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吧 关注:11,821贴子:85,526

共和中期至帝国早期的罗马军团军官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罗马军团的编制和装备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网上也有大量资料。但是对于罗马军队中的军官和他们大致的作用,我们却少有系统的内容,因此本帖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共和中期(公元前3世纪到)到帝国早期(元首制时代,至公元2世纪)的军团有哪些军官,起什么作用。
统帅:
一支军队首先要有它的统帅,在共和早期,由于还没有海外行省,因此罗马军队的统帅仅由执政官担任。每个执政官可以拥有两个军团和相同数量的同盟军。当战争使得情况变得非常严峻的时候,就由元老院推荐,经两名执政官中任意一位的正式提名而产生独裁官(dictator), 独裁官可任命一名骑兵长官(magister equitum)作为其副手和代理,行使与其相同的权利。
而到了共和中期,由于海外行省的增加,管理海外行省的职位——总督(proconsul,意为代执政官)便应运而生。海外行省源于战区,实际上就是一个海外的军事区域,因此它的掌控者同时也是当地军队的统帅。凯撒在征服高卢之时便是以山内高卢和伊利里亚总督的身份统帅他辖内的罗马军队与敌人作战的。
元首制时期,军队的最高统帅不再是执政官,而是元首,但并非每个元首都愿意亲自带兵作战,因此由元首指派,到元首行省就职的总督(Legatus Augusti,意思为皇帝特使)便成了罗马军队最为常见的统帅。实际作战时,由于单个行省的力量往往不足,因此多个行省的军力联合作战不可避免,此时一般由元首指派某个行省的总督或者某个代表作为整个战争的负责人统帅军队。比如科尔布罗便是以叙利亚总督的身份统帅整个东方战场的兵力的。

罗马军队的统帅往往身披红袍(红衣)
军官:
副将(Legatus Legionis):
副将位列于军队的统帅之下,作为统帅的副手和参谋协助统帅指挥军队,当统帅不在军队时,它则以代理司令官(legatus pro praetore)的身份行使统帅的职权或者作为统帅的代理人。副将的拉丁语意思即为使者,在实际当中也是如此,比如《高卢战记》中就记载,凯撒曾经“给每个军团都派去一个副将或财务官,以便每个人都可以由他们来证明自己的勇敢。”可见其统帅使者的身份。
但其也不仅限于使者的作用,比如高卢战争中凯撒的副将拉比努斯就常常被派遣率领数个军团和凯撒分开独立作战,甚至在凯撒离开高卢前往不列颠时被委任率领留下的部队看管高卢和提供凯撒的后勤支援,更有甚者在凯撒于公元前53年亲自赶回意大利征召新军团时,将高卢的军队都托付给了拉比努斯掌管。
虽然这个职位非常重要且早在共和早期便已提及,但这并不是一个那么正式的职位,因为它的数量并不固定,担任者一般是统帅的朋友或亲戚,由统帅提名,经元老院核准。职权也仅是统帅权力的延伸,由统帅进行具体指派,本身并无具体职责。

BBC纪录片——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和衰亡里的拉比努斯
财务官(quaestor):
不光在罗马城和行省当中有财务官,同样在军团里也设置了财务官。军团中的财务官于公元前421年设立,其职能为军团中统帅主持财政的助手。掌管收支和发放军饷、操持军需品的供应和收缴战利品中属于国家的部分。但在必要时,财务官也可以直接指挥军队。
比如《高卢战记》中凯撒就提及“又有三个军团他安顿到比尔及人中间,命令财务官马古斯·克拉苏斯和副将卢契乌斯孟奈苏斯·布朗克斯、该犹斯·德来朋纽斯统率。”
而在撒路斯提乌斯的《朱古达战争》和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中亦记载了公元前 105 年,当时作为马略军团中财务官的苏拉,设计诱捕了朱古达,从而结束了朱古达战争的事迹。
军团长(Tribuni Militum) :
这是我们常见的军团高级将领,它在比较老的书中被翻译为军事保民官,但是这其实是个错误的翻译,正确的翻译应当为军团长。它起源于组成罗马的三部落(tribus) ——罗慕奈斯部 (Ramnes) 、 卢斯瑞斯部 (Luceres) 和梯提斯部 (Tities) 。在三部落时代,每个部落各自派出 1 人,做为早期 3000 人军团的指挥官。到波里比阿时期,每个军团的军团长已经由 3 名增至 6 名, 在这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军团长的人数一直没有变化。
他们的主要权利除了波里比阿所提到的征兵和一般性的指挥作战的指挥权之外,还包括提名并分派百夫长、负责军事法庭的审判,并且军团长有权利对士兵处以最高的处罚。每个军团长的权利并不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而是在所有范围里拥有相等的权利。为了防止权利上的混乱和冲突,按惯例,各军团的 6名军团长们将自己分为 3 组, 每组军团长轮流担任 6 个月中之中 2 个月的常规职务 。李维也曾记载过 这样的例子 , 第 2 军团的军团长 富尔维乌斯(M.Fulvius.Nobilior)在他的 2 个月任期里解散了军团。
早期的军团长由罗马的最高长官选出, 即王政时期的罗马国王和随后共和初期的执政官(或独裁官) 。直到公元前 361 年,才第一次由罗马人民经选举选出军团长。此时,军团中的一部分军团长由罗马人民选出,另一部分由执政官指定。根据李维的记载,公元前 311 年,人民选出了 4 个军团中的 16 名军团长。从此,由罗马人民选举大部分的军团长成为惯例。到布匿战争时,随着罗马军团的数目越来越多,新军团的军团长通常由执政官直接指定或提名,而罗马人民只保留了选举原有的头 4 个罗马军团的军团长的权利。根据李维记载,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第 2 次布匿战争中的公元前 207 年。 当年的执政官尼禄 (Claudius Nero)和利维乌斯(Livius Salinator) ,指定了 23 个军团中的后 19 个军团的军团长。而罗马人民只能选举头 4 个军团的军团长。所有的军团长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 由罗马人民投票选出的军团长被称为民选军团长 (Comitiati) , 由执政官指定的则被称为如富利军团长 (rufuli) 。在各个军团中,头 4 个军团的军团长被认为其地位比其他军团的军团长更为崇高,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的头 4 个军团的地位高于其他新军团, 也可能因为头 4 个军团的军团长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不过,公元前 171 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罗马人民无权选举当年的军团长,而只能由执政官提名。虽然这种军团长任命权的划分至奥古斯都时期依然存在, 不过罗马人民此时只是在名义上还拥有选举军团长的权利。在罗马共和末期时,军团长的任命已经不由人民选举产生,而归于执政官和行省总督(proconsul) 。一般情况下,一支罗马军队的将军有权利任命其所帅军团的军团长。 西塞罗在西里西亚时就曾经应布鲁图的要求,任命斯卡皮提斯(scaptius)为军团长。 到提比略统治时期,担任军团长的职务已经完全成为贵族的特权。
营帅:
这是帝国时期设立的官职,首见于塔西佗的《编年史》在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里有详细的介绍:
营帅尽管官职很低,但工作十分重要,他要负责营帐的配置和安排,确定壁垒和壕沟的长宽深浅。此外后勤辎重的安置和医疗工作的开支也由他来负责。
但同财务官一样,这个职位同样还会负担指挥作战的任务,塔西佗在《编年史》里就明确记载了科尔布罗曾指派营帅负责一支军队围攻敌人的要塞。
百夫长(centurio):
上述所说的军官都是高级军官,而与士兵关系最为密切的(也可能是最为痛恨的,提比略登基之初在上下日耳曼行省哗变的军团就首先拿百夫长开刀)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夫长,士兵们有什么意见往往是通过百夫长传达给统帅,凯撒不止一次的在《高卢战记》中记载士兵通过百夫长向统帅表达忠心和热诚,甚至在内战记中,准备倒戈的士兵也是派百夫长当做使者。百夫长在理论上统帅一支60-80人(时代不同人数不同)的队伍,掌握麾下士兵的惩罚,劳役安排和休假问题,并且在战斗中与麾下指挥的士兵并肩作战,战场上的命令也是通过他们传达并执行的,且常常身先士卒,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凯撒的记载中屡见不鲜,就不多做赘述了)是罗马军队中非常重要的军官。
百夫长的标志是滕杖,塔西佗就记载过一个残暴的百夫长以藤杖惩罚他的士兵,并被戏称为“再来一根”
更具体的内容可以参阅我的这篇帖子:http://tieba.baidu.com/p/4606003680?pid=91620458950&cid=0#91620458950
就不多做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百夫长虽然是低级军官,但是仍然可能被委派多于他理论上所统帅军队的指挥官,比如塔西佗《编年史》第十二卷就记载了在亚美尼亚境内的一个叫做戈尔尼挨的要塞里,整整一个大队的辅助军力是由一名百夫长和辅助部队的军官共同指挥的。
最后本百夫长的头像镇楼


IP属地:江苏1楼2016-09-29 09:15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9-29 19:0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9-29 19:45
      回复
        1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9-29 21:23
        回复
          身披红衣。。。。元老院已经钦定了,就由你来穿红衣


          IP属地:白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30 00:13
          收起回复
            原来百夫长君是在准备这个帖子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30 10:35
            收起回复
              平民当不了军团长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10-01 07:21
              收起回复
                本大王记得再罗马干死的百夫长好像有一个叫法比乌斯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0-03 17:59
                收起回复
                  是的,楼主说的很对。关于古罗马军团百夫长这一官职上,从前我一直很费解。主要费解的就在于他手头低下到底有多少兵。我曾经看过乔万尼奥里写的《斯巴达克斯》,我记得在这本书中有一细节我到现在就记得很清楚。这个细节是在斯巴达克斯起义成功从卡普亚逃到维苏威火山并成功的打退罗马卡普亚方面第一次派来围剿的人马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在维苏威火山的休整后,罗马卡普亚方面第二次组建人马讨伐斯巴达克斯。这支队伍里面有一个人(名字忘了,再加上我回复的时候书也不在身边,就没有写)他官拜百夫长,渴望立功。同时他家族中的一位贵族女性爱上了斯巴达克斯(这是作者自己乱编的,历史上没有这回事)让他感到羞辱,所以他自愿加入这支队伍。在讨伐斯巴达克斯中,还是百夫长的他就被这支队伍的统领给予千把号人去到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另一处交通要道安营扎寨,准备困死斯巴达克斯。看到这里,我就很费解:一个百夫长怎么能带这么多兵?难道百夫长上面就没有像营长这样的军官(那个时候百夫长给我感觉就像现代军队中的连长一样)直接蹦到军队指挥高层了么?关于百夫长能带多少兵的问题困扰了我几年滴说..................


                  IP属地:安徽11楼2016-10-07 14:57
                  收起回复
                    我问一下,不是说一个军团,十个大队,六十个百人队,那么有大队长吗,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0-09 07:44
                    收起回复
                      哪本书介绍罗马历史是比较全的,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0-09 09:00
                      回复
                        百夫长有排位的,打赢一场仗排名就可以上升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10-11 06:39
                        收起回复
                          我记得,我在去年的时候看过楼主的一个帖子,讲述了罗马兵士在身着便装或者是缺乏盾牌的时候,会用身上披的斗篷来充当盾牌抵御敌人的攻击(具体是哪个帖子我忘了),我刚才无意中找到一张相关的图片资料,这幅图片讲述的背景是:不列颠,布狄卡叛乱期间。罗马退伍老兵保卫位于科尔切斯特(Colchester )的克劳迪乌斯神庙。

                          里面有些拿着剑的罗马兵士在紧急的时候用斗篷、披风裹住左臂充当盾牌进行防御....................


                          IP属地:安徽16楼2017-05-09 08:30
                          收起回复
                            甚好甚好


                            IP属地:新疆17楼2017-05-12 21:09
                            回复
                              up


                              IP属地:河北19楼2020-05-03 1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