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我们进入了最初的起点,一切的开端,从零开始的阿卡林生活

已经近在眼前。
我想很多不看屏幕输出的人估计会以为Slackware卡死掉了,对此还真是抱歉啊,因为这才是Linux原本真实的模样。
对于会阅读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第二行输出的提示:
---
重要!仔细阅读下面的信息。
---
那么重要的信息到底是什么呢?
---
1,你可能需要一个或多个`Linux`类型的分区。同时,建议你划分一个swap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Linux Swap`)。如果需要更多信息,请阅读`setup`程序中的帮助文件。
2,如果你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内存不足的窘况,可以在Live下启用swap分区。使用cfdisk或fdisk创建了分区后,使用mkswap /dev/<partition> ; swapon /dev/<partition>来创建启用swap。
3,如果你已经有了已存的分区,直接启动setup程序即可。
4,如果你的输出没有颜色,请在启动setup之前执行TERM=vt100
你现在可以使用`root`用户登录。
---
Swap分区(交换分区)指的是什么在此稍作解释。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Windows下的页面文件,或“虚拟内存”。在计算机的内存不足时,操作系统会尝试把不常用的内存数据放置到“虚拟内存”中,以避免直接崩溃。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因为“虚拟内存”,或者说交换分区,他是存在硬盘上的。硬盘的访问速度和内存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如果你的电脑不得不启动了交换分区,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电脑妥妥地要开始卡成狗了。
划分和启动交换分区的方法在楼下划分分区部分讲解。
我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特别是能解决掉之前提到的“咦?是不是卡死了?”这一世纪难题的关键信息——现在你可以使用root用户登录了。
---
you may now login as 'root'
---
实际上,此时你只需要敲下回车即可进入终端——或者说,命令行(手动加粗这三个字)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