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级
关于龙涎香的等级,
①北宋·叶廷珪认为,龙涎香白色者最佳,黑色者亚之。其文出自《南蕃香录》:
“龙涎出大食国,其龙多蟠伏于洋中大石,卧而吐涎,涎浮水面,士人见林鸟翔集,众鱼游泳,争啖之,则没取焉。然龙涎本无香,其气近于臊,白如百药煎而腻理,黑者亚之,如灵脂而光泽,能发众香,故多用之以合众香。
②南宋·张世南认为,龙涎香新鲜排出并轻浮水面者为上品,在水中漂浮多年掺杂沙土者亚之,被鱼所食复排出者最次。其文出自《游宦纪闻》:
“龙出没于海上,吐出涎沫,有三品:一曰泛水,二曰渗沙,三曰鱼食。泛水,轻浮水面。善水者伺龙出没,随而取之;渗沙,乃被波浪漂泊洲屿,凝积多年风雨浸瑶,气味尽渗于沙土中;鱼食,乃因龙吐涎。鱼竞食之,复化作粪散于砂矶,其气虽有腥燥,而香尚存。惟泛水者入香最妙。”
③清· 赵学敏认为,龙涎香的好坏和颜色无关,其文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龙涎香,大抵不必论其色,总以含之不耗,投水不没,雨中焚之能爆者良。入药用,隔汤,顿化如胶糖状者佳。
综上,古人对龙涎香优劣的评价标准不一。现代研究认为龙涎香的主要成分为龙涎香醇,其含量从30%到60%不等,龙涎香醇纯品为白色结晶,其本身无味,龙涎香香气来自龙涎香醇经过氧化及光降解所得的五种成分,这些成分多为白色。也就是说,龙涎香以色白,气味浓者为上品。杂质多则色灰黑,气味淡则氧化及光降解程度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