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的神--天才鲁迅 不要误会,这只是个标题。不这样写你也未必看,甚至要如此取悦你的眼,你还未必看。现今的人,谁还会提起鲁迅?少年时代早被他的文整得云里雾里,再读就像重上一遍少年时期无聊讨厌又冗长的课,回忆起,时常打断欢乐嬉戏让人烦恼的铃。 但人生有了阅历,知道了苦和悲,才能读懂鲁迅内心的火和热。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奠基人,早在新文化之初,就为它的发展指明方向。虽然并未实现,也实在少有人去听,战争年代革命文字,和平时期优美诗文,任谁都沉浸在平仄的气韵里,探究笔法用字的奥妙,而当读到‘一棵是枣树,一棵也还是枣树’或者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时,早已笑的合不拢嘴。以至于不会去看到“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腐朽。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去看这光怪陆离的梦,和对青年热切期盼的心。因为他所追求的,是现今的人不值一哂的白描。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精神食粮摆在眼前,都毫不犹豫转身捡垃圾吃去了。这就是现今的人。当别人问我平时在干什么,我说看书时,他们都投来不屑的眼神,以至于再问时我竟然支支吾吾。他们的眼里,读书只能读成个傻子,真正值得干的事是刷新一下微信、陌陌,再约到什么美女帅哥,来一个跨年炮,迎一个开门红。好像不如此这一生都过得不值,委屈了似得。这就是现今的人,甚至于我再捧出鲁迅,现今人里少有的读书者,也开始不屑。我想,大概是垃圾吃多了,再吃粮食,难免脾胃不和。 当看到几百人喊了半天打,终于没有打,两个英巡捕无奈耸耸肩时,我也红了脸。当寻问导师们应走的路,我也发现‘他们心底的蕴蓄了,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当纷纷扰扰的思潮、垃圾一个赛一个的大开脑洞,我们是否能有‘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 ’这样的高卓?有些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其实并没有意义,就像某基,火不火?火!好不好吃?好吃!大众接不接受?接受!挣不挣钱?挣钱!那么它就不是垃圾食品了吗?什么观众需要的,才是好作品?应该是观众需要的,才是好挣钱的作品!我本来不必支支吾吾,我应当高兴的说“我一有空就看书。”那些不读书的人,才是真正的傻,追求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现今的社会,还是乱象丛生,越来越低的恶俗,刷新我们道德底线。李克强总理也表示无奈,因为解药就在眼前,然而没有人去吃,他号召大众读书,实在是号召人们去吃解药而已。只有我们看穿了趋之若鹜的把戏,看到人间真、善和美,知道了‘而后竟没有光亮,我便是唯一的光’时,才更有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 如果,不努力过就不知道什么叫绝望。如果,自强不息之后仍需自强。如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下人,如果生命里除了悲伤和伤痕,再也一无所有。如果炮灰的我们,还在歌颂征服者,如果,还有对康乾大清沾沾自喜的人,嚼着宫斗的梗,自以为很有味道,那就再看一眼鲁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的现状,前人早有经验评论,也早有了方向。有人关切到信教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宗教不过给我们这被现实遗弃的人,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但实在没人关切到这前人的良药,他把现实剖开,不过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这并没有副作用的良药,终究不能像烟和毒那么上瘾。正如他所剖析现今的人厌恶贪污者,厌恶‘无特操,趋炎附势,自私自利’但是‘大多数国民岂非正是如此的么?’你若当权,恐怕想的是如何更加巧妙的去贪了。国民的劣根还未除,却把良药仍到一边,所以伶俐现在,要比那时,更加值钱。然而,再美的衣服也遮不住肥肚流油,再丑的容颜也磨不掉内心的虔诚。当下物质战胜精神的熔炉,笑贫不笑娼时,当社会被经济的腾飞伸拉着人越来越脱离灵魂和应有的骨血,我们是否还会像‘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做中国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