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
①隶属于装甲骑兵团的装甲骑兵中队(营)
时间阶段:ROAD师(1964)-86师(2001)
虽然列在了第一个,但是这个单位同时也拥有合成连。
80年代后期的团属装甲骑兵中队
|——中队部分排:1辆M1A1,1辆M3和1辆悍马高机动车,中队长,执行官(分队副长),参谋军士长,若干乘员
|——中队部分队:2辆M113,3辆M577,8辆M113救护车,3辆M88,2辆AVLB,若干乘员
|——3个骑兵分队(连):
|——分队部分排:1辆M1A1,1辆M3骑兵战车,1辆M88,分队长,执行官(分队副长),1个军士,若干乘员
|——2个机械化侦察排
|——排部分排:1辆悍马高机动车,排长,排军士,驾驶员
|——3个机械化侦察班 (排长通常随其中一个班行动),2辆M3骑兵战车,6名乘员,6名下车步兵,8支M16,2具M203,2挺M249,2套M47
|——2个坦克排 - 每个4辆M1A1
|——2辆M106 4.2英寸自行迫击炮
|——坦克分队(连)
|——分队部分排:2辆M1A1,1辆M113,1辆AVLB,1辆M88,连长,执行官,1个军士,若干乘员
|——3个坦克排 - 每个4辆M1A1
|——炮兵分队(连):2辆M113,8辆M109A3
总计:悍马7辆,M113装甲运输车13辆,M577装甲指挥车3辆,M88装甲抢救车7辆,AVLB装甲架桥车3辆,M1A1主战坦克42辆,M3骑兵战车40辆,M106自行迫击炮6辆,M109A3自行榴弹炮8辆
*请注意,86师时期美军的师属装甲骑兵营(编制在战斗航空旅内)是营内空地合成的,但是这个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
----------------------------------
②80年代试点的第9步兵师(摩托化)下属联兵营
时间阶段:86师(80年代中期)-裁撤(1992)
80年代中期第9步兵师(摩托化)成了美国陆军新编制的试验床,其下属第1和第3旅下的步兵营分别变成了“轻装攻击营”、“联兵轻装营”和“联兵重装营”。但是这三种营都没有坦克或者装甲车辆,而是完全悍马车化。(最开始轻装攻击营装备的是FAV,后来觉得性能不稳定就都用悍马替掉了)关于这三种营编制的信息似乎不太好找,目前仅有一个安迪·约翰逊战斗序列表里的很可疑的数字可以使用:
——第23步兵团联兵重装2营:44辆悍马陶式发射车,67套Mk19,15套龙式,6门4.2英寸迫击炮,9个步兵班
——第23步兵团联兵轻装3营:24辆悍马陶式发射车,75套Mk19,30套龙式,6门4.2英寸迫击炮,18个步兵班
——第2步兵团轻装突击2营:31辆悍马陶式发射车,96套Mk19,6门4.2英寸迫击炮
可以看到,这三种营的编制和86师时代第25步兵师一类的轻装部队或者现在的IBCT都明显不同。
如果假定这三种营的连是模块化的而完全依照这三个数据进行分析的话,大概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三种营的炮兵编制相同,都是一个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4.2英寸)迫击炮
二、联兵轻装营有2个下车步兵连,联兵重装营有1个下车步兵连
三、由于这些步兵其实是轻步兵,根据美国当时的轻步兵连的编制,每个班应该有2套龙式(但是这样就有了一个3套龙式数量缺口,暂时不能解释)
四、轻装营比重装营多8套Mk19,少20辆悍马陶。20辆是个很可疑的数字,我宁愿认为,构成一个反坦克连(突击连?)的悍马陶是18辆(这是比较常见的数量),而步兵连下也有自己的悍马陶(每连8辆)。已知目前IBCT的突击连中悍马陶和悍马M2/Mk19通常是1:1配置。这样一来,情况就可能是这样:
联兵重装营:
|——营部连
|——突击连:
|——突击连:
|——步兵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联兵轻装营:
|——营部连
|——突击连:
|——步兵连:
|——步兵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轻装攻击营:
|——营部连
|——突击连:
|——突击连:
|——侦察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但是再往下算数据就会出现错误,那么说明这种编制的推断可能也是错的,谁如果有更多的关于这个师编制的信息请务必提供给我。
========================
【2、西德】
①xx1系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
时间阶段:联邦国防军陆军第四期编制(1980)-陆军第五期编制(1995)
在这一时期,联邦国防军将每个装甲旅和装甲掷弹兵旅的第一个营(分别是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番号都是xx1)改编成联兵营。
装甲营:
|——营部和营部连:2辆坦克,4辆M577,2辆山豹,9辆MTW(也就是M113G)
|——装甲连
|——连部:1辆坦克,3辆卡车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连:13辆坦克
|——装甲掷弹兵连
|——连部:2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迫击炮连:
|——指挥和支援分队:3辆MTW,2辆山豹
|——发射排:3辆装甲迫击炮120
|——发射排:3辆装甲迫击炮120
总计:28辆坦克,11辆黄鼠狼,2辆M125,4辆M577,12辆M113,6辆装甲迫击炮120
----------------------
装甲掷弹兵营
|——营部和营部连:2辆黄鼠狼,2辆M577,2辆山豹,9辆MTW
|——装甲连:13辆坦克
|——装甲掷弹兵连:11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连:11辆黄鼠狼
|——装甲迫击炮连:3辆MTW,2辆山豹,6辆装甲迫击炮120(2个排,每排3辆)
总计:13辆坦克,24辆黄鼠狼,4辆M577,12辆M113
然而,随着陆军第五期编制的实施,似乎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的编制又”纯粹化“了。直到今天,德国联邦国防军也没有再采用营内合成编制。
=========================
【3、苏联】
①合成军机械化旅属机械化营
时间阶段:1982-1989年
这一阶段是苏军实验各个级别战役机动集群的年代,外贝加尔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在1982年和1984年各组建了一个合成军(第5近卫和第48近卫),每个合成军由2个机械化旅、2个坦克旅、1个炮兵团、1个防空团和1个空降强击团等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机械化旅下面下辖的是”机械化营“而非摩步营,不过我们只知道的是这个机械化营拥有13辆坦克和若干摩托化步兵,但并不能确定摩托化步兵的具体数量——至少从目前的资料上来看。比较可能的情况是,这种机械化营是用1个13车坦克连替换了一个摩步连。那么这样一来,这一机械化营的编制就为:
机械化营
|——营部
|——坦克连(13辆坦克)
|——连部:1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摩步连(12辆BMP)
|——连部: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连(12辆BMP)
|——迫炮连(6门120迫击炮或6辆120自行迫榴炮)
|——其它直属排、队(按常理推断其中有一个防空排)
总计:13辆坦克,27(?)或30辆(?)BMP,6套120迫击炮
然而,苏军对方面军战役机动集群编制的探索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到1988-89年间两个近卫合成军都被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后似乎也不再存在机械化营或者机械化旅,直至今天俄军的坦克和装甲步兵的合成仍然在团旅级。
============================
【4、意大利】
时期:1975-1993?
与前述国家不同,对意大利而言,步坦合成的装甲营相对于纯粹由坦克组成的坦克营是一种落后编制。到冷战末期意大利仅在摩托化旅中配属了11个装甲营(坦克营则有20个),装备换装也最慢。由于是装甲单位,所以这个连没有迫击炮,只有反坦克炮。要注意的是在1988年前意大利的坦克排是5辆坦克,也就是说坦克连是16辆,装甲营是32辆。
装甲营
|——营部和营部连:3(?)辆M113,1辆山豹装甲抢救车
|——坦克连
|——连部:1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连:13辆坦克
|——机械化连:13(?)辆M113
|——反坦克连:18辆AR-59搭载M40A1无坐力炮
不过,在冷战后的多次裁军之后,当年意大利的1400辆现役坦克如今只剩下了公羊旅和加里波第旅下的三个坦克营不到200辆公羊坦克,以及分散在各个骑兵中队里的大概300辆半人马座,装甲营也不复存在。
=============================
【5、挪威】
时期:1987-现今
挪威这个国家的装甲营(请注意,“装甲营”在这里不是一类编制的泛指,而是特指一个营,因为挪威只有这么一个“装甲营”!)也是合成的。不过合成的原因与其说是为了提高小建制战斗力,不如说是挪威的坦克已经少到了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不足以组建一个坦克营的地步。不过挪威陆军的这个营至今仍保持着和冷战后期基本一样的编制(只不过第5和第6两个战斗支援营合并了)。
装甲营(现在)
|——营部
|——侦察中队:CV-90
|——装甲中队:13辆豹2
|——第3突击中队:CV-90
|——第4突击中队:CV-90
|——勤务和支援中队(后勤、维修、迫击炮单位都编成在此)
|——附属支援单位(通常是执行任务时加强的)
冷战时期的挪威机械化步兵营同样是联兵的,不过如今当时的几个机械化步兵营如今只剩下了一个泰勒马克营。编制基本未变。
泰勒马克营(现在)
|——营部
|——坦克中队:13辆豹2
|——第2骑兵中队:CV-90
|——第3突击中队:CV-90
|——第4突击中队:CV-90
|——勤务和支援中队
所有的挪威现役营都隶属于唯一一个现役旅北方旅。
①隶属于装甲骑兵团的装甲骑兵中队(营)
时间阶段:ROAD师(1964)-86师(2001)
虽然列在了第一个,但是这个单位同时也拥有合成连。
80年代后期的团属装甲骑兵中队
|——中队部分排:1辆M1A1,1辆M3和1辆悍马高机动车,中队长,执行官(分队副长),参谋军士长,若干乘员
|——中队部分队:2辆M113,3辆M577,8辆M113救护车,3辆M88,2辆AVLB,若干乘员
|——3个骑兵分队(连):
|——分队部分排:1辆M1A1,1辆M3骑兵战车,1辆M88,分队长,执行官(分队副长),1个军士,若干乘员
|——2个机械化侦察排
|——排部分排:1辆悍马高机动车,排长,排军士,驾驶员
|——3个机械化侦察班 (排长通常随其中一个班行动),2辆M3骑兵战车,6名乘员,6名下车步兵,8支M16,2具M203,2挺M249,2套M47
|——2个坦克排 - 每个4辆M1A1
|——2辆M106 4.2英寸自行迫击炮
|——坦克分队(连)
|——分队部分排:2辆M1A1,1辆M113,1辆AVLB,1辆M88,连长,执行官,1个军士,若干乘员
|——3个坦克排 - 每个4辆M1A1
|——炮兵分队(连):2辆M113,8辆M109A3
总计:悍马7辆,M113装甲运输车13辆,M577装甲指挥车3辆,M88装甲抢救车7辆,AVLB装甲架桥车3辆,M1A1主战坦克42辆,M3骑兵战车40辆,M106自行迫击炮6辆,M109A3自行榴弹炮8辆
*请注意,86师时期美军的师属装甲骑兵营(编制在战斗航空旅内)是营内空地合成的,但是这个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
----------------------------------
②80年代试点的第9步兵师(摩托化)下属联兵营
时间阶段:86师(80年代中期)-裁撤(1992)
80年代中期第9步兵师(摩托化)成了美国陆军新编制的试验床,其下属第1和第3旅下的步兵营分别变成了“轻装攻击营”、“联兵轻装营”和“联兵重装营”。但是这三种营都没有坦克或者装甲车辆,而是完全悍马车化。(最开始轻装攻击营装备的是FAV,后来觉得性能不稳定就都用悍马替掉了)关于这三种营编制的信息似乎不太好找,目前仅有一个安迪·约翰逊战斗序列表里的很可疑的数字可以使用:
——第23步兵团联兵重装2营:44辆悍马陶式发射车,67套Mk19,15套龙式,6门4.2英寸迫击炮,9个步兵班
——第23步兵团联兵轻装3营:24辆悍马陶式发射车,75套Mk19,30套龙式,6门4.2英寸迫击炮,18个步兵班
——第2步兵团轻装突击2营:31辆悍马陶式发射车,96套Mk19,6门4.2英寸迫击炮
可以看到,这三种营的编制和86师时代第25步兵师一类的轻装部队或者现在的IBCT都明显不同。
如果假定这三种营的连是模块化的而完全依照这三个数据进行分析的话,大概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三种营的炮兵编制相同,都是一个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4.2英寸)迫击炮
二、联兵轻装营有2个下车步兵连,联兵重装营有1个下车步兵连
三、由于这些步兵其实是轻步兵,根据美国当时的轻步兵连的编制,每个班应该有2套龙式(但是这样就有了一个3套龙式数量缺口,暂时不能解释)
四、轻装营比重装营多8套Mk19,少20辆悍马陶。20辆是个很可疑的数字,我宁愿认为,构成一个反坦克连(突击连?)的悍马陶是18辆(这是比较常见的数量),而步兵连下也有自己的悍马陶(每连8辆)。已知目前IBCT的突击连中悍马陶和悍马M2/Mk19通常是1:1配置。这样一来,情况就可能是这样:
联兵重装营:
|——营部连
|——突击连:
|——突击连:
|——步兵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联兵轻装营:
|——营部连
|——突击连:
|——步兵连:
|——步兵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轻装攻击营:
|——营部连
|——突击连:
|——突击连:
|——侦察连:
|——侦察连:
|——迫击炮连:6门107毫米迫击炮
但是再往下算数据就会出现错误,那么说明这种编制的推断可能也是错的,谁如果有更多的关于这个师编制的信息请务必提供给我。
========================
【2、西德】
①xx1系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
时间阶段:联邦国防军陆军第四期编制(1980)-陆军第五期编制(1995)
在这一时期,联邦国防军将每个装甲旅和装甲掷弹兵旅的第一个营(分别是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番号都是xx1)改编成联兵营。
装甲营:
|——营部和营部连:2辆坦克,4辆M577,2辆山豹,9辆MTW(也就是M113G)
|——装甲连
|——连部:1辆坦克,3辆卡车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排:3辆坦克
|——装甲连:13辆坦克
|——装甲掷弹兵连
|——连部:2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排:3辆黄鼠狼
|——装甲迫击炮连:
|——指挥和支援分队:3辆MTW,2辆山豹
|——发射排:3辆装甲迫击炮120
|——发射排:3辆装甲迫击炮120
总计:28辆坦克,11辆黄鼠狼,2辆M125,4辆M577,12辆M113,6辆装甲迫击炮120
----------------------
装甲掷弹兵营
|——营部和营部连:2辆黄鼠狼,2辆M577,2辆山豹,9辆MTW
|——装甲连:13辆坦克
|——装甲掷弹兵连:11辆黄鼠狼
|——装甲掷弹兵连:11辆黄鼠狼
|——装甲迫击炮连:3辆MTW,2辆山豹,6辆装甲迫击炮120(2个排,每排3辆)
总计:13辆坦克,24辆黄鼠狼,4辆M577,12辆M113
然而,随着陆军第五期编制的实施,似乎装甲营和装甲掷弹兵营的编制又”纯粹化“了。直到今天,德国联邦国防军也没有再采用营内合成编制。
=========================
【3、苏联】
①合成军机械化旅属机械化营
时间阶段:1982-1989年
这一阶段是苏军实验各个级别战役机动集群的年代,外贝加尔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在1982年和1984年各组建了一个合成军(第5近卫和第48近卫),每个合成军由2个机械化旅、2个坦克旅、1个炮兵团、1个防空团和1个空降强击团等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机械化旅下面下辖的是”机械化营“而非摩步营,不过我们只知道的是这个机械化营拥有13辆坦克和若干摩托化步兵,但并不能确定摩托化步兵的具体数量——至少从目前的资料上来看。比较可能的情况是,这种机械化营是用1个13车坦克连替换了一个摩步连。那么这样一来,这一机械化营的编制就为:
机械化营
|——营部
|——坦克连(13辆坦克)
|——连部:1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摩步连(12辆BMP)
|——连部: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排:3辆BMP
|——摩步连(12辆BMP)
|——迫炮连(6门120迫击炮或6辆120自行迫榴炮)
|——其它直属排、队(按常理推断其中有一个防空排)
总计:13辆坦克,27(?)或30辆(?)BMP,6套120迫击炮
然而,苏军对方面军战役机动集群编制的探索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到1988-89年间两个近卫合成军都被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后似乎也不再存在机械化营或者机械化旅,直至今天俄军的坦克和装甲步兵的合成仍然在团旅级。
============================
【4、意大利】
时期:1975-1993?
与前述国家不同,对意大利而言,步坦合成的装甲营相对于纯粹由坦克组成的坦克营是一种落后编制。到冷战末期意大利仅在摩托化旅中配属了11个装甲营(坦克营则有20个),装备换装也最慢。由于是装甲单位,所以这个连没有迫击炮,只有反坦克炮。要注意的是在1988年前意大利的坦克排是5辆坦克,也就是说坦克连是16辆,装甲营是32辆。
装甲营
|——营部和营部连:3(?)辆M113,1辆山豹装甲抢救车
|——坦克连
|——连部:1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排:4辆坦克
|——坦克连:13辆坦克
|——机械化连:13(?)辆M113
|——反坦克连:18辆AR-59搭载M40A1无坐力炮
不过,在冷战后的多次裁军之后,当年意大利的1400辆现役坦克如今只剩下了公羊旅和加里波第旅下的三个坦克营不到200辆公羊坦克,以及分散在各个骑兵中队里的大概300辆半人马座,装甲营也不复存在。
=============================
【5、挪威】
时期:1987-现今
挪威这个国家的装甲营(请注意,“装甲营”在这里不是一类编制的泛指,而是特指一个营,因为挪威只有这么一个“装甲营”!)也是合成的。不过合成的原因与其说是为了提高小建制战斗力,不如说是挪威的坦克已经少到了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不足以组建一个坦克营的地步。不过挪威陆军的这个营至今仍保持着和冷战后期基本一样的编制(只不过第5和第6两个战斗支援营合并了)。
装甲营(现在)
|——营部
|——侦察中队:CV-90
|——装甲中队:13辆豹2
|——第3突击中队:CV-90
|——第4突击中队:CV-90
|——勤务和支援中队(后勤、维修、迫击炮单位都编成在此)
|——附属支援单位(通常是执行任务时加强的)
冷战时期的挪威机械化步兵营同样是联兵的,不过如今当时的几个机械化步兵营如今只剩下了一个泰勒马克营。编制基本未变。
泰勒马克营(现在)
|——营部
|——坦克中队:13辆豹2
|——第2骑兵中队:CV-90
|——第3突击中队:CV-90
|——第4突击中队:CV-90
|——勤务和支援中队
所有的挪威现役营都隶属于唯一一个现役旅北方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