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子母线,大部分都是用硬线作竖线,软线作横线,为了就是不会像全硬线那么震手。
以费德勒为代表的球员使用了羊肠作竖线,硬线作横线的“反穿”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不实验没有发言权,本人近期用NXT和Alu Power Rough两款线实验了4种穿线方式,总结每种的优缺点如下:
1、全软线:手感舒适,弹性好,力量大,穿线磅数不适合低于55,高磅数下可以提供很好的力量和控制,缺点是掉磅后走线严重,基本每打一分的球就要动手调线,往往是线没断,就已经难以忍受走线而剪断换线了。
2、全硬线:不易走线,弹性和控制适中,力量弱于软线,耐久度较好,缺点就是震手,舒适度较差,对手臂不够友好,穿线磅数不宜高于55,技术动作不是很标准的业余球员使用的话更易伤手臂。
3、竖硬横软:手感明显较全硬线友好,力量明显弱于全软线,作为横线的软线依然存在容易走线的情况,穿线磅数建议硬线依然是55以下,软线加2磅。考虑到拍子的受力情况,横竖线磅数不宜相差过大,因此软线在高磅数下的控制能力不能很好的体现,导致子母线的整体控制力较差。此种穿线方式更适合追求耐久度和舒适度的球员。
4、竖软横硬:竖线55磅以上可以很好体现软线的优势,横线减2磅,较光滑的硬线作横线降低了走线的程度,最终使子母线的力量、控制、手感都很好,也不容易走线,缺点就是容易断线,一般高强度打球不超过6小时竖线就会断,恰好是软线性能开始下降的时候。不考虑线的成本的话,这是最好的穿线方式,但总是跑去穿线比较麻烦。另外,这种穿线方式对穿线师的技术要求较高,穿横线的时候要比较小心,否则竖线很容易被磨损。
总结下来就是标题说的感受:竖线提供力量,横线提供手感。欢迎各位球友讨论交流。
以费德勒为代表的球员使用了羊肠作竖线,硬线作横线的“反穿”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不实验没有发言权,本人近期用NXT和Alu Power Rough两款线实验了4种穿线方式,总结每种的优缺点如下:
1、全软线:手感舒适,弹性好,力量大,穿线磅数不适合低于55,高磅数下可以提供很好的力量和控制,缺点是掉磅后走线严重,基本每打一分的球就要动手调线,往往是线没断,就已经难以忍受走线而剪断换线了。
2、全硬线:不易走线,弹性和控制适中,力量弱于软线,耐久度较好,缺点就是震手,舒适度较差,对手臂不够友好,穿线磅数不宜高于55,技术动作不是很标准的业余球员使用的话更易伤手臂。
3、竖硬横软:手感明显较全硬线友好,力量明显弱于全软线,作为横线的软线依然存在容易走线的情况,穿线磅数建议硬线依然是55以下,软线加2磅。考虑到拍子的受力情况,横竖线磅数不宜相差过大,因此软线在高磅数下的控制能力不能很好的体现,导致子母线的整体控制力较差。此种穿线方式更适合追求耐久度和舒适度的球员。
4、竖软横硬:竖线55磅以上可以很好体现软线的优势,横线减2磅,较光滑的硬线作横线降低了走线的程度,最终使子母线的力量、控制、手感都很好,也不容易走线,缺点就是容易断线,一般高强度打球不超过6小时竖线就会断,恰好是软线性能开始下降的时候。不考虑线的成本的话,这是最好的穿线方式,但总是跑去穿线比较麻烦。另外,这种穿线方式对穿线师的技术要求较高,穿横线的时候要比较小心,否则竖线很容易被磨损。
总结下来就是标题说的感受:竖线提供力量,横线提供手感。欢迎各位球友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