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明鸣虫吧 关注:3,050贴子:63,910

常见鸣虫图片及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蛉又名大黄蛉、黄针蟋蟀、黄蛉蟋、黄蛉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故黄蛉被称作“黄蛉”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17 19:20回复
    灰黄蛉蟋,俗称小黄蛉
    外观娇小玲珑,体形细狭,通体金黄色或麦秆色,有光泽,随着虫龄增长,体色也逐渐加深,光泽随之消失。头部近圆形,前胸背板近方形,表面密被细毛。前翅较狭长,几乎到达腹部末端,半透明,具不规则的棕色斑点。尾须细而长。 小黄蛉头部近于圆形,前胸及背板却近方形,全身密被细毛。它的后肢细长,超过它身体的长度,在诸多昆虫中独具瘦长清秀之美。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1-17 19:22
    收起回复
      2025-08-15 20:29: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黄蛉,每年五月第一批野生虫上市,所以又叫“五月蛉”喜欢夜晚鸣叫。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1-17 19:27
      回复
        双带拟蛉蟋,又名金铃子、金蛉、蛣蛉,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鸣虫。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被饲养者称为“金蛉子”。体长6-8mm 通体呈黄褐色。头部在两复眼之间具1褐色横条纹。前胸背板近似方形,前缘黑色,其余散布深色斑点,每个斑点上长有1根硬毛。前翅较宽,半透明,四周具深褐色条纹,到达腹端。前足和后足股节近端部各具1暗色环纹,后足股节外侧各具1宽1窄两条深褐色纵条纹。尾须细长。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1-17 19:28
        回复
          油蛉
          黑亮拟蛉蟋,俗称油蛉,叫声类似金蛉子,每隔几秒会有一次停顿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1-17 19:36
          收起回复
            青竹蛉
            中华树蟋又名竹蛉、邯郸,属直翅目蟋蟀科鸣虫。其外观纤细修长,头小而翅宽,形似琵琶,也象蟋蟀,又如一片碧绿的嫩竹叶。
            中华树蟋比较好静,不喜强光,平时饲养盒不宜多移动,必须移动时也应轻一些,不使其受到较大震动或摇晃,否则会影响它的习惯,造成几天不鸣。
            饲养盒放置的地方,以较暗或弱光环境为好,但也不要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否则,当需要喂食或打扫或观赏时,突然移至亮处,会使它受到突然的外界刺激而惊慌失措,甚至伤害身躯。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1-17 19:42
            收起回复
              紫竹蛉
              长瓣树蟋
              紫竹蛉是鸣虫中的绅士,算是比较高雅的一种。白天它们蛰伏在盒内可以一天都不动一下,一到晚上它们便在盒子里跑不停。紫竹蛉适合用竹盒养
              紫竹蛉也有绿色、黄色、紫色。紫竹蛉辨别方法很简单,体形和青竹蛉很像,最明显的是肚子上有一条黑紫色线!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1-17 19:47
              回复
                天水黑竹蛉
                也叫墨竹,体大色深,叫声响亮。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11-17 19:52
                回复
                  2025-08-15 20:23: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石蛉
                  凯纳奥蟋又名石蛉,鳞蟋。属直翅目蟋蟀总科。此虫体长10毫米左右,体形略扁平,全身体表密被银白色鳞片,鳞片随虫体长大而逐渐脱落,通体成为铁锈色。其前胸背板略狭于头部,前部较窄,后部略宽,后缘为弯月形。雌、雄虫皆有长长的触须,几乎达到体长的2倍,状如长鞭。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11-17 19:57
                  收起回复
                    山仙子
                    锤须奥蟋体型略扁。大体黑灰色。背板很长,这是奥蟋最明显的特征。背板的边缘有一条白线。复翅短圆,呈金黄色,有强烈的光泽。腹节背面呈白,灰,黑,三色段。层次分明,显得雅致。触须很长,比大黄蛉还要长,尾须非常长,比身体还长的多。基部白色,中段黑色,先端又过渡为白色。爱好者们谓之三色尾。鸣声为特别清晰的金属铃声,鸣声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急促。22度时鸣声间歇有致,极富节奏感。它是型,声,色俱佳的金声鸣虫。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1-17 20:02
                    收起回复
                      金孔雀 又名台湾奥蟋。
                      号称昆虫中″熊猫"。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11-17 20:07
                      收起回复
                        马蛉
                        马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是极为常见的蟋蟀类鸣虫,也是著名的金声鸣虫之一。体长17毫米左右,体前窄后宽形如黑色瓜籽,头部很小,黑褐色,后头区有 3 个宽浅色斑,中斑前端有一对清晰的水滴状斑,但常不明显。下颚须细长、黑色。触角细长,柄节和梗节黑色,鞭节基半部白色,端半部褐色。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11-17 20:12
                        收起回复
                          金钟
                          梨片蟋又名金钟、天蛉、绿蛣蛉、银琵琶,属直翅目蟋蟀科。此鸣虫在常见鸣虫中属中等偏大的,体长18~20毫米,宽约5毫米。整个虫体呈梭形,通体草绿色,象一颗绿色的枣核,又象两头尖的小舟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11-17 20:16
                          收起回复
                            单口金钟
                            尾铗片蟋,俗称单口金钟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11-17 21:41
                            收起回复
                              2025-08-15 20:1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红胸 赤胸墨蛉蟋
                              不爱阳光,喜欢略带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赤胸墨蛉蟋1年发生2代,第1代成虫出现在6-7月间,有时6月中下旬即可听到它动人的鸣叫声,但大多数要到 7 月的上中旬才放声齐鸣。这种第一代出现的墨蛉成虫称为夏墨蛉。第二代墨蛉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陆续羽化为成虫,且不久以后就开始鸣叫,这代墨蛉常被饲养者精心照料让其越冬,所以被称作冬墨蛉。但由于其真正羽化成成虫的时间是秋季.因此也可称它为秋墨蛉。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11-17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