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突击护卫舰(Mark II)
尺寸:700米
武器:15门激光炮、20门四管激光炮、15门涡轮激光
隶属:义军同
类型:改装过的“无畏级
制造者: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

义军工程师把陈旧已退役的“无畏级”巡洋舰架构作为起点,协助弥补同盟主力舰的不足。“无畏级”原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军舰,舰员拥挤在一起,被大幅度改装后,大块上层结构被去除,以降低燃料消耗,增加引擎容量。
虽然改装过程使不同飞船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最常见的突击护卫舰配置包括巨大的垂直尾翼和广泛的自动化操作,而且只要不到5000名舰员就能运行——不到“无畏级”的三分之一。
少数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的设计员看到了突击护卫舰的改进余地,偷偷开发了被非正式命名为同盟突击护卫舰Mark II的飞船。该版飞船仍基于“无畏级”架构,但整合了蒙卡拉马里设计的高级偏导护盾子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整体护盾输出,而不烧毁护盾发生器。这让该护卫舰有了一种短期战术优势。
Mark II比更常见的“mark I”少,但很耐用,尤其在银河内战早期。当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觉察出内部存在反政府的设计员后,一场爱国肃清运动导致了Mark II的终结。虽然少数义军船坞继续使用Mark II的改造和制造蓝图,但起义军自己设计的Mark I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新政府成立初期,Mark I甚至成为新共和国舰队的一部分。
尺寸:700米
武器:15门激光炮、20门四管激光炮、15门涡轮激光
隶属:义军同
类型:改装过的“无畏级
制造者: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

义军工程师把陈旧已退役的“无畏级”巡洋舰架构作为起点,协助弥补同盟主力舰的不足。“无畏级”原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军舰,舰员拥挤在一起,被大幅度改装后,大块上层结构被去除,以降低燃料消耗,增加引擎容量。
虽然改装过程使不同飞船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最常见的突击护卫舰配置包括巨大的垂直尾翼和广泛的自动化操作,而且只要不到5000名舰员就能运行——不到“无畏级”的三分之一。
少数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的设计员看到了突击护卫舰的改进余地,偷偷开发了被非正式命名为同盟突击护卫舰Mark II的飞船。该版飞船仍基于“无畏级”架构,但整合了蒙卡拉马里设计的高级偏导护盾子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整体护盾输出,而不烧毁护盾发生器。这让该护卫舰有了一种短期战术优势。
Mark II比更常见的“mark I”少,但很耐用,尤其在银河内战早期。当伦迪利星际驱动公司觉察出内部存在反政府的设计员后,一场爱国肃清运动导致了Mark II的终结。虽然少数义军船坞继续使用Mark II的改造和制造蓝图,但起义军自己设计的Mark I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新政府成立初期,Mark I甚至成为新共和国舰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