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神夭皇吧 关注:34贴子:2,114

骷髅岛生物/动物介绍/档案/科普—《金刚》电影原画/设定集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http://tieba.baidu.com/p/4076443424
金刚吧恢复无望,在帝国3吧继续发实为不妥且骷髅岛,金刚骷髅岛,骷髅岛金刚三个吧均没有活人,所以将帖子移动至此并继续把剩下的发完,权当自娱自乐做个备份


IP属地:天津1楼2017-02-02 09:59回复

    标题:kong的世界,骷髅岛的自然历史
    这里说下,金刚(king kong)被当地土著称为kong(在土著语中前面的king的意思相同)

    接着正文:这是一座靠近苏门答腊海岸的未知岛屿,这是一座被商队和水手的窃窃私语所谈及的岛屿,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除了一个人没有人敢相信它的存在的地方,他就是非凡的娱乐经理人卡尔·德纳姆(Carl Denham,片中的胖子导演),当然许多人会记住他在百老汇以悲惨结局收场的表演,但是纽约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开始的地方

    在1935年一个被称为”遗产计划”的联合考察由几个著名大学和组织开展,计划的既定任务目标是培养出最早的几个实地向导,可以去往充满着存在于他们时空之外生物的骷髅岛,在那里恐龙四处漫步,进化,生活。仅仅一年之后,他们发现这座岛已经在末日边缘了,曾经形成这座岛的地质力量正在把它撕成碎片。在这座岛的毁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仅仅进行了七次简短的考察。(我也是第一次仔细看。。这个原画集貌似是设定于金刚事件之后)
    如果不是这本书的作者,这些敢于面对骷髅岛的科学家所做的日志,素描以及详细笔记会一直在这个星球的书架上尘封,这是他们所做的对这座失落岛屿的综合性考察成果的第一次展现,这里是kong的世界

    这个原画集是WETA做的啊,这里就是鸣谢什么的,就不翻译了


    IP属地:天津3楼2017-02-02 10:02
    收起回复
      2025-08-26 20:19: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一张测绘的地图,上面标注的是1936年四月到九月完成的,比例尺为1:50000,同时岛屿的沿岸还标注了水深,以英寻为单位(1英寻=1.8288米)


      这边是出版信息容我偷个懒,右边是岛上出产的一种食虫蝙蝠,后面会提到,没有在电影中露面

      左边是岛上出产的鸟臀目食草恐龙后面会提到,没有露面
      右边:前言,我八岁时第一次看《金刚》,从那以后骷髅岛的世界在许多方面成为了我创意生涯上的驱动力。
      电影最早拍摄于1933年,动画师威尔斯H欧布莱恩令人惊叹的定格动画以及马塞尔德尔加多非凡的艺术让我从头看到尾——我被迷住了!(我查了下两人均是1933年版金刚的视觉特效工作人员)
      金刚向我揭示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不仅仅是电影究竟能做什么还有想象力本身的巨大力量
      故事关于一个电影制作人寻找失落世界的讽刺在几十年后无疑没有在我身上迷失,我发现我正带着自己的摄制人员考虑着骷髅岛的拍摄计划。
      只是这次问题是:现在,它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
      1933年的电影生产计划用一种诡秘危险的方式给骷髅岛带来了生命。那场电影中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过于可怕的真实让人们不得不尖叫着逃离电影院!骷髅岛是一个属于奇迹,美丽,黑暗和探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它是特大猩猩金刚的巢穴。
      让骷髅岛活过来是weta workshop和weta digital里所有有才能的艺术家的责任,这些都在和理查德泰勒(05年版的视觉特效负责人)以及我亲密工作的艺术指导,格兰特梅杰的管理之下。
      制作任何电影的关键部分是创造一个可信的世界,如果你在拍摄金刚,那么一次关于景观,栖息地,野兽以及各种生物的深度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weta workshop的一个设计团队负责创造骷髅岛,不仅仅是用于电影叙事的背景还有建立许多故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生物,尤其是kong本身。
      通过试制由艺术家和设计者组成的weta团队把自己沉浸在骷髅岛的世界里创作了几百张各种生物的插图和画稿,墙上订了厚厚一层草图,书架也在大大小小的雕塑下晃动,终于,设计理念开始成型。
      weta workshop沉浸在生物设计中,但我们知道只有少数设计可以呈现在荧幕上,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设计被浪费了,观众可能永远都不会看到一只V-rex(片中类似于雷克斯暴龙也就是霸王龙的恐龙,后面会提到)面对一只保护幼崽的雄性Ferrectus(主角一行人刚刚进入丛林惊扰到的类似三角龙的恐龙,后面会提到)的角,但是这些动物皮肤上的疤痕以及破碎的牙齿让我们相信这些多彩的生命确实存在于镜头之外的地方


      Ferrectus和V-rex
      最后,你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只是骷髅岛无尽可能性中的一小部分,诡秘的世界从迷雾中暴露出来,从想象力的世界中完整的呈现,它带给你的又是无限的想象。
      这本书是weta workshop艺术家的想象力合集,是一座丰富且复杂的惊奇生物画廊,它们中有些出现在荧幕里有些没有,只是隐藏了起来,藏在布满苔藓缠绕着藤蔓的树后。
      书中的生物依附着科学依据而展现,在想象力中诞生,而又在人们的期待中被绘制,也许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人们对还未发现之物的期待,以及我们选择每天放松筋骨在昏暗的地方散步一小会时,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性。
      彼得杰克逊(05版金刚的导演)


      IP属地:天津4楼2017-02-02 10:03
      回复

        目录。。。没必要翻译吧_(:зゝ∠)_我大概看了了看分了几个章节:介绍,破碎海岸和村落,畏缩低地,弯曲沼泽和河渠,蒸汽丛林,深渊峡谷,贫瘠高地,编撰人员,鸣谢和尺寸比较图。
        下面就是正文了

        第一章,介绍
        “这座岛是动物学家的梦想,也是实地科学家的梦魇”

        左边是一个地形图,应该都能看懂吧,绿色是陆地,米黄色的是高地,墨绿色斜线阴影是丛林,浅绿色是低地,灰色是海岸,紫色是裂谷(我看了下最大的几条峡谷贯穿着岛屿中央的山地,主人公一行人掉进去的应该是其中一条,所以显得高度差格外大),浅蓝色的是海,湖泊以及河渠,白色小圆圈连起来的就是墙(土著献祭女主时是最南部的那堵)
        右边,冒险的遗产
        1933年,当卡尔在剧院中惊叹的观众面前摘下金刚的面纱时他震惊了世界。25英尺(大约7.62米)高的大猩猩像是打了科学界一计左右重拳,让他们在非凡的发现以及随后的悲剧所带来的冲击下感到眩晕般的惊讶。但是,kong,只是一个开始。
        一座充满了鲜活远古奇迹的岛屿。如果说kong震惊了科学界,那么骷髅岛的揭露就是让传奇的幕布变成实实在在震撼的核心。自哥伦布以来,对于新世界的发现就会提供给人类一个勘探被时间所困地域的机会。kong在帝国大厦顶端的捶胸怒吼宣告了一个世纪以来,甚至是一千年以来最伟大的发现。

        布满暗礁的海岸线

        高墙的丛林一侧

        有着完整生态系统的大峡谷


        IP属地:天津6楼2017-02-02 10:05
        回复

          在骷髅岛的面纱被揭开之后,许多大学和私人组织派队去调查记载它上面的奇观,世纪之赛开始了,每支竞争队伍都在为自己的独占性和正当性,为宣称自己是最先的登陆者而争斗。24支考察队只有少数能够成功登陆,而他们中的一半对等待他们的恐怖毫无准备。
          骷髅岛和因为kong的消失而统治整个岛屿的成年V-rex吞掉了探险队,在一年的灾难旅行以及悲剧的人员损失之后,一个正确选择,由三个最感兴趣的公司组成的共同管理组织终于形成了。
          由卡尔德纳姆带领,为期三个月,为了系统的探索和记录小岛的探险开始了。
          遗产计划——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遭受着自己的意外和损失,但是和早期蹩脚的尝试有了天壤之别。这场1935年的旅行最重要的认识是明白了骷髅岛太新奇了,最重要的是,对于在如此短暂的探索来说太危险了。随着每天发现的无数新物种和新现象,摆在眼前的是令人痛苦的事实,几十年的研究对于这已经隐藏这么长时间的岛屿来说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刮痕而已。在这种情况下,遗产计划扩大成为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对于每年的考察来说,长期目标就是在岛上建立一个永久的操作基地。
          在1936年的第二次探索中,骷髅岛的地质学真相变得明了了。一场巨大的地震使岛的一部分沉入海底,并且杀死了五名队员。在由地质学家团队的一次仔细勘查后,考察队意识到这座岛正站在末日的边缘,就像地壳上即将被刮掉的痂皮。
          kong在曼哈顿的短暂出现与破坏,伴随着骷髅岛的发现与损失,在差不多15年之后,骷髅岛和它所有奇异的秘密都消失在海浪里,曾经在漫长岁月中保护了它的地质力不可阻挡地将它撕成碎片。在揭露与淹没之间的年份里,骷髅岛仅仅接受了七次简短的遗产计划考察。当骷髅岛最终向必然屈服沉没之后,曾经谈论的神秘原住民,怪物和没有发现的历史也被卷入海底,变成现实的传奇再次变成了传奇。在短时间内被了解的秘密也永远不会被揭露。
          这是那些秘密的合集,是失落世界的魔物大百科。用鲜血换取,通过分类整理,保存以文字和素描,骷髅岛的记忆作为一座恐惧与奇异的画廊被装订进这些页码中,这是关于大自然发疯后的进化奇迹插图动物园。那几年简短探险的不完全发现被收集在这里,伴随着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发现的戏剧性插图:kong的王国。


          IP属地:天津7楼2017-02-02 10:07
          回复

            一块破碎的土地,左边的图标注从左上角顺时针分别是,岛屿正在折断沉降,山脉因为板块的碰撞而形成,受海水侵蚀形成的漫滩,板块因为碰撞而被提升折断
            难怪骷髅岛隐藏了这么长时间,从苏门答腊西边的一片危险海域中冒出来,身处被强烈磁异常和剧烈海上风暴所折磨地带的中心,构成这座岛所特有的石头是非常不安全的。
            右边配图,正在缩水的岛屿,在过去的一千年里,骷髅岛戏剧性地缩小了,对于岛屿周围水流的研究准确地反映了过去的痕迹,诉说了一个关于戏剧性改变的故事。
            曾经一片大得多的大陆的一部分,冈瓦纳古陆(侏罗纪存在的两块超级大陆中的一块,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巴次大陆、澳大利亚、南美和南极大陆)。坐落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板块之间不断的冲撞挤压导致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剧烈折断影响着这座岛,导致了严重的火山活动。列席和压力点创造了陆地同时也导致岩浆上涌至地表,同时大块大块的土地掉进俯冲沟(海洋板块冲进大陆板块的下方形成的海底沟槽),标识出了土地的边界。骷髅岛的形成归功于在二十世纪中叶把它撕碎的同一股力量。
            在整个岛屿缩小时,海岸线被粉碎,沉降。在岛屿的中心地区,火山力量把水和泥浆搅到地表的同时也掏空了其他地区的地下,留下了一片充满参差不齐的地表和无底深渊的破碎土地。
            看来这一章介绍了小岛的地质环境,这座岛原来好像是一座很大的岛屿,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因为地质活动不停地缩小,等到被主角一行人登陆的时候已经非常小了,而且剩下的尽是些原来崎岖的山地,因为生存环境被不断缩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岛上的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猎手和猎物数量也很不平衡。


            IP属地:天津8楼2017-02-02 10:07
            回复

              废墟的秘密
              映入骷髅岛探险家眼帘的第一件景物就是将人类脆弱的力量与丛林里的恐怖分隔开来的高墙。高大得印象深刻,这个巨大的建筑将在它庇护阴影中的人类村庄显得无比渺小。这并不是那些苦苦求生的原住民之作,而是属于一个早已逝去,更古老,更高级文明的遗产。
              巨大的石头遗迹点缀在整个岛屿上,大量的巨型建筑从茂密的丛林中冒出来倒塌在海岸上消失在大海中。在丛林笼罩中,一座巨大的城市曾经在那片令人窒息的绿色环抱中呼吸。对于那些遗迹以及曾经在岛屿中心围绕成一个完整高墙的研究讲述了一个三千年前的文化,建筑的相似之处表明和东南亚文明的同源。
              由遗留的杰出雕像和陶瓷碎片推测,这是古代殖民者带来的文明,他们是一个专门培养巨型猩猩的文明,那些巨型大猩猩充斥了他们艺术作品。有些人推测这些猩猩是随着殖民者一起到达的,这暗示了kong的祖先和这些人的共生关系。
              降临在这些人身上的灾难仍然是个谜,至少一千年前他们被抹除了,除了偷渡的老鼠在这座末日小岛上只留下了满是石质建筑的城市。之后丛林收回了土地,在腐朽的建筑上肆意伸展像手指一样的根须,把广场和市场变成了林间空地,高塔中则附满了蕨类和爬墙虎。高墙像被海水吞噬的土地一样粉碎,仍然屹立的就像墓碑一样,或者说像骷髅岛失落文明的纪念碑

              电影里的这个场景应该就是上面那张插画的表现,这样看来主角一行人遇到的土著是这个岛上的第二批居民,之前应该是属于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殖民者,文明起源于东南亚,金刚这种巨猿应该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被带到这个岛上,但是在一千年前突然消亡,只留下了布满整个岛屿的遗迹和金刚。


              IP属地:天津9楼2017-02-02 10:08
              收起回复

                左边标题,梦魇的动物园
                在史前,小小的骷髅岛曾经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周围是广阔,生态丰富的特提斯海(在古生代,位于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整齐延伸的海岸。当这块大陆从冈瓦纳古陆中剥离出来时,上面搭载着许多骷髅岛上现代动物的先祖,当灾难和生态改变把它们的同类在地球上其他地方抹除时,这座岛保证了它们的生存。之后其他物种也加入了,乘着木筏,游泳或者飞翔,他(它)们到达了这个避难所。大陆桥出现了又消失不见,带来了新的物种,每次添加也丰富了岛上的多样性。
                在千年的腐蚀后,随着栖息地的消失,生命也集中到了不断缩小的区域中。竞争变得激烈,骷髅岛目睹了一场进化军备竞赛,同时也把这座岛锻造成了一个梦魇的动物园。
                右边标题,破碎海岸和村庄(你们觉得the crumbing coast应该怎么翻译=。=破碎海岸和正在破碎的海岸哪个好一点)
                “看到人类在这里降低至这样的状态,像老鼠一般,充满恐惧,渺小,无能。人类在这里没有任何依靠,生为猎物。”

                在这里,人类是卑微的


                IP属地:天津10楼2017-02-02 10:08
                回复
                  2025-08-26 20:1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破碎海岸
                  骷髅岛的海岸是海洋与陆地野蛮的战争前线,沉重的海浪敲打着破碎的海岸,吞噬着石头和遗迹,留下锯齿状的海岸,就像破碎的牙齿。
                  在西侧,海浪撞碎在陡峭的峭壁和断崖上,废墟穿过岩石的缝隙,没有生气的天井和海浪的拍打声遥相呼应。海鸥和候鸟在峭壁上无数的裂口和凸起上筑巢,海燕,鹈鹕和鸬鹚潜入岛附近鱼类丰富的冷水里。
                  二十世纪之前,骷髅岛上的少数人类在贫瘠的海岸上勉强度日,他们的村子坐落于一片脆弱的岩层上,延伸到海边,在长城的守护之下。
                  在骷髅岛较远的一边,慢慢下沉导致海水流向内陆,曾经的低地森林和冲积平原也被潮水淹没,还剩下少数的海滩,在岩石海岬之间更隐蔽的入口处,曾经是海狗和海龟的临时住所,这些由巨大的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巡逻的入口,和西部悬崖的人类栖息地一样骇人。
                  右边这个插图是看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插图=。=等我研究研究怎么用PS把扫描下来的杂点去掉就当手机桌面


                  IP属地:天津11楼2017-02-02 10:09
                  回复

                    今天开始正篇中的正篇了,先来左边
                    骨屋蟹属(学名Osteodomus,英文Bone-house,左边插图中左上角带着海豹头骨的那位),骷髅岛特产的寄居蟹,4-8英寸长(约10.16cm-20.32cm,这个长度应该说的是本体)
                    在岩石和潮汐水池之间爬来爬去周旋迂回的甲壳动物多种多样——桡足类(水蚤)、潮虫科,虾、蟹,淡水螯虾以及数不清的其他物种,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相当常见的物种,但骷髅岛也有着它自己的古怪特产——强壮的寄居蟹骨屋蟹。由于体形比大部分寄居蟹种都要大,所以很难找到尺寸合适的甲壳来寄居,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机会主义者使用它们能找到的一切,包括被掏空的骨头,这就是骨屋蟹其名的来源。海滩上,一只伸着带刺的腿,急速爬过岩石的海豹头骨,这样的景象可是非常罕见的。
                    (寄居蟹总科几百种我也不是很懂,根据这货圆筒形的后足和强壮的鳌,就把它分在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陆寄居蟹科-骨屋蟹属)
                    靛蓝盾鳌虾属(学名Lividuscutus,英文Blue-black-shield,左边插图右下角的,体长9-12英寸(约22.86-30.48cm)
                    靛蓝盾鳌虾是一种披着靛蓝色硬甲的植食性海鳌虾,有着一对精致的钳子,但配有长而有力的足来在海浪冲击的岩石上爬行。该物种能发挥出对于这个体型来说非凡的抓地力,让它们能在海水飞溅的危险区域收获藻类。
                    (科普一下,真正的龙虾没有鳌,有钳子的叫海鳌虾_(:зゝ∠)_所以麻辣小鳌虾是个什么鬼,应该分在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海鳌虾科-靛蓝盾鳌虾属)
                    拟蟹盾蝉虾属(学名Scutucaris,英文Shield-crab,明明是蝉虾科的英文名叫“盾蟹”,右边插图右上角那个扁扁的家伙),体长6-10英寸(约15.24-25.4cm)
                    拟蟹盾蝉虾是蝉虾科里的扁平成员。不过,即便是在它们的那些外观同样扁平化的近亲中间,拟蟹盾蝉虾的扁平程度也时非常极端的。近乎二维的身体结构设计,允许它们能将身体滑进海岸线上的岩石缝隙中。
                    拟蟹盾蝉虾可以通过藏在碎石遍地的海岸线上十分常见的裂隙中回避掠食鱼类和章鱼,另一方面是因为拟蟹龙虾也会在这些裂缝中猎食——拖出那些因为体型躲过大部分螃蟹、鳌虾的猎物。甲壳动物的食性通常杂,会拿走一切从它们面前经过的东西。拟蟹盾蝉虾锋利的鳌可以撬开贝类的壳然后切断保持贝壳紧闭的肌肉,来得到里面的肉质。
                    (我以前都没听说过蝉虾这么个东西_(:зゝ∠)_好像还挺好吃的,分在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蝉虾科-拟蟹盾蝉虾属)
                    该右边了,巢居猎蟹属(学名Cunaepraedator,英文Nest-plunderer),体宽3-6英寸(7.62-15.24cm)
                    巢居猎蟹不像其他的地蟹,魁梧的它们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生物。抛弃了水生之后,它们穿过海岸线的悬崖和丛林边缘,巢居猎蟹提升了它们的适应力,完全自由地在海洋之外的地区活动,不需要返回水中产卵。
                    雌蟹在特殊的体腔内带着受精卵,并让它们保持湿润而且安全地孵化成成年蟹的缩小版本,幼年期则被完全跳过了。
                    幼蟹在出生后最早的几天或几周内紧紧趴在母蟹的身上,在外壳上爬动并在腿上取食,但从不离开母蝎躯体上的安全区域。母蟹会外出寻找海岸悬崖上的鸟巢,把幼蟹寄像刷灰尘或者用蟹钳仔细地刷下去,“寄存”在鸟巢里。
                    吃着海鸟食物的残羹剩饭和死雏的尸体,幼蟹会成长的非常快。一旦幼鸟羽翼丰满,巢穴被遗弃之后,未完全发育的幼蟹就会加入它们父母的行列,变成徘徊在丛林边缘的拾荒者。
                    巢居猎蟹也因为长着第二对大蟹钳而引人注目,在雌蟹中它们只是觅食的另一套工具,但是它们的真实功能也在交配季雄性用它们的主鳌与其他雄性交战后变得显而易见。抬起,固定,把雌蟹脆弱的底面倾斜,第二对钳的功能是雄蟹用来把精子放入雌性的卵囊中。之后,雄性就会放手,并且仓促退出雌性报复性的捕捉范围(看来巢居猎蟹的雌性比雄性也大不少)
                    (应该属于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地蟹科-巢居猎蟹属)
                    以上四种生物未出现于电影中


                    IP属地:天津12楼2017-02-02 10:10
                    回复

                      惧冥龙属(学名Tartarusaurus,英文Cruel Hell-lizard),体长在20-----28英尺(约6.096-----8.53m)
                      模式种:野蛮惧冥龙(Tartarusaurus Saevus)
                      海岸线上最大的掠食者-----惧冥龙,是一个会让在海岸上觅食的动物祈祷永远不要遇上的怪物。巨大而且饥肠辘辘,带着可以咬碎骨头的下颌和强有力的四肢可以驱动这只食肉机器在短距离上跑得比任何人都要快,所以这头野兽会拿粗心的原住民打打牙祭。幸运的是,它的捕猎范围被限制在岛的另一边,以海豹,海岸爬行动物以及烂泥食贝螈(Limusaurus,一种骷髅岛特有两栖动物后面会提到)为生。当然惧冥龙也会吃掉它能找得到的所有腐肉,包括通过力量把其他掠食者从它们的食物身边赶走。这头食肉动物也可以通过后肢站起来,够到在海岸悬崖上较低的鸟巢,吃掉鸟蛋和雏鸟,当然对于这头坦克一样的爬行动物来说只能算是小零食。
                      惧冥龙的许多猎物会受季节性影响,比如海狗,这意味着它们会追随着食物四处游荡,这也导致了惧冥龙在捕猎之后的频繁争斗。它们的尾部贮藏了大量的脂肪,让惧冥龙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存活很久,这些储备在食物匮乏时的生存斗争中也给了体型较小的惧冥龙生存下来的机会。
                      惧冥龙厚实,像犀牛一样的皮肤会保护它们免受伤害。雄性通过打斗来得到交配的机会,在前肢装备着弯曲的爪子,雄性惧冥龙用结实的后腿保持平衡站立着打斗,用镰刀一样的前爪钩挠对方。尽管争斗过程看起来十分激烈,但是厚实的皮肤和有弹性的鳞片通常会保护它们免受严重的伤害。
                      看来这是一种海岸线上的顶级掠食者,我扯一点关于译名的内容,上面说了学名和英文名,就暂且定在劳氏鳄科吧,劳氏鳄科的物种属名有两种结尾,suchus和saurus,前者结尾的都翻译成XX鳄,后者则是XX龙(比如巨齿龙“Teratosaurus”该物种最早被定为一种兽脚亚目恐龙,后来被证明只是一种劳氏鳄,所以才会有saurus的学名结尾吧),另外学名中的Tartaru,拉丁语意为地狱,英文名意为“残酷的地狱蜥蜴”,所以我觉得译名是惧冥龙比较合适,而且这个属已经定了一个模式种Tartarusaurus Saevus,Saevus的意思就是残暴,野蛮,所以我把这个模式种叫做野蛮惧冥龙,当然也可以叫残暴惧冥龙。
                      分类呢就是脊索动物门-蜥形纲-劳氏鳄目-劳氏鳄科-惧冥龙属-野蛮惧冥龙


                      IP属地:天津13楼2017-02-02 10:12
                      回复

                        锐齿龙属(学名:Peracerdon,英文:Very-sharp-tooth),体长12-16英尺(约合3.65米-4.87米)
                        模式种:致命锐齿龙(学名:Peracerdon Exitialis,英文:Deadly Very-sharp-tooth )
                        布满薄刃利齿的狭长吻部标志着锐齿龙绝对是个纯粹的食鱼者,当然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它也不会介意吃掉海鸟,鸟蛋甚至是海豹幼崽。这种特化的兽脚亚目恐龙会踱步在骷髅岛的周边地区,用坚实的爪子翻动石头寻找猎物,即使是沉重的海浪也不能阻止它。锐齿龙通过发动高速的袭击把猎物从水里抓出来,牢牢地控制在长爪和布满利齿的嘴里。身后的长尾会让锐齿龙在海浪翻动的区域中保持平衡,锐利的目光会穿透波浪,找出藏匿其中的鱼蟹。
                        同样,锐齿龙被发现生活在骷髅岛的整个海岸线上,不管是波涛汹涌的礁石地区还是平静的海岸沼泽。
                        黏液螈属(学名:Limusaurus,英文:Slime-lizard),2-3英尺(约合0.609-----0.91米)长
                        模式种:食贝黏液螈(学名:Limusaurus Corrodomolluscus,英文:Nibble-away-mollusce Slime-lizard )
                        黏液螈这种骷髅岛特有的蝾螈会用宽大的爪部牢牢附着在海浪冲击的礁岩上,这种肥硕的两栖动物令人惊讶地在咸水中生存下来。黏液螈会生活在礁石区,取食附着于上的贻贝和其他贝类。这种矮胖的怪物会用它和石头一样坚硬的牙齿把贝类整个从礁石上撕扯下来并整个吞掉,包括贝肉,锋利的碎壳和其他东西,同时坚韧的肠壁会保护黏液螈的肠道在贝壳通过时不被刮伤。
                        照例稍微扯一点,锐齿龙属(学名:Peracerdon,英文:Very-sharp-tooth),学名和英文名意思都是“锋利的牙齿”,所以我觉得可以叫做锐齿龙,当或者利齿龙,它的模式种种名意为“致命的”,所以种名应该叫做致命锐齿龙,虽然文中没提分类不过插画中狭长的吻部,外露的牙以及长在背部的装饰物倒也符合棘龙科的特征,所以分类定为脊索动物门—蜥形纲—蜥臀目—棘龙科—重爪龙亚科—锐齿龙属—致命锐齿龙
                        黏液螈属(学名:Limusaurus,英文:Slime-lizard),学名和英文名的意思是“黏液(黏泥,稀泥)蜥蜴”,之所以采用黏液是因为我觉得这种两栖动物既然生活在咸水区一定需要一层黏液来保护自己,防止因渗透压而导致的脱水,模式种的种名意为“蚕食贝类的”,所以称它为食贝黏液螈。介于我对两栖动物的了解比较匮乏,所以不确定应该怎么分类,因为体型较大暂且定为隐鳃鲵(娃娃鱼)科,这样也许叫做黏液鲵比较合适,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黏液螈(鲵)属-食贝黏液螈(鲵),这个物种在前面的惧冥龙里提到过。


                        IP属地:天津14楼2017-02-02 10:14
                        回复
                          好啦我们从沙滩和礁石区移动一下,来到。。。(这一页原帖中没有)

                          左边:突出部峭壁(the jutting cliffs)
                          骷髅岛极具个性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些摇摇欲坠,突出到汹涌海面之上的峭壁和海岬。上面锯齿状的突起给无数的海鸟和其他生命提供了栖息地,也让它们得以避开在下方寻觅猎物的掠食者。在海岸边的峭壁数量十分有限,所以使用权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右边:龙皮巨蜥(学名:Varanus dracopellis,英文:Dragons'-skin Monitor),体长2-3英尺(约0.61米-0.91米)
                          巨蜥不久之前才到达骷髅岛,并且已经进化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物种——龙皮巨蜥。据推测这些巨蜥可能来自于东南亚的某地,趴在浮木或者其他漂浮物上随着洋流到达骷髅岛,在这里它们进化出了鲜艳的红色鳞片,在繁殖季节尤为明丽。这种特征的具体功能尚不明确,有种说法是可能为了震慑掠食者。无论雄性或者雌性巨蜥都有这种明亮的外表。
                          龙皮巨蜥会在礁石中寻找小动物,也会敏捷地爬上峭壁袭击鸟巢,来获取蛋和雏鸟。
                          铁饼蜥属(学名:Discus)
                          模式种:海岸铁饼蜥(学名:Discus ora,英文:Coast Discus,体长4-6英寸(10.16cm-15.24cm)
                          铁饼蜥是一种在岩石中筑巢的飞蜥,这种美丽的黄绿相间蜥蜴取名自它们圆形的“翅膀”。它们可以在岩石间进行短距离的快速滑翔,来追捕昆虫亦或者逃避海鸥的追捕。
                          扯淡时间:左边的插画中可以看到有一名土著吊在峭壁上,可以猜测鸟蛋和幼鸟是这里土著的一种非常珍贵且来之不易的营养来源。今天的第一种动物,龙皮巨蜥,属于巨蜥属(Varanus),注意巨蜥属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属!这也是原画集中第一次出现属名真实存在的生物!!!!!!!!!!!(当然仅仅是属名,龙皮巨蜥还是虚构的),种名为“龙”和“皮肤”,英文名的意思同样是龙皮肤的巨蜥,所以叫做龙皮巨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或者龙肤巨蜥),分类应该是
                          脊索动物门—蜥形纲—有鳞目—巨蜥科—巨蜥属—龙皮巨蜥
                          下面这个小东西,学名是Discus ora,前面这个词意思是铁饼,文中提到这是因为圆形的“翅膀”(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这种所谓翅膀实际是拉伸的肋骨形成的皮膜),后面这个词意为海岸,英文名的意思是岸边的铁饼,所以叫它铁饼蜥属,海岸铁饼蜥(本来想叫它XX飞蜥的,但是想想它又不是人家飞蜥属的,铁饼也包含滑行的意思吧)
                          脊索动物门-蜥形纲-有鳞目-鬣蜥科(也叫飞蜥科)-铁饼蜥属-海岸铁饼蜥


                          IP属地:天津15楼2017-02-02 10:15
                          回复

                            骷髅岛岛民(接下来两张会介绍居民的习俗)
                            骷髅岛民的聚居地完全依赖于远古居民用黑色岩石搭建且已经被严重腐蚀的建筑,在高墙和狂怒的海洋之间苟且偷生,在这些空洞且辉煌的远古失落文明的废墟中,贫苦受难的居民只能用他们能找到的所有资源来对难以置的怪物,并且勉强度日。
                            高墙之外,凶残的野兽正在等待,带着尖牙利爪,随时准备把敢于闯入领地的生物撕碎;村落之后,无情的大海不断卷走属于自己份额的岛民。在这里生命艰难且困苦,但仍有为勇者准备的食物。海洋从丰富的海洋生物中提供食物,但是岛民必须直面死亡才能用巨浪中夺取它们。
                            人们用绝境中的智慧来对抗自然元素的全部力量和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怪兽。在破碎海岸上四处移动,海浪之上,人们使用撑杆在礁石上跳来跳去,搜寻着新的渔猎场。(如左边长插画所示)自从很早之前就无人居住的神殿和神庙中波涛汹涌,庇护着寄居其中的海葵和螃蟹。渔民会让朋友拴着他们,在平静的低潮时潜入水中搜寻贝类和海藻。(右边底部的插画所示)呼唤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原住民在石头裂缝和遗迹废墟之间用黑檀木搭建起眼花缭乱的脚手架,不断开辟着新的觅食区域。(从右边小插画的鱼叉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也算手巧,可以做出石质木制和骨质的各种工具)
                            由于资源的紧缺,试炼中的岛民不会浪费任何东西,异常激烈的竞争导致所有人获得的资源都可能被其他人用武力夺走,在这里力量统治着一切。(如左边小插画所示,看来这位找到了贻贝的朋友下一秒就会趴在沙滩上了)


                            IP属地:天津17楼2017-02-02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