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吧 关注:1,859贴子:8,110
  • 20回复贴,共1

山东安丘峰山李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李姓的人口数量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成为第一大姓氏。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也涌现出了多个为我们华夏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李氏家族。之前我们的节目曾讲到了寒亭区李家营村和老潍县城东关下河李的两个李氏家族,今天我们再给大家讲述一个在安丘西南山沟里发展壮大的李氏家族——峰山李,其家族在明初迁入安丘后,明清两朝共出现了14名进士,30多名举人,成为安丘当地有名的簪缨世家。


IP属地:山东1楼2016-11-09 16:44回复
    安丘市辉渠镇西南13公里的地方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地,其中矗立着一座名叫峰山的山脉,在其山脉之阴不远处有一个沿山沟东西而建的狭长村落叫李家沟,这里就是峰山李氏家族的发祥地。2006年5月1日,位于峰山李氏发祥地李家沟村南老林600多年的祖茔墓地庄严肃穆,峰山李氏祭祖揭碑仪式在这里举行。祖茔墓地曾经是旗杆林立,石碑成行,但憾于动乱年代被毁,为慎终追远,宗亲们决定重修祖茔碑,来自全国各地的峰山李氏七门后人也是首次同回桑梓地,共谒先祖陵。


    IP属地:山东2楼2016-11-09 16:44
    回复
      2025-08-24 11:43: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家沟村现在居住着李氏五门人和七门人,我们峰山李是三世分门,这七大门都来认祖归宗,这也是对传统家族文化的继承。
      清光绪三十一年《安丘县乡土志》载:“峰山李氏,系出陇西,明洪武年间由直隶枣强县迁居安丘峰山里,因此称为峰山李氏。始祖讳十一公,二世祖讳伯良,生七子:长讳思达、次讳思文、三讳思齐、四讳思元、五讳思明、六讳思权、七讳思聪。三世七祖各顶一股,称为七门,这就是峰山李氏族人常说的三世分七门。
      李家沟村东的邻村是小麦峪村,现在已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的特色村,相传这里是由峰山李二世祖姑伯翠开发建立的,据说伯翠功绩很大,是峰山李氏唯一被写进安丘县志赞颂的女性。
      在峰山李家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大门的官五门的财七门的人,意思是说大门的后裔出官多,五门的后裔发财多,七门的后裔人丁旺,这或许就是根据每一门的后人发展情况而总结的。在离李家沟村东北16公里的夏坡村主要居住着大门峰山李的后裔,就是在这个远离城市繁华、地处盆地的偏僻村落里,明清两朝竟然走出了10名进士,是七门后人中考取功名最多的,这也逐渐让地处山沟里的峰山李氏扬名大山内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夏坡村的后裔们屡次在封建科举制中金榜题名呢?
      峰山李经过三世分七门后,人口繁衍迅速。由于地处山区,在老家李家沟开垦的土地有限,很多后人就选择了外迁。其中大门中的六世祖李普,字天翔,就带领自己的家庭来到了夏坡村,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在夏坡村发展富裕起来。
      从六世祖李普开始,外迁夏坡村的峰山李氏后裔逐渐形成了重教兴学的观念。悉心播种就会有收获,明嘉靖三十八年,李普的嫡孙,八世祖李迁梧以第三甲五十七名中进士,授吴江县令。
      据《安丘县志》记载,李迁梧待人宽厚,刚正不阿,在任吴江县知县时,削去县内一切杂税,遇歉收年岁,极力请求上官免征田赋,他曾经纵放在押囚犯回家过年,年后都如期而至。
      一心为民的李迁梧继升西安、大同知府。后因接待上官不搞繁琐礼仪,得罪上官,其要处分并调走李迁梧,已经看透官场的李迁梧并没再仕,回到家乡安丘西关卖起了豆腐,每当有同僚好友来看他时,反对铺张浪费的李迁梧只是给他们做一碗豆腐进行招待,同时也热心帮助身边的百姓,被誉为高士。
      从八世祖李迁梧首中进士开始,居住在夏坡村的大门峰山李家族后裔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中进士和举人,甚至还出现了一门五进士的现象,虽然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但是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能够有这样的盛况,对于峰山李氏家族而言是莫大的自豪,而对于世代居住在城里的名门望族也是惊叹不已。
      随着峰山李氏家族的人才辈出,有的后裔甚至进入了社会权力的顶端,成为当时朝廷重臣。李湘棻是峰山李第十六世祖,子云舫,清道光十二年以第二甲五十二名中进士,钦典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1841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时任两广总督的主和派琦善私自与英军约订《穿鼻草约》,被道光帝革职查办。此时的英国侵略军直犯广东,道光帝急授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隆文奉旨剿办,李湘棻随营前往,以行营翼长提调多省军务。
      来到抗英前线的李湘棻,运筹帷幄,点将布阵。不料英军突袭虎门, 攻陷广州城北门外制高点四方炮台,兵临广州城,并掉转炮口猛轰广州。清军死守不退,炮弹从头顶飞过,李湘棻精神抖擞,毫无惧色,提刀督战,大呼杀贼。但由于奕山胆怯惧战,派人出城乞和,订立了《广州和约》。因在此次抗英斗争中有功,李湘棻回京面朝,道光帝曾一日召见七次,一年连升三级,并赏戴花翎。后被擢升为漕运总督,兼任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1845年,他请假回乡料理母丧,被御史袁甲三参奏,以贻误国事被罢职。


      IP属地:山东3楼2016-11-09 16:55
      回复
        就在李湘棻回家料理母丧期间,他在夏坡村一个叫李築野的同门兄弟出事了。李築野是习武之人,与安丘城内四大家族交往密切,一日聚会饮酒,城里的豪绅向他讲述城里有一恶霸十分猖獗,无人敢惹。正说着,这一恶霸招摇过市, 李築野本也是个打抱不平的人,见到恶霸,刚交手几个回合竟把恶人打死了,出了人命,李築野也被关进大牢,等候审问。此时他的家人上门找到了李湘棻,请求他到县衙跟知县详细解释一下这件命案。
        次日县令升堂,念李築野酒后失手置人于死,更有被打死者属本地恶霸,不至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改判无期徒刑,发配山西。
        时间到了20世纪初,此时正是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1907年正月,峰山李氏家族第19世传人李钟岳调任浙江山阴县知县,在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秋瑾被害。
        1907年7月,受人告密,清政府急电令绍兴知府贵福、山阴知县李钟岳等带领300清兵包围“鉴湖女侠”秋瑾所在的大通学堂。接到命令后,山阴知县李钟岳心中着实难过。他从内心十分敬佩秋瑾的学识与才干,常以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之句来勉励子侄。他一边面见知府,为秋瑾说情,一边促秋瑾速离。秋瑾未及离去,清兵蜂拥而至,为避免巾帼女侠遭难,李钟岳心生一计。
        在逮捕和审讯秋瑾的过程中,李钟岳尽力保护秋瑾和其他革命党人,并不惜为此与上司顶撞。但他官小力微,无力回天。7月15日凌晨,他答应了秋瑾“不脱衣,免羞辱”的要求,亲自监斩秋瑾。
        7月18日,李钟岳因保护秋瑾和革命党人,被上司撤职。离任后,他在家里感伤之至,悔恨不已,自缢于旁舍。《续安丘新志》载:“浙人追思之,及秋案昭雪后,乃为立祠西湖上,岁时祀之。”
        纵观峰山李氏600多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发轫自六始祖李普重教兴学开始,可以说他为峰山李成为簪缨世家奠定了坚实基础。考取功名的后裔们也都是德操兼备,廉政爱民,崇尚正义。如今峰山李氏后裔已延续至近30代,枝叶繁茂。他们扎根于祖国各地,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用崭新的成绩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IP属地:山东4楼2016-11-09 16:56
        回复
          你们好!我爷爷闯关东从安丘去了东北,我只知道家谱中有“德、勋、志、明”等,有没有人知道这支李姓在安丘什么地方?谢谢!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2-10 18:36
          收起回复
            潍坊台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2-14 09:27
            收起回复
              据说我们峰山王氏和李氏从枣强领着官银来的是表弟兄两个,姑表姨表不清楚,有没有知道更详细的


              IP属地:山东7楼2018-03-31 07:46
              回复
                我们也是小麦峪王氏后25世孙,多多联系,有知道这么方面的请交流一下可以吗?


                IP属地:山东8楼2018-03-31 07:52
                收起回复
                  2025-08-24 11:3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峰山李五门二十一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9-17 02:24
                  回复
                    安丘凌河镇,原慈埠镇,李家水西村是否是峰山李氏,是第几门几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0-30 21:40
                    回复
                      安丘峰山李五门四支十九世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9-01-01 21:34
                      回复
                        李先生好!请问您是峰山李吗?
                        我是峰山王,就是小麦峪 王,相传始祖从枣强县来的时候 是和您们李家亲戚 , 表弟兄,姑表姨表不清楚,王家居住北边上,李家居住南边,两家的辈份字很多相同的,请问您对这个能了解点吗?由于对方隐私设置不接收消息,您的消息发送失败。
                        2019-2-


                        IP属地:山东12楼2019-02-06 21:34
                        回复(2)
                          大门峰山李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9-05-06 11:41
                          回复
                            峰山李大门二十二世报到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22 1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