。

(等直升机被临时拉入战区支援时,过慢的到达战区的速度对扭转局势已经毫无意义了,必须随同或紧邻地面部队行动才能及时支援)
玩“战争游戏-红龙”就感觉到:直升机的慢,远远跟不上战场的变化,特别是打对方的直升机、地面车辆、人员这类目标,因为战斗机打直升机还要瞄准,降速、降高度等,同时红外、雷达侦测效果下降,不如直升机打直升机那么简单,同时战斗机打直升机还只能一次成功,否则就会被反应过来的敌人防空火力威胁。估计真实战争与之类似。
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都有高速直升机的研发。

(X2,纵列反转双旋翼+推进尾桨,悬停时尾桨及相关系统的重量有无意义损耗)

(V-22,倾转双旋翼,上和前向倾转,倾转过程中耗费在发动机自重和陀螺力上有无意义损耗)
大多数成了变体,如V-22鱼鹰、X-2高速直升机验证,还有中国的类似飞行器,我总感觉这些设计太复杂,是阶段性技术革命的牺牲品。
像X-2那样带推进尾桨的,换个角度不就类似CH-46/47了吗?还有V-22无非就是把CH-46/47的旋翼转90度加上巡航机翼。

(Cartercopter,悬停效果和机动能力都不如上面两种方案,但是载重性、稳定性、高速性、环保性、经济型、油耗……优于以上两种方案)
V-22最高速度也就509km/h,而X-2最高速度也就463km/h,这些速度比起旋翼机来说太低了,美国NASA和Carter合作的Cartercopter在海平面的速度已经达到了640km/h,13500m高度达到960km/h。高速直升机无论如何高速估计也超不过旋翼机。与其如此发展V-22和X-2这种模式的快速直升机,那为什么不发展旋翼机呢?


  • shaohongfeng64
  • 新兵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像X-2那样带推进尾桨的,换个角度不就类似CH-46/47了吗?还有V-22无非就是把CH-46/47的旋翼转90度加上巡航机翼。
独特的视角,说不定就是设计独特飞机的开始。


2025-08-01 03:3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xxqa_ds
  • 大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的数据似乎不对吧: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Capacity: 5 including flight crew
Wingspan: 32 ft (9.8 m)
Aspect ratio: 13.4
Airfoil: NACA 65 series
Empty weight: 2,000 lb (907 kg)
Max takeoff weight: 4,200 lb (1,905 kg)
Fuel capacity: 800 lb (363 kg)
Powerplant: 1 × GM V-6 crate engine, 350 hp (260 kW) for take-off[40]
Main rotor diameter: 32 ft (9.8 m)
Main rotor area: 804.35 sq ft (74.727 m2)
Propellers: 2-bladed Carter scimitar controllable-pitch propeller, 8 ft (2.4 m) diameter
Performance
Cruise speed: 143 mph; 124 kn (230 km/h) at sea level
projected: 400 mph (644 km/h) at 50,000 ft (15,240 m)
Service ceiling: 10,000 ft (3,000 m) [4]
Lift-to-drag: 7 at 170 mph (274 km/h)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飞机设计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