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很,号称2016年5月16号面世的翻唱大碟《陪着我走In Search of Lost Time 》竟然在5月15号的临近深夜全碟释放在Apple music,不枉我每个月十块钱向苹果缴月租。
更难得的是:5月16号中午,好友所托的家人就在港岛HMV买到实体唱片,在我们的强迫下,他就在马路边拆开了一张并即刻拍照分享给我们。
历来迟到的林忆莲竟然没有爽约延误。本来看着那预先曝光无比夏天的封面我以为得等到秋凉风起呢。
交由环球唱片发行唱片到底靠谱一些,且不说演唱会结束之后这一个月来按周推出了三首单曲,更在社交媒体上po出多首歌的片段,着实解了因为pranava演唱会勾起的瘾。
听完全碟数遍,毫无疑问,这是一张极简的唱片,更是一张藏满心思与精彩演绎的唱片!
多年来,翻唱歌曲的大碟多半都是比原作繁复华丽才能出彩,然而,姐是林忆莲,注定不走寻常路。
简化,简化,再简化。甚至,《天各一方》的旁白,也去掉。
凸显美妙的旋律,加上姐姐我是如此的会唱歌,所以,什么电音飘渺嘻哈交响乐般的编排,统统退下,大夏天的,你不嫌热我还嫌呢!打算给你的是青瓜凉拌、茉莉花冰淇淋、阵阵清风和一片星空,让姐带着好好凉快一下你们这些个被日益复杂化的流行乐整蒙圈的脑袋吧!
正经滴说,如同pranava演唱会上所言这张唱片的初衷是寻找逝去时光中的美好,找到些单纯的快乐和曾经的心情。不是经常有人感慨我们再也没有当初的简单的快乐么?
姐告诉你,不是没有,是你不要!
姐曾说过:这些都是姐青春期的歌。干嘛?底下掰手指头的你说什么姐的青春期太长?怎么,看姐姐又唱又跳难道像青春期结束了么?
首先看全碟选曲,七零八零年代占了绝大多数,只有李香兰一曲出现在九零年代初,基本上,那是港乐辉煌的初始阶段,也是香港这座城市的黄金岁月。其实在不同的电影、电视、戏剧作品中常常看到对那个年代的回溯与怀恋,而林忆莲的回望,没有满怀独行旧地的遗憾,所选的歌曲,藏着天真、爱、希望、美好,正是她希望的样子,香港,应该多一些笑容,多一些美好。
表达这些美好,表达这些情怀,让这些情怀再生,林忆莲选择了不复杂的方式。全碟的编曲简单而精细,大多数歌曲以包以正的吉他打底,增加大提琴、口琴等简洁的乐器,全碟听罢,更像是一场unplugged的演唱会。忽然想起2002年左右的忆莲盛放论坛,当时大家就曾经热烈讨论希望林忆莲有一张什么样的唱片,有人说jazz,有人说应该有一张翻唱大碟,还有人说应该unplugged一整张,当年一起热烈讨论的歌迷有的还常常见面,有的已经沉默不语,其实,若干年后,当年的痴心妄想竟然一一实现了。不管我们是否天各一方,如果此时恰好都在听这张唱片,是不是也有一点唏嘘的美好感觉呢?
陪着我走这张唱片事实上回避了多样化,作为翻唱大碟,这必然是险招。
一般的翻唱,务求唱比原作更高的音,拐更多的弯儿,更复杂的编曲,总之要做的必然是超越,然而回头看看,所谓超越只存在于爱评说几句的嘴里罢了。一阙歌太美,给我们某段路增加了色彩,然后在某一日,拿来重唱,相信这行为本身出于真心的喜爱和纪念,而绝非要碾压和替代。说千道万,决定一张唱片的始终是唱本身,在这方面,林忆莲的歌迷简直只需要沉默不语,把唱片放进播放器,把音量扭打,有耳朵的自然会聆听。
林忆莲创作的是一张没有距离感的翻唱大碟。
所选歌曲年代久远,演绎方法却和现在贴近,消弥时间的距离,过去美妙的旋律可以穿越三十年来到现在进行时的耳边毫无落伍。
如果关注这个唱片够久,应该知道,最初大碟的名字是一个不确定的词reminisence或者remainessence之类的词汇,不管是记忆那个词或者是生造词无疑都会造成距离感,大碟最终出来改成通俗易懂的《陪着我走In Search of Lost Time by Sandy Lam 》,寓意这些歌曲曾经陪伴"我”走过许多时光,尽管英文名有暗藏追忆逝水年华的内涵,然而,字面意义已经让人对大碟主旨一目了然。
大碟没有林忆莲的硬照,作为歌迷尽管遗憾,却完全理解这用意:水墨插画风格突出如同夏日清风的美感已经足够,多一打硬照可能分散弥漫全碟温暖又清凉的怀恋感觉,这也许也是消除距离感的缘由之一。(当然也可能是姐自己懒,但是我更相信自己的猜测,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为了创作完美不会偷这个懒,何况拍点美照并不比创作插画更苦难。)
闲言碎语,自己也不知所云,只知道自己深夜听歌的幸福感、满足感,实打实地让人沉静舒适。夏夜的风掠过,天气晴好,月亮半弯,干净而明亮,星星也能看见,在这城市中,休憩的时分,能有这样的歌声陪着,连樊胜美也可以不求什么了。
题外话:见惯了倾斜整个都市的林忆莲形象的乐迷未必全部买帐,事实上,一直以来,少部分深爱林忆莲的乐迷都在期待他们心目中的林忆莲能够重新变回那个他们想象的林忆莲,却忽视了就在他们面前鲜活存在的不断尝试创新的林忆莲。没错,林忆莲选择了新的方向,你们想象的那些,她早在二十年前做过了,也许已经做够了。live07的时候,她就宣告了她终将做自己,十年之后,她更不会被歌迷所塑造。对于部分歌迷,其实我觉得他们是时候选择新的偶像,而不是停留原地等待林忆莲终于回来吻合想象。她已经走的很远,和你,真的不是一个方向。







更难得的是:5月16号中午,好友所托的家人就在港岛HMV买到实体唱片,在我们的强迫下,他就在马路边拆开了一张并即刻拍照分享给我们。
历来迟到的林忆莲竟然没有爽约延误。本来看着那预先曝光无比夏天的封面我以为得等到秋凉风起呢。
交由环球唱片发行唱片到底靠谱一些,且不说演唱会结束之后这一个月来按周推出了三首单曲,更在社交媒体上po出多首歌的片段,着实解了因为pranava演唱会勾起的瘾。
听完全碟数遍,毫无疑问,这是一张极简的唱片,更是一张藏满心思与精彩演绎的唱片!
多年来,翻唱歌曲的大碟多半都是比原作繁复华丽才能出彩,然而,姐是林忆莲,注定不走寻常路。
简化,简化,再简化。甚至,《天各一方》的旁白,也去掉。
凸显美妙的旋律,加上姐姐我是如此的会唱歌,所以,什么电音飘渺嘻哈交响乐般的编排,统统退下,大夏天的,你不嫌热我还嫌呢!打算给你的是青瓜凉拌、茉莉花冰淇淋、阵阵清风和一片星空,让姐带着好好凉快一下你们这些个被日益复杂化的流行乐整蒙圈的脑袋吧!
正经滴说,如同pranava演唱会上所言这张唱片的初衷是寻找逝去时光中的美好,找到些单纯的快乐和曾经的心情。不是经常有人感慨我们再也没有当初的简单的快乐么?
姐告诉你,不是没有,是你不要!
姐曾说过:这些都是姐青春期的歌。干嘛?底下掰手指头的你说什么姐的青春期太长?怎么,看姐姐又唱又跳难道像青春期结束了么?
首先看全碟选曲,七零八零年代占了绝大多数,只有李香兰一曲出现在九零年代初,基本上,那是港乐辉煌的初始阶段,也是香港这座城市的黄金岁月。其实在不同的电影、电视、戏剧作品中常常看到对那个年代的回溯与怀恋,而林忆莲的回望,没有满怀独行旧地的遗憾,所选的歌曲,藏着天真、爱、希望、美好,正是她希望的样子,香港,应该多一些笑容,多一些美好。
表达这些美好,表达这些情怀,让这些情怀再生,林忆莲选择了不复杂的方式。全碟的编曲简单而精细,大多数歌曲以包以正的吉他打底,增加大提琴、口琴等简洁的乐器,全碟听罢,更像是一场unplugged的演唱会。忽然想起2002年左右的忆莲盛放论坛,当时大家就曾经热烈讨论希望林忆莲有一张什么样的唱片,有人说jazz,有人说应该有一张翻唱大碟,还有人说应该unplugged一整张,当年一起热烈讨论的歌迷有的还常常见面,有的已经沉默不语,其实,若干年后,当年的痴心妄想竟然一一实现了。不管我们是否天各一方,如果此时恰好都在听这张唱片,是不是也有一点唏嘘的美好感觉呢?
陪着我走这张唱片事实上回避了多样化,作为翻唱大碟,这必然是险招。
一般的翻唱,务求唱比原作更高的音,拐更多的弯儿,更复杂的编曲,总之要做的必然是超越,然而回头看看,所谓超越只存在于爱评说几句的嘴里罢了。一阙歌太美,给我们某段路增加了色彩,然后在某一日,拿来重唱,相信这行为本身出于真心的喜爱和纪念,而绝非要碾压和替代。说千道万,决定一张唱片的始终是唱本身,在这方面,林忆莲的歌迷简直只需要沉默不语,把唱片放进播放器,把音量扭打,有耳朵的自然会聆听。
林忆莲创作的是一张没有距离感的翻唱大碟。
所选歌曲年代久远,演绎方法却和现在贴近,消弥时间的距离,过去美妙的旋律可以穿越三十年来到现在进行时的耳边毫无落伍。
如果关注这个唱片够久,应该知道,最初大碟的名字是一个不确定的词reminisence或者remainessence之类的词汇,不管是记忆那个词或者是生造词无疑都会造成距离感,大碟最终出来改成通俗易懂的《陪着我走In Search of Lost Time by Sandy Lam 》,寓意这些歌曲曾经陪伴"我”走过许多时光,尽管英文名有暗藏追忆逝水年华的内涵,然而,字面意义已经让人对大碟主旨一目了然。
大碟没有林忆莲的硬照,作为歌迷尽管遗憾,却完全理解这用意:水墨插画风格突出如同夏日清风的美感已经足够,多一打硬照可能分散弥漫全碟温暖又清凉的怀恋感觉,这也许也是消除距离感的缘由之一。(当然也可能是姐自己懒,但是我更相信自己的猜测,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为了创作完美不会偷这个懒,何况拍点美照并不比创作插画更苦难。)
闲言碎语,自己也不知所云,只知道自己深夜听歌的幸福感、满足感,实打实地让人沉静舒适。夏夜的风掠过,天气晴好,月亮半弯,干净而明亮,星星也能看见,在这城市中,休憩的时分,能有这样的歌声陪着,连樊胜美也可以不求什么了。
题外话:见惯了倾斜整个都市的林忆莲形象的乐迷未必全部买帐,事实上,一直以来,少部分深爱林忆莲的乐迷都在期待他们心目中的林忆莲能够重新变回那个他们想象的林忆莲,却忽视了就在他们面前鲜活存在的不断尝试创新的林忆莲。没错,林忆莲选择了新的方向,你们想象的那些,她早在二十年前做过了,也许已经做够了。live07的时候,她就宣告了她终将做自己,十年之后,她更不会被歌迷所塑造。对于部分歌迷,其实我觉得他们是时候选择新的偶像,而不是停留原地等待林忆莲终于回来吻合想象。她已经走的很远,和你,真的不是一个方向。






