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吧 关注:186,478贴子:7,776,176

介绍一下常见蚁属(沙林、掘穴等)蚂蚁的大致鉴别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鉴于大家对于沙林、掘穴、石狩红等蚂蚁鉴定方法众说纷纭,于是仔细查阅资料,和大神探讨一番后得出来一些较为有依据的鉴别方法,大家权当参考,若有错误或有不同意见请指教,勿谩骂

以下所有资料来自吴坚、王常禄所著《中国蚂蚁》


1楼2017-01-23 21:34回复

    这是什么蚁呢?


    2楼2017-01-23 21:35
    收起回复
      2025-08-25 07:18: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3 21:36
      回复
        既然你写了我就不写啦。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1-23 21:56
        收起回复
          首先大致讲一下很相似的棕褐沙林蚁和掘穴蚁的区别。很多人说,沙林更红,掘穴更暗,但实际上掘穴蚁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大,从黑褐到红褐都有可能,所以靠颜色辨别并不是很有把握。同样,有人说血红林蚁很容易分辨出来因为是血红色,但可能有的人遇见并胸腹结颜色很红的蚂蚁,就不确定是不是所谓的血红色了。由于颜色变化范围大,且不同人之间视觉感受不同,所以需要一种更准确的、避免通过颜色的判断方法。
          棕褐沙林蚁实际上是一个已经不再沿用的名称,我猜测是因为名字里的“棕褐”和其实际的颜色(橘红色至深红色)有些差距。经查阅文献,棕褐沙林蚁(1986,霍玉林等)的现用种名应为红林蚁(1990,吴坚等),其拉丁种名也经过了Formica rufibarbis sinae(红须蚁的一亚种)、Formica sinae(提升至种)、Formica clara sinae(克拉氏蚁的一亚种)的变化。
          掘穴蚁,则一直很稳定,即Formica cunicularia。
          两种蚂蚁外观非常相近,有兴趣的可以去AntWeb或AntWiki查看模式种的标本图,输入拉丁名称即可
          关于红林蚁(棕褐沙林蚁)和掘穴蚁的描述如下:

          两种蚁的描述非常相近,尤其是头部特征

          具体的区别在于,立毛分布不同,但立毛往往需要显微镜才可观察,于是我们发现了文献中提及的很重要的一点:
          结节。
          红林蚁(沙林)的结节是有凹陷的,而掘穴蚁是完整的圆形,所以拿我之前拍的镇楼图为例

          可以清晰地看出此蚁结节有凹陷,是红林蚁。当然,有凹陷的结节的蚂蚁不一定是红林蚁,需要一些前序的判断,在楼下我会写出蚁属的常见蚁种 较为明显的判断方法


          5楼2017-01-23 22:01
          回复
            表示感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3 22:03
            收起回复
              去年夏天,小区拍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3 22:19
              收起回复
                厉害了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23 22:27
                收起回复
                  2025-08-25 07:12: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既然红林蚁(沙林)现在被认为只是 Formica clara 的一个亚种 Formica clara sinae,那么现在继续再叫「红林蚁」可能也不太合适了,clara 是“明亮”或“清楚”的意思,Formica clara 可以译为「亮林蚁」,所以我觉得沙林现在直接叫「亮林蚁」就好,或者叫「亮林蚁中国亚种」(sinae 是中国的意思)。


                  10楼2017-01-23 22:42
                  收起回复
                    宠蚁圈常提到的蚁属(Formica)蚂蚁大概有下面几种:
                    血红林蚁、石狩红蚁、北京凹头蚁、高加索黑蚁、红林蚁(棕褐沙林蚁)、掘穴蚁、丝光褐林蚁、日本黑褐蚁、乌拉尔蚁等
                    根据《中国蚂蚁》的蚁种描述,我大致总结了上述蚂蚁的简单鉴别方法(注意!只包括上述几种!实际上下面每个步骤都会有几种很接近的蚂蚁,类似于红林和掘穴,但至少可以把常见的几种分出来)
                    请按照顺序一步步来,右侧为跳转的序号
                    1.蚂蚁通体双色——2
                    蚂蚁通体除两颊和附肢以外均为黑色或褐黑色——8
                    2.如果唇基前边缘凹(唇基在哪里?见下面的图)——凹唇蚁类(血红林蚁等)
                    否则——3
                    3.如果头后边缘凹——凹头蚁类(北京凹头蚁等)
                    否则——4
                    4.如果胸(并胸腹节,为了方便理解简称胸)背面有一大块褐黑色班——乌拉尔蚁
                    否则——5
                    5.头与胸颜色一致,唇基中脊不明显——6
                    头明显比胸暗,唇基中脊明显(唇基中脊什么样?见下图)——7

                    6.唇基上边缘呈弧线——中华红林蚁
                    唇基上边缘呈折线——石狩红蚁

                    7.结节形状为完整圆弧——掘穴蚁
                    结节有凹陷——红林蚁(棕褐沙林蚁)
                    8.如果蚂蚁纯黑色、通体光亮——高加索黑蚁
                    否则——9
                    9.唇基前缘尖——日本黑褐蚁
                    唇基前缘平——丝光褐林蚁
                    以上资料摘自《中国蚂蚁》,不保证鉴定结果有100%准确性,但可以保证的是比看颜色、看腿、看身材等要准确!
                    还有,只限于上述的几种宠蚁圈较出名的蚂蚁,像是类干红蚁、茎居林蚁、格劳卡蚁、亮腹黑褐蚁等等不要套用此鉴定表!


                    11楼2017-01-23 22:54
                    收起回复
                      厉害了,加油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23 23:00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1-23 23:18
                        回复
                          感觉中国的 Formica 蚁属分类还是挺混乱的,很有可能还能分出多个蚁种,需要有专业学者再好好整理一遍,可惜国内蚂蚁分类学不被重视,没经济利益,没人做这类的研究。


                          14楼2017-01-23 23:25
                          收起回复
                            @Snowkings 提醒,文中提到的高加索黑蚁 F.transkaucasica Nasonov,1889由Bolton于1995年定为光亮黑蚁 F.candida F.Smith,1878的次异名,现已撤销。
                            所以
                            高加索黑蚁→光亮黑蚁
                            棕褐沙林蚁→红林蚁


                            15楼2017-01-23 23:28
                            收起回复
                              2025-08-25 07:06: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只懂石狩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23 23: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