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9日漏签0天
南宫吧 关注:377,100贴子:8,791,40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221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南宫吧
>0< 加载中...

“南宫”地名的由来。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从11号到昨天,中央10套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播出湖北省文史专家、研究员黄凤春主讲的《镇馆之宝一发掘曾侯乙墓》和《镇馆之宝一曾随之谜》,昨天由冯讲的《千古编钟》,今天不知讲什么。在前三讲,明确肯定的是:曾随古国由西周到春秋末期的七百多年间,一直是所谓“八士”、“文王四友”南宫适的封国,理据充分,且经过夏商周断代专家李学勤的认定。并说明,和周召二公一样,南宫适的足迹不一定到过封国,是由其子孙柄国的。那末,我南宫的“封邑”说一直言之凿凿,又有哪些根据呢?原来,明成化十四年,(即1478年戊戌)夏六月某夜的一场洪水,由南门入,冲城下射,至北门回旋,瞬间水深数丈,把在城社的官舍、民居湮沉水底。绕城数十里,一片汪洋,死人万余。可怜古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一扫而空。数十年过去了,人们每提及此,尚胆战心惊。万历三年,著名书法家邢侗来宰我邑,撰写了《南宫县志》,提出我市地名的缘由始自孔子弟子、姪婿、七十二贤之一的“南宫适”,嘉靖九年称“先贤”,并在今教育局旧址重建“南宫子祠”,延续数百年。包括《冀州志》在内,一直受到那些饱学的前贤一致尊崇,并无异议。文革后,不知有意无意,在1990年的《南宫地名志》上,公然标榜南宫地名缘自“西周‘八士’之一,文王四友之一”南宫适。由此以降,《南宫市志》,也主此说。近年来,经政府炒作,什么“封邑”、“居邑”、“食邑”等等,莫衷一是。更可笑的是,凤泰隆广场“碑墙”,武适仗剑怒目,侍立“南宫子祠”旁。人们不仅要问,早于文适约650年之久的武將,在此侍立,意欲何为?再看人民广场的“史苑”碑墙,“千年古县”除推崇武南宫的功绩外,也和“子祠”联在一起。还说什么我地是“南宫氏”旺族,至今仍有“南”姓“宫姓”后裔云云。近年,韓国南宫氏前来寻祖,董希恩先生一具雕塑艺术品被派上用场,在燕赵报记者访谈时,说人家每年来祭祖,本为招商引资,可也不能编瞎话啊!安市长两次曾说,要重建“南宫子祠”,不知弄清安放哪位神主没有?北关外30多米高,花三十多万购置的大铜象,阴森恐怖,是起什么作用的?他能给南宮带来吉祥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难怪外邑学者经常哂笑我大南宫的浅薄和无知。为了南宫人的脸面,您对此有何看法和想法呢?不妨仗义直言,和自家人一起说叨说叨,免得欺世盗名,贻误子孙。


  • nangongbaocai
  • 贴吧大神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南宫适的足迹不一定到过封国,是由其子孙柄国的。。。
-------专家也不一定


2025-05-19 16:14:45
广告
  • 剑弩傲长空
  • 贴吧元老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武士模样的南宫适总有本地属边塞的嫌疑.篡改历史的后果是蒙蔽后人.此.大事也!


  • 世界无所不美
  • 中级会员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个人倾向于南宫地名的由来是春秋时期的南宫敬叔(别名南宫阅、南宫说、南宫绦),而并非西周的南宫适(kuo)


  • 1笑抿恩仇
  • 贴吧大神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是什么意思@西瓜陪我


  • 南宫
  • 贴吧元老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贴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南宫名称源流考辨
南宫市的名称来自历史名人南宫适是历来不争的事实,但历史上有两个南宫适,且近来对南宫名称来源的看法出现了一些分歧,作为一个南宫人,有义务有责任把自己家乡名字的来历研究清楚。
历史上的南宫适,一个是西周大将伯适南宫适,另一个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容南宫适。其实南宫究竟与哪一个南宫适有关,在清代以前并没有什么争议,到民国25年(1936年)编写县志时,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编者抱着谨慎对待历史的角度,对此存而不论。其在人物传开篇中写到:“又前志皆首列南宫适,适随德行中人,而汉取县名之意已失。其传不得以风马牛不相及之鲁人强为附会。说祥沿革下兹篇不载南宫子,从其实也。”(民国版《南宫县志》卷十六,人物篇,德行列传)直到1995年编写的《南宫市志》才出现了南宫市的名称来源于西周八士之一南宫适,且说南宫为民情南宫适的居食之地。
我们先来看西周八士之一的伯适南宫适,《史记 周本纪》有对南宫适记载:“命南宮括散鹿台之財,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而对于南宫适的封邑史记上并没有记载,然根据清代道光年间在陕西周至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及伯适南宫适墓葬所在之地可以推知,伯适南宫适其居食之地应在现今陕西周至县及其周边。周至县出土青铜器:一是《旅鼎》。旅,南宫适儿子。铭文记载旅用成王世颁发十个朋贝的赏金来制作了祭祀先父的彝器。二是《大盂鼎》、《小盂鼎》。盂,南宫适嫡孙。《大盂鼎》铭文291字,记载周康王23年9月,王在宗周(即丰镐)对盂训诰和赏赐财物的命令。盂记述了他袭爵祖父南宫适管理周朝军戎事务。三是《墙盘》。墙,南宫适世孙,恭王世朝中史官。《墙盘》铭文284字,记述其家史,同时追述文、武、成、康、昭、穆诸王事迹。另外,西周大将南宫适陵墓在今陕西省周至县青化乡南二庙村附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知西周大将南宫适与位于河北南部的南宫市并没有太大联系。
  我们再来看孔子的弟子子容南宫适。南宫适,字予容,通称南容(古人对孔子弟子南宫适也有争议,是关于仲孙闵和子容是否为同一个人的问题,在此不论。)在论语中曾经有三次提到南宫适:1、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 公冶长•二);2、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 先进•六);3、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宪问•五)康熙雍正版《南宫县志》有“邢侗曰三家专鲁适居,南宫地赖以著”的记载(康熙版《南宫县志》卷十)。溧阳宋之绳所作《重修南宫子祠记》所记南宫县南宫子祠中所供奉的正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南宫适。(康熙版《南宫县志》卷十二,艺文志下)。道光版《南宫县志》对于南宫县名的来历说道:“冀州志因南宫括居其地,故汉以县名,按南宫括有二,尚书南宫括居十乱之一说者,谓即周有八士之伯适,南宫盖氏也。至论语南容,集注云居南宫则又为地名。邢志曰:适,鲁人也,东阳之地南宫为南边境,密迩于鲁,其为适居明矣,汉以名县盖本诸此。”(道光版《南宫县志》卷一,地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关于西周八士之一的伯适南宫适,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其与河北南部地区或与南宫市有过关系。同时,结合清末民国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和伯适南宫适墓葬处于陕西周至县来看,南宫县名字的来源应该与伯适南宫适无关。对于子容南宫适,虽然并无确切史料证明他与南宫有关,然明清以来的县志中均记载论述南宫县名称来源于孔子弟子子容南宫适,且民国以前南宫县的南宫子祠供奉的也是先贤子容南宫适。历史不容推断,对于南宫名称来源,除非有确凿证据,本人觉得应该从古人的看法为好。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以上是友人发来一文,供大家争鸣参考。


2025-05-19 16:08:45
广告
  • 可惜了不懂我
  • 贴吧大神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么说这可是大事,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我们得尊重历史,真错了的话岂不贻笑大方?


  • 贾睿囡
  • 贴吧元老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南宫一中王志耀老师曾译注过载于《南宫县志》上的两篇《重修南宫子祠记》,现移如下,与众友分享。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重修南宫子①祠记
清顺治 年翰林 溧阳 宋之绳 撰
真定五州二十有七县,皆古并州地。南宫当齐赵之冲,民俗劲悍,尚气节。若夫振兴儒术、亲邹鲁②之余风,则在士大夫帅厉激劝矣。邑有南宫敬叔祠,考之传记,鲁昭公七年孟僖子从公适楚归,病不能相礼,后二十四年僖子将殁,属其嗣懿子及敬叔师事仲尼。
夫敬叔之为人,未尝博见于他书,然在鲁论孔子与其慎言称其尚德,国典易名③,谥之以敬,则其贤可概见矣。夫南宫之为氏,肇见于周初,入虞春秋之世,楚宋诸国皆有之,至敬叔则系出孟孙,称南宫自敬叔始,或谓敬叔所居即今南宫县地也,敬叔从祀学宫,累代追加封爵为郯伯为袭〔丘〕侯。若县之有特祠,盖士大夫诵法孔氏,追惟慎言尚德之旨,读鲁论嘉言而如见其人,是用俎豆膻芗展其思慕欤?
先朝万〔历〕初年,山东邢公知县事,鸠工庀材④,栋宇整饬。自是八十余载,风雨漂摇,浸淫以至倾圮。进士杜子静⑤仪型前民,为时显儒,念邑里先哲遗规不可芜废,殚心经营。凡楹楣杗桷、复壁周垣、侧牗重门、丹艧涂塈⑥,靡不规度虔恭,未尝计财用之赢绌,无几何时,轮奂充美,视往迹有加焉,是亦振兴儒术帅厉激劝之盛心也。
余尝慨民俗之惑于徼福弭灾也,浮屠真宫丹碧焜燿,而前代仁人君子之祠庙,往往隤陊⑦荒落,蔚为蓬蒿。则以二氏显陈报应,而儒者专责于身心之得失也,独不闻子容氏之言乎?羿奡⑧之悖德也如彼,禹稷⑨之顺德也如此。惠迪从逆,吉凶若影响然,安在显陈报应之可畏而专身心之得失为可幸哉?然则择福远灾为天下吉人,舍尚德无繇矣。
故曰:杜子之为是役也,可以振兴儒术帅厉激劝也。今天子崇建太学,俾郡国准京畿以尊先师,示海内向学重道之义,国家汲汲于化成天下。若此,则杜子之为是役也,夫岂小补哉?
杜子名镇,家世南宫。前饬祠知县事邢公,名侗,字子愿,济南之临邑人也。
(康熙《南宫县志》)


  • 沧桑断肠
  • 中级会员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贴


  • 尚德里
  • 贴吧大神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巍巍庙貌,岩岩古根。在南宫的旗帜上,大书“尚德”二字,古贤今人的精神风貌,一脉相承。无形资产,后人传承,南宫当不输于时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221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南宫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