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出击,前帖没有找全的单位之一!
NO.6 远程炮
橙星:M109自行榴弹炮


1952年,美国陆军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行火炮的运用经验,认为有必要发展一种更具打击能力和机动性能的自行火炮,取代现役的M44 155毫米自行火炮,以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非直射火力支援需求。1954年6月,美国陆军决定下一代自行火炮的研发计划内容,分别是T195 110毫米自行火炮及T196 156毫米自行火炮。1955年6月,研发计划修正,T196自行火炮的口径改为155毫米,并与T195自行火炮共用相同的底盘及炮塔,以简化后勤支援。1959年T196自行火炮第一辆原型车出厂,后因美国陆军于1959年决定未来所有装甲战斗车辆的引擎全部改用柴油引擎,T196自行火炮也进行必要的动力系统重新设计与更换,换装柴油引擎的T196改称T196E1。
1961年10月,凯迪拉克汽车公司获得美国陆军授予的合约,于克利夫兰陆军坦克厂(Cleveland Army Tank Plant)进行T196E1自行火炮量产工作。1963年7月,T196E1自行火炮初期测评(IOT&E)及操作测评(OT&E)结束,美国陆军正式给予M109制式编号,全名是M109 155毫米中型自走榴弹炮(Howitzer,Medium,Self-propelled:155mm M109),并正式进入美国陆军服役。同年,M109量产合约改授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蓝月:2S3自行榴弹炮


2S3式加榴炮是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该型加榴炮由PI-20式加榴炮和萨姆-4导弹发射车底盘结合而成,身管长29倍口径,装有炮口制退器和抽烟装置,由机械装填机装填弹药,车体封闭,三防能力强,可空运。2S3式加榴炮发射榴弹时初速670米/秒,最大射程18.5千米,最大射速4发/分,可发射榴弹、火箭增程弹、穿甲弹等多种常规弹药或核弹、化学弹。2S3在1970年代早期是以每师18辆配属,但
稍后增加为24辆。它和其它大多数自走炮类似,驾驶和传动系统在车体的前部,大型炮塔则在后方,驾驶乘坐于左前部,在其后方有一以铰炼接合的单片式舱盖。2S3的炮塔右边有一舱盖,在炮塔顶的左侧则有一个车长使用的指挥塔,车长指挥塔有一单片后开式舱盖以利于观测,在指挥塔的前部有一挺7.62MM机枪,可以由车内向外瞄准并射击。间接瞄准器装在炮塔顶车长位置的前方,直接瞄准器则装在主炮左方,在车体的后方有一弹药补给用舱门。和美制M109不同的是,在车后没有驻锄以供发射时吸收后座力,承载系统是采用扭力杆式,包括六组橡皮轮缘路轮、传动轮前置、惰轮后置、并具有四个顶支轮。
黄慧:Sfi.IVc自行远程支援火炮


德国计划中使用88毫米高炮的防空战车,1941年开始研制,该车在SfI.IVc基础上进行研制。由于设计要求不断改变,直到1944年仅完成了装备FlaK 41火炮的样车,之后又计划发展新的车型代替,但最终被放弃。该型战车一共完成了3辆原型车。
绿地:IKv 65A自行反坦克远程火炮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瑞典国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轻型坦克的要求。轻型装甲车应结合高速和可操作强大的武器,它将足以对抗现代坦克并能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兰德斯沃克开发了同时拥有旋转炮塔和安装在固定的上部结构的火炮的多个项目。他们基本上是自行反坦克炮。该项目的发展停止在起草和建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