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8日漏签0天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吧 关注:2,394贴子:7,12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辽宁大学广...吧
>0< 加载中...

【知识文库】学诗百法(刘坡公)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祝福伟大的祖国。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42&id=815375
第一纲 声韵 
   一 练习四声法  
  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 
  平生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用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低昂者,随口平读,其声不高不低,而尾音自然延长。第二句言上声高呼用力强者,向上高读,其声亢而响亮,并无尾音。第三句言去声分明哀远道者,向下重读,其声哀而且远,而尾音较短。第四句言入声短促急收藏者,向直急读,其声既木且实,亦无尾音。譬之击鼓,以木槌轻击鼓之中心,其声为"东",是为平声。再击鼓面之四周,则其声为"董",是为上声。若更在鼓之中心,以木槌重击之,则其声为"冻",是为去声。若以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则其声为"笃",是为入声。总之四声之分,其不同之点有三,平去有尾音,上入无尾音,一不同也。平声和平而尾音长,去声哀远而尾音短,二不同也。上入二声,虽皆无尾音,但上声响而亮,入声木而实,三不同也。能辨此不同之点,然后可与言练习。  
  练习之法,须将平上去入四字,依照读法,以右手食指作势,读平声时,以指搁于桌之左边,徐徐向右移去,移至右边尽处为止,声亦随之而止。桌之阔,大约以二尺为度。读上声时,以指搁于桌边正中,向上一挑,约离桌面一尺高,而声亦顿止。读去声时,以指离桌而下,重重一指,约离桌面一尺低,而声乃止。读入声时,以指向对面一指,约离身一尺远,而声即止。如是将此四字,每日读一百遍,其声之高下疾徐,不可稍误。历三日,然后易以"东"(平声)"董"(上声)"冻"(去声)"笃"(入声)四字,仍照前法练习。再历三日,则无论何字,一读平上去三声,而入声之字,自然脱口而出矣。兹为练习时试验有无错误起见,故将四声之字,再举树例于下:(以平上去入为序) 
  东董冻笃 同动洞独 空孔控哭 蒙蠓梦木 隆拢弄陆 钟肿种烛 
  松悚宋粟 容拥用浴 江讲绛觉 知指志质 时氏侍日 诗矢试失 
  医矣意一 基几记吉 私史肆率 离里利律 微尾未物 非诽沸弗 
  鱼御御月 渠拒讵掘 居举锯厥 枯苦库阔 途杜度夺 吴午护活 
  孤古故割 西洗细膝 梨礼例栗 迷米谜密 佳解戒黠 排摆败拔 
  哀亥爱曷 该改盖葛 台怠队夺 真轸震质 申笋舜室 仁忍润术 
  音引印乙 旬尽殉疾 文吻问物 芬粉粪拂 元阮愿月 翻反贩发 
  烦晚万伐 干澣旰割 丸缓换活 滩坦叹脱 删潸疝瑟 间简涧吉 
  先铣霰屑 笺剪箭节 钱践贱绝 传篆膳舌 坚剪见洁 萧小笑削 
  辽了料略 腰杳要约 交狡校脚 高槁诰阁 遭早灶作 桃稻盗铎 
  歌哿个古 科可课窟 麻马祃陌 牙雅夏译 八把霸伯 阳养漾药 
  张涨帐酌 长丈让若 将奖酱雀 香享饷谑 央养恙约 良两亮略 
  情静净夕 惊颈敬戟 莺影映益 丁顶钉滴 蒸拯证职 尤有宥亦 
  仇受授石 邹酒奏责 金锦禁急 阴饮荫邑 含暗憾盍 甘敢绀鸽 
  盐琰艳叶 奁脸敛猎 咸豏陷洽 缄减鉴甲


2025-08-18 13:58: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十二 四字属对法  
  由三字对而增为四字对,其法较易。兹再分类举例于下: 
  天类 
  风吹槛外/日照窗前 渡口绿烟/溪头红雨 春风舞柳/夏雨喧荷 踏雪溪桥/迎风水榭 微雨淡云/晓风残月 有风伏热/无雨冬晴 
  地类 
  山色迎眸/水声入耳 万顷波光/千山雨意 埋盆作池/叠石成嶂 绕城水绿/排闼山青 风皱麦浪/雨洗松岚 三径苔痕/一庭树影 
  人类 
  男羁女角/婢织奴耕 舍肉贻母/含饴弄孙 南贫北富/浊圣清贤 谢隐东山/韩瞻北斗 才储国器/寿冠耆英 苏妇题图/宓妃赠枕  
  白手成家/丹心报国 舌翻三寸/肠荡九回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十二 四字属对法  
  由三字对而增为四字对,其法较易。兹再分类举例于下: 
  天类 
  风吹槛外/日照窗前 渡口绿烟/溪头红雨 春风舞柳/夏雨喧荷 踏雪溪桥/迎风水榭 微雨淡云/晓风残月 有风伏热/无雨冬晴 
  地类 
  山色迎眸/水声入耳 万顷波光/千山雨意 埋盆作池/叠石成嶂 绕城水绿/排闼山青 风皱麦浪/雨洗松岚 三径苔痕/一庭树影 
  人类 
  男羁女角/婢织奴耕 舍肉贻母/含饴弄孙 南贫北富/浊圣清贤 谢隐东山/韩瞻北斗 才储国器/寿冠耆英 苏妇题图/宓妃赠枕  
  白手成家/丹心报国 舌翻三寸/肠荡九回 
  物类 
  冠裳毕集/履舄交加 舞扇歌衫/耕蓑钓笠 屏围芍药/帐暖芙蓉 紫云割砚/红雪飞笺 跃马横戈/闻鸡舞剑 菊泉汲酒/槐火烹茶  
  黄uj吟诗/紫芝作饵 霜侵菊熟/雨绽梅肥 花鸟和风/草虫冷露 狐知集腋/象戒焚身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十四 六字属对法  
  由五字对而增为六字对,平仄通用与不通用处,其法相同,不过造句之时,需要圆转自如,切不可露凑合之迹。仍照前例,分举如下: 
  天类 
  日照芸窗冬暖/风吹草阁夜寒 春野东风旖旎/夜深北斗阑干 月落天光送曙/冰消地气回春 树衬残霞画稿/花含宿雨诗情  
  小院栽花剪雨/深山采药锄云 槐密山庄避暑/蓼疏水国知秋 
  地类 
  春水浅蓝一色/夏山浓翠千层 一点山青螺髻/三篙水绿鸭头 日落江声带湿/风来海气含腥 窗外青山远绕/岸边白水长流 
  人类 
  名士弹冠白屋/鄙夫曳履朱门 名重薛家三凤/位分荀氏八龙 屋庑伯鸾夫妇/池塘灵运弟兄 虢公国之唇齿/祈父王曰爪牙  
  天锡汾阳贵寿/人称李邺神仙 进学三苏轼辙/登科二宋郊祁 
  物类 
  草履山衣隐逸/花冠月帔神仙 酒客磁杯竹叶/诗家纸帐梅花 里社执刀宰肉/侯门弹铗求鱼 赤水求珠遇合/蓝天种玉因缘  
  红蓼丹枫入画/碧梧绿竹招凉 鱼戏碧擎莲叶/蟹肥黄绽菊花 倦鹊绕枝知冻/飞鸿涵水带秋 山黯荒郊射虎/水沉远渚然犀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十五 七字属对法  
  学习对偶,至七字为完毕,以后则可入手近体诗矣。至七字对之平仄,与五字对相类,如第一第三第五字可以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字则不可差误。此前人所以于七言近体诗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兹再举例如下: 
  天类 
  星稀月落长天晓/日暖风和大地春 残月晓风杨柳岸/淡云微雨杏花天 烟销皓月临江浒/日出晴霞亘海门 雨过平添三尺水/风寒为勒一枝花  
  玉柳风斜寒食节/银花月朗上元宵 桐叶枣花风四月/蓼洲萍溆露三秋 
  地类 
  苍松古树山家屋/红蓼疏花水国天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山径烟浓迷栈道/海潮雨急荡楼船 云边树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帝京西望诗吟社/王室东迁政失周 晓月征夫催野渡/秋风谪宦梦乡关 
  人类 
  孙子曾玄分祖谱/舅甥伯叔列封圻 耕田冀缺妻能馌/下第苏秦嫂不炊 逢友鞠躬双握手/呼朋促膝两谈心 天钟异遇唐三侠/世纵清谈晋七贤  
  晚风鼓急喧红玉/秋雨楼空感绿珠 老来岁月看腰脚/身外云霄付羽毛 
  物类 
  衣冠济楚威仪美/仗履优游岁月闲 山衣草履渊明趣/缓带轻裘叔子装 宝鼎天香红袖女/珠帘说偈雪衣娘 花砖昼永分簪笔/画烛宵凉快读书  
  红飞帘外花频落/绿映窗前草不除 双鬓秋霜留菊傲/满身夜月纳荷凉 林鸦落日红三面/野鹤闲云白一行 残堞草莱嘶石马/故宫荆棘访铜驼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42&id=815375
第三纲 字句 
  学诗百法之十六 研究炼字法  
  学习对偶,即为做诗之预备。然对偶虽工,苟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全句精彩无由可见。前人所以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及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等说,可见炼字之难,实为学诗者最切要之工夫。不论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二字,下笔之时须要加意推敲。兹试略举各例句于后。 
  五言炼第二字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五言炼第三字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五言炼第五字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五言炼第二第五字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七言炼第二字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七言炼第五字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寒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七言炼第七字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三故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 
  七言炼第二第五字 
  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侯飞龙 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湖添水际消残暑/江送潮头涌漫波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十八 研究点眼法  
  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故学诗者既知炼字造句矣,又不可不知点睛之法。眼要挺要响,用实字则挺,用动字则响。全在下笔之时,细细揣摩。五言诗之点眼在第三字,七言诗之点眼在第五字。举例如下: 
  五言点实字眼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言点动字眼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杨柳梳烟碧/茶□架雪香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七言点实字眼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风传鼓角霜侵战/云卷笙歌月上楼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七言点动字眼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整晨妆对晓风


2025-08-18 13:52: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二十 指示拗句法  
  昔人谈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所谓不论者,盖言五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字、七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地五字平仄可以通用,非可任意为之而不必讲究也。今人误作不拘之解,则为害匪浅。而不知五言律绝中之第一字或可用,而第三字万不能通用,七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字或可通用,其第五字则万不能通用。且如五言律绝中之平平仄仄平句,即第一字亦不能通用,又如七言律绝中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即第三字亦不能通用。此等不论平仄之句,谓之拗句。前人非学到功深神而明之者,断不出此。兹试将唐诗中拗句之最奇特者,选录一首如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42&id=815375
学诗百法之二一 指示变体法  
  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反是者即谓之变体。变体之诗出于作者一时之差误,不可认为定格。兹特选录唐诗中七律七绝之变体各一首,俾初学做诗者不致轻蹈此病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赠别 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上诗第三句之平仄与第二句应粘而反,是为七绝中之变体也。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纲 章法 
  学诗百法之二二 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反起者,不说题之正面而先从题之反面着笔。学者明此诸法,起笔者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一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矣。兹录唐诗得力在起两句之一首于下,以便学诗者有所取法焉。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上诗首句拈出独有二字,次句便以惊字作衬,有登高一呼之概。 
  学诗百法之二三 承笔衔接法  
  律诗以第二联为承笔,或写意,或写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仅浑括大概。点醒题意,全在此联,且需留有不尽之意,以开下文转笔一联。兹录唐诗中第二联最警切之一首,以飨读者,俾知醒题之法也。 
  军中闻笛 张巡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门闲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上诗第三四句写军中情状,紧接上句看见虏骑之悲感,而全题之用意醒矣。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三一 收句相对法  
  五绝收句是全题最扼重处,宜清劲淡远,有余音不绝之慨。若用对句,则字字有力,全诗便觉挺而且响矣。兹就唐诗中选录一首于后,学者可依此摹仿也。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上诗第一句写地,第二句写时,题中宿意已明。第三句写岸上之景,第四句写水中之景,江流如画,情景逼真。 
  学诗百法之三二 通体拗句法  
  拗句之诗不论平仄,较谐平仄者为难。前已有指示此法,并举七律一首为例。而五绝则句短字少,更不能轻易著笔。且亦需有曲折有寄托方为合法。唐诗五绝中通体用拗句者数见不鲜,惟刘长卿弹琴一首余味深长,真令人百读不厌。兹录于下,以备学诗者之一格。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上诗第一句就题面暗起,第二句拍到琴调,第三句承上作转,第四句明点弹字。而言外有世无知音之叹,全诗之主意在此。 
  学诗百法之三三 通体仄韵法  
  五绝诗用仄韵较之押平韵者尤觉清劲古朴,故唐人多喜用之。兹录柳宗元江雪一首于下,真五绝中之杰作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上诗第一二两句暗点题意,第三句写江边之景,第四句方点出江雪二字。所用绝灭等字何等有力! 
  学诗百法之三四 通体写情法  
  写情之诗宜曲折宜圆到,不可徒饰外观而真意未达出,盖写情难于写景。非善于言情者必不足以达之。今特选录唐诗中通体写情之诗一首,学者可奉为金科玉律也。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上诗第一联以鸥来引客,而第二联一句纵一句擒,是正为客至也。第三联写款客之情,第四联想到邻翁作陪。情外有情,的是写情圣手。 
  学诗百法之三五 通体写景法  
  写景之诗贵有层次有结束,否则架床叠屋,徒见其铺排而索然无味耳。初学作诗者每易蹈此弊病。兹特就唐诗三百首中选录通体写景之诗一首,俾学者有所取资焉。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上诗全在早朝二字写景。首联一句写出门,一句写到城,早朝之意已现。第二联一句写近殿未朝时,一句写到殿已朝时。第三联写早朝早退之景,层次何等井然。末联才拍到和诗本意,以此结束饶有趣味。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42&id=815375
学诗百法之四十六 顺点题面法  
  题面之字最好不顺点,顺点则非落于平,既近于板。唐诗三百首中,惟张旭桃花溪诗一绝。虽则题面三字顺次点出,然而宛转赴题,并不见其率直之弊。兹录如下,读者亦可举以学步也。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上诗起句写溪畔远景,第二句借渔船一问,通体便觉灵动异常。第三句点明桃花,顶上句问字之意;第四句点明溪字,仍应问字口吻,妙在有悠然不尽之趣。 
  学诗百法之四十七 反托题意法  
  诗有题之正面难写者,不得不于反面求之,盖从反面托出较之正面意味倍深也。唐诗中能合此法者,当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一首。今录于下,学者最宜摹仿也。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诗题意全在一忆字。首句言作客异乡,便含忆字之意。第二句思亲二字,忆字已暗暗点明。第三四句从对面兄弟忆己,反托己之忆兄弟,诗境真出神入化矣。 
  学诗百法之四十八 侧衬题意法  
  题意有不能从正面直写者,须从侧面以衬笔写之。或用人衬,或用物衬,要必用之得法。兹择唐诗中王昌龄之春宫曲一绝摘录于后,学者不可不细细体会也。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上诗着力全在第三句,所谓用人作衬也。第一句言桃开,籍喻新宠;第二句言月轮,承上夜字;第三四句言平阳有宠而己之失宠,尽在言外也。 
  学诗百法之四十九 空翻题意法  
  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见其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但不能一味空翻与题绝不相关而近于浮泛也。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也,兹录如下以饷学者。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上诗第一句从春字着意翻起,何等飘逸;第二句点醒春字之意,第三四句()成一气,苟非起处蓄势翻空收处之题意何能有如是之清醒耶。 
  学诗百法之五十 借物兴感法  
  作诗随地可以兴感,然非借物不可。借物则飘逸而不粘滞,超脱而不肤泛。唐诗中王昌龄之长信怨既为借物兴感之一。兹录如下,学者得此宜熟读而深思之。 
  长信怨 王昌龄 
  春()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尤带昭阳日影来。 
  上诗起句写宫中晓景,第二句借团扇喻己之失宠,第三句借鸦来反衬自己,第四句借鸦带日反托己之失宠。皆所谓借物兴感夜,而怨字之意却含蓄不露,情致何等宛转。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六十一 选定韵脚法  
  押韵之法可分二种:一为限韵,由命题者选定一韵中某某数字,而令作诗押之;一为选韵,由作诗者自择与题意相近之数字,而分别押之。二法之中,前者比较稍难。初学作诗,自以后者为宜。读者于练习造句之时,即可注意及此。而所选韵脚,贵响而且显,最好莫若押一字之韵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又"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又"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又"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所押之明字、流字、多字、深字、斜字、寒字等,皆以一字而能点醒全句者。学者宜摹仿之。 
  亦有押二字韵脚者,俗又称"现成韵"。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又"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所押之旧年、万金、死生、青松、惊心、秋山等韵,皆取极连贯之两字,而可奉为楷模者也。 
  且有押三字韵脚者,亦取现成之字。如"地犹邹氏邑,宅即鲁王宫。"又"气蒸云梦泽,渡撼岳阳城。"又"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又"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所押之鲁王宫、岳阳城,木兰舟、五铢钱等三字韵脚,亦极连贯,而无可改易者。 
此外,又有倒押韵之一法。如"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亦自成一格,且为押韵中之最上乘也。


2025-08-18 13:46: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沈丝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学诗百法之七十 探索源流法  
  古体诗之源流创自商周以上,而备于汉魏六朝。有三言、五言、七言、杂言诸体。三言古者,昉于虞舜皋陶之歌,特句必系一助辞耳,厥后,汉有郊祀歌,兹体为者绝少。盖句止三字,达意已难,遑论古朴乎?四言古者,以八伯之歌、康衢之谣为最古,至商周而大盛,《诗经》三百篇,四言盖居十之九也。后世仿而善者,厥为陶靖节。兹体之难,在不袭《诗经》一语,而音节极肖。五言古者,始于李陵、苏武之赠答,魏晋以下,专尚兹体。良以不丰不约,最便达情,而流派至多。概括言之:则有正、变二体。正体主格韵高远,如苏,李之不尚雕饰,妙造自然,非后人所能学步;其次则陈思之遒丽,彭泽之闲逸,康乐之精致,皆为卓然大家。变体贵才气纵横,辞意详尽,其源亦出于汉。如《焦仲卿妻》诗,及蔡文姬《悲愤辞》首章是也。及唐之少陵、昌黎,各以其排山倾海之气,驱风走霆之笔,著为大篇,两间之奇气始尽。七言古者,源于汉武之柏梁联句,其实一句一韵,一韵到底,与唐以后之七古异也。唐初其体大备,如少陵、昌黎以雄奇跌宕胜,乐天、微之以缠绵哀艳胜,王、李、高、岑以短劲峭拔胜,后人千态万貌不能越其范围矣。杂言古者本乎上古歌谣,及琴操、楚词之属,至无名氏之《术兰辞》而后体格乃成。后世为此者,惟太白最工,其才气盛也。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5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辽宁大学广...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