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吧 关注:546,106贴子:19,310,023
  • 2回复贴,共1

【科普】外国语学院及其下专业概况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外院的宝宝们开学就要进行分专业考试啦,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各大专业。
做好笔记,开学填志愿的时候才不会太慌张哦~(>^ω^<)
更多的信息可以在外国语学院官网【http://sfl.swjtu.edu.cn/index.php】上查看
也可以回帖进行询问,外语青协各专业的学姐学长会帮大家解决各种问题哒~
【外国语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对外汉语、翻译6个四年制重点本科专业,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个二级学科方向及1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
学院下设8个系:英语系、工程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法俄系、国际汉语系、翻译系、商务英语系(峨眉),6个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所、翻译及跨文化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现代外语教育技术研究所、工程外语研究所),3个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国际教育中心、网络信息管理开发中心)。
【英语系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英语专业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是四川省最早设立英语本科专业的重点理工科大学。至2013年,已有20届共1740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有321人。1995年筹建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199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建立“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点,下设与英语专业有关的二级学科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MTI)”。2011年与我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合作,获批共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经过26年的建设,西南交大英语专业已初步形成本、硕、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支撑体系。
立足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遵循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对于英语人才的实际需要,英语系的建设和发展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确定学科发展层次定位,即依托学校的理工科优势背景,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省内和西部一流、同类学校优秀水平、国内中上水平的英语学科;确定专业发展定位,即在夯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拓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英语与其它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将英语专业办成省内和西南地区英语人才基地、办成我国公路、铁路、城市交通建设及工程项目管理等英语翻译人才的基地;确定服务面向定位,即服务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及对外合作交流,服务西部地方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日语系概况】
日语系是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单位。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西南地区最早开设日语专业的单位之一。1998年起开始招收“日语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四川省率先招收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位。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日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日本语言”和“日本社会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
日语系拥有一支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日语系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含在读)6人,日籍专家1-2人。主持、主研各类课题近30项,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6套,译著10余部。学科带头人刘旭宝教授是中国日语教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学会副会长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日语系重视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骨干课程综合日语课程群为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主编的《大学现代日语》系列教材为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教材。此外,有涵盖“日语演讲比赛”、“日语作文大赛”、“日语卡拉OK大赛”、“话剧节”、“美食祭”、“日语角”等10余项常规活动的日语二课堂体系,并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日本神钢(成都)、维纳、青旅、语言桥翻译等单位共建有多个日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德语系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德语系成立于1997年,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1位在编教师和1名兼职教授(博导),包括9名博士、4名教授和2名副教授,常年聘有DAAD专家1人。教师中有教指委委员1名,中国歌德学会理事1名,省翻译高级职务评委1名,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1名,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市作协副主席1名。
德语系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已在国内外出版中德文学术著作10多部、论文70多篇、译著超过30部,编著10多部,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0多项;在德语诗歌汉译、汉语典籍德译及歌德研究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德语系拥有校级科研机构“德语古典文学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für Klassische Deutschsprachige Literatur);德语系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编号:14ZDB091,首席专家杨武能教授),由此实现我校人文社科专业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此外在研的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及成都市级项目各1项。已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德语专业本科生源优良,现有在读学生200人。历届学生在校期间习得扎实的德语语言能力和深厚的中外文化素养,不少学生获得保研资格或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学生毕业后就业充分。德语系拥有四川省唯一的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德语系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歌德学院、国际歌德学会、洪堡基金会等德国文化和学术机构保有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法语系概况】
法语专业设立于2004年,在成都及中西部地区的部属高校中是较早开设法语专业的单位之一。
本专业设立以来,每届招收本科生1个班,约25人;2008年起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法语研究方向”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培养法语硕士研究生,每年招收2-3人。
法语系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获得博士学位者3人,在读博士2人。另聘法籍教师1人。其中陈蜀玉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主持,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理事。翻译了典籍《文心雕龙》,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翻译课程的教学及翻译理论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鲁长江教授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大学法语考试组成员、副组长、组长等,为我系法语专业申报成功及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国汉系概况】
国际汉语系成立于2008年6月,前身是创立于1994年的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后更名为国际教育中心)。国际汉语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与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已有十五名教师获得国家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两名教师获得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资格,叶蓉、商拓、史迹、曾波、旷娟、李昊、栾慧、高岚、任显楷、于爱青等10位教师先后被国家汉办选拔委派前往海外任职。由于我系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优良、专业过硬,深受国家汉办信任和国外教学单位的好评。
199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创办以来,为不同需求的留学生开设了短期培训、长期进修、HSK强化培训、本科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汉语培训等各个层次的汉语教学,长期与越南河内交通大学合作办学,已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斯洛文尼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缅甸、意大利、瑞典、荷兰等20多个国家近1000名留学生在此学习各类汉语课程。国际汉语系为不同需要的留学生提供初级、中级、高级的长期汉语教学和短期汉语培训以及HSK强化培训。国际汉语系常年设有初级汉语精读、读写、听力、口语,中级汉语精读、阅读、听力、口语,高级汉语口语、汉语写作、文学作品选读、HSK精讲等课程以及关于中国文化(书法、绘画、太极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中英文讲座。
【翻译系概况】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对高级口、笔译人才的强烈需求,经教育部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09年10月成立翻译系,并于2010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为四川省第一所招收翻译专业的高校。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在翻译系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自2010年以来我校翻译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9年翻译专业硕士(MTI)获批;2010年工程外语研究所成立;翻译专业本科生也由原来的每年级一个班增加到2012级两个班、2013级两个班、目前共六个班的规模。
教学团队建设是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石,翻译专业将继续注重教学团队的精神和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与国家级示范专业的要求相适应,在国内翻译本科院校中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同时,在我校确定国际化战略的大背景下,翻译专业将充分借鉴美英等国著名翻译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我校翻译专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国际化+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导师制---口笔译实践工作坊”已经开始启动,翻译系一群朝气蓬勃的老师们将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最大地优化资源和培养人才,真正体现我校翻译专业建设特色。
【应用英语系概况】
工程英语系由原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高年级教研室及研究生公共外语教研室合并而成,2007年正式组建为应用英语系,2011年更名为工程英语系,现承担全校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公共英语教学以及“工程英语”专业方向的教学任务。目前有专职教师9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外教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3人。
近年来,我系先后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及教改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6项;发表教学研究与学术论文55篇,编写出版高水平教材50余部(其中包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系列教材《创新大学英语》15部)。2007年,我系“大学英语课程”和“网络教育大学英语课程”双双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荣膺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我校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2013年,“大学英语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
2008年,我系依托学校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背景,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工程英语方向”。目前该方向毕业生已被派往欧、亚、非十余个国家工作。


1楼2016-07-30 13:50回复
    @Linsanity596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7-30 15:33
    回复
      2025-08-21 07:35: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7-30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