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战争吧 关注:8,394贴子:167,020

【原型大全】高级战争DS中原型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全了前任某两贴的空缺的(除黑洞和各阵营的NEO坦克外),为了让各位有形象,本人会把配图和资料一并上传。将会以各阵营同单位为一组上传,所以一楼只发一组和简介资料,所以莫急莫急,然后如果有人找到更像或有错误纠正的,那就谢谢了。好了,现在开始。


1楼2017-01-14 22:28回复
    呃,不好意思度娘又乱删贴了,总之一定会发。


    4楼2017-01-14 22:47
    回复
      2025-08-12 21:29: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加油


      IP属地:河北6楼2017-01-14 23:34
      回复
        发图发图,以免被吞。





        7楼2017-01-15 09:0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18 14:00
          回复
            NO.3 侦查车
            橙星:“悍马”越野侦查车


            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辆(英语: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Wheeled Vehicle,缩写HMMWV或Humvee),又称悍马,是由AM General为美国军方生产的全轮驱动车辆。在1990年海湾战争争中,HMMWV 出尽风头, 并进而促使厂家推出民用版式悍马。至今悍马军用车已生产超过14万辆,美军装备了十万辆,并出口到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美国海军和空军装备外,美国陆军大约每十个人就拥有一辆“悍马”。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军用悍马又战功卓著,但从5月初美军在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HMMWV战车的处境却有些难堪,美国从政客到民众都在指责由于HMMWV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许多美国士兵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救的。这些较轻的 Humvees 和其他的军用车辆已经变成反美国游击队选择的最佳目标。从路旁的炸弹、地雷、火箭弹,甚至一个简单的 AK-47 步枪子弹,都能穿透这种非装甲车辆。后来战死的美国兵大多数是死在悍马军用车上。速度很高、气势汹汹的Humvees,其防护性能几乎为零,这也是今后Humvees 面临的最大难题。
            蓝月:“威利斯”吉普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军酝酿用汽车装备军队,并专门制定了越野车的标准:为便于隐藏,车身高度不超过850毫米;为了对付泥泞路和进行牵引用途,选用低压轮胎、四轮驱动等。当时总共有三家公司投标设计,经过测试后,军方决定采用载重量为250千克的四轮驱动越野车,由威利斯(WILLYS)公司设计制造。这就是美国大兵引以为荣的JEEP(吉普)。二次大战结束时,威利斯吉普的产量已超过60万辆,成为这一时代美国军队的形象。当时的美国大兵甚至戏称没有威利斯吉普就没有二战的胜利,这一说法在很多二战老兵口中得以证实。威利斯吉普卓越的机动性和适应性为战场快速的补充、运送了大量的兵员,同时提供了战场侦查、巡逻、联络、急救、指挥、运输等多种作战支持,保持了盟军高机动性的攻击势头,最终帮助盟军取得二战的胜利。
            黄慧:“维克斯”装甲汽车


            日本在1925 年向英国买入了12 台 Vickers Crossley 轮式装甲车,每车备有两挺马克芯7.62mm 机枪.分别被日陆军和海军用来进行侵华的“918” 和“77 ”事变。日本人叫它做「Dowa」。在初期作战中是配合SNLF( 大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部队)一同作战的,马克沁在当时的国军中算是大杀器了,当然火力有压倒性的优势,国军损失惨重,仅阵亡校尉级以上军官就近千名,其中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0余名。
            绿地:EE-1“卡斯卡维尔”装甲侦查车


            巴西恩格萨EE-9”卡斯卡维尔“轮式侦察车是由恩格萨特种工程公司按巴西陆军的要求于1970年7月开始研制的。1970年11月完成第一辆样车,经一系列试验后,巴西陆军订购了10辆,并命名为CRR(Carro Reconhecimento Sobre Rodas)侦察车。迄今为止恩格萨公司生产制造了EE-9“卡斯卡维尔”MKI、II、III、Ⅳ和V五种车型,其车体设计类似,前部左侧是驾驶员,中间是双人塔炮,动力舱和传动装置在车后部。90毫米炮塔俯仰范围为-8°~+15°,炮塔可以360°手动旋转。在主要武器装备的左侧安装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外加一个装有可在车内瞄准和开火的12.7毫米M2HB机枪炮塔,近年已经停产。


            9楼2017-01-18 15:25
            回复
              @钢铁雄心sunny @A6M_zero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18 15:34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18 20:16
                回复
                  2025-08-12 21:2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NO.4 轻型坦克
                  橙星: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步兵战车,它以美国五星上将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种履带式、中型战斗装甲车辆,是一种伴随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可以独立作战,也可协同坦克作战。1980年定型并投产,1983年装备美国陆军。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步兵战车,它以美国五星上将布雷德利名字命名,它是一种履带式、中型战斗装甲车辆,是一种伴随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可以独立作战,也可协同坦克作战。1980年定型并投产,1983年装备美国陆军。车长6.45米,车宽3.2米,车高2.56米,战斗全重22.67吨,乘员3人,载员7人。发动机为一台V8康明斯VTA-903T柴油发动机,功率为500马力,自动传动装置。战车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5毫米机关炮,在战车炮塔还装有一挺并列机枪。车体采用爆炸反应装甲焊接结构,能抵御穿甲弹和炮弹攻击,车前装有下放式附加装甲,能防地雷攻击;侧面有侧裙板。所以“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具有较好防护能力。
                  蓝月:T-34/85中型坦克


                  战期间,苏联为应对出现在战场上的德国新式坦克——虎和黑豹,在T-34/76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型坦克。作为战争后期苏联的主力坦克型号,在火力和装甲方面超过T-34/76,同黑豹相比,火力和装甲虽不及,但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全重低于豹式,整体作战能力压倒了德国坦克,达到了T-34系列的完美境界。T-34/85总产量(包括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许可生产的)超过35000辆。二战后,出口多国,广泛介入世界各地的战争与冲突。1954年中国决定仿制生产T-34-85坦克,并计划1958年投产,并将其命名为58式中型坦克。中国版的T-34-85和苏联原版的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集中在炮塔和行走部分。
                  黄慧:89式中型坦克


                  1929年4月试生产第二型概念车的订单发给了大坂陆军兵工厂,这辆概念车在经过多次技术试验后,在日本东北地区(注意是日本的东北)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试验,陆军技术本部对它颇为满意。由于这一年是日本皇室纪元的2589年,所以该车被命名为89式轻型坦克(此时的确是叫轻型坦克,后来才改叫中型坦克),试生产后主要配发到陆军步兵学校战车教导队和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使用。使用方根据使用情况相继提出了改进意见:强化主要部位结构的提高逾越壕沟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改进后的89式坦克自重超过了11.5吨,使89式坦克进入了中型坦克的行列。八九式坦克参加了1937年侵华战争,1938年的苏日哈桑湖冲突和1939年的诺门罕冲突,在与苏军坦克的实战中被证明存在一些缺陷,不过双方八九式和BT-7的主装甲是同一水平的。之后仍然一直用到太平洋战争初期。
                  绿地:IV号坦克歼击车


                  IV号反坦克歼击车车形低矮,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是一种难以对付和危险的战斗车辆,尤其在防御作战中。它装备的70倍径身管75mm火炮在安全距离上除了苏联的IS-2坦克外能摧毁盟军所有的坦克。1942年末,德国陆军军备局,提出新的驱逐战车需求,并要求该车必须与四号坦克零件共通,且可搭载豹式坦克所装备的Pak 42 70倍径炮。
                  不同于之前的歼击车,如黄鼠狼驱逐战车系列,本车的主炮被直接嵌入车体上部结构中,以尽可能的降低车体轮廓。四号驱逐战车保有基本型态的四号坦克底盘,但原有的垂直前部装甲被大角度倾斜的凸出前部装甲所取代。为了搭载全新的上部结构,本车变更内部设计,改变了油箱及弹药架的位置。因为本车没有炮塔,因此原本用以提供四号坦克炮塔旋转所需动力的马达便被移除了。


                  12楼2017-01-20 17:15
                  收起回复
                    加油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20 17:30
                    回复
                      支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20 20:09
                      回复
                        NO.5 重型坦克
                        橙星: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陆军装备发展的侧重点,一方面是发展可以保护士兵免受敌人猛烈火力打击的重型装甲战车,另一方面则发展能够快速进出战斗并使被命中概率降至最低程度的轻型车辆。艾布拉姆斯坦克自1980年问世以来,20年间先后经历了M1、M1A1、M1A2和M1A2SEP等发展阶段。M1艾布拉姆斯坦克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一,然而它又的确不适应现代突发战争要求快速部署的需要,因此,研究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替代者的问题早就提上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M1系列坦克的第二种改进型,其前身是M1和IPM1坦克,属于战后的第三代主战坦克,1985年开始在美军服役,现已成为美国陆军主力坦克。
                        蓝月:IS-2重型坦克


                        IS-2重型坦克是前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1943年10月31日,命名为IS-2重型坦克,以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D-25 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以及穿甲高爆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坦克、T-55坦克、T-62坦克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有着优秀的装甲防护性,其早期型装甲厚度比虎式坦克略厚,后期改进型接近虎王,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1944-1945)。其火力优于德军虎式坦克。
                        黄慧:KV-2重型坦克


                        1941年初期,这种坦克被命名为KV-2。在这之前,KV-1被称为“装备小炮塔的坦克”,而KV-2被称为“装备大炮塔的坦克”。1940年2月10日,进行了第一次测试,当时苏联的设计师们并不具备设计如此重型坦克的经验。生产过程中,坦克的炮塔被做过细微的改进并加装了DT机枪。缩短的M-10榴弹炮可以发射52kg的高爆弹。海军的1915/28型半-穿甲弹KV-2也可以发射,不过这种炮弹一般只有苏军海军使用,而且库存很少。KV-2的操作手册上还写着如何使用穿甲弹和反混凝土炮弹。KV-2坦克携带36发炮弹以及3087发机枪弹。
                        绿地:“突击虎”重型自行榴弹炮


                        作用类似于在巷战中的由工兵,步兵混编的强击群,巷战利器,一下干倒一栋楼应该没问题。曾经在德国境内发射的一发火箭弹,偶然命中了一个美军M4坦克停放场,强大的冲击波掀翻了三辆坦克,使之暂时丧失了行动能力。突击虎的设计思想源自于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的残酷巷战。苏军利用断壁残垣的地利给予德军重大杀伤,而普通火力很难有效杀伤其中的目标。受此教训,德国急需为参加巷战的重装步兵配置足以杀伤结构复杂建筑内敌人的火力支援车辆。起初构想为“突击虎”装备210毫米榴弹炮,但当时这种火炮并未制造出来。“突击虎”虽然威力强大,但出现时间过晚已无法影响战争历程,在整个二战中一共生产了18辆。现今尚存2辆完整的“突击虎”,它们分别在德国的车辆与工艺博物馆和俄罗斯的库宾卡战车博物馆。


                        16楼2017-01-21 14:26
                        回复
                          重磅出击,前帖没有找全的单位之一!
                          NO.6 远程炮
                          橙星:M109自行榴弹炮


                          1952年,美国陆军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行火炮的运用经验,认为有必要发展一种更具打击能力和机动性能的自行火炮,取代现役的M44 155毫米自行火炮,以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非直射火力支援需求。1954年6月,美国陆军决定下一代自行火炮的研发计划内容,分别是T195 110毫米自行火炮及T196 156毫米自行火炮。1955年6月,研发计划修正,T196自行火炮的口径改为155毫米,并与T195自行火炮共用相同的底盘及炮塔,以简化后勤支援。1959年T196自行火炮第一辆原型车出厂,后因美国陆军于1959年决定未来所有装甲战斗车辆的引擎全部改用柴油引擎,T196自行火炮也进行必要的动力系统重新设计与更换,换装柴油引擎的T196改称T196E1。
                          1961年10月,凯迪拉克汽车公司获得美国陆军授予的合约,于克利夫兰陆军坦克厂(Cleveland Army Tank Plant)进行T196E1自行火炮量产工作。1963年7月,T196E1自行火炮初期测评(IOT&E)及操作测评(OT&E)结束,美国陆军正式给予M109制式编号,全名是M109 155毫米中型自走榴弹炮(Howitzer,Medium,Self-propelled:155mm M109),并正式进入美国陆军服役。同年,M109量产合约改授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蓝月:2S3自行榴弹炮


                          2S3式加榴炮是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的一种152毫米自行加榴炮。该型加榴炮由PI-20式加榴炮和萨姆-4导弹发射车底盘结合而成,身管长29倍口径,装有炮口制退器和抽烟装置,由机械装填机装填弹药,车体封闭,三防能力强,可空运。2S3式加榴炮发射榴弹时初速670米/秒,最大射程18.5千米,最大射速4发/分,可发射榴弹、火箭增程弹、穿甲弹等多种常规弹药或核弹、化学弹。2S3在1970年代早期是以每师18辆配属,但
                          稍后增加为24辆。它和其它大多数自走炮类似,驾驶和传动系统在车体的前部,大型炮塔则在后方,驾驶乘坐于左前部,在其后方有一以铰炼接合的单片式舱盖。2S3的炮塔右边有一舱盖,在炮塔顶的左侧则有一个车长使用的指挥塔,车长指挥塔有一单片后开式舱盖以利于观测,在指挥塔的前部有一挺7.62MM机枪,可以由车内向外瞄准并射击。间接瞄准器装在炮塔顶车长位置的前方,直接瞄准器则装在主炮左方,在车体的后方有一弹药补给用舱门。和美制M109不同的是,在车后没有驻锄以供发射时吸收后座力,承载系统是采用扭力杆式,包括六组橡皮轮缘路轮、传动轮前置、惰轮后置、并具有四个顶支轮。
                          黄慧:Sfi.IVc自行远程支援火炮


                          德国计划中使用88毫米高炮的防空战车,1941年开始研制,该车在SfI.IVc基础上进行研制。由于设计要求不断改变,直到1944年仅完成了装备FlaK 41火炮的样车,之后又计划发展新的车型代替,但最终被放弃。该型战车一共完成了3辆原型车。
                          绿地:IKv 65A自行反坦克远程火炮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瑞典国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轻型坦克的要求。轻型装甲车应结合高速和可操作强大的武器,它将足以对抗现代坦克并能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兰德斯沃克开发了同时拥有旋转炮塔和安装在固定的上部结构的火炮的多个项目。他们基本上是自行反坦克炮。该项目的发展停止在起草和建模阶段。


                          17楼2017-01-23 10:3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1-25 01:47
                            回复
                              2025-08-12 21:17: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回重磅大礼,前帖未找全单位之二。
                              NO.7 火箭炮及防空导弹运载平台
                              橙星:“阿斯特罗斯”-II火箭炮


                              巴西地处南美洲东部,国土辽阔,经济落后,过去长期受葡萄牙殖民统治,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受美国控制,陆海空三军的兵力只有28万人,几乎全部主要武器装备都从美国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巴西阿维布拉斯航宇工业集团从1960年以来就积极研究设计较简便的火箭和火箭炮。70年代后期,在这些简易武器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炮兵饱和射击火箭系统ASTROS即阿斯特罗斯多管火箭炮。1983年制成样品后经过大量试验,最后正式定型生产并装备陆军的火箭炮部队。
                              蓝月:“旋风”火箭炮


                              苏联“合金”国家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和生产的口径300毫米的12管自行式火箭炮。又译为“龙卷风”,代号为9K58或BM-30。1983年定型,1987年装备苏军师属炮兵部队。1990年2月在吉隆坡亚洲防务展览会上首次展出。是90年代装备部队的口径最大的火箭炮。用于攻击对面目标,歼灭有生力量,摧毁军事设施共有12个发射管,分上、中、下三排配置,上面一排有4管,下面两排左右各2管,安装在MAZ-543卡车地盘上。配有两个稳定器,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安装在驾驶舱内,驾驶舱有装甲防护。
                              黄慧:BM-21火箭炮


                              BM-21式火箭炮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由导向管、摇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瞄准装置和车体等部分组成,导向管分4层排列,每层10管。火箭炮全营齐射能发射720枚火箭弹或化学弹,总重量48000千克,超过美国陆军师全部常规火炮一次齐射量。982年黎以冲突中,使用了BM-21火箭炮的几种型号,包括6管和9管两种。
                              1984年,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大量使用了BM-21,主要用于袭击游击队村庄营地和实施火力封锁,建立安全区等。两伊战争中,双方大量使用БM-21式火箭炮袭击对方境内目标。海湾战争中,伊军的BM-21未发挥应有作用。俄军在俄国内的车臣冲突中,大量使用这种火箭炮轰击叛军据点,封锁道路,是俄军火力突击的重要力量。
                              绿地:42型火箭炮


                              二战德军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全称为Panzerwerfer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实战表明,150毫米火箭炮是十分有效的炮兵兵器。不过,由于它是牵引式,进入和撤离炮兵阵地感到不便。为此,1942年,德军开始研制自行式的150毫米火箭炮。选用的底盘为Sdkfz.4/1“骡”(maultier)式3吨半履带式装甲车,改装的过程是,将装甲车的后部改装成火箭发射转台,上部装上10具火箭发射筒。最初于1943年4月投产,并生产至1945年3月。希特勒于1942年已要求生产这类型车辆,接着这款车于1943年秋季第一次在前线上进行测试。欧宝为其最大生产商,负责生产其中的大部分组件,包括当中亚当欧宝3.6升6缸引擎,能提供68匹马力和80升的燃料容量。一共生产了约300辆,配套的Munitionkraftswagen弹药车共生产了289辆,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上均有大量应用。


                              19楼2017-01-25 18: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