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
(1937年——1943年)
1937年——1943年为抗战时期战时教育,1937年9月26日由于遭日寇轰炸,城内学校不能正常上课,10月附小随衢中简师部一同迁往西乡石梁设校,附小本部设在塘公,由于学生流散,生源不足,因此便在下村、大头、小沟、寺桥、姜家坪、万川等设立公校,统一招收当地和城市避难在当地的儿童入学。主任沈文亮先生办学认真,富有研究精神。当时以“研究实施战时教育为中心”拟订出《第八学区各县小学实施战时教育具体办法》经省教育厅11月13日“批准照行”附小克服当地因战事造成的各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出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学生素质。当时为学规模均在10个班左右,在校学生数达550人之多,得到省教育厅1939年、1942年两次通报嘉奖。1941年浙江省举办战时教育成绩展览会。衢中附小被评为优等。
1943年附小主任沈文良受到中央教育部嘉奖。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颁发给沈文良的奖状。
(1937年——1943年)
1937年——1943年为抗战时期战时教育,1937年9月26日由于遭日寇轰炸,城内学校不能正常上课,10月附小随衢中简师部一同迁往西乡石梁设校,附小本部设在塘公,由于学生流散,生源不足,因此便在下村、大头、小沟、寺桥、姜家坪、万川等设立公校,统一招收当地和城市避难在当地的儿童入学。主任沈文亮先生办学认真,富有研究精神。当时以“研究实施战时教育为中心”拟订出《第八学区各县小学实施战时教育具体办法》经省教育厅11月13日“批准照行”附小克服当地因战事造成的各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出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学生素质。当时为学规模均在10个班左右,在校学生数达550人之多,得到省教育厅1939年、1942年两次通报嘉奖。1941年浙江省举办战时教育成绩展览会。衢中附小被评为优等。
1943年附小主任沈文良受到中央教育部嘉奖。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颁发给沈文良的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