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风情吧 关注:157贴子:612
  • 12回复贴,共1

信宜姓氏考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各姓氏谱牒和口碑资料,信宜部分姓氏(有的姓氏只有部分支派)来历摘录于下,以笔划为序。


1楼2016-08-17 00:21回复
    吴姓:殷泰伯之后。四世周章被周武王封于吴,以国为姓。19世季扎封延陵王,因以为郡。92世叔恭入闽,103世保金谪官高凉,经南雄珠玑巷至吴川县,迁茂名袂花。107世吴以正(字福基,号三苟,又名才高)迁茂名曹江,生三子:旺进、旺通、旺达。他们的后代有三支迁入信宜:(1)吴旺通子永祥(109世)幼嗣迁福建的吴同。永祥长大后,于明万历初期(约1580年前后)由闽再经高州,迁信宜县怀乡平花(当时属西宁县信丰都二甲),生二子:长子吴伯胜,子孙住大樟;次子吴伯有,子孙居平花,也有迁居旺沙乡、贵子镇和朱砂镇的。(2)吴旺通子吴基的13世孙吴桢,于清乾隆初年(约1740年前后)携五子迁到东镇横垌塘,到1988年已传11世,子孙分居高城、龙眼嘴、水产垌、雷公冲、谷卷田等地。(3)吴旺达初迁电白县塘砥,其孙吴德钦再迁阳春县八甲石碧。吴德钦六世孙吴明聪幼被贼劫,至信宜乘机逃脱,到白石镇鱼龙滩落业,生五子,子孙分居坡坪、利试、大岭头与大成镇等地。
    余姓:夏邳郡。《风俗通》:春秋时,由余仕秦为大夫,子孙以余为姓。世居夏邳。迁进信宜的余姓有3支:
    1、余法辛,原居住福建,负其父余明的骨灰迁居广东翁源县蕉根下城围脚。8世余龙,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翁源迁罗定罗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偕弟余凤再迁西宁县石根堡(今信宜县朱砂镇)莲塘大坡定居。余龙之孙余达三生5个儿子(故号五桂堂),子孙分居朱砂的莲塘、双砥、莘田、扶竹径、白土;怀乡的德胜、金盈;旺沙的罗林,安莪的六宵等地。
    2、五代期间(907~960年),余避乱,由福建泉州同安县新安村迁到广东始兴,后迁翁源,传至余斌,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翁源迁居七姑滩。传至余师忠,于清顺治初年(1644~1650年)迁入信宜贵子四甲(当时属西宁县),子孙分居旺沙林渥、下湾、旺塘等地。
    3、明朝中期余亨公迁往江西省高藤坪,庆钧公迁往江西省永丰县木石,生下五子。庆钧公的第三子远升生下六子,长子穆聪仍居住江西老家;远升公夫妇携五子迁往广东南雄珠玑巷;此后次子穆贵迁入肇庆;三子穆松迁往罗定藤朴坑;四子穆韶迁往云浮县;五子穆林迁往信宜贵子朱砂;六子穆龙迁往信宜钱排范家寨,顺治一年再度迁往信宜洪冠定居。穆龙八代裔孙余忠佑在孙统二年被信宜知府授赐“醇静可风”的文明牌匾和一副对联,上联是:醇厚养和平福泽,下联是:静心谋远大规模,荣存至今。
    陈姓:黄帝之后,系出舜帝。舜生于姚圩,以姚为姓。尧把2个女儿嫁给舜,居于妫,后因姓妫。虞思袭封于虞,因以虞为姓。周武王封满于陈,遂以陈为姓。这是陈氏得姓之始。满谥胡,其后有以胡为姓。11世至宣公,陈完奔齐,食采于田,改姓田。陈完11世孙田太公和代齐国,号曰“田齐”。后田轸为楚相,封颖川侯,徙颍川,复姓陈。据此,菲律宾的姚、虞、陈、胡、田5姓组成“妫五姓联宗会”。陈胡公裔孙陈大夫辕涛涂之后,以“辕”为氏,释文作袁或爰;齐王建于孙,济北王田安公,称为王家,其子孙以王为氏,称北海陈留王氏。王莽以姚、妫、陈、田、王为宗亲。故墨西哥至孝笃亲公所认为:姚、妫、陈、胡、袁、田、王七姓均有同宗关系。陈恒子的孙名子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吴将孙武是其裔,系称乐安孙氏;齐宣王少子名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古地,因以为姓。新加坡保赤宫陈氏祠所办月报,刊有姚、虞、陈、胡、袁、田、孙、陆八姓同宗。
    河南颍川,陈氏世居其间,成为望族。陈实于东汉桓帝时为太丘长,封颍川郡侯,与子元方、季方俱以德义名于世,时称“陈三君”,故郡号颍川。自是以后,颍川陈氏向全国发展,并分布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现在,信宜陈姓有9.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9%,均是陈实(太丘)的子孙,于明末清初先后迁入信宜,主要的有14支:
    1、陈有祯、陈有国(陈实38世孙)的后代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先后从南海县迁入信宜。陈有祯长子陈雷喜的裔孙陈广升经罗定迁到怀乡镇杨梅寨,次子陈雷鸣迁居白石镇细寨,三子陈雷盛迁居白石镇扶龙、大寨;陈有国的曾孙陈龙保迁到白石镇白米寨。陈雷喜、陈雷鸣、陈雷盛和陈龙保的子孙有1万多人,分居白石、大成、怀乡、朱砂、洪冠翻南等地。
    2、陈知,又名陈知恩,字芝缅,号少让(陈实64世孙),他的先祖从河南迁江西江州,由江州迁居福建,后从福建经南雄珠玑巷迁居化州,由化州经茂名迁入信宜新圩,再从新圩迁至东江旺礼堂,再后陈知迁至六问堡塘村,他的儿子旋迁居大村旺礼堂(即今高坡镇旺礼塘村)。他的子孙现传至18世,分住高坡镇的旺礼堂、凤村坡、六琶塘肚、塘尾、石垌、福隆、高坡以及北界平山坡等地,以及外迁斗门、海南省和侨居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另有2支分别迁居广西北流、岑溪、容县。
    3、化州卢直系的陈奇威(陈实53世孙)经化州宝圩、高州石板迁至池洞镇;陈朝荣、陈鼎台(陈实56世孙)迁至怀乡镇怀乡街和东镇大木垌。
    4、陈学,字法斋(陈实55世孙),明万历后期(1611~1619年)从翁源昆山窝迁到朱砂镇里五,子孙今住朱砂镇里五、怀乡镇、安莪镇石印等地。
    5、陈金翰(陈实55世孙)于万历后期从乳源县迁至合水镇禾家寨(陈屋寨),子孙分居合水镇。另有迁高州市古丁、马贵等地。
    6、陈伯仲(陈实57世孙)于清康熙初年(1662~1671年)从翁源初迁朱砂镇望楼,继迁旺沙定居,子孙分居旺沙、朱砂、安莪等乡镇;另有迁去始兴、岑溪和南洋的。
    7、陈子俊(陈实58世孙)于清康熙初年从翁源迁至朱砂旺京坑,子孙分居旺京坑、牛蕴、茅坪、羊肚垌、马路头等地。
    8、陈万昌(陈实55世孙)于明万历年间,从乳源迁至新堡高寨,子孙分住新堡、合水各地。
    9、陈佛贤(陈实59世孙)经南雄、罗定,于明天启年间迁到思贺镇朋候,子孙分住思贺镇、合水镇各地。
    10、陈益孚(陈实67世孙)带子陈开深偕弟益溥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从平远县迁到怀乡镇含沙,子孙分居怀乡、东镇;益溥后人居贵子镇秋风根。
    11、陈仲祀(陈实62世孙)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避战乱从化州杨梅迁到水口镇陈村,子孙分布于水口、北界、东镇、池洞、文垌、镇隆、丁堡等地。
    12、陈郁秀(陈实70世孙)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随母迁居东镇石梯,子孙分居东镇、镇隆各地。
    13、陈思贤(陈实74世孙)于清初(约1660年前后)带儿子陈章信、陈章文迁到怀乡镇老屋寨,已传12世;思贤侄孙陈熙宗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迁到怀乡镇中堂棉花地,子孙住平梅村的山田、瓜寮和怀新村等地。思贤异母弟陈京泰的后人现分居旺沙的罗林、安莪的石塘、怀乡观古坪和茶山镇。
    14、陈四七公(陈实55世孙)经罗定迁到平塘镇的北永。
    此外,陈实尚有一些支系散处平塘、钱排、洪冠、茶山、径口、金垌和各乡镇。
    巫姓:平阳郡。《姓氏考略》说:“黄帝臣巫彭,善医术,是为巫氏之始。”巫氏发祥于山西平阳郡夏县,遂以平阳为郡。东晋末,巫暹避乱至兖州,转徙福建的剑津(今南平县东建溪),为巫氏南迁始祖。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年),巫昭郎率子罗俊(582~664年)迁宁化黄连峒,其后人又迁上杭、永定、莆田等县。巫罗俊27世孙巫守仁由永定县溪口迁广东廉江县石角区高垌村。巫罗俊36世孙巫源乡(巫福善子)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万历元年年间(1498~1573年)由廉江石岭圩瓦窑角再迁化州庙山背,其长子肖成之子巫福继迁信宜县铜鼓河口西村,是入信始祖。子孙分居丁堡镇塘岭、白石镇官山、镇隆镇八坊以及金垌、黑水河、旧汉坡等地。


    5楼2016-08-17 00: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冼姓:南海郡。冼(洗)姓始于秦代,其先人随赵佗入粤。蔡氏升元谓随其方言以为姓氏。广东古代冼氏人物以东晋冼劲为首。明朝中叶(约1500年前后),冼帝寿从南海县迁到今高州县雷洞定居,故历代冼氏家庭均于正厅神台写“南海郡冼氏”。雷洞冼氏祠堂对联为“曲江绵世泽,南海振家声”。清康熙初年(1662~1680年),冼帝寿的后裔有三支迁入信宜,分别是:
      (1)6世孙冼理结迁到信宜大成,长子冼文才的后代住大成镇,次子冼文郁的子孙住白石镇。
      (2)6世孙冼灏之妻带二子迁到怀乡,长子远文的后代分居洪冠镇、茶山镇以及怀乡镇的怀乡、平花等地;次子信文的后代分居坡头、木辂等村。
      (3)7世孙冼庆惠迁到信宜六侯,子孙分居信宜各地;长子冼定文居六侯,其玄孙迁水口镇大垌;次子冼定杰迁池洞镇东安;三子冼定珍迁东镇礼垌;五子冼定武迁东镇十腰;六子冼定国迁东镇官步。
      周姓:汝南郡。始祖姓姬名弃。《广韵》:“本自周平王子(姬烈)别封汝川(汝南),人谓之周家,因氏焉。”前256年,秦灭周,周裔迁居河南之汝南,即改姬姓为周姓,以汝南为郡。其后裔辗转南迁,有的进入广东。迁入信宜的两支周姓是:
      1、周誉世居河南汴梁,随宋室南渡,居南雄珠玑巷,转徙古岗。传至5世周耀,迁新会桥亭。周耀9世孙周怀溪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偕胞弟周朝容、堂兄周朝经到高州贸易,曾在茂名县北兰(今潭头)住居半年。后弃商入营,出理黄坡塘(今怀乡镇大威村)汛。明万历六年(1578年)迁到怀乡胜垌定居。子孙分布怀乡、池洞、径口、安莪、朱砂等镇,分支迁广西岑溪和高州县木头塘。
      2、据《高州周氏族志》:祖籍福建莆田的周秉彝任良德(今高州水库)知县,宋亡,父子均殉职。其孙周刚中定居周村(今高州),后裔分居各县,迁入信宜的有:
      ①明万历初年(约1580年前后),周秉彝10世孙周岭泉、周廷才父子迁到镇隆垌心。周廷才长子遵仁裔孙分居西江周村、到坐、大村坡;次子遵义裔孙分居十里、凤冲、白面垌、陈锦垌、横茶、旺京塘、岭底禄家寨、道甲埒、大塘冲、乾和、木垌、高城、暗坑口等处。
      ②周东山子振西的后裔有一支迁大成镇城垌双坑。
      ③周守道后裔有一支迁大成石屏。
      ④周宏道后裔有一支迁金垌镇的白花、北界镇的六云、东坑。
      和姓:据和氏族谱记载,和姓于明代由广西南宁德州迁入金垌镇上磨护旨村,其他资料不详。
      祝姓:太原郡。《左传》:“郑大夫祝聃后。”迁来信宜的祝姓祖先原居于江苏。宋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3年),祝大源迁到南雄县珠玑巷。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因避元兵南下,祝家进迁居信宜县贺垌甲新洞村。明崇祯末叶,祝万领再迁信宜县怀乡含沙村。其子孙分居怀乡含沙、东镇城北坡脚、池洞东安等地。
      俞姓:河东郡。始祖道学公,原居住山西省绛州府龙门县,于大明朝年间迁往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溪南雄珠玑巷第三图。大明朝正德三年,道学公次子法兴和三子法申由闽入粤,法申迁往广东顺德,随后钦命镇守罗宁(今罗定)。崇祯初年迁至罗镜云沙角勒竹营牛路口开基创业落籍,再迁信宜怀乡中堂新寨落户,随后从怀乡迁出几个分支是:锦衣垌心的俞茂祥,木辂垌心的俞海云,旺沙苗坪的俞存诚,竹云寨的俞友。
      此外,俞姓还有一些分支分布在信宜洪冠洪上,茶山丰垌、白木,朱砂,贵子,白石扶龙,旺沙文华,怀乡大仁、平梅,钱排北内,大成下湾泮河村等地。
      胡姓:安定郡。周武王封舜帝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妫满死后谥胡公,世称胡公满,其子孙以谥为姓,为胡氏之始。胡氏发源于河南淮阳一带,三国时显于魏,居山西安定,故称安定郡;另一支则在河南新蔡繁衍,均成为大族。晋朝以后不少人南迁。迁入信宜的一支胡姓原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明成化年间,胡志大因任知县而落籍高州,在北门外居住。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高州总兵祖泽清叛清,又遇灾荒,胡启明便从茂名石桥堡第三牌大湴村迁入信宜县高坡。分六支,至今已传十四世,大部分居住高坡镇内的高坡、六琶等村,部分居住北界罗鸦埇、径口大朗、木威养老田、金垌蒙埇、池洞乾和、东镇庄垌、池洞六定、怀乡横埇等地。
      钟姓:据《钟氏族谱》载:商纣王庶兄微子启食采于微,因称微子。周武王灭商后,封于宋。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魏、楚灭宋而分其地,子孙避难于河南许州(颍川,今许昌市),钟叶隐居钟离,恰是其先人厉(黎)公食采故地,因姓钟,以颍川为郡,钟叶之子钟气被奉为颍川钟姓始祖。隋朝末年,钟简由颍川迁金陵。唐中宗时(705~709年),钟绍京以功封越国公,止居江西南康,钟贤及其子钟朝任职福建宁化县,遂由江西迁闽,初居宁化石壁,于唐代宗丁巳年(777年)定居汀州鄞江白虎村。宋神宗庚戌熙宁三年(1070年),钟遐亮(其子钟亮)迁广东东莞。钟遐龄9世孙钟奎的次子钟声(字正音)迁居茂名县上火村,为上火钟姓始祖,生9个儿子,有4个儿子即仕贵、仕荣、仕华、仕旺,同迁茂名(今高州)下火。钟仕旺7世孙钟珠由下火迁东镇白坡落籍。钟扶珠的曾孙钟浩翰迁住东镇北逻口,钟华翰迁住东镇罗鸦山,钟秀迁住怀乡镇等地。
      骆姓:内黄郡。骆姓原姓吕,吕氏伯益乃神农炎帝之孙,于尧虞舜时,历四岳,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姓。后生子名尚字子牙,因殷商之乱,尚得到重用而有功,被封为丞相尚父,后因朝廷变故,其后裔迁至洛阳内黄,易吕姓为骆姓。骆姓万一郎,从浙江入闽迁居福建珠玑巷蕉木坑。由闽入粤骆姓乃五世九三郎,迁居广东韶州府英德县。十三世骆土荣娶妻生三子,次子良,迁居广西浔州府桂平;三子成,迁居广西防城东兴等地;长子奇,迁居茂名水塘,生二子擢齐、擢全。擢全长子迁居广西容县黎村;次子到河南卫耀桃源县任知县,生四子,其长子后裔于康熙年间从茂名水塘碓坎迁居信宜水口镇旧县、信宜钱排达垌西江、信宜六琶、信宜白石镇等地。
      晏姓:齐郡。其姓出自人名。颛顼后裔陆终第五子名晏安,其后有晏姓《世本》。迁入信宜怀乡圩(当时未建圩)的晏姓人无谱牒,祖籍不明,现在晏姓只有三十多人,主要居住在怀乡百胜村、木辂丰收村。
      凌姓:河间郡。凌氏本周,原出于姬姓。周文王之幼子康叔降生之时,适遇姜太公遇文王于渭水,故而溯渊源于渭水。封食采于康,故称康叔。仕周官而管水政,世子髡立支甸公俱为世爵,周王封卫爵列侯,即封康叔为朝廷宫中专管收藏冰块之官员为“凌人掌冰”,开始以官为姓,封其后裔姓凌。甸公下二十世孙凌钺于魏晋南北朝迁居河间,至二十五世孙不仓公而居河间成族始以河间为郡。
      由于匈奴、金兵不断向南侵犯,兵荒马乱。凌氏后裔从黄河流域不断向长江流域南迁,居江南一带,故而居黄河流域者称江南为江表。凌氏传人甸公下四十八世孙凌操是三国时之吴国将领。操生统,统生烈、丰。凌操下三十四世孙景夏出任湖广长沙太守,迁江西吉安太守。景复生三子:喜、吉、壳。凌操三十五世孙吉由浙江余杭迁至江西赣南寻邬县澄江开基创业。凌吉下十一世孙铉公次子禹即钱排凌姓始祖铭一郎公之祖父,由平远石正潭头移居大柘松柏村开基。明末崇祯年间,铭一郎公由平远县大柘乡松柏塘村迁入信宜钱排乡钱上茶树脚安居。钱排凌氏自开族以来,迄今已繁衍十八世。
      曹姓:谯国郡。曹姓始于周朝(约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之子(第十三子)叔振铎受封于曹国(今山东曹县)而获胜,世居谯国郡。至春秋(公元前383年)时期,诸候争霸,曹国为宋所灭,其后裔迁商丘(今河南省)。战国时期,振铎后裔曹世雄为避乱而南迁,定居珠玑巷(今属广东南雄市)。世雄后与朱氏结婚,育有五子:长子明仁、次子明义、三子明礼、四子明智、五子明信。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于珠玑巷治安混乱,又遇灾荒,明义、明礼、明智、明信四兄弟举家再次南迁,他们分散迁往广东的香山(中山)、东莞、南海等地,其中明信先到广州居留,后迁罗阳(今罗定市)罗镜南门头定居。隆庆年间,明信又携家迁西宁县定康都十甲(今贵子镇中伙村委会),于此开基创业,其子孙主要分布在贵子镇、茶山镇、朱砂镇,亦有部分迁往广西等地。平塘镇、钱排镇、合水镇也有部分曹姓,其来源有待考究。
      莫姓:钜鹿郡。楚莫敖之后。《通志·氏族略》:“即幕氏省文。”《史记·游侯传》:“汉有富人莫氏”。明成化(1465~1487年)初年,福建莆田的莫庆(号笃其)任廉州通判,解组回家,至化州南盛遇盗,家人失散。其妻携子三人择居化州连界。莫庆8世孙有3人迁来信宜:莫良性迁东镇洞心坡,子孙分住岭底、六云;莫其聪迁东镇北罗;莫其壹迁乾和石教孔,子孙分居庄垌、六谢、上磨等地。
      高姓:渤海郡。源出姜姓。春秋时,齐太公(姜尚)的九世孙有功于国,齐桓公以其祖父公子高的名赐为姓,为高氏之始。宋咸淳九年(1273年),高子启从南雄县珠玑巷迁到新会,后人辗转迁阳春、浙江钱塘、顺天。明崇祯八年(1635年),高子启12世孙高康存任高州参将,终于任所,家属遂留高州。崇祯末年(1640年前后),其子达魁、达权、达盛避乱,迁到信宜县怀乡围西垌。达盛无嗣,达权后移居狮山甘棠上寨。达魁有3个孙:高逢任及其子高凤山移居今怀乡镇平花;高逢升居西垌;高逢科迁今狮山村新开湴(崩塘)。他们的子孙居今怀乡镇平花、坡头、中堂、大仁、怀乡、金盈、永隆、狮山、大庆、朱砂镇的古泮等地,有的迁到洪冠镇。
      黄姓:江夏郡。黄氏赢姓十四氏之一。周初,成王封其幼子于黄(今河南潢州县西),周襄王四年(前648年),黄国被楚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古都江夏(今湖北中部、东部及河南东南部)是黄氏发迹之地,后世遂以江夏名郡。黄侃世居光州固始。晋室东渡,裔众南渡,渡江后沿赣水达江西东南部,分途入闽粤。黄尚仁从江西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因第二次“珠玑巷惨案”,其妻氏带次子黄积瑜、三子黄积钦逃到翁源,经英德、乳源到罗镜椽子山,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迁至信宜林洞(今平塘镇)。黄积瑜的子孙分居合水、钱排、竹垌、云开;黄积钦迁容县落籍。茶山乡黄姓始祖黄朝岳于清康熙辛酉年(1701年)从广西容县杨梅迁入。另一支为高坡镇黄姓,祖籍福建汀州上杭县。黄绅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入籍高州西关,其后裔黄子平迁入信宜高坡镇龙尾坡村,后有部分迁居六利村。


      7楼2016-08-17 00:41
      回复
        雷姓:在信宜分布的雷姓主要有六支,分别是时行公、雷迁公、广琦公、世亮公、亮生公、云芳公。
        1、时行公来自广东省翁源县,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到信宜洪冠大樟,后人主要分布在洪冠镇的大樟村、蓝村村、红化村、洪冠村,怀乡镇的永隆村、金盈村、平梅村、中垌村、罗马村,东镇城区、竹山樟坡,白石镇新街,朱砂镇里五村。
        2、雷迁公在十六世纪初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到高州,其后裔迁居到高州潭头北兰,信宜镇隆、水口横茶、东镇六墩、长坡、尚文、池洞东安、东安闸、丰垌等地。
        3、广琦公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从广东台山迁来高州,其后裔再迁高州东岸、信宜水口简坡等地。
        4、世亮公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从广东肇庆迁来信宜安莪,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安莪琶垌、径口平地等地。
        5、亮生公于清康熙初年(约于1670年前后)从广东始兴县澄江镇经广西昭平县迁来信宜安莪,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安莪镇的文料村、华山村、安莪村、古今村、琶垌村等地。
        6、云芳公在十九世纪末从广西岑溪水汶镇旺垌村迁来池洞镇新垌村。
        廖姓:《汉书·古今人表第八》:帝喾高辛氏时有廖叔安。《类篇》:廖,国名。叔安之后以国为姓。《广韵》:“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后”。怀乡中垌《廖氏族谱》载:“光景公生九子,分三郡:一、二、三为武威郡(在甘肃),四、五、六为太原郡(在山西),七、八、九为清河郡(在河北)”。中垌廖姓为武威郡,奉原籍江西赣州府雩都县的廖光景为太始祖。廖光景的后人辗转迁到福建汀州府上杭县。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廖光景17世孙廖子才(又名升,号爱峰)与堂侄廖粹中一同迁到信宜县怀乡镇中垌村。粹中的子孙住坡顶、茅田坑;子才的子孙最盛,多数住在中垌,部分分居白石、东镇、池洞等地,部分迁居外地。
        又,廖光景11世孙廖以敬的后裔廖南溪也迁至中垌,子孙分居松木岗、黑水塘、塘尾、塘面等处。
        蔡姓:济阳郡。蔡姓乃周文王姬昌之后,周武王灭殷,封同母弟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建立蔡国。周成王复封叔度之子胡于此,是为蔡仲。传至蔡平侯,迁新蔡(今属河南);至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台),称下蔡。公元前447年,楚国灭蔡国。蔡子孙以国为姓,以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为郡名。后因战乱,蔡姓逐步南迁至福建莆田。蔡姓太始祖秋简公从福建莆田县机杼巷迁至广东顺德县龙江。南宋末年任琼州太守,景炎三年(1278年)致仕,途径电白,时粤中纷乱,乃卜居庄垌。秋简公曾孙华宗公迁居林头为一世祖。传至五世茂宗公(发灏公,秋简公八世孙)再迁至茂名县谭头大坡开族。八世蔡成公(秋简公十一世)生五子:长子国昌,裔孙住信宜湾角;次子国胜无嗣;三子国杨,裔孙住信宜围村;四子国伟,裔孙住信宜孔;五子国乔,裔孙住高州县谭头大。蔡姓迁入信宜的时间为明万历初年(约1580年前后)。
        信宜蔡姓是清初从韶州府乳源县双桥迁来,尊自福建上杭入广东的蔡腾华为始祖。腾华之子蔡珍(即千一郎)从乳源入信宜钱排居住,蔡珠定居新堡。其后世子孙散居市内各地,人口近万人。
        黎姓:黎侯国之后。《黎氏族谱》载:“……传我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北正黎是颛顼掌民事的官。商代初年,北正黎的后裔“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地”,国号黎;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后人以国为姓。秦灭六国后,黎族四散。迁入信宜礼冲的黎本豪,原居住湖南岳州。明泰昌地年(1620年),出生于罗定湾肚村,后以贩牛为业,往来于罗定与信宜之间。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定居信宜县彭村堡二甲潭篷村(今东镇镇尚文村礼冲),是为信宜礼冲黎姓始祖。分3支,分别居住东镇、径口、安莪、怀乡、金垌、池洞、大成、白石以及广西的容县、岑溪等地。
        颜姓:《姓苑》:“出琅邪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颜,公羊称颜公,后遂为氏。”《辞源》“颜”字下注:“颜姓。鲁侯伯禽支庶食颜邑,因以为族。一说邾娄颜公之后,以颜为氏。”颜真卿《重修家谱序》:“颜氏之先,出自黄帝之孙晏安为曹姓。其裔邾武公名夷甫字伯颜,子友别封,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世为鲁国卿大夫。”颜氏源出东鲁,奉颜回(字子渊)为一世祖。颜真卿被封为鲁郡开国公,故以鲁国为郡。颜回43世孙颜任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令,为永新始祖。其后子孙繁衍,有迁居吉安府安福县的。至73世颜翠屏,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自吉安来信宜经商,遂由江西安福县绍西乡莲花厅入籍信宜。长子颜麟出生于江西,仍住原地。次子颜凤,子孙住东镇镇里村。第三子颜鹤,住东镇,子孙分布于东镇、白坡、朱砂、池洞、东郭、山脚村等地;第四子颜鸾,住信宜县旧城,无嗣。
        潘姓:系出轩辕。周文王第九子华(一说是第十五子高)封于毕(今西安)。季孙,赐爵于荥阳,食采于潘,因以潘为氏,荥阳为郡。其后分居江西,迁闽,元初入粤。49世潘伯澜原住兴宁,因军役、田粮与县主对抗结仇而迁翁源。明万历六年(1578年),因避恶性传染病,潘荣礼与兄仲珊、仲琪及马四叔公等4人,自乳源县白牛坪初迁罗定柑子园,因建城池,再迁泷水县太平古楼垌。万历九年,迁入信宜新堡镇华峰村(当时名西宁县定康都白龙堡)定居。潘荣礼有孙2人:潘国政、潘国祚。子孙分居新堡、上峰、华峰、甘利、大坝、白龙等地,也有迁居斗门、阳春的。


        9楼2016-08-17 00:46
        回复
          黄姓不是很详细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0 17:47
          回复
            我是乳源蔡氏宗亲,请问信宜蔡氏宗亲联系方式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21-05-13 00:12
            回复
              我姓 陈 我老祖是信宜迁来广西防城港市的。据说出去趁圩 是钱排圩,大约是在1850前迁来广西防城港的,至今到我8-10代左右,一直寻找,没有什么线索。祭拜祖先时有请到 陈法祖 陈先三郎。识得最老字辈有 大 万 莊(简体庄) 东 秀 均(钧) 光 。
              有知道的朋友可以来聊聊


              IP属地:广西13楼2023-04-11 03:15
              收起回复
                楼主用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30 11:1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很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1-30 11:15
                  回复
                    各位知不知道水口镇,罗坡山村和水口桥附近赖姓的来历,哪个时间从哪个地方迁来信宜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1-10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