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一个四层的积木块,1~4层积木块的数量依次为:5,6,7,8
如下图所示放置:
8 15 8 5 16 9 14
2 3 4 1 4 3 2 6
其中,给出第三层与第四层所标示的数字,并已知第三层的数据是由第四层的数据计算出来的。
计算的方法是:第三层的某个数据A是由第四层相邻的两个数据B,C经过某种计算后产生的:
A
B C
计算所用到的计算符为:+,-, ,且无优先级之分(自左向右计算),运算符最多为2个。
如:3+4 5=35 5 4+3=23
可以看出,上图中的第三层的数据是由第四层的数据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A=B C+B
也就是:8=2 3+2,15=3 4+3,……14=2 6+2
程序要求:
给出第四层与第三层的数据后,将第一、二层的每块积木标上相应的数据,并输出整个完整的积木图及计算公式。
① 输入数据不存在出错的情况,同时也不会超过整数的范围。
② 计算时可允许出现以下情况:
A=B (即可理解为运算符的个数为零)
A=B B¬¬+B (即全部由B产生)
如下图所示放置:
8 15 8 5 16 9 14
2 3 4 1 4 3 2 6
其中,给出第三层与第四层所标示的数字,并已知第三层的数据是由第四层的数据计算出来的。
计算的方法是:第三层的某个数据A是由第四层相邻的两个数据B,C经过某种计算后产生的:
A
B C
计算所用到的计算符为:+,-, ,且无优先级之分(自左向右计算),运算符最多为2个。
如:3+4 5=35 5 4+3=23
可以看出,上图中的第三层的数据是由第四层的数据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A=B C+B
也就是:8=2 3+2,15=3 4+3,……14=2 6+2
程序要求:
给出第四层与第三层的数据后,将第一、二层的每块积木标上相应的数据,并输出整个完整的积木图及计算公式。
① 输入数据不存在出错的情况,同时也不会超过整数的范围。
② 计算时可允许出现以下情况:
A=B (即可理解为运算符的个数为零)
A=B B¬¬+B (即全部由B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