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梦奇迹吧 关注:24贴子:6,984
  • 3回复贴,共1

谁跟谁善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对弱者而言,“善良”可能是陷阱

从一个朋友的口里,我知道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叶繁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这小孩饿了,它就让他摘果实;小孩渴了,它就叫他嚼叶子。夏天,它给小孩遮凉;冬天,它给小孩挡雪。等小孩长大的时候,它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娘。

这样过了好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少年竟有如此冷酷的要求,而是就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他了。




1楼2005-10-08 20:29回复
    因此,对弱者而言,“善良”完全有可能变为一口陷阱,它主要用来掩饰善者的无能和不善者的罪恶。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是在要夸奖一个一事无成的窝囊废、但又实在找不出成绩时,我们才说他“善良”(因为这样一个泛道德主义的框架,实际上几乎可以把所有的人都套进去)。但我们知道,在好多情况下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为恶”的能力。因而,这就和表扬一个太监守贞操一样无聊。

    二 善良不能成为强者的施舍

    那么,什么是善良?我说,善良是一种能力,它只可能发生在强势的一方(至少要旗鼓相当)。比如狼吃小羊,羊是没有资格谈善良的,只有当狼将羊缚住的时候,狼突然念及羊的温柔、沉默,决定不吃了,善良就发生了。就像《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勇敢地将敌人赫克托耳杀死后,又残忍地将他的尸体拖在战车后奔跑,是老王普里阿摩斯的丧子之痛和跪求归还儿子的揪心悲伤感动了他,使他最终才归还了赫的尸首。

    但问题的关键是,感动不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老王普里阿摩斯碰到的不是古希腊神话中那个英勇而任性、冷酷而不失同情心的英雄,而是《天龙八部》中的南海鳄神和云中鹤,结局又会怎样?事实上,弱者的辛酸和眼泪也并不是总能“感动”救世主和神仙皇帝。信阳农民的吃草根、树皮和观音土就没有感动行署官员;中国人在七十年代放弃战争赔款的大度也没有使一个以野蛮和骄纵著称的种族从“军国主义”的美梦中醒转;东郭先生把狼从猎人的追捕中救了出来,狼不但不感激,反而凶相毕露、要他喂肚皮。


    3楼2005-10-08 20:30
    回复
      2025-08-25 05:0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弱者把解民于倒悬的愿望寄托在强者的“善念一动”上是危险的,因为这需要强者本人太多的素质。假如他们一个个仁爱如耶稣、慈悲如佛佗,我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但问题是,如果强势集团中真是耶稣、佛陀这样的人掌权,弱者压根儿就不会“倒悬”。《新约全书》告诉人们:“不要与恶人作对”,“要爱你们的仇敌”,作为一种宗教理想,这显示了智慧赋予人的宽忍和坚毅,没有什么不对。但假如仇敌是狼呢?假如我们明知道救它一千次它也不会悔改呢?假如我们明知道,一旦它摆脱困境就会反过来伤害我以及别的人呢?我们也一定得作东郭先生么?

      ——依我看,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我们不妨先信奉《旧约》,那上面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那就是说,有人要打你的右脸,你可以给,但他又要打左脸,你就可以回他一个耳光,因为这么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会卸掉你的左腿和右腿;有人要拿你的里衣,你可以给,但他又要拿外衣,你就不妨连里衣也抢回来,因为这么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要提出扒你的皮。


      4楼2005-10-08 20:31
      回复
        有人这样写的:有人要打你的右脸,你可以给,但他又要打左脸,你就可以回他一个耳光,因为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会卸掉你的左腿和右腿;有人要拿你的内衣,你可以给,但他又要拿你的外衣,你就不妨连内衣也抢回来,因为这么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要提出扒你的皮。


        5楼2009-06-15 1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