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形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电子邮件可发送到电子邮箱:897395602@qq.com;邮件可寄往“枞阳县城乡规划局” (枞阳县金山路国土大厦63号),信封上注明“枞阳县城总体规划公示意见”。
联系人:吴凡
联系电话:0562—2021601 18909665859
枞阳县城乡规划局
2016年9月2日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考虑203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
1、县域:枞阳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808.1平方公里,县辖14个镇8个乡。
2、县城规划区:本次规划区范围确定为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和藕山镇等4个乡镇所辖行政地区,面积约为2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7平方公里(不含桥港区)。
二、发展目标与战
(一)城镇发展目标
皖江新兴增长极、世界铜都副中心、皖江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典范区。
(二)城镇发展战略
1、工业强县,精明发展战略
2、南北联动,东西协同战略
3、旅游领衔,全域统筹战略
4、以人为本,三生共荣战略
三、城市性质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安徽省滨江重点绿色发展典范区,皖江经济带新兴增长极,世界铜都江北副中心;风景旖旎的旅游节点城市和工贸港口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枞阳县域常住人口为87.0万人,城镇化水平45%,县域城镇人口约4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18万人。
远期(2030年)枞阳县域常住人口9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县域城镇人口约63万人。中心城区人口27万人。
2、用地规模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 平方米/人以内。2020 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18平方公里; 2030 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
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县域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形成“一带三轴,一主一副一区”的空间结构。
1、一带:
沿江产业发展带:由枞阳镇、藕山镇、汤沟、老洲镇组成的城镇密集集聚带;是安徽省沿江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轴
合铜工业发展轴:合肥-横埠镇-陈瑶湖镇-老洲镇-铜陵市。依托合铜公路,加强与合肥、铜陵的联系,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促进沿线城镇发展。
枞桐文化旅游轴:桐城市-麒麟镇-浮山镇-官埠桥镇-枞阳镇。该轴线是安庆-枞阳-桐城-合肥联系的主要通道,重点接受安庆辐射,加强与桐城市合作,重点加强文化旅游等产业协作。
枞铜城镇联系轴:县城—会宫镇—横埠镇-周谭镇-铜陵中心城区。该轴线是枞阳县与铜陵市联系的第二通道,重点接受铜陵是辐射,重点加强产业协作。
3、一主:枞阳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4、一副:江北港新区。以老洲为中心,与陈瑶湖、普济圩结合港区建设。承担县域重要经济增长极、制造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示范基地职能。
5、一区:以浮山风景区为龙头,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建设县域北部农林旅游片区。
(二)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按照“极化中心、分级发展、重点培育”的原则,构筑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
1、中心城区:即县城,人口规模27万人。(不含藕山镇桥港区6万人)
2、县域中心镇(6个):横埠镇、藕山镇、汤沟镇、钱桥镇、麒麟镇和浮山镇。
3、一般城镇(6个):陈瑶湖镇、周潭镇、项铺镇、义津镇、雨坛镇、会宫镇。
(三)县域综合交通
(1)对外交通
新建高速公路2条,即京台高速复线、北沿江高速枞阳段,县域境内设有七个道口。加速铜陵二桥选址建设,加强与铜陵市联系。
规划建设北沿江城际和合温高铁二条铁路,建设三个站点。同时建设江北港铁路运输专用线。
规划提升改造S335、S425、S103三条省道。
(2)县域城乡道路和旅游公路建设
提高所有县道技术等级,全面完成路面改造。实现公路运输场站上台阶,加强城乡客运公共交通联系,推进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按照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际间连通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完成环县公路建设,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等级分明的道路网系统,村镇道路的建设可以使主干道的经济影响全面渗透到县域各乡镇,最终达到全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县域经济的全面共同发展。枞阳县北部山地较多,修建道路的困难较大,应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南部有相当大的发展优势,应以加强横向联系为主。
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构筑环枞旅游绿道系统,提高浮山、菜籽湖等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建设白荡湖游艇码头和菜籽湖码头,开辟水上旅游线路。
(3)水运规划
开发长江航运通道,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藕山港区、老洲港区,做到水陆交通无缝对接。建设新开桥头、老洲园区二大港口运输码头,打造皖江北岸现代物流产业带。完善港区配套设施,
联系人:吴凡
联系电话:0562—2021601 18909665859
枞阳县城乡规划局
2016年9月2日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考虑2030年以后。
(二)规划范围
1、县域:枞阳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808.1平方公里,县辖14个镇8个乡。
2、县城规划区:本次规划区范围确定为现枞阳镇、官埠桥镇、铁铜乡和藕山镇等4个乡镇所辖行政地区,面积约为2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7平方公里(不含桥港区)。
二、发展目标与战
(一)城镇发展目标
皖江新兴增长极、世界铜都副中心、皖江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典范区。
(二)城镇发展战略
1、工业强县,精明发展战略
2、南北联动,东西协同战略
3、旅游领衔,全域统筹战略
4、以人为本,三生共荣战略
三、城市性质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安徽省滨江重点绿色发展典范区,皖江经济带新兴增长极,世界铜都江北副中心;风景旖旎的旅游节点城市和工贸港口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2020年)枞阳县域常住人口为87.0万人,城镇化水平45%,县域城镇人口约40万人,中心城区人口18万人。
远期(2030年)枞阳县域常住人口96.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县域城镇人口约63万人。中心城区人口27万人。
2、用地规模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 平方米/人以内。2020 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18平方公里; 2030 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
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镇空间结构
县域城镇空间格局规划形成“一带三轴,一主一副一区”的空间结构。
1、一带:
沿江产业发展带:由枞阳镇、藕山镇、汤沟、老洲镇组成的城镇密集集聚带;是安徽省沿江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三轴
合铜工业发展轴:合肥-横埠镇-陈瑶湖镇-老洲镇-铜陵市。依托合铜公路,加强与合肥、铜陵的联系,积极发展配套产业,促进沿线城镇发展。
枞桐文化旅游轴:桐城市-麒麟镇-浮山镇-官埠桥镇-枞阳镇。该轴线是安庆-枞阳-桐城-合肥联系的主要通道,重点接受安庆辐射,加强与桐城市合作,重点加强文化旅游等产业协作。
枞铜城镇联系轴:县城—会宫镇—横埠镇-周谭镇-铜陵中心城区。该轴线是枞阳县与铜陵市联系的第二通道,重点接受铜陵是辐射,重点加强产业协作。
3、一主:枞阳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4、一副:江北港新区。以老洲为中心,与陈瑶湖、普济圩结合港区建设。承担县域重要经济增长极、制造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示范基地职能。
5、一区:以浮山风景区为龙头,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建设县域北部农林旅游片区。
(二)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按照“极化中心、分级发展、重点培育”的原则,构筑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
1、中心城区:即县城,人口规模27万人。(不含藕山镇桥港区6万人)
2、县域中心镇(6个):横埠镇、藕山镇、汤沟镇、钱桥镇、麒麟镇和浮山镇。
3、一般城镇(6个):陈瑶湖镇、周潭镇、项铺镇、义津镇、雨坛镇、会宫镇。
(三)县域综合交通
(1)对外交通
新建高速公路2条,即京台高速复线、北沿江高速枞阳段,县域境内设有七个道口。加速铜陵二桥选址建设,加强与铜陵市联系。
规划建设北沿江城际和合温高铁二条铁路,建设三个站点。同时建设江北港铁路运输专用线。
规划提升改造S335、S425、S103三条省道。
(2)县域城乡道路和旅游公路建设
提高所有县道技术等级,全面完成路面改造。实现公路运输场站上台阶,加强城乡客运公共交通联系,推进农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按照省道全部达到二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际间连通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完成环县公路建设,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等级分明的道路网系统,村镇道路的建设可以使主干道的经济影响全面渗透到县域各乡镇,最终达到全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县域经济的全面共同发展。枞阳县北部山地较多,修建道路的困难较大,应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南部有相当大的发展优势,应以加强横向联系为主。
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构筑环枞旅游绿道系统,提高浮山、菜籽湖等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建设白荡湖游艇码头和菜籽湖码头,开辟水上旅游线路。
(3)水运规划
开发长江航运通道,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藕山港区、老洲港区,做到水陆交通无缝对接。建设新开桥头、老洲园区二大港口运输码头,打造皖江北岸现代物流产业带。完善港区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