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全县划分4坊21社,后改为25里。[1]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里,全县划为3个市4个乡,人口不足4万者为乡,人口大于4万者称市。民国18年废市、乡,改设为7个区,下辖118个乡镇。民国23年,将一、七区合并为一区,五、六区合并为五区,全县划分为5个区,69个乡镇。建立了保甲制度,全县有271个保,3828个甲。[4] 民国37年(1948年)11月7日砀城解放。1949年1月,废除保甲制度,全县设唐寨、范寨、卞楼、邵楼、新兴、雨亭、周集、吴集、城厢9个区,72个乡镇,1446个村。[5] 1950年7月,撤消卞楼区,设立城西区,城厢区改称城关镇(区级),全县9个区(镇)100个乡(镇)。1952年2月,新兴、雨亭两区划为河南省永城县管辖。固口桥、陈堤口、胡屯、后谢油坊等庄仍由砀山县管辖,全县调整为唐寨、范寨、城关、阚寨、陈寨、周集、吴集、城西8个区,84个乡(镇),1592个行政村。1953年8月6日,华山县撤消,将原来属砀山县故黄河北(即华山县六、七区)的20个乡,255个自然村划砀山县管辖。仍称六、七区,后改为高寨、周寨区。[4] 1953年9月2日,改名范集区为一区,阚寨区为二区,陈寨区为三区,周集区为四区,唐寨区为五区,高寨区为六区,周寨区为七区,吴集区为八区,城西区为九区,所辖乡未动。[1] 1953年10月17日,山东省单县第六区8个整乡和3个半乡计96个自然村划归砀山管辖,改设成9个乡(马良、王范庄、陈庄、刘庄、吴楼、罗寨、汪庄、陈集、玄庙),称第十区。按旧治系一村两省的马良、卢王庄、杨庄集、贾庄、姜庵等5村划归砀山。另有单县胡杨庄、董台子两村经双方县政府与当地干部协商亦划归砀山,这时砀山原界一体,全县计有10个区,112个乡、镇,1373个行政村。[3] 1954年8月27日,撤销第二区建制,原第九区改名为第二区。[3]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成立唐寨、良梨、丰棉、程庄、赵楼、卞楼、范集、邵楼、回龙、郑屯、朱庄、城南、砀北、刘集、红山、吴集、官庄、谢集、曹庄、产棉、窦集、孟楼、高寨、玄庙、胡庄、马良26个乡和城关镇。[4] 1958年9月,全县划为河北乡周寨、城西乡砀城、中心乡陇海、唐寨乡唐寨、李庄乡良梨、陈寨乡陈寨六个人民公社(乡),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1] 1959年6月,城西乡砀城人民公社分为城关镇砀城人民公社、城西乡东风人民公社。[3] 1961年9月,原来的7个公社(陈寨、周寨、城西、唐寨、陇海、李庄、砀城)划为15个公社。陈寨公社划分关帝庙、黄楼、回龙3个公社;周寨公社划分周寨、高寨、大寨3个公社;城西公社划分官庄、曹庄、陈庄3个公社;唐寨公社划分唐寨、赵楼2个公社;陇海公社划分陇海、权集2个公社。李庄、砀城两个公社规模不变(砀城公社包括城关镇)。[3] 1964年2月,砀城公社公为城关镇和砀城公社,城关镇辖城镇居民和四关生产大队,砀城公社辖屈楼、刘阁、毛园、曾庄、冯园、土山等生产大队。砀城公社后改称城郊公社。[3] 1964年4月11日,为利于解决水利纠纷,经安徽、河南两省商定,将本县东南边沿地区,即黄楼公社所辖的胡屯、胡老庄、卢屯、李庄、锵屯、汪庄6个行政村划归河南省夏邑县。[3] 1965年5月,李庄公社分成李庄、良梨两个公社。全县设16个公社,1个镇,下辖224个生产大队,3043个生产队。[3] 1980年2月,设区划社,全县设高寨、周寨、大寨、官庄、赵屯、关帝庙、梁寨、唐寨、李庄、朱寨11个区,1个城关镇,改划为63个公社,349个生产大队,4558个生产队。[3] 1984年,撤销公社体制,设立乡政府,乡下设行政村。乡的名称只是将原公社名称中的“公社”改成“乡”,隶属关系及行政区划不变,全县共11个区,1个镇,63个乡,584个行政村。[3] 1988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设赵楼、黄楼、陇海、良梨、赵屯、权集、刘暗楼7个乡,李庄、关帝庙、玄庙、周寨、葛集、唐寨、朱楼、官庄坝、西南门、城关11个镇。[3] 1992年2月,设立文庄镇,将唐寨镇的毛堂、东汪庄、侯口、文庄4个行政村和赵楼乡的段楼、倪庄、刘庄、王寨4个行政村划归文庄镇,镇政府驻文庄。[3] 1996年5月,赵楼乡改设程庄镇。良梨乡改设良梨镇,镇政府驻于楼。[3] 2000年4月,陇海乡的杨楼、屈楼、土山、七神庙、毛园、刘阁、冯园7个行政村和赵屯乡的苇子园、于楼2个行政村划归城关镇。[3] 2001年,全县设:赵屯、陇海、黄楼、权集、刘暗楼5个乡,城关、李庄、文庄、程庄、唐寨、葛集、周寨、玄庙、西南门、官庄坝、曹庄、关帝庙、朱楼14个镇,共383个行政村。[3] 2004年12月,城关镇更名砀城镇,陇海乡整建制并入砀城镇。全县共置18全乡镇、394个村民委员会。[3] 2005年,全县进行部分村委会合并调整,年末村民委员会由原来的394个调整为358个。[3] 2007年月12月,撤消西南门镇、文庄镇、黄楼乡、权集乡、刘暗楼乡,并分别整建制并入砀城镇、唐寨镇、关帝庙镇、玄庙镇、周寨镇;改设赵屯乡为赵屯镇。全县原来18个乡镇混合型区划体系调整为13个镇级区划体系,由原来358个村民委员会调整合并为155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委会。将原西南门镇整建制并入砀城镇,镇政府为原砀城镇驻地(西河北路1号)。将原文庄镇整建制并入唐寨镇,镇政府为原唐寨镇驻地(局子街)。将原刘暗楼乡整建制并入周寨镇,镇政府为原周寨镇驻地(周寨村)。将原黄楼乡整建制并入关帝庙镇,镇政府为原关帝庙镇驻地(关帝庙)。将原权集乡整建制并入玄庙镇,镇政府为原玄庙镇驻地(砀山县果园场场部所在地)。同时还将赵屯乡撤销,设立赵屯镇,行政区划范围不变,镇政府为原赵屯乡驻地(陈庄村)。保留葛集镇、李庄镇、良梨镇、程庄镇、朱楼镇、曹庄镇、官庄坝镇7个镇,行政区划范围、镇政府驻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