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mongl吧 关注:430贴子:15,134
  • 3回复贴,共1

【汉文史料里的“克里米亚〔克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史集 》记载:克烈部是“以人数众多的部落、军队和古代的君主驰名 ,与蒙古诸部相似:在风俗、习惯、方言、词汇上彼此相近。”构成克烈部的主要成分应为操蒙古语之部族的“九姓鞑靼 ”人的后裔。鞑靼人即在《史集 》和《蒙古秘史 》中出现的强大部族塔塔儿人。将他们的族属归类于操蒙古语之部族应是定论。《史集 》所载塔塔儿人有六部:秃秃黑里台 ———塔塔儿、阿勒赤 ———塔塔儿、奎因塔塔儿、帖烈惕 ———塔塔儿、察罕 ———塔塔儿和不鲁恢塔塔儿 ,并说:“(他们 )有这样一种习俗:凡出身于这个部落的人 ,如果他是男人 ,他就被称为秃秃黑里台 ,如果是女性 ,则称为秃秃黑里真 ⋯⋯”男性姓氏加后缀“台 ”,女性姓氏加后缀“真 ”,以确定其族属 ,这是古代蒙古语中最常见的构词现象之一。因此 ,塔塔儿应属于蒙古语部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04 14:39回复
    旧译“怯烈”、“凯烈”或“客列亦惕”,也是蒙古兴起前蒙古高原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重要部落。
    克烈部主要部落有6支:克烈(客列亦惕)、只儿斤、董合亦惕、土别兀惕、阿勒巴惕、撒合亦惕。驻牧地主要分布于肯特山和杭爱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信奉景教。部落首领常采用突厥语的名字或称号。他们可能是最早西迁的室韦—鞑靼部的后裔。陶宗仪《辍耕录》将其归入蒙古72种中。《元史·槊直腯鲁华传》等将其称为“蒙古克烈(或作怯烈)氏”。《史集》也说,“他们是蒙古人的一种。”“住在斡难、怯绿连(两河沿岸)蒙古人的土地上”。克烈人因与突厥语族部落长期错居杂处,故语言和风俗都深受其影响。
    12世纪时已建立初具规模的国家政权。其首领脱斡邻勒(即王罕)还与蒙古部阿速该把阿秃儿结为“安答”,确立了互助合作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04 14:39
    回复
      2025-08-30 23:4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据《史集 》和《蒙古秘史 》记载 ,克烈部游牧地大致位于以鄂尔浑河上游的哈喇和林和杭爱山为中心的地区。《史集 》云:“王汗本人的夏营地为:塔兰 —古泄兀儿、答班和纳兀儿;他的右翼军的禹儿惕为:秃勒速坛和札勒速坛 ;左翼 [的禹儿惕 ]为:亦剌惕和塔剌惕、爱只额、古秃坚、兀鲁惕、兀古鲁惕和帖儿的惕。”“冬营地:兀帖勤 —沐涟、斡伦 —古儿勤、脱失、巴剌兀、失列、忽鲁孙、斡脱古 —忽兰、札剌兀儿 —忽兰。”其中塔兰 —古泄兀儿、答班和纳兀儿应为金代达兰答巴地区 ;兀帖勤 —沐涟为于都军河;斡脱古 —忽兰即金代之月帖古忽兰山 ,元代之鈋铁钴胡兰山;秃勒速坛应为土拉河流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04 14:40
      回复
        王汗(《元史》作
        汪罕,蒙古语:ong qaγa ?-1203年),名
        脱里或
        脱斡邻(秘史记音:脱斡舌邻勒,西里尔:Тоорил),是克烈末代首领,因受金国册封为王,故称王汗。
        王汗与蒙古首领也速该曾结为安答,也速该死后,其子铁木真与蔑儿乞部发生冲突,向其求援。王汗认铁木真为义子,与札木合合兵击败蔑儿乞部。后亦多次联同铁木真联军对抗塔塔儿、蔑儿乞、札木合和乃蛮。
        1203年,王汗因铁木真的势力迅速扩大而感到不安,于春季派遣其子桑昆进攻其部落。铁木真初卑辞请和,待王汗等人沉醉酒宴,不设防备时,予以突袭。秋,王汗被彻底击败,逃至乃蛮,死于当地边将火力速八赤之手。
        由于王汗是景教徒,所以可能是祭司王约翰的雏形之一。
        王汗(《元史》作
        汪罕,蒙古语:ong qaγa ?-1203年),名
        脱里或
        脱斡邻(秘史记音:脱斡舌邻勒,西里尔:Тоорил),是克烈末代首领,因受金国册封为王,故称王汗。
        王汗与蒙古首领也速该曾结为安答,也速该死后,其子铁木真与蔑儿乞部发生冲突,向其求援。王汗认铁木真为义子,与札木合合兵击败蔑儿乞部。后亦多次联同铁木真联军对抗塔塔儿、蔑儿乞、札木合和乃蛮。
        1203年,王汗因铁木真的势力迅速扩大而感到不安,于春季派遣其子桑昆进攻其部落。铁木真初卑辞请和,待王汗等人沉醉酒宴,不设防备时,予以突袭。秋,王汗被彻底击败,逃至乃蛮,死于当地边将火力速八赤之手。
        由于王汗是景教徒,所以可能是祭司王约翰的雏形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6-04 14: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