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灌注疗法吧 关注:70贴子:345
  • 9回复贴,共1

肛瘘神奇疗法----肛瘘灌注疗法(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元太简历
曹元太,男,63年出生于江西省鄱阳湖畔,87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医学院,分配入江西景德镇市335医院外科和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现任江西省景德镇市曹氏痔科院长。主要从事肛肠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并创立了曹氏痔科。获得包括“环痔器”(第一代环痔器)、“无痛环痔器”(第二代环痔器)、“多功能肛瘘探针”、“肛瘘灌注液”等5项国家专利。《曹氏痔科治疗体系概论》、《曹元太痔科思想体系》、《曹元太痔科思想体系概论》、《痔的现代概念与治疗》、《改良痔环切术》、《微型环痔器治疗痔病的临床观察》、《肛管固化压力平衡加肛管直肠环复位治疗老年人痔病的临床观察》、《环痔器辅以分段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观察》、《多功能肛瘘探针的临床应用》、《外口内移位治疗肛瘘的临床观察》、《曹氏痔科三联疗法治疗直肠粘膜松弛的临床观察与相关研究》、《肛肠病的整体治疗理念》、《肛瘘灌注疗法的研究和临床观察》、《三维治疗理念》等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肛肠病杂志》、《华医研究》、《航天航空医药》等刊物上。多次应邀外地讲课演示曹氏痔科疗法。《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和景德镇电视台多次报道曹氏痔科。
对肛肠病医学的主要贡献:1、肛管高压学说,是痔病、肛裂、肛门脓肿、肛瘘、便秘、直肠粘膜松弛等的共同致病因素。2、曹氏痔科三联疗法即肛管固化、肛管压力平衡、肛管直肠环复位,从恢复肛管直肠生理功能的目的出发,广泛应用于肛肠病治疗。3、肛瘘的灌注疗法研究和临床实践。4、肛肠病的整体治疗理念。
《肛肠病整体治疗理念》
肛管直肠病整体治疗理念
江西省景德镇市曹氏痔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曹元太
关键词:三联疗法;肛肠病;整体治疗.
导言 肛管直肠整体治疗是相对肛管直肠某一疾病的局部治疗而言的。局部治疗是针对症状体征的治疗,由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认为消除症状即达到治疗目的[1]。局部治疗很难或少有兼顾到病因的治疗和肛管直肠及盆膈生理功能的恢复,致使肛肠病有比较高的复发率。目前世界各地的肛肠病的治疗仍处在肛管直肠局部治疗的阶段。
我们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并提出[2]肛管高压是痔病、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直肠前突、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粘膜松弛、肛管直肠脱垂等疾病形成的共同原因。针对这个病因和由此病因产生的组织结构和病理形态的变化,我们以三联疗法即肛管直肠固化、肛管压力平衡、肛管直肠环复位[3]施治,从而恢复了肛管直肠及盆膈所需要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非常满意的验证。三联疗法是建立在肛管高压认识基础上的,广泛应用于肛管直肠病的治疗,使肛管直肠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
1 肛管直肠整体治疗概念
肛管直肠整体治疗是对病征治疗的同时,还对整个肛管和下段直肠(盆膈段)进行肛管直肠固化、肛管压力平衡、肛管直肠环复位的处理,消除病症并有效地恢复了肛管直肠及盆膈所需的正常生理功能状态。其结果:消除了现存就诊的病症,同时有效地预防了肛管直肠尚未发生的病症,诸如:痔病、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直肠前突、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粘膜松弛、肛管直肠脱垂等。
2 肛管直肠病肛管高压学说
2.1 痔病肛管高压学说 肛管高压导致痔病发生[2]。痔病是肛垫病理性肥厚向外移位形成的团块[4]。其发生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所致[5]。
我们认为肛垫下移位和静脉曲张只是对痔病发生后肛垫的病理形态描述,缺乏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论述,严格地说肛垫下移位和静脉曲张不是痔病的病因。我们认为致使痔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肛管高压。肛门括约肌肌环狭小或硬化或肥厚、肛管过长、先天性肛管狭窄、医源性肛管狭窄等因素,都会引起排便时肛管扩张度下降,排便肛管顺畅性降低,势必久蹬力排,过度迸气,腹压增加,导致肛管高压。
肛管高压由腹部增高压和肛管静息压的压差产生,其压力方向由内向外。腹部增高压为腹压+腹胸肌收缩腹压之和,排便时候产生。腹压值近似肛管静息压值。这样,不排便时候就不会有腹部增高压,只有腹压,腹压与肛管静息压对立而平衡,肛管达到稳定状态,肠道内的粪便和气体保持在肠道内。肛管静息压是静息状态下肛门肛管内的血管压力和肛垫、肛门肛管肌群张力的总和。静息压的方向是环肛管向心并与肛管轴垂直,它维系肛管的关闭并参与盆底力学的构成。假设没有静息压,腹压的作用,盆底就不能支撑腹腔脏器。
肛管高压可致盆底下移位,臀沟变浅,肛垫充血,血管扩张融团,纤维增生,久之肛垫肥厚,与其肛门括约肌附着松弛而向外移位,导致痔病产生。痔病发生的模式:肛管高压——肛垫肥厚松弛——肛垫外移位——痔病产生。
按照肛垫下移学说的理论,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层特殊组织,位于肛管的左侧、右前、右后三个区域,突向肛管内,由静脉(或称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称为肛管血管垫,即肛垫。起开合肛管、调节排便作用。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时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其自身的弹性和括约肌、提肛肌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若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充血肥厚,下移形成痔[6]。我们认为弹性减弱有2种形式,即自然衰老减弱和肛管高压反复向外冲击造成弹性减弱。促成痔病发生的力量是肛管高压反复向外的冲击力;自然衰老可以促成痔病的发生,必需有肛管高压才能决定痔病的发生。这正是老年人虽然衰老减弱却不是人人都有痔病,而年轻人尚未衰老减弱却有的人痔病发生的道理。所以张东铭教授[7]认为随着年龄增长,支持组织老化,肛垫下移,属正常退行性变,不是决定痔病发生的因素。
因此,肛垫肥厚外移位是对痔病形态的描述,是构成痔病的要素,其发生病因就是排便时的肛管高压。
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病的产生是因为肛垫的静脉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静脉病理性扩张、长期站立、便秘、妊娠、前列腺增生、门脉高压等,静脉丛血液回流障碍,淤滞,微血栓形成,血管扩张融团形成痔病。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诸多因素都可导致肛管高压,而排便时的肛管扩张度下降、排便困难、过度迸气、腹压增加,腹腔静脉血管回流受阻,直肠和肛垫静脉压增高,静脉曲张融合,痔病发生。由此归论,肛管高压是肛垫静脉曲张的原因。
还有一点要说明,就诊的痔病有的并不同时存在肛管高压,是否有悖于痔病肛管高压学说?痔病发生不论是病理组织,还是形态结构都是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不可逆的;而肛管高压由于弹性衰弱就有可能从病态向常态缓慢转化,肛管高压消失,而痔病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某些痔病患者就诊时不会同时存在肛管高压原因,但我们不可否认痔病形成时肛管高压所起的作用。
2.2 肛裂肛管高压学说 肛管高压,肛管扩张度下降,粘膜和肛缘皮肤被动过度扩张的拉伸力超过其抗撕裂力,导致肛裂。由于肛门外括约肌起于后方的肛尾韧带,止于前方的会阴中心腱,前后方的弹性弱,故易产生6点位和12点位的肛裂。这是肛肠界普遍认可的。
2.3 肛瘘成因肛管高压学说 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症。其发生、发展与肛管高压有高度相关性[3]。肛周脓肿多是肛窦炎引起的肛周化脓性感染,继而形成肛瘘。肛窦是朝上开口的肛腺管的出口,它的损伤肿胀、窦管加深、粪屑阻塞,致分泌物受阻是形成肛窦炎的主要原因。直肠粘膜和肛垫松弛下移位(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肛瘘直肠粘膜都松弛)都可以使肛腺管出口不畅,而肛管高压易产生粪便与排便通道摩擦损伤,并且使粪屑向肛腺管阻塞获得力量。肛管高压还使得肛窦的深度增加。肛管高压与年龄、性别、体质相关,这就是青壮年男性高发肛瘘的原因。
肛窦炎或损伤感染未得到控制形成肛周脓肿。脓腔内高压,向直肠或肛管破溃形成内口;若脓腔内压力不大,脓肿不向周围扩展,肛窦就是内口。向肛周皮肤破溃形成外口。脓腔一旦破溃,脓液得到引流,脓腔迅速缩小成上接内口下通外口的瘘管,肛瘘便形成了。
2.4 便秘肛管高压学说 便秘分三种类型:1、出口梗阻性便秘;2、结肠慢输性便秘;3、混合型便秘。肛管高压肛管扩张度下降,粪便排出顺应性降低而排出困难,积储于直肠,久之使直肠、齿线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促成即使有粪便积于直肠腔内也无便意感,出口梗阻性便秘由此产生。出口梗阻性便秘年深月久就会使整个结肠扩张,结肠粘膜中张力感受体受到慢性损伤,其敏感性下降,由此产生结肠慢输性便秘。出口梗阻性便秘导致结肠慢输便秘后,出口梗阻性便秘依然存在,这就是混合型便秘。
出口梗阻性便秘属于肛管狭小的机械性因素造成的,治疗以松解、肛管压力平衡效果很好。而结肠慢输性便秘属于神经传导低电位所致,严重者要依赖药物刺激才排便,治疗效果不如前者,有的还非常难以治疗。所以出口梗阻性便秘应该尽早治疗。
2.5 直肠粘膜松弛肛管高压学说 直肠粘膜松弛是指盆膈直肠段粘膜或连同粘膜下层与肠壁肌层的纤维连接松弛移位、皱折、迭起、向外垂落,严重者直肠壶腹腔粘膜填塞而消失。可单独发病,也可以伴发直肠肛管其他疾病,尤其多伴发于肛瘘。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及肛门坠胀、持续便意感。排便时粘膜下充血,粘膜由皱折状态向肿胀充盈状态转变,肠腔变得窄小而便形细条,排便过程长。便后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粘膜仍然处于充盈状态,因此坠胀便意感持续,大便量少次频,便后未尽。
造成直肠粘膜松弛原因同样是肛管高压。因为肛管高压致使肛管排便扩张度下降,排便困难,过度迸气,久蹬力排,天长日久就会导致直肠粘膜弹性下降而松弛。此外,肥胖、高龄、炎症水肿也与直肠粘膜松弛有关。
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松弛的进一步发展的病症,是盆底下降、盆膈变薄而对该段直肠和肛管的支撑力降低(故有人据此称其盆膈疝),导致粘膜或粘膜下层以外的组织包括括约肌、直肠壁肌脱出外翻。尽管重度肛管直肠脱垂的肛管压力不高,但是可以肯定最初是因为肛管高压引发盆底下降、盆膈变薄的。肛管高压肛管扩张度下降,排便困难,过度迸气用力导致盆底下降、盆底变薄,直肠、肛管松弛向外移位外翻脱出。因此,肛管高压是肛管直肠脱垂的元凶。
2.6 直肠前突肛管高压学说 在女性盆膈段的直肠前部毗邻阴道后壁。肛管高压,排便时肛管扩张度下降,粪便出口困难,并块状积于直肠壶腹。阴道相对空虚,直肠壶腹前壁(阴道直肠膈)向前扩张、移位,直肠前突(阴道直肠膈前突)由此产生。
此外,肛管高压还带来一些病症,诸如:盆底下降、肛管直肠环下垂、臀沟变浅、子宫下垂、阴道壁膨出、前列腺增生、内脏下垂等。
综上所说,肛管高压是上述肛管直肠诸多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曹氏痔科经过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验证的肛肠医学病因方面的重大发现。
3 三联疗法
肛管高压→肛管直肠粘膜松弛→盆底下降是构思三联疗法的基础,是临床实践的结果。三联疗法即:1、直肠肛管固化;2、肛管压力平衡;3、肛管直肠环复位。
3.1 肛管直肠固化 肛管直肠固化是将固痔液均匀分布于肛管及下段直肠松弛的组织使其回缩复原,是针对所有的肛管直肠松弛的治疗。肛管高压导致肛肠病的发生,不同程度的肛管直肠粘膜松弛具有普遍性。我们认为肛管直肠良性的松弛、肿胀、糜烂、融团、突出、外翻的组织都是人体固有的并与其自身相融合的组织。这些组织富含弹性纤维、神经纤维、淋巴、血管等,对维持直肠、肛管生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保护这些组织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过去数千年的治疗都是以破坏性的治疗为主,肛管直肠的生理功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肛管固化却能很好地保护了这些组织。
3.2 肛管压力平衡 肛管压力平衡是通过对肛管压力的综合测定作出肛管压力状态评估后,对肛管压力进行调整达到平衡的治疗手段。肛管压力是静息状态下肛门肛管内的血管压力和肛垫、肛门肛管肌群张力的总和。肛管压力是维持控制肠道内容物、完成肛管的开合及对腹腔盆腔脏器支撑的重要物理指标。压力过低肠道内容物会随其自身的张力而外溢即肛门失禁,还可导致盆膈支撑力薄弱,盆腔、腹腔脏器下垂;压力过高排便困难而引发一系列的肛门肛管直肠的疾病。肛管压力平衡能够降低高压状态下的肛管压力,增加肛管扩张度和大便排出的顺应性,减少排便时对排便通道侧壁的冲击损伤,同时又能维持肛管的开合和对腹腔盆腔脏器的支撑。肛管压力正常值为2~13kPa[8] ,原则上在这个数值范围内就达到了平衡治疗的效果,但实际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状态等多因素灵活掌握平衡治疗后的压力值。肛管压力平衡对维持正常的肛管直肠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肛管直肠环复位 肛管直肠环复位是在肛管固化、肛管压力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医者将盆膈向上推移,并嘱患者提肛缩肛运动[9]协同配合的治疗手段。痔病、便秘、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直肠粘膜松弛、直肠前突等都会导致盆底、肛垫、肛管、肛门不同程度的下移位,肛管直肠环复位就能恢复这些组织结构的原始状态,使肛管直肠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肛门肛管直肠治疗操作时骶神经被激惹引起的强便意感和尿意感。
4 肛管直肠整体治疗效果
三联疗法是对肛管高压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肛管高压导致肛垫和直肠粘膜松弛、盆底下降、肛管直肠环外移位、臀沟变浅等肛管直肠盆底共同的病理结构改变。三联疗法对恢复这些病理组织结构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肛管直肠固化能够有效地回缩松弛的直肠粘膜、肛垫、扩张开放的血管,使下垂的粘膜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改善直肠粘膜的血供,促进感染、溃疡、糜烂愈合;肛管压力平衡能够降低高压状态下的肛管压力,增加肛管扩张度和大便排出的顺应性,减少排便时对排便通道侧壁的冲击所导致的损伤,同时又能维持肛管的开合和对腹腔盆腔脏器的支撑;肛管直肠环复位能够有效地使盆底下降、肛门外移位、臀沟变浅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10]。如此三联疗法的治疗措施就可以使肛管直肠获得所需的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消除了肛肠病诸如:痔病、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直肠前突、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粘膜松弛、肛管直肠脱垂等发生的病因和环境。治疗就诊疾病的同时,增加三联疗法从而达到了肛管直肠整体治疗效果。
整体治疗理念就是兼顾病症和病因的治疗,恢复肛管直肠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肛肠病的发生和复发。整体治疗是肛肠病治疗历史性重大进步,是肛肠医学新的里程碑。


IP属地:湖北1楼2016-12-20 22:16回复
    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4-25 06:47
    回复
      2025-08-29 07:40: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曹元太就是个江湖野郎中,坑害多少患者,他是个毫无道德底线,毫无医德底线的人,要点脸吧,积点德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8-17 09:40
      收起回复
        神医治病救人!功德无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26 0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